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郭松 《A&S》2007,(8):70-71
近年来,光纤传输在监控系统应用中以传输容量大、距离远、质量高以及抗干扰性能好等优异特性被视为最好的远距离传输方式。本文就结合光纤传输中共缆传输技术的原理、系统构成、使用领域、调试安装等内容与您详细分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为了在工业现场和安防监控领域更好地利用Hi3559强大的视频图像处理能力实现高清视频的远距离传输和智能算法,采用Hi3559+FPGA硬件架构,通过高清数字接口(High Definition Digital Interface,HD-SDI)视频均衡器利用同轴线缆传输方式,设计实现了多路1080P的高清视频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3.
在全球网络化的今天,人们对于网速要求的提升同时带动了通讯传输方式的改变,光纤通讯技术是目前也是将来通讯技术发展的方向。本文阐述了光纤通讯技术的内涵、特点,探讨其现阶段发展的情况,在实施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最后展望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摘要:声发射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在大型起重设备检测行业“大行其道”。由于生产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各种噪声的影响。当前对声发射信号大多是靠电缆进行传输,这种传输方式有传输距离有限、信号容易受到干扰等缺点。针对传统电缆传输信号的不足之处提出使用光纤作为传输信号的媒介,设计并开发了一种基于光纤的声发射监测的信号采集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测且信号的抗干扰能力比较好。  相似文献   

5.
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系统承载业务的重要程度也越来越高,而光纤传输作为电力通信的主要传输方式,光缆传输的可靠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为进一步提高光缆传输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介绍了光纤自动切换保护装置(OLP)在电力系统中的设计和应用,分析了OLP的工作原理和系统组成,为今后OLP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IBM旗下的Tivoli公司已经为其Tivoli存储管理套件勾画出了一个发展轮廓,最终它将实现Unix、Windows NT以及其它平台间的存储互操作性。Tivoli计划到2001年年初能够推出其Unix和NT系统共享文件的技术。 9月28日发布的Tivoli存储管理器3.7版可以在设定策略时考虑带宽连接速度和需要备份的数据量等因素,并且根据这些因素决定数据的传输方式——按文件传送、按数据块传送、或者按字节传送。在光纤通道等高速连接上,通过将传输方式设置为按较大的数据单元传输,可以加快备份速度。通过将传输方式设置为按数据块甚至是字节等小数据单元传输,可以减小网络带宽的负担,这在拨号网络连接等低速连接时尤为有用。这种备份技术既可以用于服务器,也可以  相似文献   

7.
每种传输方式都有自己的适应性和优异之处,又有不足之处。传输方式是否得体不是看其方式本身如何,而是看其是否适用于应用场所。不同的传输距离、不同的传输环境、不同的传输需求,都会有不同的传输设计方案。条条道路通罗马,哪条才是正轨,请见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纤传输的智能家居温度检测系统的设计方法,由温度传感器与单片机组成温度采集模块,采用准分布式传输方式,用光纤进行温度数据的传输,可实时对家居温度进行监测,具有配置灵活性,准确性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光纤通信网络是目前实时通信规模发展中的主要构成。它是一种以光纤为依托,以包含信息的广播为传输媒介,从而展开信号通信并进行传输的主要通信技术。光缆敷设必须建立在光纤网络的前提下,是光纤支持信息产业建设不可缺少的技术。进行光纤敷设时,技术应用方面主要提升光纤、光缆网络的质量,从设备建设等多个环节出发,确保光缆线路能够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0.
《A&S》2014,(12):106-106
HV5000VUHV5000VLS高清实时视频管理平台为蛙视通信国内首创的VVLCTM技术可以做到单纤单波长传输8路HD-SDI高清视频,有效解决了原有HD-SDI高清监控方案中传输带宽大的问题,同时也极大地降低了HD-SDI高清监控方案的整体成本。此产品基于VVLCTM技术以及蛙视近年来在众多大型监控项目中成功应用的分布式刀片矩阵技术而开发的综合高清视频管理平台.该平台集成了大规模HD—SDI高清视频以及音频、数据.报警开关量、以太网等相关辅助业务的接入、级联传输、矩阵切换.录像与存储、显示等功能应用.可以广泛适用于有高清实时监控需求的城市安防、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电力、石油石化等行业.为用户提供最佳的高清实时视频整体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随着江西省各级政府系统信息化建设的日益发展,现有的政务信息网视频会议系统陈旧落后,无法满足现阶段的工作要求。为满足各级党政机关的会议要求,引进最先进的网络高清视讯技术H.264,建设一套高清视频会议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虚拟演播室是由传统的色键技术发展而来。它可以把现场视频与计算机影像实时地无缝地合成在一起,它不仅为视频节目制作提供了高科技的制作手段和无限自由的创作空间,而且在丰富节目包装方式、降低节目制作费用等方面也显示出其巨大的优势。文章分析了虚拟演播室系统的原理、技术途径以及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3.
视频监控系统是安防中较为核心的软件产品,在安全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是,在传统的视频监控系统中,视频信号的局限性很难满足现代用户对视频的需求。随着控制系统水平的提升,尤其是芯片处理技术以及视频分析技术的进步,推动了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同时,高清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具有网络和智能化分析,视频数据高清晰度等优势,更好地满足了高水平的智能视频控制﹐更好地保护了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   

14.
多媒体数据的大量涌现日益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渗入到教育、金融、医疗、军事、通信等各行各业中.文本数据所占空间小,网络传输速度快,而多媒体数据由于其丰富性,使得其占空间大,有些高清的多媒体信息甚至达到GB级别,多媒体数据网络传输就相对较慢.为了解决关于多媒体数据的存储与传输的种种问题,多媒体压缩技术应运而生.介绍了多媒体图像压缩算法,了解其主流压缩算法的实现原理.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数据存储的成本降低幅度很大,TB储存已经逐渐被人们所认知。此外,IT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其他各个行业带来新的动力,尤其是高清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引起了人们的重视。视频监控的发展逐渐趋向于智能化、移动化、高清化。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违法行为出现的较多,为了加强管理和监控,高清监控设备应运而生。本文就视频监控的发展进行介绍,并对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特点、基本构成、定义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16.
针对USB2. 0接口由于速率和带宽不够而无法满足高清视频实时传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FPGA的USB3.0高清视频传输系统方案,并从吞吐速率角度分析了方案的可行性;采用SDRAM缓存视频数据和在视频流中插入帧同步码的方法,保证视频图像的完整和像素对齐;对系统进行了模拟测试和实际高清视频传输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高清视频的实时传输,以320 MB/s的速度稳定传输视频数据。  相似文献   

17.
光线应用数据传输是对传统数据传输方式的颠覆,可以对当前的高清视频传输起到重要的现实作用.本文根据FPGA存在的特点设计管线传输系统,重点解决传统背景下远距离视频传输中遇到的问题,在分析系统基本原理基础上,重点设计发送端以及接收端,最后通过简单的条纹实验验证系统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8.
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技术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频会议系统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各个领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传统的视频会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高清晰度的视频会议系统已经成为主流。本文对高清视频会议系统作了简要剖析,对于高清视频会议技术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对如何构建高清视频会议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兴起,演播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取代了传统教学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多媒体信息传输的主要瓶颈便是视频,拥有如此庞大数据量的视频,是限制多媒体技术发展的重要障碍。视频经过压缩后,存储会更方便,且并不影响作品的最终视觉效果。基于此目的,系统地研究了如何利用时间线+事件+帧的流来记录演示内容,从而尽可能地将视频数据压缩到最小,在文件大小和画面质量之间达到最佳平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has received considerable attention for use in new-generation broadb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because of the scarcity of microwave band spectrum resources. The unlicensed frequency band at 60 GHz is suitable for indoor short-range broadband communication. 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 a 60 GHz millimeter-wave short-rang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mo system adhering to the IEEE 802.11ad standard and targeting high-definition video streaming transmission. The system uses single-carrier transmission with frequency-domain equalization. The hardware prototype consists of a 65-nm CMOS radio-frequency front-end and a baseband transceiver for the physical layer functions. Important baseband technologies such as carrier synchronization, phase noise compensation, frequency-domain equalization, and low-density parity-check decoding based on probability calculation are also discussed. The system performance is demonstrated in an experiment on high-definition video transmission, where a data rate of 3.52 Gbps is achieved with a quadrature phase-shift keying signal over a distance of 5.109 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