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地表水资源调查评价成果,选取湖北省清江、陆水、倒水、举水、巴水、浠水为典型流域,在计算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汛期难于控制利用洪水量的基础上,分析计算典型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相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流域水量分配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太湖流域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其地表水资源量及其分质评价不同于一般评价模式。合理评价太湖流域水资源的关键是弄清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太湖局在对流域降雨径流进行特定分析的基础上,对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及分质评价方法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李鹏德 《陕西水利》2011,(6):122-123
依据水文站点及流域水文资料,对清水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现状及变化规律、特征进行了分析,认为清水河流域自上世纪70年代地表水资源逐渐减少,90年代以后急剧减少。为改善清水河地表水资源减少的趋势,采取各种措施来增加降雨量、地表水资源和地下水资源量,为当地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4.
泾河流域受土壤侵蚀的影响,水土流失较为严重,为对流域水土流失风险评估和防治等提供参考依据,根据1957-2017年泾河流域5个气象站点的日降水资料,运用ArcGIS空间插值、小波分析、R/S分析等方法,分析了该时段降雨量及降雨侵蚀力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及各气象站点的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泾河流域降雨量与降雨侵蚀力年内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分别占全年的67.80%和52.86%;泾河流域年均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分别为496.83 mm和1 481.24 (MJ·mm)/(hm~2·h),年际总体呈波动上升趋势且未来降雨侵蚀力将延续增加趋势,两者均在1996和2009年出现突变点且第一主周期分别为27和17 a;泾河流域降雨量和降雨侵蚀力在空间上均呈从西北到东南递增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针对泾河流域水资源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泾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利用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相似文献   

6.
数据处理和空间分区是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基础。依据结布逊平原的分区分析,从空间角度对地下水资源进行评价,研究地下水与地表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行政因素区划与地表水之间的相互影响。根据调查结果,地下水应划分为3个分区,地表水应划分为8个流域区域,行政管理应根据主导因素、综合性和适当行政区划的原则划分为24个行政区域。在地表水和地下水因素叠加后,结布逊平原划分为13个分区,使得分析地下水补给机制、计算补给量、预测允许的地下水开采以及评估地下水资源变得简单。在地下水和行政因素叠加后,结布逊平原共有42个分区,可以为地下水资源评价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促进流域地下水资源综合管理,有效开发评价与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泾河干流水资源变化趋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介绍泾河流域的概况及其特性,分析泾河干流降水、径流及水质变化趋势,总结了现在水体污染情况,以及公民节水意识淡薄所造成的对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提出了保护泾河水资源的管理方法和规划,并且倡导要加强宣传教育,加大执法力度,保证泾河流域的水资源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8.
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斌  冯金鹏 《吉林水利》2005,(12):14-17
本文介绍了太子河流域状况和其流域内重要城市工业污染情况。通过河流地表水现有水质数据的收集和河流地表水现场取样分析,研究太子河流域水污染现状,并采用单指标法(最差的项目赋全权)。分析水质现状。确定河流地表水类别。综合评价太子河流域水质状况。  相似文献   

9.
以控制清河的水体污染,改善河道水质状况为目的,深入了解清河流域地表水质及其污染原因,通过现场测定和实验室分析得到地表水环境因子的数据,利用单因子指数和综合评价法对清河现状水质进行评价,并分析历史资料得出清河水质变化趋势,为清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0.
苗磊 《陕西水利》2011,(2):103-105
本文对陕西省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近年来流域供水量和用水量的变化趋势,并对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进行了探讨。以此为基础,提出了陕西省泾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结合问题提出后续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文章依据大凌河流域1961-2005年供用水数据资料,通过插补汇总2006-2019年各社会经济部门的供、用水量,对流域可预见期内的河道需水要求进行预测.然后利用长系列计算方法及地表水资源量评价成果,准确分析流域不可利用水量和生态满足程度,并对主要控制断面及大凌河流域的地表水可利用量采用倒算法进行计算,为合理开发流域地...  相似文献   

12.
通过深入分析泾河流域径流量变化特征和突变情况,为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泾河景村、张家山为例,采用线性倾向法分析年径流量变化趋势;采用滑动t检验,有序聚类法和曼-肯德尔法分析年径流量的突变情况。结果表明:上世纪60年代以来,泾河流域径流量呈现减少趋势。不同水文站突变情况存在差异,其中,张家山站突变点发生在1996年左右;景村站变化趋势不显著,不存在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可利用量评价成果是流域开发利用的一项重要指标,全国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中明确地表水资源量为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和生态环境需水量,本文以嫩江流域重点河流为研究范围,采用“正算法”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在重点分析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环境系统留用水量的概念,并对计算方法进行了优化。结合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计算成果,计算了流域水资源可利用总量,从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及水资源总量可利用率方面对成果进行了合理性分析,并提出可利用量计算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14.
平凉地区泾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泾河流域水资源特性及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泾河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及思路.  相似文献   

15.
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占南阳市的60%以上,分析计算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对合理开发利用南阳市水资源意义重大。文章根据水资源评价规范的要求,结合南阳市唐白河流域蓄、引、提水利工程运行情况,以及地表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采用倒算法分析计算了南阳市唐白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  相似文献   

16.
介绍孝妇河流域淄川区段地表水纳污现状,布设5条监测断面研究孝妇河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采用叠加型综合污染指数法进行地表水污染评价,确定各断面的污染等级;采用概率指数法确定不同断面枯、丰水期水环境质量分级;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对不同断面进行农灌适宜性评价。认为孝妇河流域水污染严重,所有断面均不适宜农灌。提出应加强孝妇河流域综合整治和河水污染治理,促进孝妇河水质的好转。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沐石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结合流域特点和近几年的实际发展情况,确定流域可分配水量,明确主要控制断面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指标,提出分配给各县级行政区的地表水取用水量、地表水耗损水量及主要控制断面下泄水量要求。为进一步完善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及水资源有效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依据《水资源评价导则》和流域内实测水文监测资料,对流域的地表水资源各项分析指标进行了初步分析评价,得出了综合评价结果,流域内可利用水量按20%计算尚可供38余亿m3,目前只利用8.5亿m3,水资源较为丰富且年际变化小,干旱指数0.87以下,属湿润区。  相似文献   

19.
依据《陕西省地表水资源》(1956年~2000年45年资料系列),渭河流域省内多年平均径流量56.22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83.8mm。其中北洛河流域省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7.82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31.8mm:泾河流域省内多年平均径流量为4.37亿m3,多年平均径流深为47.3mm。从天然径流分区组成看,渭河南岸来水量占渭河流域来水量的48%以上,而集水面积仅占渭河流域面积的20%,南岸径流模数是北岸的3倍左右。  相似文献   

20.
为真正实现对大凌河流域水资源的科学管理、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对大凌河流域的地表水水资源状况、入河排污口状况进行了分析评价,并对流域的主要河流水质、水功能区水质进行了全面评价,提出了大凌河流域地表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