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要保证网络资源用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而不是被滥用,除了从制度方面进行限制之外,一个应用层网络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GNU/Linux和自由软件的应用层网关系统,通过一套基于B/S结构的网关管理软件对网关过滤规则进行管理和维护,为应用层的网络管理提供一种灵活、有效、可靠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测试结果完全符合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2.
NAT—PT是实现IPv4和IPv6网络相互相通信的一个重要方法,而应用层网关可以帮助各种应用层协议穿越NAT—PT。本文介绍了一个在EZchip NP—1c网络处理器上,带有应用层网关支持的NATPT网关的设计与实现。  相似文献   

3.
要保证网络资源用于正常的学习和工作而不是被滥用,除了从制度方面进行限制之外,一个应用层网络管理系统是不可缺少的。该文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GNU/Linux和自由软件的应用层网关系统,通过一套基于B/S结构的网关管理软件对网关过滤规则进行管理和维护,为应用层的网络管理提供一种灵活、有效、可靠且低成本的解决方案,测试结果完全符合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4.
应用层网关是主动自调度集群服务系统中的关键子系统,其主要功能是接收和分析用户请求,并根据后端执行服务器的控制消息转发用户请求及后继的服务器应答数据。为保证其在高负载下的处理性能,在Linux内核中基于多线程事件驱动框架及协议状态机处理机制,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很高通用性的应用层网关,支持HTTP等多种集群服务。测试表明,它在数据吞吐率、连接吞吐率等多方面具有很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NAT-PT是IPv4/v6过渡时期的一种协议转换技术,用于实现纯v4网络和纯v6网络的互连互通。应用层网关(Application Layer Gateway)的性能直接影响到跨v4/v6网络业务的性能,因此提高应用层网关性能对NAT-PT网关的设计有重要意义。本文从NAT-PT设备体系结构设计上、数据传输优化、ALG程序实现等多个方面全面分析了如何设计高性能的ALG,并最终在NAT-PT原型系统中实现了高性能ALG。测试表明,优化后的ALG性能能够提高了6倍。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电力系统采用不同应用层协议通信,阻碍信息交换与共享的现状,提出一种面向电力系统实时通信的应用层数据网关模型。该模型成功地实现了信息在不同应用层协议间的传递、将分布在不同调度系统的实时数据及非实时数据通过远程网络统一管理起来。  相似文献   

7.
《信息与电脑》2019,(21):152-153
为攻破远程会诊系统中会诊流程管理、音频及视频实时传输功能的几项关键技术,笔者通过HTML5、WebAPI、WebRTC等技术,对会诊流程进行管理,实现音视频采集、编解码、网络传输、显示等功能。实验结果表明,系统能够按照设计思路,实现基于互联网的远程会诊。未来,通过"互联网+医疗"模式,会诊医生可在移动端或PC端使用远程会诊系统进行会诊,打破了传统会诊的空间及时间限制,为基层患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传统的Web IM要求通信双方在浏览器中安装插件(如Adobe Flash Player),这不但降低了用户体验,还增加了开发者对插件开发、更新及维护的繁琐工作.此外,传统的Web IM主要采用了定时访问服务器的方法(即轮询方式)实现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的交互,该方式降低了实时性且增加了对服务器资源的消耗.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采用WebSocket连接技术使得浏览器与服务器之间能够通过长连接方式进行数据交互,该方式提高了实时性,降低了对服务器的负载.然后,本文依据提供的WebRTC API,实现了一个具备音视频通信以及文件传输功能的多媒体通信模块.通过MVC三层架构模式,对该模块进行了具体划分与实现.最后通过测试表明该设计能够满足用户的基本功能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介绍了课题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现状,并对WebRTC技术的发展前景予以概述。其次分析了基于WebRTC技术实时网络教学系统的模型和架构,提出实施方案,对系统关键的WebRTC技术环节进行分析与讨论,并在文章最后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相似文献   

10.
针对基于UDP协议的教学系统在局域网内广播通信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应用层通信协议ATCP,并实现了该方案的具体应用。通过分析应用实例的数据,对该协议的实际性能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1.
实时网页通信(WebRTC)无需在网页上安装插件或客户端即可实现实时视音频通信,具有跨平台、开发成本低和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已被W3C纳为草案,正在带来多媒体通信的一场革命.首先介绍基于WebRTC实时视音频通信的总体架构;接着详细阐述其相关关键技术,包括信令机制、网页应用和浏览器底层WebRTC,后者还包括视、音频编译码模块和传输模块;然后从两用户和多用户的角度对WebRTC实时视音频通信应用的实现细节进行比较;最后讨论值得进一步研究的开放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何儒宁 《软件》2013,(12):83-86
本文在分析和研究WebRTC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架构,在电信运营商原有的IMS视频会议系统上增加对WebRTC客户端(浏览器客户端)的支持。除传统终端外,系统可使用浏览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进行实时语音/视频通信,增强了易用性和实用性,为同类视频业务的开发提供了借鉴。文中最后提出了该系统有待优化的地方,并展望了WebRTC技术在推动运营商IMS视频业务发展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文中基于手势识别和WebRTC框架提出了残疾人鼠标的设想,对整个系统模块进行了研究和详细设计。残疾人鼠标系统基于B/S架构,将图像获取、命令执行和图像匹配分离,利用Firefox进行图像获取和鼠标操作的模拟,利用Ja-vaCV和Jetty实现服务器端的图像匹配和命令反馈。文中使用形状比例和转角函数等进行特征抽取,使用背景差分和欧式距离进行图像匹配,在快速响应的同时保证匹配的正确率。 B/S架构使得系统可以构建于云环境并具有良好的扩展性、伸缩性和可定制性。实验表明,系统已经达到初期的设计目的,并具有可接受的延迟,符合鼠标操作对于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设计了一种基于Chrome浏览器的视频会议系统。该系统采用C/S和B/S混合架构模型,融合HTML5、WebRTC技术于一体,运行在Android系统的智能移动终端上。其特点是,系统中客户端浏览器内部无需安装任何插件即可实现实时视频和语音的通信,系统操作简单,用户界面美观大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为未来基于网页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所需软硬件资源大、视频传输协议和视频采集设备控制协议相互独立,系统传输带宽要求高、时延长、实时性不高。为解决这些问题,利用开放无线监控协议中的信息体结构,将视频信息传输、视频采集设备控制和其他信息融合在一个数据包中,并基于iOS移动操作系统和H.264视频编码标准,设计并实现一种集视频传输与控制于一体的移动视频监控软件。测试结果表明,该移动视频监控软件可有效提高移动视频监控系统的性能,具有控制响应速度快、传输带宽要求低、分辨率自适应以及实时视频播放流畅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中小学生数学速算能力的训练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设计了一款基于iOS的数学速算学习系统软件,它包括iOS移动终端、后台管理web端、服务器和数据库四大部分.从安全性、易用性、内容专一性、实用性角度出发,使用MD5加密算法与随机序列按特定规则相结合的加密技术、随机出题改进算法、邮箱注册激活技术,确保了系统学习内容的...  相似文献   

17.
姚力  刘强 《计算机科学》2017,44(Z6):309-311, 318
回声现象是语音通信系统中的常见问题,一直困扰和影响着通信质量。提出一种基于WebRTC(Web Real-Time Communication)开源框架的回声消除算法。该算法针对定点运算框架的局限性,采取浮点算法实现,提高了算法的效率和精度,同时还满足实时性要求。在移动设备上的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复杂度相当的前提下比原有算法有更高的回声返回损耗增益值,具备更好的回声消除性能。  相似文献   

18.
在近年来随着用户对音视频通话质量要求的提高,WebRTC以其强大的多媒体处理能力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WebRTC提供的JSEP是一种弱信令,在企业级的融合通信应用中必须将WebRTC与实际的信令协议相结合.SIP是IMS的核心技术,对多媒体会话的控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WebRTC和SIP协议融合的已有方案,研究了WebRTC和SIP协议互通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WebRTC的PeerConnection层和SIP协议在客户端的融合方案,并和其他方案对比,得出该方案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9.
遥操作系统能够使人类在危险或者复杂的工业场景中进行实时操作.在当前的遥操作系统中,操作端的视频质量对于操作者能否正常完成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实时的视频质量又会受到带宽受限的网络环境的影响,且不能实现便捷的移动设备的访问.为此,设计了一种基于WebRTC (Web with Real Time Communications)的网络遥操作系统,利用WebRTC技术来实现远端到操作端的实时音视频传输,并且利用Websocket来传输操作端的控制指令,并且实现了远端移动平台的运动规划.最后的实验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传输速率,提高视频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