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传统橡胶沥青混溶速度慢、黏度大、加工难度高和掺量低等问题,采用螺杆反应挤出法对橡胶粉进行深度降解(溶胶质量分数大于50%),使其能在低温下快速混溶于沥青改性.结合常规测试和动态流变学分析研究了橡胶粉来源、掺量对使用温度下沥青流变性能和加工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深度降解橡胶粉能较快分散于沥青中;橡胶粉来源、掺量可影响改性沥青的高低温流变性能及加工流变性能;在不显著增加改性沥青黏度的情况下,深度降解橡胶粉的掺量(质量分数)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2.
为改善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和储存稳定性能,基于具有橡塑二重性的可再生资源——杜仲胶对橡胶沥青的改性增强机理,以沥青常规性能试验和微观观测为手段,研究了杜仲胶与橡胶粉反应时间和温度、橡杜复合改性剂掺量对橡杜复合改性沥青(REMA)性能的影响,提出了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杜仲胶能够显著改善橡胶沥青的性能,REMA具有很好的施工和易性和储存稳定性;改性剂掺量对REMA的性能有显著的影响,杜仲胶和橡胶粉反应时间对REMA影响较大,杜仲胶和橡胶粉反应温度对REMA影响较小。结合宏观性能试验结果和微观检测分析,制备REMA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杜仲胶和橡胶粉反应时间为1.0~1.5 h,杜仲胶和橡胶粉反应温度为170~180℃,橡杜复合改性剂掺量为基质沥青质量的20%~25%。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沥青黏度,采用橡胶粉和废塑料进行复合改性,基于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分析内因(废塑料、橡胶粉掺量)和外因(拌和温度和时间)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以180℃旋转黏度为主要评价指标,辅以弹性恢复、软化点和针入度。结果表明:橡胶粉掺量是橡塑改性沥青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推荐制备方案为:内掺20%橡胶粉,外掺2.5%废塑料,拌和温度190℃,拌和时间60min。研究推荐的废橡塑改性沥青黏度高,性能较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橡胶粉掺量和目数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随着橡胶粉掺量的增加,橡胶沥青的黏度、软化点和弹性恢复随着增加,针入度逐渐减小,延度先增加后减小,在橡胶粉掺量为25%时,延度出现了拐点。橡胶粉目数对针入度结果有一定影响,采用多少目的橡胶粉才合适,要结合橡胶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予以选择。  相似文献   

5.
文中分析了胶粉掺量、SBS改性剂掺量及加热次数对SBS/橡胶粉改性沥青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橡胶沥青的软化点与SBS改性剂掺量呈现正相关关系,黏度和针入度指数与SBS改性剂掺量呈现先正相关后负相关;复合橡胶改性沥青的软化点、黏度和针入度指数均与橡胶粉掺量呈现正相关关系;当SBS改性剂掺量为5%及橡胶粉改性剂掺量为18%时,其所有的性能达到最佳;随着加热次数的增加,橡胶复合改性沥青的高温性能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硅烷偶联剂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硅烷偶联剂对橡胶粉进行预处理,再用此橡胶粉改性沥青.为评价硅烷偶联剂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采用4种剂量的偶联剂(偶联剂质量分别占橡胶粉质量的0,0.5%,1.0%,1.5%)、1种橡胶粉(粒径0.301 mm,质量分数为15%)和1种基质沥青配制了4种橡胶沥青.以软化点、60℃黏度、延度、低温蠕变劲度模量、针入度指数和上下软化点之差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硅烷偶联剂对橡胶沥青高温性能、低温性能、温度敏感性及储存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经硅烷偶联剂预处理的橡胶粉可以明显提高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降低其温度敏感性,而对橡胶沥青的低温性能基本无影响;橡胶沥青的储存稳定性得到了显著改善.  相似文献   

7.
通过黏度、拉伸、马歇尔、车辙和低温弯曲试验分析了掺2%~10%(质量分数)橡胶粉的改性环氧沥青及其混合料的性能.结果表明:掺橡胶粉后,改性环氧沥青的容留时间略有缩短,断裂延伸率有所提高,其中掺6%橡胶粉的改性环氧沥青断裂延伸率可达261%;与普通环氧沥青混合料相比,掺2%,4%,6%橡胶粉的改性环氧沥青混合料其高温稳定性能良好,低温脆性均有所改善,且掺4%,6%橡胶粉的改性环氧沥青混合料低温强度较高、变形能力较好.  相似文献   

8.
为了降低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施工过程中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研究了影响其黏度的相关因素,旨在降低其施工温度。基于布洛克菲尔德旋转黏度测试方法,试验分析了橡胶粉、SBS、SBR、沥青和油、填料以及APAO等原材料对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添加橡胶粉和无机填料,降低SBS和SBR等改性剂的掺量,调整沥青和油的比例为1∶3时,制得的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黏度由180℃时的1340 mPa·s降低为130℃时的990 mPa·s,使得防水涂料的施工温度降低30℃以上,同时其延伸性增大,蠕变性更好。  相似文献   

9.
橡胶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废旧橡胶粉用于道路改性沥青材料的现状,对橡胶沥青的生产工艺、改性机理、改性效果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在公路工程中应用橡胶粉,不仅能改善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而且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应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试验,研究不同EC-120温拌降粘剂掺量(1%、2%、3%、4%、5%)对橡胶改性沥青(18%橡胶粉)常规性能指标的影响。研究表明:EC-120温拌降粘剂的掺量宜为3%。3%掺量的EC-120温拌降粘剂对橡胶沥青的低温、疲劳性能略有负面影响,但不明显,对橡胶沥青的高温性能略有改善。通过添加3%的EC-120温拌降粘剂确实可以实现橡胶沥青混合料温拌的目的,能够使橡胶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及碾压温度降低30℃左右,带来明显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住宅的多样性——日本集合住宅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安目前住宅市场发展的现状及其存在的弊端为例 ,说明我国目前住宅需求的多样化和设计手法的单一化之间的矛盾 ,论述了与我国有着相似文化背景的日本在解决不同住宅需求时采用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集合住宅的理念 .试图以此借鉴 ,使我国建筑设计界了解日本集合住宅的发展演变过程 ,吸取他们的经验 ,为我们在住宅多样化研究和设计时提供一种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12.
对自动扶梯突然反转而导致逆行故障的类别和成因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逆行速度及症状,分析了逆行概率及风险,并针对逆行提出了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金鹏 《新建筑》2002,(6):51-53
从建筑工效学的角度对上海市吴江路休闲步行街进行了调查研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了其在建筑工效学上的一些特点与不足之处并进行了探讨,以期对步行街的建筑工效学设计提供准确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南京郊区化水平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界定郊区和郊区化概念的基础上,主要从工业和人口两方面对南京的郊区化水平做出评价.通过分析,以期能对南京郊区化的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全新认识,从而有助于新时期南京市的城市规划和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  相似文献   

15.
赵诗佳  陈蛟 《山西建筑》2011,37(18):189-190
从现象学的角度,以体验者的观察感知与舒尔茨的建筑现象学理论相互博弈,逐步展示江南园林的点点滴滴意蕴,规避对造园具体手法的详细认知,由体验出发,结合现象学理论,再辩证地回归园林体验,以实现对江南园林意蕴本质感知.  相似文献   

16.
高善学 《山西建筑》2011,37(30):127+211-127,211
为了预防电力变压器运行过程中因铁芯多点接地导致接地电流超标而造成的铁芯发热故障,提出了一种新的变压器铁芯接地智能保护原理,并通过对变压器铁芯接地电流的实时监测,在检测到接地线电流超过国家标准后采取自动启动限流装置的措施,实现将接地电流限制在规程要求的范围之内,并对电气设备状态进行在线检修、评估、预警和风险分析,从而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杨玉玲 《山西建筑》2011,37(11):56-57
以锚索框架为研究对象,讨论了锚索框架支护技术在边坡治理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了框架形式,阐述了锚索预应力损失的影响因素,包括锚索材料,岩体条件,张拉器具和工序,外界自然条件和人工作业因素等,以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对湿陷系数、本构模型和弦线模量等几种计算湿陷变形的方法进行了评价.对比原位浸水和载荷试验结果,湿陷系数计算湿陷变形误差很大,本构模型尚未在工程中推广应用,弦线模量计算湿陷变形最为准确.由于能够准确计算湿陷变形,因而能够按变形控制进行湿陷性黄土地基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专业1999-2004年硕士研究生的95篇毕业论文的选题进行整理分析,找出其中的趋势、规律,分析热点问题并试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在上海中环线大柏树立交桥工程中需拆除预留两联高架桥。该文介绍了该工程采用人工破碎方法拆除的施工流程;施工中的主要技术混凝土凿除,预应力释放,箱梁支撑系统设计和箱梁变形控制。经工程实践,使拆除工程在不影响周边环境及该处交通的前提下安全顺利地得以实施,为市中心交通枢纽处拆除高架桥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