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景观体验的角度,探讨滨水工业遗产体验方式的演变,及其对景观设计手法的影响。基于历史研究、类型学和案例比较的方法,提出滨水工业遗产作为城市景观的演进有3个阶段:布景-在场-共享。布景式的如画"景观"与在场式的体验"观景",是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中相互交织的2条重要线索。进入信息时代,虚实交互的"共享"成为滨水工业遗产新的体验方式,改变了空间认知、组织和形式的塑造。通过对景观体验演化的技术驱动、价值转换和空间特征进行剖析,为设计师在处理滨水工业遗产景观体验方式和景观设计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在生态文明的引领下,生态空间规划成为国土空间规划成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大都市远郊生态空间规划方法进行研究,提出生态空间规划需在生态价值及生态格局识别的基础上,对生态空间构架、生态空间发展、生态环境治理提出引导要求;在成果上,应明确红线划示和指标管控的底线要求,便于分级管理与逐级落地. 相似文献
3.
4.
生态空间规划从传统城乡规划体系的“补丁”跃迁
为当今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的重要先行系统,多元分析技术介入
的评估路径是合理了解生态空间本底特征和制定规划管控策略
的科学保障。以襄阳市为例证区域,运用生态敏感性分析、生
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最小阻力模型、电路理论廊道模拟等多
元技术遵循“本底评价-格局优化-分级管控”的路径逐级开展
生态空间规划。襄阳市生态空间占比56.33%,共识别35个
生态源地和73条最佳生态廊道;构建“一干七支、西屏北网、
三楔四区多点”的襄阳市生态安全格局;制定生态空间分级分
要素管控策略和用途管制的正负面清单,并提出“护绿、增
绿、补绿”的生态修复策略。以期对新时代国空体系下的生态
空间规划实践有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快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古城保护与历史文脉传承成为研究的热点。为研究古代城邑景观体系的营建智慧,本文从风景园林视角出发,以古青州为例,通过地方志的整理、舆图改绘及ArcGIS软件辅助研究的方法,从古青州城历史沿革研究入手,将景观体系构成要素分为自然山水、人工体系及意象空间3类,并从度地、营城、理水、塑景、成境5个方面分别探讨古青州城景观体系的营建理法,得出多因影响下的城池择址,山—水—城一体的城池营建,以防洪和满足城邑生产生活为目的的水系梳理,以园林、风景名胜为依托的景观塑造以及以"八景"为核心的意境营造5个方面营建智慧。系统地梳理了古青州城景观体系的构成与特征,以期为中国其他古城历史文脉及地域特征的传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开展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从空间上明确生态保护的重要区域是生态保护政策落实的关键。“双评价”指南中的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主要针对省级尺度,缺乏市县尺度的修正和细化方法。以武汉市江夏区为例,探索了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市县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方法:基于江夏区地域特征,选择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维护、水土流失敏感性和内涝风险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从“物种”维度优化生物多样性维护评价方法并利用Info WorksICM水动力模型探索内涝风险评价方法;综合单项评价结果得到初判结果;结合政策性生态保护线、自然保护地和重要自然要素修正初判结果。结果表明:江夏区生态保护极重要、重要空间面积分别为565和220km~2,占区域总面积的34.2%和13.3%。 相似文献
7.
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严重,是我国生态脆弱区的代表,其生态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两屏三带甚至全国的生态安全格局。自上世纪 40 年代起,国家就对黄土高原地区开展了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活动,但目前黄土高原地区生态问题依然严峻。陕北米脂县高西沟村作为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生态治理的成功典型,其领先于国家政策的景观营建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基于“T-P-C”途径,运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源 - 汇”、“群落演替”、“物质循环再生”、“村镇人类生态系统”理论,对高西沟村农田景观营建、林草景观营建及用地格局优化实践中蕴含的生态智慧进行解析,验证其生态性和科学性,为陕北乃至黄土高原生态治理下的景观营建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玉兰是中国传统观赏花木,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白玉兰是上海市花,更是上海城市文化的代表。但在沪上,以玉兰景观为主题的公园屈指可数。本文以上海最大的玉兰特色公园——闵行文化公园为例,分析了园内主要玉兰品种、种植及景观营建方式等;同时,运用"文化建园"的理念,使玉兰景观与玉兰文化相结合,为沪上玉兰景观的应用和玉兰特色公园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发展对于区域整体生态系统的良性维护、实现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平衡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前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下,生态敏感地区的乡村空间发展实质是从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视角,将全域自然生态空间与乡村人居体系的规划融为一体.文章结合吉林省长白县的实践,提出应当在村庄布局规划和村庄规划两个层面推进技术... 相似文献
10.
风水是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内容。风水思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人与自然处于同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类聚居空间应与周围环境相协调。文章在梳理风水思想择址与空间营建要义的基础上,以潼南古溪镇规划为例。立足于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对城镇的山水景观生态空间格局营建进行了相关研究和初探。 相似文献
11.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是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重要内
容,目前存在重经济轻保护、重遗产轻环境等问题,促进生态
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能够有效推动城乡建设与文化传承相得益
彰的高品质空间建设。佛山是一座粤港澳大湾区具有丰富文化
遗产的城市,平衡好历史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
重点之一。以佛山市为研究区域,综合运用空间分析技术,在
摸清文化遗产资源类型、空间分异特征的基础上,搭建生态与
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联动发展的分析框架,构建文化遗产空间
保护体系。首先,全面挖掘和梳理佛山市多层次多元化的生
态-文化资源,划定不同等级的资源集聚区;其次,提出“文
化遗产+生态环境”协同保护的空间保护体系构建策略;最
后,构建“生态基底+遗产空间+遗产廊道”的分级分类空间保
护利用模式。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体系的构建是从文化遗
产单体保护到生态与文化遗产协同保护和系统性整体保护的转
变,对于城乡环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国家生态公园(试点)于2014年启动,截止到2016年2月全国已有14处。国家生态公园建设是对生态修复成果的巩固和提升,充分发挥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拓展城市生态空间,增强生态服务功能,打造成符合资源保护培育、科普教育展示、公众休闲娱乐等不同功能需求的生态成果典范。本文以景观生态理念为核心视角,在风景园林专业背景下,对国家生态公园的营建原则、模式和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江西自古以来便与水相生,历史沉淀出的理水智慧被
国内外学者高度关注与研究。以古城宜春城袁州区内的千古名
渠——李渠为研究对象,进行营建智慧与地域景观表达研究。
通过分析山水环境背景,以此探寻李渠水系统运作机理;梳理
史料文献并总结出理水防灾的营建智慧与管理机制,即“近郊
凿渠,田沟相通”“一渠穿城,分区做功”“蓄泄排布,驯水
有方”“责任分散,集中有序”“修缮运营,沿革共建”,最
终形成“清沥江-城外乡野-蓄水池塘-城内沟渠-秀江”的千年
驯水模式。结合文献中李渠的流经区域、分区特性,以图式语
言法总结李渠在环境营建上对地域空间景观元素的表达所产生
的影响,有助于深入认识中国传统水利营建的智慧和城市水利
的景观格局,以期能对如今城市水利的建设提供一定借鉴,对
古李渠水利与其景观风貌的保存和复原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梳理了生态文明方面的宏观要求、自然资源部门职能的变化调整以及生态修复相关工作以往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土空间规划时代下,生态修复所应关注的主要内容和类型.针对不同类型空间,修复的重点和擅长的部门各不相同,应协同工作.在分析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和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生态修复规划应单独作为国土空间综合规... 相似文献
15.
"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中",是当今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如何营建适应城市发展,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又能艺术地再现城市自然森林群落特征、从整体上展示地域风貌的城市森林景观,是一个全新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上海市为例,在对上海城市森林营建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城市森林营建的理论基础、营建内容,营建步骤等方面对城市森林景观营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将森林引入城市,让城市坐落在森林中“,是当今城市生态建设的发展趋势.如何营建适应城市发展、健康稳定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又能艺术地再现城市自然森林群落特征、从整体上展示地域风貌的城市森林景观,是一个全新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上海市为例,在对上海城市森林营建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城市森林营建的理论基础、营建内容、营建步骤等方面对城市森林景观营建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空间规划的角度入手,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中城乡结合部地区规划案例的研究,探索以城乡空间融合为途径实现城乡融合发展目标的规划研究框架,包括对城乡空间融合内涵、动力机制及现状城乡空间融合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以“三区三线”的划定奠定空间融合底盘,突出蓝绿生态空间网络的基底与城乡功能空间的融合布局,打造以交通网络为纽带,以产业空间和城乡居民点体系为重点,以配套设施为支撑的城乡空间融合格局,并以杭州市新塘街道为实例针对性编制了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18.
19.
20.
城市景观的生态演进——以中新天津生态城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中国与新加坡天津生态城综合生态适宜性评价和绿色建筑设计专项研究,提出生态城景观演进的格局;基于用地竖向特征和绿地系统保护要求等提出双网格演进模式,同时提出全面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生态意识的培育和生态城绿色建筑设计,达到生态城城市景观的全面协调演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