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涛  柳云雁 《中国园林》2023,39(4):47-51
黄河中游地区具有深厚的黄河形胜营造、景观审美 传统,从而留下“黄河禹门”“舜都蒲坂”“潼关天险”等 一系列声名卓著的黄河形胜。拟揭示禹门“龙门相峙”、蒲坂 “表里河山”、潼关“丸泥锁钥”等藏匿在形胜背后的景观格 局,以人居环境科学理论为指导,通过梳理、分析形胜景观格 局的规律性,追溯形胜特征的形成路径及阶段性成果;其中发 掘了“景象”“形势”“四望”“心象”“因借”等景观格局 构建的内在机理及其形胜景观“现象”的审美“动因”,进而 解读了因地制宜的传统人居环境营造智慧及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2.
陈芊宇 《四川建筑》2007,27(5):33-34
形胜概念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历史地理学界有着深远的影响,形胜本身具有景观元素,与地景学有着密切的联系,文中阐述形胜在景观设计与地景学中的影响与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玲  田国行 《中国园林》2021,37(12):110
以探讨中国传统营造中“模数化”的空间规划控 制方法在浅山区乡村景观规划中的应用为核心,尝试将传统 营造方法转译于现代实践当中,以期改变浅山区乡村景观空 间控制的无序性和规划与自然山水环境割裂等问题。在传统 “模数化”规划方法的指引下,提出理想情况下浅山区乡村 景观规划“守望形胜、因借地景”2个层面的空间控制路径和 “胜”“势”与“视”3个层级的模数控制,并将其灵活运用 于嵩山浅山区金银花溪乡村景观规划项目的空间规划控制当 中,旨在激发传统营造的现代应用价值,构建浅山区乡村景观 空间呈现内外联动、互通共融、协调统一的风景整体。  相似文献   

4.
朱楠  李超  白晶 《城市建筑》2022,(2):165-167
前几年菏泽市以经济增速为目标,大量开发建设和排放污水,造成宋金河流域的水质不断恶化,暴露出防洪结构不完善、水生结构的退化等问题.随着习主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和对黄河治理的高度重视,宋金河的治理工作也逐步取得成果.夯实基础设施建设、运用景观生态手段、传承菏泽文化脉络,宋金河在修复建设的同时也在为菏泽市产业...  相似文献   

5.
汤景琛  金荷仙 《古建园林技术》2024,(171):48-52转73
中国古典园林重视虚景,讲究以各个感官要素营造富有意境的环境,对园林中的香景营造手法进行研究,有助于古典园林的意境解读及现代园林的香景空间营造。以“浙中第一园”绮园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资料整理绘制绮园香景植物种类及分布现状;归纳绮园典型香景景观主要营造手法为“孤芳流香”“香径沁幽”“香海润坪”,并结合绮园的历史记载对典型香景进行营造方法、文化内涵的探究。最后总结现代园林绿地香景空间营造时应注重“空间营香”“应时有香”“以文塑香”。研究丰富现有传统园林香景景观的理论,也为未来园林绿地中的气味景观营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康渊  王军 《风景园林》2019,26(8):121-125
乡村建设的本质是为生活在其中的人类建设健康有序的生存生态系统,健康的村落生态系统离不开智慧营造模式。单元是一种空间环境系统,由于系统内部要素的共同作用以及系统与外部环境的交流,村落单元呈现的景观模式具有差异性,包含着不同的生态智慧。基于此,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村落生态单元的概念,村落生态单元由居住景观、生产景观及文化景观 3 个子单元组成。村落生态单元景观模式的营造智慧关键是单元结构与功能的关系。以青藏高原秀日村为例,归纳了秀日村村落生态单元良性的结构与功能关系,包含着“农牧共生”与“方位种植”的生产景观营造智慧;“田居一体”与“循环再生”的居住景观营造智慧;“信仰至上”与“万物平等”的文化景观营造智慧。  相似文献   

7.
陈媛   《中国园林》2022,38(8):24
在国际范围内荒野保护运动持续发展的同时,中国 的荒野保护体系正在稳步建立。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 速,城市中自然荒野空间的开发是不可避免的。如何在不断扩 张的城市范围内尽可能保留与规划荒野景观,已经成为国内风 景园林设计师关注的问题。在梳理了城市荒野课题相关背景和 研究进展后,探索了荷兰的城市荒野实践经验,并选取3个不 同尺度和类型的代表性案例,分别对案例的项目背景、设计要 点和场地功能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自然优先、野性保护、 控制扰动和公众参与4点原则,并辩证地提取了可指导中国背 景下不同尺度城市荒野景观营造的策略,为构建中国荒野体系 提供了国际经验。  相似文献   

8.
黄土丘陵沟壑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其生态修复与植物景观营造对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改善流域生态环境、带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作用。以郑州市滨黄河区域为例,基于实地调研,采用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技术,分析了黄土丘陵沟壑区高程、坡度、坡向、用地类型和可视域等特征及其生态敏感性区域分布,结合生态学、风景园林学、林学等学科理论,从生态功能分区、植物空间配置模式、典型生境植物景观营造3个方面,针对性地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黄土塬、黄土梁、黄土峁和黄土沟谷四大类生境的规划策略与植物配置方案,为中国滨黄河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杨超  刘墨馨 《中国园林》2024,40(6):63-69
居住社区是现代化城市治理的基本单元,其空间模 式的创新或改良对于践行高质量发展与高品质生活无疑具有经 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多维效应与普适价值。将“成片开 发”模式和“完整居住社区”相结合,意味着一种不同于以往 封闭小区模式的住区规划新类型——毯式社区,包含公园社区 与开放式创新的空间内涵、整体性与基质化的设计特征,以及 公共领域的水平向基本形态。结合厦门实践案例,进一步阐释 了毯式社区的规划方法,并提炼出“连接-溶解-层叠”3个相互 关联且适用于同类实践的一般性设计策略和3个值得特别关注的 实施要点,从而建立起毯式社区的技术理论框架,以期推动景 观都市主义的新型实践探索,重塑中国特色的当代居住文化。  相似文献   

10.
王永帅  张中华 《风景园林》2023,30(8):103-110
[目的]为修正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窑洞聚落地域性人居个性缺失、形象趋同等问题,需要准确识别其地域性人居景观特征。[方法]运用人类学中的地方性知识理论,提出传统窑洞聚落地方性知识的挖掘方法及路径,并以陕北地区32个传统窑洞聚落景观为例,对其选址布局、空间形态、院落布局、营建技艺和民俗文化中所蕴藏的地方性知识进行识别、提取与图谱构建。[结果]形成由2个门类、6个大类、27个中类、65个小类构成的陕北传统窑洞聚落景观地方性知识图谱。[结论]研究提出陕北地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的在地性保护与传承策略,可为黄土高原地区传统窑洞聚落景观地域性人居景观的保护传承和在地性人居营建提供指导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由于种种原因,具有丰富历史文化特征与内涵的乡村景观正面临着消失与趋同等多种问题.文章基于适应性视角,参照乡村历史理论中相互关系概念框架提出两种乡村遗留地景更新策略,分别为基于空间组织的适应性更新策略与基于地景暗示的适应性更新策略.同时通过两个现实案例的解析,探讨两种更新策略的现实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黄河晋陕沿岸中原官话区汾河片的风土聚落,与相邻的晋中及晋东南地区相比,呈现自然的有机形态,并存在"村寨分离"特征.文章通过田野调查与口述史研究,从"村-寨"关系及边界限定方式出发,根据村落本体是否设防,总结"村-寨"和"堡-寨"两种模式,并在组合数量上有一村一寨、一村多寨和多村一寨等不同类型;进而借助族谱等民间文献的历史信息,还原聚落从建村到筑墙、再到陆续建寨的历程;最后总结"村-寨"组合的地域分布规律,即"村寨分离"布局集中在黄河沿岸,越往东"村寨合一"布局更为多见,聚落形态特征整体呈现从关中地区向晋语方言区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竹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独特的意象特征。作为一种常用的园林植物,竹因其特殊气质和优美姿形,具有良好的景观价值。但目前尚缺乏将竹作为一种营造空间的植物展开专门的研究,故该文对竹类景观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杭州西湖风景区竹景观造景效果突出、成景特色明显。笔者以之为例,对其竹景观现状进行分析,根据竹类植物的围合、夹道、点缀、背景衬托等作用将竹类景观空间分为竹林空间、竹径空间、配景空间、背景空间等多种类型,总结西湖风景区中以竹造景所成空间可营造的磅礴气势、清静幽趣、怡人雅趣与盎然野趣等意境形式,以期对竹景观物质表象与精神内涵的全面表达提供借鉴,为西湖风景区的历史文脉传承与文化景观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4.
韩洁  高雅丽 《风景园林》2019,26(6):35-40
作为体现"心物合一"的自然、物质空间、心理和文化等多维度的整体存在,优质的景观对人类的福祉至关重要。面对存量发展背景下社区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景观更新正在成为社区营造的重要途径。厦门市院前社通过多层次的景观更新激发了一系列的社区营造活动,重塑了社区凝聚力与认同感,业已成为"共同缔造"模式下社区营造的典范案例。从院前社景观更新切入,结合近3年的调研成果,探讨景观更新作为社区营造实现途径的可能性。通过定性和定量的方法,梳理院前社以景观更新为途径,从"拆迁村"转型为"生态文化示范村"的过程,并以社区可持续发展为价值标准,具体评价景观更新对社区营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章明  秦曙  鞠曦 《当代建筑》2021,(4):22-27
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实践不同于以往仅仅对物质个体的存留予以重视的保护方式,而是以城市文化地景再生为目标,将电厂滨水岸线转型为城市公共空间的过程视为一个动态系统,重视工业文化、工艺流程、工业景观的整体保护,关注工业遗存活化再生的全过程.本文通过回溯上海杨树浦电厂遗迹公园的设计历程,归纳出了以"城市视角的综合评估""体系叠合的活化再生""原真可读的空间建构"为核心的工业文化地景再生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16.
廊道空间是具有线性特征的地貌及其周边环境形成的城市空间。它不仅是生态基础设施的重要构成元素,也是融合自然、文化、景观的重要载体。河流廊道是自然廊道类型的一种,可以形成多种丰富的自然生境群落。渭河作为西安的母亲河,滋养了华夏文明发祥地——关中平原,见证了长安十三朝古都的兴衰变迁。通过对景观廊道的概念及设计原则进行探究,并结合西安渭河廊道的自然、人文梳理及西安渭河南岸绿带的规划设计实践来探讨融合自然、文化的景观廊道构建方法。以期为自然文化廊道的规划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7.
尹赛  吴尧 《中国园林》2023,39(9):81-80
禹王台公园为民国时期“河南农林实验总场”的旧址所在,其演变在中国近代圃地园林中具有典型性。首先对禹王台公园的变迁进行研究,总结出其近代以来的3次空间类型转换:从纪念型园林转化为圃地园林;从清末民国的农事试验场,通过水系疏浚、堆山造林、建筑廊亭构筑、植物园与动物园营建完成了农林圃地向近代公园的转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近代公园逐渐转变为综合性公园。其次,从内因(历史名胜的发展需求)和外因(政府农林事业的政策)2个方面深入分析了禹王台公园近代转型的动因。最后,从当代风景园林的视角将近代农林试验场与近代公园进行比较,提出了农林试验场在发展过程中兼具了部分公园的职能,并且在近代园林发展史中起到了拓展近代园林的类型、间接保护和延续了部分传统园林资源、为城市公共园林和风景区绿化提供了支持,以及促进园林技术发展等重要作用。归纳总结出近代农林试验场是中国近现代园林发展的过渡环节,也是现代公园的重要源流之一。  相似文献   

18.
王晶  刘晖  王娜 《城市建筑》2022,(24):186-189
我国现在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稳定期,在后疫情时代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能否实现“人与自然”更好的融合,再现诗意的景观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位于陕西省西安市的乐游原青龙寺在隋唐时期从自然山水到融于山水的营建给古人带来了丰富、美好的景观体验。本文以中国地景文化为脉络,通过对比分析青龙寺两次大规模营建及发展情况,将不同时空自然客观环境与人文需求相融合,解析景观“认知、感知、表达、营建”过程、演替规律,以及中国地景文化在景观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尝试通过对比两个景观认知周期特点思考现今所处阶段及不足,以期为再现盛世的诗意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河流分叉之间的沙岛称为河心洲。河心洲是滨水景观区中兼具自然地景和人工景观的区域,其对于城市的意义尤为独特和重要。本文以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黄河生态公园为例,论述了如何促进河心洲景观区的生态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费凡  岳邦瑞  聂静 《中国园林》2024,40(4):77-81
生态美学是一门面向生态危机、致力审美体验与环 境健康共赢的规范性学说,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 义。如何借由景观感知研究助推生态美学观的传播,引导公 众审美意识转向自然关怀与伦理正义,是风景园林学科关注 的重点问题。基于此,旨在借由理论综述与案例分析探讨以 景观感知为中介的生态美学践行途径。具体包括:1)在概念 框架层面,讨论了景观感知、生态美学观及风景园林实践的 关系;2)在价值规范层面,构建了践行生态美学的目标体系, 包含“安全氛围的暗示”“关怀意图的显露”“地方文脉的 反映”“生态规律的阐释”及“生态伦理的激发”5个关键维 度;3)在实践应用层面,凝练了围绕目标体系的一系列风景 园林营造策略。通过系统认识美学规范与景观实践间的作用关 系,以期为基于人本感知的、面向当代美学诉求的风景园林研 究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