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文章介绍了有关规程和反措对失灵保护的要求,分析了线路失灵保护和变压器失灵保护的起动逻辑。结合现场运行分析了微机失灵保护允许的几种起动方式的优缺点。针对微机保护特点提出了符合规程和反措要求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方案,并着重分析了旁路代主变高压侧断路器运行时失灵保护的实现方案,提出了设计建议方案和TA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有关规程和反措对失灵保护的要求,分析了线路失灵保护和变压器失灵保护的起动逻辑.结合现场运行分析了微机失灵保护允许的几种起动方式的优缺点.针对微机保护特点提出了符合规程和反措要求的断路器失灵保护实现方案,并着重分析了旁路代主变高压侧断路器运行时失灵保护的实现方案,提出了设计建议方案和CT选用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中通过对南瑞CZX22R断路器操作箱起动失灵功能的分析,指出天津国华盘山发电有限公司1号机组存在非电量保护起动失灵的违反反措的隐患,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陶宜 《广西电力》2007,30(3):71-73
500 kV变压器保护的配置完善程度是500 kV变压器能否可靠运行的关键,而规程、反措等文件在500 kV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失灵保护方面的说明不够具体,且各继电保护厂家装置各有差异,使得实际工程接线的做法多种多样。本文根据规程、反措、最新的技术导则等文的要求结合实际工程探讨500kV变压器各侧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接线原则。  相似文献   

5.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措》要求,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断路器失灵时,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还应跳开变压器连接其他侧电源的断路器。但未制定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自该文献颁布后,各网、省公司和电力设计院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了多种母线保护与变压器保护的接口方案,给继电保护设计和管理、运行、维护单位带来诸多不便。提出了母线故障不同断路器失灵时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时连跳其他电源侧断路器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最优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6.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反措>要求,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压器断路器失灵时,除应跳开失灵断路器相邻的全部断路器外,还应跳开变压器连接其他侧电源的断路器.但未制定详细具体的实施方案,自该文献颁布后,各网、省公司和电力设计院对该问题的理解存在较大差异,出现了多种母线保护与变压器保护的接口方案,给继电保护设计和管理、运行,维护单位带来诸多不便.提出了母线故障不同断路器失灵时的处理方法,并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变压器高压侧断路器失灵时连跳其他电源侧断路器的实现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提出了最优的实现方案.  相似文献   

7.
尚晋 《电工技术》2010,(8):63-64
分析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断路器失灵保护的配置原则、反措要点及实现方法,并根据反措要点指出常规断路器失灵保护存在的设计缺陷,提出整改方法。  相似文献   

8.
成云云  王玥婷 《供用电》2011,28(3):49-52
随着电网技术的发展,对断路器失灵保护应用也在不断地改进。依据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总结了日常工作经验,对220kV双母线接线的线路断路器失灵保护以及变压器断路器失灵保护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优化方案,对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整定进行了分析及优化;提出了对断路器日常运行维护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断路器配置失灵保护的作用,分析了目前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断路器失灵保护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根据《“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25项重点要求”继电保护实施细则》的反措要求,对发电机变压器组高压断路器失灵保护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7版广东省电力调度中心的反措要求,通过对500kV东莞站现有失灵保护单套化配置的分析,结合站内目前的设备状态及失灵起动的原理,提出利用现有设备进行失灵保护双重化配置的方案,并进行回路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双母接线的母线上连接的支路多,如果每个中断都将所有支路的断路器失灵保护逻辑运行一遍,则会占用大量的机时;线路支路、主变支路的断路器失灵保护的保护逻辑均有差异,而代路运行时某支路既可能为线路支路也可能为主变支路,这就要求程序具有极大的灵活性。以这两个方面为重点,提出了一种按一定频率来调度实现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方案,经静模、动模、工程实践证明完全可以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2.
智能变电站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配置问题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一起断路器内部故障相关保护动作行为的分析,指出现有智能变电站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配置方案存在严重缺陷。当一台保护停运时在断路器内部故障会出现快速保护死区,需要依靠带延时的失灵保护切除故障;而失灵保护会由于感受不到故障电流而拒动,从而威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为此,从工程设计上提出在每台断路器两侧各装设2组TPY绕组和1组5P绕组的保护用电流互感器配置方案,以彻底消除保护死区。同时,还从系统运行及保护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补救措施,包括停用相关断路器及装设死区保护或改造失灵保护等。上述方法目前已在西北750 kV智能变电站建设和运行中获得应用,提高了保护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南阳特高压断路器失灵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示范工程的正式投运标识着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是特高压二次系统时间常数的增大使得CT拖尾现象变得不可忽视。一方面,对特高压断路器CT电流互感器的选型提出了新的问题,只选择TPY次级则会进一步恶化CT拖尾现象,选择P次级则增加成本。另一方面,CT拖尾对断路器失灵保护的正确动作造成了负面的影响。针对该情况,对特高压3/2断路器接线方式下断路器的失灵保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一种针对性的改进方案。通过对比分析、仿真实验以及数模实验结果,证明该修改方案是切实可行的。既能有效地解决特高压断路器CT电流互感器的选型问题,也能有效地解决CT拖尾对失灵保护的危害问题。  相似文献   

14.
新设备启动过程中的危险点分析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焦邵麟  张智锐 《广东电力》2009,22(9):32-34,72
结合继电保护运行经验,分析了在新设备接入系统启动过程中危险点及其对系统造成的危害,包括线路一次改造后电压互感器(voltage transformer,VT)核相的风险、单母接线变电站设备启动过程的风险、220kV主变压器高压侧电流互感器(current transformer,CT)更换后设备启动过程的风险、母联CT更换后设备启动过程中的风险,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处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一个工程实例说明变压器失灵保护电流互感器(TA)设置的改进方法。对比文中的两种设计方案,提出了改进方案,尽量选择靠近断路器处的TA,而且和母线保护用TA进行有效的“交叉”.确实可避免失灵保护可能存在的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在工程设计有条件时可以采用。  相似文献   

16.
快速切除220 kV变压器死区故障的继电保护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变压器电源侧后备保护动作或联跳变压器其他侧断路器的方法,来切除220kV变压器某侧断路器与变压器差动保护电流互感器(TA)之间发生的死区故障,切除故障时间较长;由于是变压器出口故障,容易造成变压器损坏。分析了220kV变压器各侧死区故障的故障特征和有关的继电保护动作特征,借鉴现运行的母线差动保护中母联断路器死区故障保护和线路断路器死区故障保护的原理,提出了4种快速切除220kV变压器各侧死区故障的保护方案,并研究了变压器死区故障保护短延时的合理取值。  相似文献   

17.
详细论述了500 kV变压器保护的配置选型原则及组屏配置方案,并针对主进开关失灵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应用于实践。针对近年来500 kV变压器保护配置中的若干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根据运行经验和继电保护实施细则,制定了射阳港电厂1、2号发电机变压器组保护进行双重化改造的方案。2套保护在互感器、工作电源和出口回路上独立,每套保护的主保护、后备保护和非电量保护完整。对低励失磁保护、过激磁保护、过电压保护、定子接地保护和断路器失灵保护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的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双重化改造提出了原理和应用上的改进措施。实践表明,双重化改造后的机组保护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220kV变电站主变压器失灵保护装置采用套管电流互感器的配置,在发生故障时母线失灵保护存在误动或拒动的问题。深入具体分析了这一配置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对主变压器失灵保护电流回路接入方案的探讨,提出了主变压器220kV断路器处电流互感器的改进措施,经镇江供电公司对这些措施的实施,运行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20.
失灵保护方案的优化对维持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详细地分析了电流互感器电流拖尾对失灵保护整定时间的影响,提出了利用最小二乘拟合算法识别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特征的方案,进而构建了基于确定系数的新失灵保护启动逻辑。最后分析了拟合数据的选取以及CT选型对新方案的影响。新的启动逻辑既能缩短失灵保护整定时间,又能确保失灵保护不误动。基于PSCAD算例分析验证了新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