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本文简要介绍宝钢蒸汽系统的冷凝水资源和散布于全厂的各种废热蒸汽资源,概述当前回收利用这些能源、资源的技术,简单分析宝钢回收利用这些能源、资源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认为宝钢建设密闭式冷凝水管网、对废热蒸汽资源量比较大的区域实施废热蒸汽有组织排放和热利用、采用机械压缩式或蒸汽喷射式热泵技术提高废热蒸汽的能级、开发应用氟塑料换热器以回收利用废热污蒸汽潜热、拓展低温余热利用用户等,是提高蒸汽系统和水系统能源综合利用效率、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由于能源短缺与不断增加的能源需求间的矛盾,为保证未来能源的安全性,需要一个多元化的能源组合结构。由于世界上有将近50%的能源输入以废热的方式被浪费掉,应用热电效应将这部分废热有效地转换为电能是一种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技术。为了提高热-电转换效率,需要开发出具有高材料优值(ZT)的热电材料。然而,改善热电材料是一个复杂的多变量优化问题——即降低热导率、增加塞贝克系数和升高电导率。就近年来一些成功提高热电材料ZT值的思路和想法作简要的报道。  相似文献   

3.
针对汽车发动机废热驱动的吸收式制冷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首先,介绍当前汽车废热吸收式制冷循环的理论与试验研究、所用工质对,以及汽车废热吸收式制冷系统的部件研究;其次,分析当前限制其应用的因素,并指出汽车废热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期对今后汽车废热吸收式制冷技术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的能源政策号召,促进“十一五”规划的顺利进行,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能源利用状况,以余热利用为切入点,立足于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率,系统介绍各种可以利用余热、废热和清洁能源(包括太阳能、河水、井水、发电机缸套冷却水、工厂废热水、废热蒸汽、废热烟气)的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并阐述其实现节能减排的途径,希望以此为节能减排事业开拓出一条新思路,为我国更好更快地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5.
在热电冷联产系统中,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在制冷过程中排放了大量的废热,这些废热品味低,难以直接回收利用。在此提出了两级双效溴化锂制冷-热泵复合循环,该循环具有冷凝温度较高的特点,便于直接回收冷凝排放热。系统以背压汽轮机的背压蒸汽为热源,制冷的同时利用循环所排出的废热加热锅炉补充水至较高温度。以具有相同功效的双效溴冷机与单效溴化锂热泵联合运行作为对比循环,制冷-热泵复合循环系统省去了一台蒸发器与冷凝器,减少了两个换热温差,并且通过热力计算、能量分析和分析表明,该循环的能量利用率与效率均有很大的提高,效率比对比循环提高了45%。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蒸汽压缩式、吸收式和蒸汽喷射式三种制冷循环的热系数,并对其装置的目前实际能耗统一换算成标煤耗量加以比较,提出了各种制冷装置必须根据其循环特点合理选用能源,以节省制冷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装甲、坦克车辆固体吸附制冷空调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新型固体吸附式制冷技术开发装甲、坦克车辆废热回收系统。该系统可直接回收装甲、坦克车辆发动机排放的废热,进行空调制冷,不但大大改善舱中环境条件,而且提高了发动机热经济性,降低了发动机排放的红外辐射强度,具有节能环保和防红外武器探测攻击的效果。固体吸附式空调制冷在装甲、坦克空调的应用上很有前途。  相似文献   

8.
制冷技术现已渗透到生产技术、科学研究以及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目前国家倡导节能减排,提倡使用清洁优质高效能源,大力推广节能环保新技术。面临能源与环境的双重压力,在制冷工程中运用新的节能技术来减少能耗,提高制冷效率,同时将环境污染减少到最低程度,已成为制冷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对于制冷与空凋行业,应注意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以及制冷空凋技术与相关技术的融合与交叉,以适应国家能源战略的新需要~([1])。本文着重介绍几种制冷新技术的原理和特点,并探讨其发展潜力和趋势。  相似文献   

9.
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制冷空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制冷空调系统,并分析了利用天然气作为制冷空调能源与常规电制冷装置相比的优势。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制冷空调系统可进行有效热回收,实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提高了系统的能源综合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0.
板壳式换热器实现了工业热能的高效回收利用 除了传统的能源之外,替代能源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工业余热、工业废热是众多替代能源中的一种。工业热能的回收利用将能够大幅度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板壳式换热器能够很好地回收利用这些工业热能。  相似文献   

11.
随着能源短缺和科技进步,制冷空调技术逐渐向节能、环保、小型化和智能化发展。本文分析如何改变现有的铜管提高换热器的能效、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减少换热器的用铜量和体积,并与现有的铜管作对比。结果表明,铜管的发展趋势主要是高效化、细径化和耐腐蚀。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吸收式制冷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这也促使吸收式制冷机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吸收式制冷机不仅可以由工业废热、地热和太阳能等低品位提供热源,同时其也可以避免由于使用CFCs类别的制冷剂所造成的大气层破坏问题的发生,即吸收式制冷技术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吸收式制冷技术的应用于发展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城市建设和运行往往会产生大量废物,如不进行妥善处理,将对环境、资源和社会造成不利影响,而建设"无废社会"可实现能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共赢。"无废社会"是社会进步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进步必然达到的目标。雄安新区建设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本文提出要率先以"无废"理念规划和开发雄安新区,打造典范和标杆,为全面建设"无废社会"打下基础。本文在分析了建设"无废雄安新区"重大意义的基础上,从优化能源和产业布局、构建固体废物分类资源化利用体系和建立社会治理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思路,并对建设"无废雄安新区"提出了几点战略建议。  相似文献   

14.
1执行概要随着电价和IT能耗持续上升,IT相关能源成本受关注的程度日益提高。设计规范的数据中心的制冷耗电量约占其总耗电量的37%,在许多情况下。这是降低IT能源成本的大好机会。提高数据中心制冷效率可以有效地降低数据中心制冷能耗,具体的策略有以下五项:  相似文献   

15.
电制冷中央空调的废热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立军  莫瑞华 《制冷》2002,21(4):64-65
本文介绍了湖南泰天大酒店中央空调系统废热利用的技术改造 ,运行情况证明工况稳定、操作简便 ,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6.
为更好地利用可再生能源与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通过优先利用风能与太阳能,以及余热储存及废热回收等节能技术,满足中国维多利亚地考察站的供暖和生活热水需求。该技术的应用,使考察站化石燃烧排放量降至最低,对保护环境、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设计试验人员有南海水产研究所梁拾、徐泽智、梅国庭、刘晓华、刁石强等,华南工学院黎廷新,马定基,江楠等)以余热为热源的氨吸收制冷装置是一种变废为利的节能装置,而其发生器的设计则直接关系到废热的利用效率是否高以及装置的经济利益所在。本刊(广东制冷1982年第一期)已对柴油机排气废热氨吸收制冷装置的总体设计与试验运转作了介绍,本文系专门针对其发生器的设计进行探讨,以求得最佳的经济效益,並对其最佳化的状况进行试  相似文献   

18.
能源、环境与空调制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1997年,世界上160多个国家在日本京都签订了有关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协议(京都协议)。该协议对缔约国的能源政策甚至经济的发展都有巨大的影响。作为能源消耗量很大的空调制冷行业,有必要对此予以充分的关注和深入研究。本研究了国内外能源环境现状和空调制冷系统与能源环境的关系,给出了对空调制系统适应新的能源结构和环境政策进行适当调整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开发出无CFCs问题的制冷方式、采用可再生能源为动力的制冷空调装置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太阳能固体吸附技术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太阳能固体吸附制冷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应用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措施,提出应大力推广太阳能固体吸附技术在制冷空调装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在化石能源紧缺,工业余热废热回收利用率急需提高的情况下,研究可以提高蓄热效率的新材料新技术就显的尤为重要。对石蜡基/碳素复合相变材料(PCM)的强化传热与蓄热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包括石蜡基相变材料的热物性及其特点,相变蓄热技术的特点及强化传热等方面。最后对相变蓄热技术的应用现状和前景进行了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