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预热及预分解窑“薄料快转”的参量平衡和生产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仁德 《水泥》1997,(7):8-10
预热及预分解窑“薄料快转”是优化操作的重点已成共识。但是,如何根据回转窑的型式、规格,对“薄料快转”的概念量化,并通过窑速调节等手段,在一定范围内合理控制,建立起各参量间相对稳定的优化平衡,却论之甚少。山东水泥厂在预热及预分解窑上,对“薄料快转”窑速调节中各参量的平衡采取定量控制,收到良好效果。仅作简单介绍,以供商榷参考。1“薄料快转”基本参量的构成及确定“薄料快转”就是在满足窑内物料停留时间的基础上,采用相对较小的物料填充率,并通过窑速调节风煤配合请手段使其稳定,以促进窑内热交换和热化学反应效…  相似文献   

2.
王俊 《四川水泥》1999,(2):11-15
预分解窑是继悬浮预热器窑之后的又一次重大革新,是水泥工业发展的方向。它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回转窑的生产能力、节能降耗,而且可以减轻窑内煅烧带的热负荷,有利于缩小窑的规格及生产大型化。但预分解窑生产工艺存在一个难题,那就是预分解系统的堵塞。堵塞的发生不仅扰乱了整个系统的热工制度,影响窑的产质量,而且处理费时费力,甚至会造成人员烧伤。为了保证预分解窑长期安全运行,必须攻克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3.
0 引言 新型预分解窑诞生初期,入窑分解率一般为85%~90%,相对于传统回转窑,产量成倍提高,窑的长度缩短了很多,长径比约为16~18。随着不同分解炉的问世和对炉内燃烧气氛、物料、燃料运行速度和规律的研究,分解炉的性能不断提升,致使入窑物料的分解率在不断提高。德国的洪堡公司首先推出了长径比在10左右的超短窑,他们的学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预分解窑操作的体会(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秉德 《水泥》2004,(5):57-62
预分解窑烧成带的长度约为窑简体直径的5.0~5.5倍,较其它窑型都长。又由于人窑生料CaCO3分解率一般高达90%左右,因此窑内物料预烧好,化学反应速度加快,所以出现窜料的可能性减少,这为提高窑速创造了良好条件。正常情况下窑速一般控制在3.0r/min左右。由于窑速快,窑内料层  相似文献   

5.
姜文举 《水泥》2002,(5):41-42
我公司Φ2.8m/2.4m×40mRSP-4型预分解窑生产线于1979年建成,属于第一代RSP型试验窑,设计能力300t/d。自投产以来,通过小改小革,回转窑达到了设计能力,但存在能耗高、入窑分解率低及产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此,于2001年3月对回转窑系统进行了改造,使窑生产能力提高到500t/d以上。1存在的问题1)分解炉炉体容积小,物料在MC室停留时间短,煤粉在炉内不能完全燃烧,常出现分解炉和C4筒温度倒挂现象,造成预热器超温,C3经常堵塞,物料分解率只有40%左右。2)“V”型三次风管阻力太大,一般为…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七里岗水泥厂700t/d预分解窑于1989年建成投产,窑尾预分解系统采用带五级预热器的仿NSF分解炉(TC炉)。1998年为适应烧当地价格低廉的低挥发分煤而增设了MFC流态化分解炉,以延长煤粉和物料在分解炉内的停留时间,达到烧低挥发分煤的目的。改造后产量、质量、运转率都达到了较好的水平,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但由于系统设备老化、原  相似文献   

7.
预分解窑操作要求的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言 新型干法预分解窑全系统主要包括几个变化和反应过程:一是燃烧,二是各种气、固、液的化学反应,三是传热过程,四是物料的输送过程,五是冷却过程等。每个过程及其相关的因素皆对窑系统的正常运行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操作上要求保持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平衡与稳定,以保持煅烧能力与预热预分解能力的平衡和稳定,为达到上述目的,操作时必须做到前后兼顾,窑炉协调,需要风、煤、料及窑速的合理配合与稳定,需要热工制度的合理稳定。2 预分解窑的用风特点2.1 预热预分解系统的用风特点  相似文献   

8.
何文明 《水泥》2001,(7):26-28
我厂窑尾预分解系统采用带有第三代 RSP分解炉型预热器,预分解区总有效容积达 347. 7m3。三次风以双切线方式将生料载入 SC室,产生强烈的涡旋运动 ,既延长了气固停留时间,也使物料形成了边壁浓中心稀的吸热保护屏障,炉衬寿命大大延长,分解室耐火砖自 1995年 7月投产以来未更换过,入窑物料分解率稳定在 90%~ 93%, RSP炉出口燃料燃尽率达 95%~ 96%,极少出现“后燃”现象。生产实践表明,高海拔地区窑操作的重点应是窑速和风量控制。笔者结合实际浅谈几点操作体会。 1窑及单筒冷却机的合理操作 1. 1窑速控制   主要是控制…  相似文献   

9.
强化预分解与回转窑的增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新世纪水泥导报》2000年第1期刊登的李建锡等先生《大幅度提高新型干法窑产量的新方法探讨》一文,看后很受启发。作者从回转窑简单的热平衡推导提出,若将分解炉的物料温度提高到1000℃,则在保证窑用煤量不变条件下,其产量可较普通预分解窑提高一倍多。这无疑为预分解技术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预分解窑系统温度分布合理与否对系统整体热工制度的稳定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分布合理能够保证入窑物料合适的分解率和物料适宜的活性,加速窑内物料在烧成带的快速反应,稳定系统的热工制度,提高熟料质量。我公司回转窑规格为!4.3m×64m,预分解系统为日本三菱技术N-MFC分解炉。自2004年5月份点火投料以来,预分解系统温度“倒挂”现象长期存在,一度成为预热器堵塞、分解炉“压床”工艺事故不可忽视的因素。预分解系统工艺布置见图1,工艺条件与相关参数见表1、入窑煤粉分析数据见表2。不同头、尾煤用量及比例对系统温度的分布影响见表3。表2入…  相似文献   

11.
预分解窑熟料产量计算公式及增产潜力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预分解及有关技术的不断发展,早期的一些预分解窑熟料产量计算公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生产实际情况。本文根据目前各类预分解窑的实际水平,经统计并经试凑迭代得到的预分解窑熟料产量计算公式,能够很好地反映当前各类带三次风管的预分解窑实际生产能力。其中公式(9) ~(12) 对短窑也具有很好的适应性。本文还根据湿法窑及五级预热器窑的截面热负荷推算了预分解窑的上限产量。  相似文献   

12.
高宇平 《水泥》1991,(1):24-26
众所周知,窑外分解窑设三置次风管的作用是在不增加窑内通风量的前提下提供分解炉燃料燃烧所需要的空气。由于窑内风速受到窑内温度分布、通风阻力、窑内气体含尘量等因素的制约,所以对同一种窑、分解炉系统来说,带有三次风管的系统比不带三次风管的系统的窑产量要高出20~25%。比如国外甲厂三次风管及其它情况都正常时,产量可达3300吨/日左右。但当三次风管全堵时,产量仅勉强达到2600吨/日。且由于窑内抽风大而使系统阻力增加、窑前温度低、窑尾温度高、结皮严重、旁路灰多。该厂额定产量3200吨/日时,三次风量大约75000标米~3/时。假设因三次风管堵、三次风减少  相似文献   

13.
随着预分解窑的发展,产量计算经验公式也需进一步适应和完善,且反映出当前预分解窑的发展水平,本文系在广泛搜集各种预分解窑规格的基础上,用计算机回归的方法统计出新的产量计算经验公式,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4.
随着预分解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过去许多学者提出的有关预分解窑产量计算的经验公式,由于年代所限,已不能很好反映当前预分解窑的发展水平。我们新近通过广泛收集分析整理国内外各种预分解窑的规格及有关参数,采用计算机回归的方法得出了新的产量计算经验公式。  相似文献   

15.
程功 《中国水泥》2003,(6):66-67
·PYROCLON-R分解炉:来自冷却机的三次风绕过窑并仅与窑废气和上升管道混合。·PYROCLON-RP分解炉:来自冷却机进入分解炉的三次风绕过窑并只加入到最低一级旋风筒内的窑废气中。然后将分解炉燃料喂入纯空气中,而窑废气则绕过分解炉。由于60%,最多65%的燃料进入PYROCLON分解炉,窑生料的分解率提高到约95%,通过采用较高的旋转速度,完全可以降低物料在窑内的停留时间,在窑相同位置安装1台双齿轮传动装置就可满足这一要求。一般来说,完全可以重新使用原有大齿轮和小齿轮。如果产量仍可进一步提高,那么可以安装带三次风管的分解炉,特…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预分解窑用耐火衬料与预分解窑技术发展之间的关系作一探讨。预分解窑技术的发展以及原燃料结构的改变,增加了回转窑内耐火实料的热应力和化学侵蚀,促进了耐火衬料的技术发展。本着这一发展趋势,提出我国预分解窑用碱性耐火衬料的发展国趋势。  相似文献   

17.
1前言 新型预分解炉的正常操作即保持窑的发热能力与传热能力的平衡与稳定,以保持窑的烧结能力与窑的预烧能力的平衡与稳定。不过预分解窑的发热能力来源于两个热源,传热能力则依靠预热器、分解炉、及回转窑三部分装置;烧结能力主要由窑的烧成带来决定,预烧能力则主要决定于分解炉及预热器。  相似文献   

18.
确定合理的物料填充率是稳定窑内热工制度的前提,窑尾物料填充率过高会导致窑尾漏料事故的发生.引起窑尾物料填充率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入窑物料量、窑的转速、窑尾温度、预分解系统温度以及窑皮的长度和厚度、结圈等.生料易烧性发生变化,窑头用煤量过多或不完全燃烧,燃烧器使用不当等都可能导致窑皮长度和厚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探讨了两档短窑的长径比和窑内各带的最佳长度以及物料在各带的停留时间。结果表明,二档短窑的各带长度为:烧成带5.2D~5.5D、过渡带1.8D~2.5D、分解带1D~2D,总长为8D~10D;考虑实际生产的波动性,两档短窑的长径比控制在10~12是完全可行和可靠的。此外,详细分析了两档短窑的的性能优势,其节能和节省成本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20.
窑头一次风量影响着窑内燃粉的着火燃烧,应选择合适的一次风量,结合国内几家预分解窑系统的窑头用风、用煤情况的比较,分析了系统用风量与用煤量之间合理的比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