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通过室内模型试验对常规真空预压法、分级真空预压法和优化分级真空预压法的加固效果进行了对比研究,通过对加固过程中土体沉降量、排水量和真空度等变化规律及加固前后土体的含水率、颗粒粒径分布曲线指标对比分析,得到真空度传递规律,并对不同真空负压预压机理进行分析,指出优化分级真空预压法的处理效果优于其它两种工法,且在第一阶段(-...  相似文献   

2.
通过在室内对吹填淤泥进行模拟试验,测定了吹填淤泥沉降后的容重、孔隙比及含水量等物理指标的变化过程,证明了吹填泥浆在静水中的沉降过程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即细颗粒絮凝下沉为主的沉积阶段和泥浆自重固结阶段.通过对其力学指标进行的初步研究,证明吹填淤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固结后具有了一定的承载力,可以用加固饱和软粘土地基的方法对吹填区域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3.
吹填软土的工程特性研究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大量的实验及工程实测资料,在简单回顾软土工程性质研究的基础上,对吹填软土的一般工程性质进行了有关分析归纳,并对天然软土和吹填软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差异作了对比分析,指出后者虽然工程性质上比前者更为不利,但加固处理的条件却优于前者。  相似文献   

4.
电渗复合真空覆水预压法加固吹填土地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吹填土渗透系数小,结合水含量高,常规排水固结法只能排除地基土中的自由水,且真空传递效率低。而电渗法已经被证明可以有效排除土体中的结合水。故提出电渗复合真空覆水预压加固吹填土的方法,并结合温州某吹填土地基处理工程,对电渗复合真空覆水预压技术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电渗法能够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并对土体后期强度增长的贡献明显;电渗复合真空覆水预压法加固效果好于真空覆水预压法,在地基土的沉降速率上有显著优势,达到相同地基处理效果,施工工期更短,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5.
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固化方案的技术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吹填土由水力吹填形成,颗粒很细,固结性能差,吹填以后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自然沉积固结,待表面形成硬壳后方可进行加固处理.为缩短沉积固结时间,在室内采用多种固化材料对吹填土进行固化处理试验.通过对多种添加方式的固化土样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优选出了适宜的固化方案.  相似文献   

6.
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快速结壳技术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有效应力圆和强度增长的角度,分析了真空预压法和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的加固机理和不同的加固特征.以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为研究对象,从改变边界条件的角度,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试验方案对真空预压方法进行改进.经过10d的室外现场模拟试验,使处于泥浆状态的吹填土表层形成了40~60 cm的硬壳,其地基承载力可达40 kPa以上,为进一步加固处理土体提供了平台.  相似文献   

7.
针对天津滨海新区吹填土,通过动三轴试验模拟地震荷载,对吹填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进行了试验研究,探讨了频率和围压对它们的影响.研究表明:吹填土的动模量和阻尼比随着频率、围压的增加而增大;并得出了吹填土的最大动剪切模量,可供岩土和其他土木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吹填软土在侧向变形条件下的力学与结构特性,利用真三轴试验机以及WF应力路径试验仪进行了不排水条件下的侧向卸荷试验,并与常规三轴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与常规三轴剪切试验应力-应变关系曲线表现的硬化特性不同,真三轴卸荷试验表现出应变软化现象.随着初始围压的增大,土体由剪缩向剪胀变化.由于中主应力的影响,真三轴卸荷状态下土体的结构屈服应力值明显大于WF卸荷状态以及常规三轴试验下的数值,其随着中主应力系数bd的增大而成非线性增长.真三轴侧向卸荷条件下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大于WF卸荷条件,与常规三轴试验结果也明显不同,其内摩擦角增大,粘聚力减小.  相似文献   

9.
结合实际工程,采用ABAQUS数值计算软件,对天津滨海吹填场地中不同初始固结度下的单桩承载性状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并对不同桩顶荷载作用下的桩侧摩阻力进行了对比,得出沉降量和桩侧摩阻力与不同初始固结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同时还分析了初始固结度不变时单桩的承载性状.分析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天津滨海吹填土中桩的承载与变形形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0.
塑料排水板加固软基的稳定可靠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探索采用可靠度方法分析、计算塑板加固地基的稳定、根据塑板加固地基抗剪强度参数变异性的特点,介绍采用可变误差多面体法计算地基可靠指标;最后结合工程实例,对我国地基稳定可靠指标值的取用标准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