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将AMP方程估算蒸气压扩展到含氧物系,对34种烷烃和醇、酮、醚类54种含氧化合物分别进行了计算,回归出基团贡献参数。  相似文献   

2.
以外压对蒸气压的影响及开尔文方程为理论依据,讨论了外压对弯曲液面蒸气压的影响,其结果与外压对平液面蒸气压的影响相同。讨论了液体内部气泡的蒸气压,给出了气泡内蒸气压的计算公式,并对现实中的实例进行了计算说明。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求金属蒸气电弧弧前形成机理及宏观参数对微观弧前过程的的影响,基于漂移扩散方程组与泊松方程,对触头分断后的金属蒸气电弧弧前过程进行了数学建模与求解.仿真分析了触头间距离为4 mm,触头间电压为750 V,金属蒸气压强为66.66 Pa,温度为293.15 K条件下金属蒸气电弧的弧前过程.通过仿真结果得到金属蒸气电弧的动态弧前过程形成机理及宏观影响因素,很好地解释了金属蒸气电弧弧前过程中空间电荷时变规律及鞘层的形成机理,并从微观角度解释了开距及二次电子发射系数变化对弧前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稳态法测量了含油制冷剂的饱和蒸气压.基于Youbi方程,对分别含有矿物基冷冻机油SUNISO3GS和POE冷冻机油160SZPOE的R22和R134a制冷剂饱和蒸气压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为了了解影响含油制冷剂饱和蒸气压的主要因素,比较了两种冷冻机油及其不同质量分数对制冷剂饱和蒸气压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机油的质量分数和温度是影响冷冻机油对制冷剂饱和蒸气压作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从两相平衡的基本方程出发,采用统计热力学的方法,并利用能反映分子构型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θ因子,提出了新的纯流体饱和蒸气压方程,与实验数据比较后结果表明:该方程不仅适用于正常流体,对非正常流体的计算也取得了较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单元系一级相变蒸气压总体规律,建立了该蒸气的微分和积分全息方程,并介绍了此方程的应用实例,得到了一系列的热力学信息,在Clausius-Clapeyron和Kelvin等人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新的总体研究,使单元蒸气压理论综合集成化,成为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7.
对大颗粒散射特性分析通常采用物理意义清晰的几何光学近似模型(GOM)计算散射光强。本文分析了GOM,针对散射角的多值问题,提出一种基于MATLAB的遍历取值的求解方法,给出了球形大气泡粒子单一阶数散射光强和总散射光强分布图,并与Mie理论和Debye理论光强计算进行了比对,计算结果与Mie理论和Debye理论光强计算吻合很好,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一套极微蒸气压数据的测定装置,用正十六烷作为标准物对设备进行了校验。采用Knudsen称重隙透法测定了正十八烷、1—十八烯、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对苯二甲酸二甲酯、二异丙基萘、芘六种物质在298~373K范围内的极微蒸气压数据,并用Antoine方程进行了关联。本文提供的绝大多数实验数据是首次发表的。  相似文献   

9.
蒸汽压方程参数的理论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热力学方法得到了一种能够预测Clausius-Clapeyron方程中积分常数的方法。本文也讨论了包括广泛使用的Antoine方程在内的其他蒸汽压方程中参数的预测以及关于饱和液体逸度的一种计算方法。不需要饱和蒸汽压或诸如正常沸点,临界压力等与饱和蒸气压直接有关的流体性质,用本文方法即可预测低、高温区间的饱和蒸汽压和逸度值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分析71根桩的静载荷压桩试验曲线,修改了Smith 土反力模型,并基于114根桩的静载荷压桩数据,对修改模型的计算参数的选取提出了建议;编制了相应的波动方程分析打桩的计算程序;对52根桩承载力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承载力计算的经验回归公式.分析表明,修改的土反力模型使计算精度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为判定物理气相输运法生长HgI2晶体过程中自由碘的来源,利用平衡气压方程对生长体系中自由碘的形成动力学进行了分析.计算表明,随温度升高,气相体系中的总压增大.在生长温度范围内,HgI2是气相中的主要成分.气相中存在HgI2分解为Hg和I2的反应.对比分解的HgI2分压和总压可知,在约120℃时,体系中HgI2总压高于Hg和I分压约7个数量级,因此HgI2的分解量可以忽略.分析认为,晶体生长传质方式为HgI2分子传输过程.气相中的自由碘主要来源于晶体生长前的补偿碘.  相似文献   

12.
在本文中,作者导出了一些具有正多面体外形的晶粒的蒸气压计算公式,并讨论了开尔文公式对晶体的偏差.  相似文献   

13.
液膜破断过程的内在机理受流体物性、流动状态和界面边界条件的影响而有所不同。针对界面切应力和重力驱动下的受热过冷液膜性破断过程,基于控制体内的力平衡方程,建立了受热过冷液膜破断力平衡模型,模型包含了滞止压力、重力、表面张力、切应力、热毛细力和蒸汽压力的影响。在重力驱动、重力和切应力协同驱动和切应力驱动下,分别推导出层流和紊流的临界液膜厚度和最小润湿量的理论关系式,为分析受热过冷液膜的破断特征提供了一种可借鉴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Nb2AsC的结构、弹性和热力学性质,与其他实验值和理论值相比,该文计算的Nb2AsC晶体结构常数、体弹模量及其对压力的一阶偏导均与之符合较好;计算获得的常压弹性常数与其他理论值比较一致,由此根据力学稳定性准则,判定六方晶系Nb2AsC是力学稳定结构。预测了Nb2AsC的杨氏模量。结果表明,六方晶系Nb2AsC是各向异性。采用准谐德拜模型,模拟了压力和温度对Nb2AsC的等容热容、等温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和德拜温度等热力学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Niobium(V) ethoxide (Nb(OEt)5) was synthesized by electrochemical reaction of ethanol with niobium plate as the sacrificial anode, stainless steel as the cathode and tetraethylammonium chloride (TEAC) as the conductive additive. The condensates were isolated by vacuum distillation under 5 kPa. The product was characterized by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FT-IR) spectra, Raman spectra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spectra.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oduct is niobium ethoxide. Thermal properties of niobium ethoxide were analysed by TG/DTG. Vapour pressure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Langmuir equation and the enthalpy of vaporization was calculated from the vapour pressure-temperature data using the Clausius-Clapeyron equation. The concentrations of impurity metallic elements in the sample were detected by ICP-MS. It is shown that the purity can reach 99.997%. The volatility and purity of the niobium ethoxide ensure that it could be a good precursor for 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 and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of niobium oxide layers.  相似文献   

16.
利用 Grad 求矩法,求解了考虑多体效应的量子等离子体动力学方程,给出了输运方程的一般形式,作为例子计算了氢等离子体的电导率和热导率.结果表明:新动力学方程包括动屏蔽和静异蔽两重效应,静屏蔽效果正好与过去考虑德拜屏蔽一致.动屏蔽效应,当系统离平衡态不远时,修正较小.  相似文献   

17.
从VPO仪的工作原理,仪器的标定方法及其在溶液热力学研究中的应用方面,讨论了VPO方法测定溶液 渗透系数的理论基础,进一步探讨了溶液渗透系数与过量热力学函数的关系,并说明VPO方法在研究溶液的热力 学性质及过量热力学性质方面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一种推算多组分电解质水溶液热物理性质的系统方法。给出了溶液密度、溶解热、热容、饱和蒸汽压、水的活度、渗透系数、汽化热、蒸汽压降低、冰点下降、溶液拥等推算公式。  相似文献   

19.
海泡石的热-酸活化及其对有毒化学物质的吸附效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未活化、热活化和酸活化的海泡石在前4h内对有毒化学气体的吸附速率比其本身以后的吸附速率大几到十几倍;酸活化比未活化和热活化的样品吸附作用时间增长1倍以上,吸附饱和度增大4倍左右;气源液体沸点较低而蒸气压较大者比沸点较高而蒸气压较小者,其气体被吸附量前者比后者大3倍左右;同类型的化学物质分子体积较小和形状较规则者易被吸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