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提出基于SVG/XML/CIM的变电站自动化工程配置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即将可扩展矢量图形(SVG)作为变电站图形和完整配置信息封装为整体的信息载体,在子站侧提供基于SVG及公共信息模型(CIM)设计并封装了完整配置信息的变电站一次引导图、电网地理接线引导图的配置编辑系统,进行电网拓扑、变电站一次引导图、自动化系统(主站、子站、智能电子设备)、通信系统等配置。该编辑系统将与主站实现信息交互,通过Java RMI或简单对象访问协议(SOAP)将子站完成的配置信息远传至主站自动入库,实现了“子站侧图形配置、主站侧免维护”的开放式工程配置系统,并在实践中获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2.
将多媒体技术、基于TCP/IP的网络技术与变电站自动化技术相结合,提出一种新型的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思路,以实现变电站与主站之间的多媒体信息的数字化传输。文中阐述了新型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功能, 分析了变电站多媒体自动化系统建设过程中的2个主要技术问题:摄像设备选择和信息远程传输。提出了采用多媒体RTU,以实现现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增加多媒体信息采集与传输功能。  相似文献   

3.
总结了当前配电自动化中馈线自动化的控制模式,在比较调度自动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具有柔性控制特征的分层分布式馈线自动化控制模式。该方案将配电自动化的紧急控制功能相对独立,并尽可能下放到馈线层的配电终端中实现,以一条馈线为对象实现馈线的故障识别、故障隔离及负荷转移,同时保留配电子站、配电主站层的馈线紧急控制功能,并作为远后备。这种控制模式可提高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当配电主站、配电子站或主站到子站的通信系统失去功能时仍可实现馈线的故障处理,从而使配电自动化系统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4.
在分析了多媒体技术引入当前自动化系统监控主站后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媒体主站系统的设计方案。文中阐述了主要的技术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主站将出现多个遥视控制点,设置必要的主控和分控可以避免安全操作和监视控制上出现的矛盾;变电站工况信息和视频信息协调显示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同屏演示;主站在数据处理和存储、通信网络等方面也将相应变化。并简要介绍了多媒体主站系统的两种实现方案:EMS与遥视系统互联方法、一体化多媒体主站系统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分层体系结构、信息传输的特点以及所应该采用的通信规约作了论述。为了保证配电自动化系统信息传输的可靠性,认为通信规约应保证重要信息的优先传输以及传输时间响应的要求,并提出对于RTU/FTU、变电站单元或者集中器和配电自动化系统主站之间传输信息应采用电力行业标准——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1997)中的点对点通信规约的规定,对于具有多点共线、多点星形、多点环形通道结构的FTU和主站(间隔单元、RTU、集中器之间传输信息)的馈线自动化应采用电力行业标准——基本远动任务配套标准(DL/T634—1997)的快速-校验-过程规定,并建议采用对半检索过程来处理配电电力网络故障信息的传输。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中的关键设备之一CSM300新型监控主站的功能和硬软 件设计思想。该 监控主站能实现与使用多种远动规约的调度控制中心或就地监控系统接口, 满足远动要求。  相似文献   

7.
针对监控主站进行动态测试对提高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整体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对测试对象的特性和测试任务进行分析后,提出并建立了一种符合实际的数模混合的动态 测试环境。对照各测试项目,详细阐述了测试方法和测试过程。应用该模型,对一种基于Lo nWorks局域网络的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监控主站进行了动态测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安哥拉Benguela Sul 220 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按照"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原则进行设计,计算机监控系统由站控层和间隔层组成,采用全开放分层分布式网络结构。站控层是整个变电站的一、二次设备管理、控制、监视、测量的中心,监控系统采用双环形光纤以太网计算机局域网连接方式,间隔层通过100Mbps光纤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或RS485总线与站控层设备通信。本站采用光纤通信+载波通信方式,计算机监控系统通过远动通信设备与调度中心通信。  相似文献   

9.
以单片机8031 为核心组成的采集、保护和通信模块,通过RS485 的连接,与486 工控微机构成了分布式35 kV 变电站的自控系统,实现变电站的计量、保护和控制等功能,以达到变电站的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  相似文献   

10.
以广西桂江下福水电站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为例,介绍变电站的自动化控制系统通信方式的功能、特点及使用效果。通信是变电站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关键,变电站自动化要借助可靠的通信手段,将控制中心的控制命令发到各执行机构或远方终端,同时将各远方监控单元所采集的各种信息上传至控制中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3种典型应用模式及其适用范围,论述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间隔层设备与站控层设备之间的通信宜采用UDP数据报传输层协议的必要性。为了将IEC 608705103应用于变电站内采用以太局域网的情况,给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传输协议的有关定义和网络传输要求。文中所提出的通信网络及传输协议已在工程实际中大量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现有中低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通信网络的基础上,根据网络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提出了基于嵌入式以太网的面向超高压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通信网络。文中对以太网在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模式和传输模式这2个关键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选择分组广播模式作为传输模式,UDP作为嵌入式以太网的传输层协议。所提出的方案已在工程实际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基于CAN总线的馈线自动化系统构成,为了提高馈线自动化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提出了以屏蔽双绞线为通信介质的CAN总线局域网作为馈线自动化系统的通信基础,并根据CAN总线的特性,采用了对称型多主站网络结构;对现阶段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馈线故障隔离技术提出了改进建议;该系统经在模拟系统上的测试和现场运行情况验证,具有可靠性高、实时性好、系统成本低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分析变电站内信息流向及流量,提出了适应站内通信系统的几种方案,并对其进行了 分析比较,特别 研究了总线型的通信系统实现方案,认为在目前阶段基于CAN总 线技术的通信系统具有优势。指出现场总线 技术必将应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中,并需要 对传统的变电站按一次、二次划分的设计 观念进行更新,以 实现基于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一体化智能变电站。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网建设的迅速发展,智能化变电站已成其发展趋势。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图含电流电压回路图、控制信号回路图、端子排图、电缆清册等,所有不同设备间的连接均通过从端子到端子的电缆连接实现。这些图纸反映了二次设备的原理及功能,一、二次设备间的连接关系并可用于指导施工接线、系统调试和检修维护。而智能化变电站的各层设备则通过网络进行连接,设备间的连接是基于网络传输的数字信号,原有二次回路点对点的电缆连接被网络化的光缆连接所取代,已不再具有传统端子的概念。因此,对常规综合自动化变电站二次部分的系统调试和检修方法已不能完全适用于智能化变电站。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广州电网电压无功控制的不足,介绍了自主开发的分布式电压无功全局优化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研制过程、技术难点及应用情况。系统由主站系统、变电站电压无功实时控制子系统和通信子系统构成,各子站系统的电压和无功控制范围通过全网离散无功优化计算获得,可实现对电网电压无功全局优化和分布式实时控制。该系统已在广州鹿鸣电网挂网运行,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7.
介绍珠海地调PCS-32系统和南屏站CSC-2000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结构和连接方 式,提出在网络上实现SC-1801规约转换器和智能装置通信模块的设计方法,讨论了各模 块间的关系和数据流向,并对系统校时和遥控操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变电站自动化通信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文中介绍了关于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的讨论和经验,包括通信结构、接口和标准。叙述了保护和控制集成的方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9.
变电站继电保护故障信息处理子站系统是变电站通信网络与系统中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智能装置。文中提出了IEC 61850在继电保护故障处理子站系统的应用特点,并对其应用进行了合理的裁减,同时探讨了保护故障信息协议转换的不同模式。应用的核心为子站的上行接口应符合IEC 61850的标准,实现其向其他主站开发商开放。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设计拙玫种基于单片机的电力系统通信规约转换器,它能够实现主站、RTU以及IEDs设备之间不同通信规约的转换,其工程化应用可为中小型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改造减少一大笔资金投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