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目前基于多Agent技术的Job Shop调度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对Job Shop调度问题进行了形式化描述,给出了基于多Agent的总体调度结构和调度过程,提出了基于柔性工艺路线的虚拟制造单元和Agent的反、正向招投标调度机制,描述了具体实现过程,给出了招标、投标、评标的参数和指标,通过示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所提方法在Agent招投标中直接考虑了工序任务间的约束和联系,即充分发挥了多Agent系统分散决策的优势,又从根本上避免了任务分配的冲突,提高了调度效率。  相似文献   

2.
面对动态制造环境中制造系统必须面对的时间不确定性、设备可靠性/可用性、订单变化、人力资源变化等问题,提出一种面向敏捷生产调度与控制的基于MAS的制造系统组织框架以支持进行有效的生产调度和控制.引入招投标方法实现任务的分解与分配,通过制造任务的分解与分配建立各层Agent之间的协调工作及协同决策机制;采用能力匹配与动态调度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任务分配与调度控制的有效集成;面向生产任务需求动态确定Agent粒度、组建MAS模型;为了便于构造各种Agent,提出一种Agent的多层混合结构.从而制造系统中的各种制造资源被重组成为Agent网络,使其能够利用各种Agent的自治和合作特性适应制造环境的变化,实现动态调度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韦韫  李东波  苑明海 《机床与液压》2008,36(2):44-47,52
针对制造执行系统存在的问题,基于资源重构的理念,提出了基于CORBA和多Agent的敏捷化可重组总装资源的制造执行系统的体系框架,采用该体系结构实现了MES的可重构性和可集成性,建立了系统的IDEFO功能模型并进行了详细说明;研究了装配资源的集成、模型建立以及装配资源的动态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汽车零部件的循环取货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物料供应体系,是由供应商、3PL、主机厂多个主体组成,属于复杂适应性系统.根据循环取货的概念模型,采用多Agent建模理论对循环取货进行建模.将目标系统的Agent粒度抽象为企业级以下的职能部门,设计生产Agent、采购Agent、调度Agent等几类主体.分析Agent内部模型,并采用形式化方法对主体行为进行描述,应用Agent UML分析主体之间的动态交互行为.基于Agent的建模描述了循环取货的运行机制,从而为后续的计算机仿真实现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5.
刀具调度问题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基于此运用蚁群算法的基本原理,结合蚁群算法的响应阈值模型和合同网协议的理论来优化刀具调度"曲径",详细的阐述了蚁群算法多信息素原理在合同网协议的工作过程,并结合实际应用增加管理Agent重要决策因素--任务完成预测代价,建立了蚁群算法在多Agent合同网协议的刀具调度的基本模型;运用算法模型对多Agent刀具调度的过程进行全面有效的分析计算和各指标值的优化,实现调度结果的逐步优化,得出最理想调度策略.最后通过实例分析各指标参数优化,计算验证了蚁群算法的多Agent合同网协议的刀具调度的简便性、可行性、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敏捷制造执行系统的调度优化问题,提出了敏捷制造执行系统调度问题的最大成本最小化的策略.同时提出了一种带扰动因子的蚁群调度算法,使调度问题更接近实际,对敏捷制造执行系统的调度模型进行了分析与描述.设计了状态转移规则、轨迹强度更新规则以及加工成本的决策规则,由蚁群算法确定各批次零件各工序进行柔性加工所用的机床,用蚂蚁种子信息素踪迹更新策略对信息素进行更新,以获得问题的解,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研究制造执行系统(MES)和准时化生产(JIT)的诸多文献中,缺少分析两者联系与区别的文章。论文通过对MES与JIT多方面的比较分析,提出两者实质相同的观点;并进一步将其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广义制造执行系统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制造执行系统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与设备控制系统之间构筑了一座桥梁,连接了企业上层管理与下层控制之间的信息断层。为了提高制造执行系统的整体执行性能,需要对各单元的生产业绩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了分析与评价指标体系并重点阐述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及基于模糊重心和模糊重心矩的综合评价理论在制造执行系统业绩分析与评价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通过将一个产品的加工过程,在多台机床中的工艺路线看作是一个Agent在多机系统中的移动过程,由移动Agent的基本特性,使得这一分布式系统的调度问题能够得到更好的解决。采用合同网协议的方式,提出单工件在多机竞争中的参数模型和单机对多工件加工中的选择参数模型,从而在网络制造中用移动Agent的来提供一种有效的调度方法。  相似文献   

10.
在对调度方法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开发了基于进化算法的FMS调度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与FMS调度相关的各种因素,对一种常见的编码形式作出了新的解释,设计了一套新的编码方法以保证编码的合理性,并进行了仿真实验分析。结果证明了基于进化算法的FMS调度仿真模型可以有效地解决FMS调度这样具有多约束条件的优化问题。与其它方法相比较,这一算法收敛得较快,稳定性好,使用范围较广,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从软件重用角度对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及相关构件复用技术进行研究。在提出构件化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平台功能架构的基础上,将人工智能的框架表示作为构件的描述方法,在构件库中以框架表示为单元对构件进行分类存储;根据框架表示的继承和关联特性,提出基于规则推理和功能粒度的构件搜索匹配算法;在语义和功能上满足构件在可重构制造执行系统平台上的组装。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生产模式的变化,生产车间在企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不仅是企业的物化中心,而且是企业生产系统的信息集散中心。文章基于系统研究的思想提出了基于设备可重组布局的车间系统结构,并详细的阐述了系统的各模块的主要功能以及开发的总体思想。基于设备可重组布局的车间系统很好的解决了生产管理系统与制造执行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加强了生产管理系统与底层设备的信息沟通与响应能力,提高了车间系统的柔性、敏捷性和可重组(构)性。  相似文献   

13.
叶昱冬  高飞 《机床与液压》2023,51(2):112-119
制造执行系统(MES)是制造业实现信息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为了解决不同制造行业、不同生产企业MES系统定制工作量大、实施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提出一种MES基础数据模型化思路。针对人员、设备、物料、资产、工具、工艺等生产要素进行建模,通过建立基础数据模型实现对不同制造企业基础数据的匹配,减少MES系统的定制实施周期,从而降低MES系统实施成本。  相似文献   

14.
制造执行系统与企业信息系统的集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制造执行系统(M anufacturing Execution System,简称MES)与企业信息系统(Enterprise Inform ation Sys-tem,简称EIS)进行集成的必要性,提出了MES与EIS集成的体系结构,分析了MES与EIS的交互关系以及集成的关键问题,最后,探讨了MES和EIS集成的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5.
庞玥 《机床与液压》2017,45(6):124-127
离散制造业具有产品结构、工艺流程和组织结构复杂、生产周期较长、零部件种类繁多等特点.RFID技术为制造执行系统的数据采集功能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实时数据采集技术.以某公司汽油机生产线MES项目为背景,对基于RFID的MES单元控制器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MES单元控制器设计,从软件角度研究了其体系结构和不同功能模块.该单元控制器提供了在制品识别、电子看板指导、物料比对等功能,其网络化监控与管理实效明显.  相似文献   

16.
高级计划与排程是一种基于约束理论面向供应链的生产计划与排程工具,APS软件系统从ERP系统获取基础数据进行生产排程,再将排程结果送到ERP和生产系统中执行。本文在分析MTO型企业生产计划制定实施关键流程的基础上,对APS在企业生产排程中的应用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同时探讨了系统集成的体系架构和关键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17.
针对精密模具生产过程的特点,以模具零件的条码化管理为主线,分析和探讨了精密模具生产过程MES体系结构和功能,提出了精密模具生产过程MES的功能模块设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发动机制造企业提出的部件个性化定制加工需求,提出一种矩阵式智能产线布局,围绕产线的功能分析、方案设计、仿真与调试验证等多维度进行开发,通过整合物联网、智能控制、工业机器人、MES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智能排产、加工、检测、装配和仓储等功能;结合工艺仿真手段对所设计产线进行场地布局优化和虚拟调试,根据仿真结果搭建并成功调试产线。实践证明:产线设计合理、运行稳定,达到预期的设计要求,可实现发动机部件的全过程智能化生产。  相似文献   

19.
以沈阳透平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车间为系统开发背景,针对网络化制造环境下生产特点,根据制造部门底层制造单元的管理模式,与企业现有的拓扑网络结构集成,设计开发出MES.net v1.0系统。通过在协同制造过程中的应用,MES.net v1.0的各项功能都能在实际工作中得到充分展示,体现了本系统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