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OFDMA协同蜂窝网中满足用户QoS需求且兼顾用户公平性的子载波和功率联合分配算法。针对已有算法仅考虑平均功率下的子载波分配、中继节点存在未用功率的情况,研究了子载波分配完毕后中继节点剩余功率最优分配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二分法的功率注水分配方案。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子载波和功率联合分配算法能够在满足用户QoS需求及公平性的同时,进一步提高网络吞吐量。  相似文献   

2.
协同通信中继选择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通信是目前无线通信的研究热点,如何进行协同中继的选择成为协同通信中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提出了协同中继选择技术的评价标准,并对近年来的算法进行了分类分析和比较,最后对协同中继选择算法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能量有效性和协同通信节点选取问题,提出基于位置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协同通信算法(CCABL).该算法通过距离参数选取协同节点及其成员节点,并引入数据融合和分簇思想.协同节点融合成员节点数据,采用F/R(forward/reverse)协同通信传输数据.理论分析和NS2仿真验证表明,与数据融合算法和LEACH分簇算法相比,CCABL算法不仅有效地提高了能量有效性,而且节点能量消耗更加均衡,网络生存期长,同时算法实现简单,控制开销低.  相似文献   

4.
客户关系管理(CRM)是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研究了多Agent的CRM系统模型系统内和系统外Agent间的通信与交互问题,对现在客户关系管理产品服务过程自动化以及系统各功能模块协同能力进行了改进,为改善现有客户关系管理产品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以及产生原因、实现的技术可行性、与网格计算、分布式计算的区别;并且分析了云计算目前的现状,结合我国电信业的现状,阐述了云计算在协同通信ECP架构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煤矿内复杂的电磁波传播环境和突出的多径效应,分析了矿井无线通信抗多径干扰主要方法。根据协同通信技术的特点,提出将协同通信方式应用于矿井无线Mesh网络通信系统,并给出了基于协同的无线Mesh通信系统架构。围绕几种典型的矿井环境的几何结构特点,分析了基于协同的无线Mesh系统子网在相应环境下的协同中继方式。  相似文献   

7.
在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网络中,考虑发送信息从信源节点链接到中继节点及目的节点自由度(d.e.f)的问题,本文采用的办法就是用协同复用增益(GMC)和系统可达率的来实现。通过信息理论分析和数值结果可以得出,当辅助频段(AFBs)数量足够大,也就是在相对较高的信噪比的情况下,改进复用增益能够迅速的增加系统的可达率,从而解决传输系统的自由度问题。  相似文献   

8.
支持网络化敏捷设计的异步协同通信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协同设计是实现敏捷制造、提高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方法和手段。而异步协同通信系统则是网络化敏捷设计系统中最为基本且必不可少的功能。该文从系统功能、结构特点以及与通用电子邮件系统的功能比较等方面,介绍了所开发的异步协同通信系统的原理及其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电采暖温度控制系统无法实时监控及控制温度的缺陷,结合重庆智酷热能设备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智能薄型自限温电采暖系统,设计了一种基于AT89S52+NRF24L01+LCD1602A+SIM900A模块+手机控制模块的智能无线温度监控和控制系统。利用DS18B20温度传感器获取温度信号,将必须测量的温度信号自动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无线收发模块NRF24L01传送到控制端,由控制端的单片机控制LCD显示温度;与此同时,数据信息会传送到手机控制模块,进而实现对暖通设备的监控和智能控制。实际工程案例表明,基于此类模式的无线控制不仅操作方便,而且抗干扰性能强,能满足自适应控制和调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MIMO传输系统的背景下,来研究协同通信传输系统中断概率,首先给出了协同通信的传输模型,其次讨论了信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传输容量,然后与经典的香浓容量作对比,进而引出协同通信系统的中断概率,在传输信息的同时,增加传输系统的天线数目可以减小中断概率,进而能够提高通信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首先介绍了WSANs协同通信的意义和作用; 然后根据协同级别对协同通信进行分类, 分别讨论了每一类中重要和有代表性的协议, 并从主要的网络性能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最后提出了几个WSANs协同通信中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朱黔  周锐 《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32(11):1551-1560
由于无人机存在通信和测量约束的情况,远程无人机执行持续目标跟踪任务时无法直接与地面站保持通信,需要其他无人机作为通信中继方可与地面站建立可靠的通信连接.基于Dubins曲线,采用最小转弯半径和航向调整相结合的方法对具有初始和终止航向角约束的多无人机进行协同航路规划,确保所有无人机同时到达指定位置,形成多机协同通信保持的初始构型.针对随机移动目标,在多机协同通信保持的动态过程中,考虑平台性能、通信约束、碰撞规避等约束条件,采用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NMPC)实现无人机协同分布式在线优化.在确保无人机通信中继保持的前提下,有效提高了算法的实时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Ad hoc网络中没有基础网络设施,数据在节点问直接传递,但是受无线网络环境的限制,数据问的直接发送并不可靠.分布式空时编码作为协同通信实现的一种方式有着特殊的优势.介绍了分布式空时编码等协同通信实现的方案,并着重探讨了分布式随机空时编码在协同通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李克志  马林华  林志国  田雨 《计算机仿真》2011,28(7):229-231,239
研究通信优化系统性能,在协同通信中,源节点和中继节点的功率分配对系统的性能有着鼋要影响,存在分配不合理的问题,系统将达不到理想性能.为了优化功率分配,提出协同通信方式进行优化分配功率.根据粒子群算法在资源分配和函数优化中的优越性,分别针对放大前向和译码前向协同模式,在总功率一定的条件下,以大信噪比时的误码率的下界或上界...  相似文献   

15.
功率分配是协同通信中的关键技术,为了研究协同通信对系统容量的提升,提出多中继和多接收天线功率分配的协同通信模型,探讨总功率一定的情况下,以系统容量最大化为准则的最优功率分配算法,采用放大转发模式,得出优化的功率分配算法(Optimum Power Allocation,OPA),并在相同假设条件下与平均功率分配算法(Average Power Allocation,APA)进行比较,可以看出在相同条件下OPA比APA的性能好。由最后的仿真分析可以得出系统容量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微型机与应用》2018,(1):81-86
研究了无线协同通信网络中的信息传输安全问题,提出了信源与中继端联合发送人工干扰的物理层安全传输策略,分析了干扰剩余度对合法目的端信道容量和协同系统保密容量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推导了系统安全中断概率的近似表达式。仿真结果表明低信噪比下可控的人工干扰能够有效增强系统安全性能,而高信噪比下干扰剩余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随着4G时代的到来,无线多媒体协同通信系统发展迅速,安全保密子系统建设既是无线多媒体协同通信系统建设的前提也是难点。文章说明了依托4G公众移动通信网构建无线多媒体协同通信系统安全保密子系统的重要意义,详述了安全保密需求,分析了安全保密子系统的功能组成和主要体系架构。  相似文献   

18.
协同通信系统能够让人即时、快捷地获得文字、图像以及视频等数据,提升企业的沟通效率,降低沟通成本,促进智慧城市的通讯智能化建设。基于云通信的协同通信系统区别于传统的即时通信系统,其融合了电信网、移动网以及互联网,实现了智能化沟通。本文给出了协同通信系统的体系结构,并以中国电信协同通信软件ECP为例,印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姜建  陈晨 《电子技术应用》2013,39(7):109-113
针对一个簇内部或者簇之间的多个点对点通信的应用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包接收的随机物理网络编码协同通信技术。在MPR-OPNCC中采用了物理网络编码(PNC)和多包接收(MPR)机制,使得多个源节点能够在同一个时隙中进行广播,且目的节点能够从干扰的信号中检测出所要接收的数据。此外,MPR-OPNCC也是一种随机通信机制,中继节点能够根据目的节点的反馈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协同传输。从分析结果看出,MPR-OPNCC与ONCC相比具有相同的系统中断概率性能,但在系统的频谱效率方面要高一倍。  相似文献   

20.
最优中继选择(Optimal Relay Selection, ORS)无需所有节点精准同步,可极大地简化网络物理层设计。等增益合并(Equal Gain Combining, EGC)不需要对衰落幅度估值,每条支路具有相等的单位增益,权重系数不随衰落信道信号的强度发生改变,可简化系统设计与实现的复杂度。本文提出给通信终端配置极化天线,在不增加终端体积的同时采用EGC处理极化分集信号,达到克服信道衰落和提升解码转发ORS协同通信系统性能的目的。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表明,解码转发ORS协同通信系统在信道衰落和信噪比相同的条件下,中断概率指标明显好于未采用EGC极化分集技术的协同通信系统。最后将EGC与其它分集合并技术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