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印染废水处理与回用的工艺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固定化生物滤池+连续微滤膜(CMF)+反渗透(RO)系统工艺对印染废水进行处理与回用,将反渗透浓水通过高级氧化技术进行处理。介绍了系统的设计、调试运行情况及主要经济指标。运行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处理效果较好,出水水质能够作为企业生产循环水与补充水回用;反渗透浓水经深度处理后,水质可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2012)企业直接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
石灰软化法处理地下水源水硬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灰软化法处理某地下水源水硬度,结果表明,当石灰投加量为220mg/L,pH为8.7~8.9时,可使原水硬度和碱度分别由300mg/L和250mg/L降至115mg/L和80mg/L以下,去除率分别为61.7%和68%,沉淀和过滤对硬度去除效果影响不大;投加石灰后出水浊度明显升高,投加PAC(聚氯化铝)40mg/L,并与常规工艺联用,可使出水浊度稳定降低至0.15~0.65NTU;试验证明"石灰+PAC+常规工艺"能有效去除水中硬度和浊度,出水煮沸后不再生成沉淀和悬浮物,符合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和用户使用要求,石灰软化法药耗成本估算为0.246元/m3。  相似文献   

3.
某铝加工企业为了实现废水零排放,将生活污水、循环水系统排污水分别处理后回用.生活污水采用生化处理并进行深度处理回用于冲厕、绿化、洗车、扫除等杂用水.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进行适当处理后可以回用于循环水系统的补充水.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针对循环水排污水的特点,对回用预处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试验研究,提出了一些回用系统设计与运行方面值得注意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5.
潘俊杰  李玉仙 《给水排水》2021,47(8):15-18,44
针对北方某地下水暂时性硬度较高的问题,通过小试和中试,考察研究石灰-超滤组合工艺处理高硬度地下水技术的可行性和运行的稳定性.研究表明,原水中投加Ca(OH)2可以通过沉淀法去除水中的暂时性硬度,再采用超滤过滤可以达到较好的固液分离效果,中试出水浊度低于0.2 NTU,硬度低于380 mg/L;中试系统的连续运行表明石灰-超滤组合工艺具有运行稳定、能耗低和易于实施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内蒙古某电厂采用石灰软化+过滤+离子交换+高效反渗透工艺处理高含盐废水。介绍了工艺流程和出水水质,并对系统进行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废水零排放系统运行稳定,高效反渗透装置回收率≥95%,脱盐率≥90%,出水水质指标符合回用要求,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
NaOH在电厂循环排污水回用处理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节水需要,河北某电厂回用水系统将原水由水库水改为循环排污水,因此需要对原工艺进行优化。因占地面积、成本等原因无法投建石灰处理系统,故将澄清池投药改为NaOH。对投加NaOH的运行效果、影响因素、经济性进行了分析讨论,实践证明投加NaOH能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出水水质满足回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段志栋 《给水排水》2020,56(5):118-122
介绍机械搅拌澄清池在再生水回用系统应用,经调试改变加药方式、运行工况,结果表明,澄清池出水pH平均值10.2,出水浊度平均值5.3NTU,对浊度平均脱除率达79.2%,产水清澈,悬浮物减少,水质有明显好转,2P-M碱度达到控制指标。出水满足后续处理设施进水要求。有力保障后处理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再生水反渗透清洗次数较A阶段月减少2次,清洗药剂用量减少,生产成本降低。  相似文献   

9.
包姗  马英  陈婷 《给水排水》2021,47(11):88-91
西北地区某热电厂脱硫废水近零排放系统采用预处理+软化+超滤+反渗透+MVR结晶工艺.单位水处理成本约为55.21元/m3.系统处理效果稳定、技术先进,实现了超过80%的废水回用.该工艺实现浓水减量,降低了投资及运行成本.  相似文献   

10.
UF-RO组合工艺处理循环冷却排污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电力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系统中,采用UF-RO组合工艺对循环排污水进行去浊除盐.通过现场试验,考察了超滤在循环冷却排污水回用中作为反渗透预处理的可行性;在工程实践中确定了系统实际运行工艺参数并对运行成本进行了分析.该工艺为循环冷却排污水的再利用开辟了一条新途径,既节约了水资源,又减少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1.
根据近年昆明市水资源量监测及其开发利用的有关资料,分析了昆明市发展过程中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变化的特征量。结果表明:昆明市水资源总量呈减少趋势,用水结构发生变化,生活用水缓慢增加,生产用水小幅减少,城市绿化等其他用水大幅度增长,供用水矛盾日益突出;GDP总量用水量增大,用水效率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一定的节水潜力;同时,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也呈下降趋势,滇池及其入湖河流水质长期处于Ⅴ类或劣Ⅴ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滇池流域水资源将不能满足昆明市发展的需要。昆明仍是全国14个最缺水城市之一,城市用水将依赖于外流域远距离调水,但应充分考虑城市雨水资源利用,同时也应做好突发性水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12.
当水源水质碱度、硬度偏低,呈弱腐蚀性时,控制其水质化学稳定性的有效方法是再矿化工艺,再矿化工艺分两个步骤:①在混凝前先投加二氧化碳进行酸化,再投加石灰水进行中和,以提高碱度,且使pH处于混凝最佳值;②在滤后的主加氯后补加饱和石灰水,以保证出厂水水质稳定性。再矿化工艺能改善出厂水水质化学稳定性,提高供水水质和供水安全性,但运营成本较高。  相似文献   

13.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及评判准则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用水和排泄强度的不断增大,水资源数量和质量成为区域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约束因子,也是影响水资源承载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水资源、经济社会、水生态、水环境综合角度,基于"量、质、域、流"四大方面构建水资源承载力"四层三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水资源承载状况的评价标准、评判方法和水资源承载类型的划分方法,为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和状态诊断提供方法支撑。本文以天津市为例开展现状水资源承载力评估分析,研究表明:天津市在入境和本地水总水量35.98亿m~3、生态补水2.8亿m~3、出境水量12.95亿m~3、污水一级A出水COD水质标准的情况下,天津市水量承载力区间为1 686万~1 772万人,水质承载力区间为1 169万~1 393万人,水资源承载力区间为1 169万~1 393万人,均值1 281万人;天津市水资源承载状况属于水资源超载区,类型为水质超承载型。  相似文献   

14.
日照市水资源开发利用以地下水为主,近海岸地带地下水的持续超采,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破坏了地下水与海水的自然平衡,引起海水入侵,使地下水受到污染;工业、生活污废水的排放,造成地表水水质不断恶化,水环境质量下降。提出推行科技节水,建设节水型的社会,减少水资源的用量,控制用水总量,实行高效的中水回用制度,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充分利用蓄水工程,增大地表水的使用量,发展循环经济,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修建地下水库,有效地阻止海水入侵等对策,促进水环境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5.
水源切换期用户水质跟踪监测及铁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北方某市水源切换对典型地区实际给水管网铁稳定性的影响开展试验研究。选取2个小区用户各1家,对其管网出水水质进行连续10个月的跟踪监测。结果表明,在本次水源切换过程中,管网水的SO42-有较大幅度变化,平均从25 mg/L增加到75 mg/L,之后又降至45 mg/L;造成管网出水的浊度和总铁有所增加,部分监测值超出饮用水标准,最高达到6 NTU和1.2 mg/L。不同小区管道铁稳定性存在明显差异,管网水中铁含量和浊度具有一定的线性关系。分析水源切换前后不同时期管网出水水质的变化,得出SO42-与管垢铁释放有较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宝应县污水处理厂尾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水量水质计算,分析了宝应县污水处理厂尾水排放对水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建成对城区水环境有明显改善,但尾水排放对河道造成一定污染。  相似文献   

17.
再生水景观功能保障系统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北小河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作为观赏性景观水体补水水源,研究了过滤系统在改善再生水景观功能中的作用,同时得出以再生水作为补水水源的景观水体爆发水华时的水质特征和优势藻种。通过试验研究得出相关的工艺参数。研究表明,采用过滤系统作为再生水景观功能的水质保障系统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经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Possibility of using natural zeolites for water softening was investigated. Quantitative data regarding separation of calcium from water at various levels of hardness through ion exchange with the ammonium selective natural zeolite clinoptilolite is reported. Capacity of the zeolite towards calcium removal in the presence of ammonium at low concentrations and calcium at higher concentrations, and breakthrough characteristics are presented. The results have revealed that removal of calcium, and hence hardness, through ion exchange with clinoptilolite under those circumstances is a promising alternative, with surface capacities reaching 11 mg calcium/g clinoptilolite.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生态补水对水环境影响的基础上,从水文、水力、水质角度提出改善效果评价体系,具体的评价指标包括生态补水量系数、重要节点补水效率、换水周期变化率、区域水质改善度;以常熟市生态补水试验为例,分析评估了生态补水对水环境的改善效果。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能够为优化生态补水方案提供定量化基础,同时指导不同连通调水模拟方案间的优选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