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焕洋 《宽厚板》2008,14(4):19-22
系统研究了济钢开发的高强度中厚钢板的表面裂纹,分析了表面裂纹的形成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技术措施,使高强度中厚钢板的表面裂纹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观察GH105合金冷拉棒的原始组织分析了这种冷拉棒产生裂纹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种防止产生热处理裂纹的方法,GH105合金冷拉棒表面存在的碎晶层和其内部的显微裂纹是热处理裂纹源。实验结果表明,热处理前去掉冷拉棒表面的碎晶层可以防止它在热处理过程中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3.
孔明姣 《宽厚板》2013,(6):37-39
通过板坯表面酸洗、钢板表面抛丸、氮氧分析、扫描电镜能谱仪和金相显微镜等手段,对唐钢所生产Q345B中厚钢板的表面裂纹处进行观察、检测,研究了热装板坯在轧制过程中产生表面裂纹的原因和机理.同时还进行了板坯热装、温装、冷装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含铝低合金钢板由于板坯热装温度处于第三低温脆性区域,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向铁素体的转变不完全,AIN在奥氏体晶界析出,削弱晶界能,体积膨胀加剧了晶界强度的减弱,在轧制时扩展形成表面裂纹.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厚度规格中厚钢板用超声波探伤观察到的缺陷统计和分析表明:中厚钢板内部缺陷为钢板厚度中心区域珠光体带中的微裂纹.位于偏析区内宽度超过25 μm珠光体带中;裂纹源为珠光体带中MnS类型的塑性夹杂与钢基体的界面;裂纹的形成温度低于700 ℃,形成于轧后冷却或矫直阶段.铸坯中心线偏析是产生裂纹的内部条件,轧后冷却或矫直过程中的张应力是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5.
《宽厚板》2017,(6)
舞钢在连铸坯成材低合金特厚钢板的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钢板因内部存在严重超声波探伤缺陷而判定不合格的现象。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分析仪等手段分析特厚钢板探伤不合格的原因,结果表明:钢板内部大面积存在的微裂纹是导致特厚钢板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而非金属夹杂物、板厚1/2处严重的偏析及偏析处产生的马氏体和贝氏体异常组织是微裂纹的主要诱因。通过实施炼钢、连铸及轧钢工艺改进措施,最终提高了连铸坯成材低合金特厚钢板的探伤合格率。  相似文献   

6.
对中厚钢板表面缺陷的识别和处理进行了详细地阐述,为中厚钢板表面质量检验提供了操作方法,以便检验人员在生产中能够及时对钢板表面缺陷进行识别、判定并进行相应处理.  相似文献   

7.
中厚钢板中的硫化物夹杂及其对冷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钢中厚钢板中普遍分布有长条状硫化物夹杂。硫化物夹杂对中厚钢板冷弯性能的影响取决于其数量、尺寸和分布形态。尺寸较小且分散分布的硫化物夹杂对冷弯性能影响不大,而尺寸较大且集中分布的硫化物夹杂可作为裂纹源,直接引起中厚钢板冷弯开裂,对冷弯性能影响很大。在冷弯变形过程中,应力集中首先使硫化物夹杂裂开,或使夹杂与金属基体分离产生显微孔洞,这些孔洞随变形过程不断长大、联接形成显微裂纹和内裂,然后进一步扩展导致中厚钢板的冷弯开裂。因此,要提高中厚钢板的冷弯性能,必须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降低钢中硫含量,减少硫化物夹杂的数量.改善硫化物夹杂的尺寸和分布形态,降低钢板冷弯对硫化物形态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回顾了近十年来首钢为生产优质冷轧钢板和特厚钢板而开发的板坯连铸新技术。为了降低优质冷轧钢板表面冶金缺陷,开发了浸入式水口防堵塞技术、结晶器内钢液流动综合控制技术和中高拉速FC结晶器技术等。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后,水口堵塞率降低60%以上,结晶器液面波动±3 mm比例提高至98%以上,冷轧钢板表面卷渣缺陷指数降低50%以上。为了提升特厚钢板的冶金质量,开发了特厚板坯窄面鼓肚控制技术、倒角结晶器连铸技术、半干法连铸技术和二冷间歇式喷淋等技术,400 mm厚板坯窄面鼓肚量降低至5 mm以下,含铌微合金化钢板坯表面裂纹发生率大大降低。开发了特厚板坯连铸轻压下技术,中心偏析C类1.0级及以下比例达到100%,确保了150 mm特厚钢板的心部韧性达到100 J以上。  相似文献   

9.
P355GH超厚钢板长度定尺探伤不合格严重影响了国内某钢厂的产品质量和效益。为提高超厚钢板探伤合格率,以120 mm超厚钢板探伤不合格部位为研究对象,利用金相显微镜、万能拉伸试验机对金相组织、拉伸断口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板厚1/2处的中心裂纹是导致探伤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通过冶炼工艺及设备改进,P355GH超厚钢板的探伤合格率由94%提升至98%。  相似文献   

10.
通过大生产跟踪试验和金相分析表明,由13.3吨扁锭轧成的中厚钢板上的裂纹与初轧板坯上的拉裂、纵裂有关。而发状裂纹、结疤缺陷则是初轧板坯上的气泡经轧制演变而成。  相似文献   

11.
圆盘剪是中厚钢板纵向剪切的一种主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剪刃裂纹及崩刃是主要的失效形式,通过对H13剪刃裂纹、崩刃原因的分析,指出剪刃热处理硬度偏高是导致剪刃失效的原因,提出了在制造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赵敏 《宽厚板》2007,13(6):43-46
圆盘剪是中厚钢板纵向剪切的一种主要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剪刃裂纹及崩刃是主要的设备事故,通过对H13试验剪刃裂纹、崩刃原因的分析,找出因剪刃热处理硬度偏高导致剪刃损坏的原因,提出了在制造和实际使用过程中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宽厚板》2015,(3)
针对中碳合金中厚钢板的头尾开裂现象,通过工艺调查、取样分析以及切割试验等方法,对连铸坯裂纹原因进行了研究,最终确定钢板开裂是连铸坯在进炉加热前形成的,且机械切割产生的裂纹比人工火焰切割更严重,连铸坯经过加热与轧制后,裂纹扩展,造成钢板切割后因长度短尺判废。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酒钢开发的40mm桥梁钢Q345q D厚钢板碳当量、焊接裂纹敏感指数、热裂纹敏感指数的计算,确立了钢板的不产生裂纹的理论预热温度,通过斜Y型裂纹试验验证和确立了最优预热温度,确定这种桥梁钢Q345q D厚板冷热裂纹敏感性小,焊接工艺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5.
在厚钢板的使用中,层状撕裂、氢诱发的裂纹发生在中心偏析组织。这些组织中的Mn、P偏析量及硬度影响着氢诱发裂纹的敏感性。虽然研究了偏析的硬度与Mn、P、C偏析量之间的关系,但还不能明确地说出裂纹在中心偏析组织发生的临界条件。 本文报导的是对50公斤级钢中发生层状撕  相似文献   

16.
《宽厚板》2017,(1)
济钢以所生产中厚钢板及试样冷弯后出现裂纹、开裂的实际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一定数量的解理,从钢板内部夹杂物形态、组织形态、表面质量、试样尺寸等影响冷弯结果的多个方面着手,针对钢板冷弯裂纹和开裂现象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揭示了钢板冷弯裂纹及开裂机理,对预防或减少钢板冷弯裂纹、开裂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7.
佳贝 《钢铁》1999,(10)
最近日本住友金属工业公司开发成功焊接性和低温韧性均优良的60kg级高强度厚钢板(形变热处理贝氏体钢),这种厚钢板的晶粒为2~5μm的贝氏体组织。该高性能厚钢板的特点如下:(1)通过焊接裂纹敏感性低的化学成分达到高强度,实现了使用该产品时不需进行焊接预热处理工艺;(2)因省略热处理工艺,故可缩短生产周期约25%;(3)因形成细小晶粒组织,故使低温韧性提高,可提高结构物的安全性。该公司在用热加工控制技术(TMCP法)生产50kg级厚钢板的基础上开发成功由细小的贝氏体组织构成的60kg级钢板,并确立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海洋结构物、压力容器和管线管材所用的钢板厚度不断增加,焊接厚钢板时则易产生裂纹。以前防止产生焊接裂纹的方法是在焊接前对钢板进行预热处理,以减少氧气扩散。但这种方法由于操作不方便而不被经常采用。单纯采用降低含碳量方法来降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因碳含量太低满足不了高强度要求。  相似文献   

19.
针对热轧Q460C中厚钢板在拉伸试验中出现伸长率不合格的问题,通过对拉伸试样断口形貌、断口区域的金相组织以及低倍硫印检验分析,认为钢板中夹杂物含量较高、中心偏析、中间裂纹和板材带状组织是导致伸长率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针对采用矩形坯轧制棒材42CrMo生产中出现的表面裂纹缺陷,通过对棒材表面裂纹和棒材质量的分析,认为是铸坯表面裂纹导致棒材表面裂纹缺陷的产生,并且裂纹的产生是由于连铸工艺参数的不合理引起的。通过对连铸工艺的改进,合理优化结晶器电磁搅拌参数、二冷配水和拉坯速度,消除了铸坯表面裂纹,从而解决了棒材表面裂纹的缺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