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日为周期的夏季新风(包括渗透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方法(简称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法)。按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的综合表达式计算出了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的夏季空调室外空气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2.
文中提出了以日为周期的夏季新风(包括渗透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方法(简称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法)。按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的综合表达式计算出了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的夏季空调室外空气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3.
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中提出了以日为周期的夏季新风(包括渗透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方法(简称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法),按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的综合表达式计算出了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的夏季空调室外空气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夏季新风“逐时焓值”冷负荷计算法和新风“常量焓值”冷负荷计算法计算新风冷负荷的方法和公式,然后对目前常见的商场建筑、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等,采用两种新风冷负荷计算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逐时法”能与现代新的建筑物冷负荷计算法匹配,由于在多数情况下,建筑物最大冷负荷出现的时间,不是新风焓值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因此,新风计算焓值低于最大焓值,新风冷负荷相应减少,单位面积计算冷负荷和装机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夏季新风“逐时焓值”冷负荷计算法和新风“常量焓值”冷负荷计算法计算新风冷负荷的方法和公式,然后对目前常见的商场建筑、办公建筑和旅馆建筑等,采用两种新风冷负荷计算法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采用“逐时法”能与现代新的建筑物冷负荷计算法匹配,由于在多数情况下,建筑物最大冷负荷出现的时间,不是新风焓值最大值出现的时间,因此,新风计算焓值低于最大焓值,新风冷负荷相应减少,单位面积计算冷负荷和装机容量降低。 根据规范规定的条件和通常的设计要求,对全国九个城市进行了计算,算出了可能减少的单位面积计算冷负荷指标和降低的装机容量比例。  相似文献   

6.
以日为周期的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方法。按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的综合表达式计算出了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的夏季空调室外空气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7.
空调技术防烟楼梯闻及其前室两种加压防烟方案可靠性探讨·……………………………………………………………一刘朝贤(1r1)蓄冰空调主机分析及其节能措施的探讨…·,………………………………一一………………………………··刘宪英等(1·7)直燃型澳化锂机组机房设计方法研究………………………………………·……………………………………“潘雨顺(1·13)模拟试验中的四效溴化锤吸收式冷水机组……...……………………”………………-………………...·……周玉礼(1·19)单层工业厂房空调系统保溢阿题探讨…………………………………………  相似文献   

8.
空调技术冰蓄冷空调系统最佳的设计方法研究……………………………………………潘雨顺(1.1)冰蓄冷系统经济可行性评估软件的开发………………………………………张华玲等(1.11)空调水泵优化选型的探讨………………………………………………………吴智辉等(1.14)风冷热泵冷热水机组总体布局与主要部件配置的分析…………………………黄虎等(1.17)直接蒸发冰盘管蓄冷系统特性的实验研究……………………………………李俊梅等(1_21)室温自动控制环节与节能…………………………………………………………刘朝贤(2.1)空调水蓄冷温度分层动态特性…  相似文献   

9.
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由于具有结构紧凑,调节灵活,夏天可以供冷,冬天可以供热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现行的风机盘管空调系统的设计计算方法,往往只是认为独立新风系统将室外新风处理到与室内焓值相同的状态点,不承担室内负荷.然后根据空调房间的冷负荷去选用  相似文献   

10.
夏季湿球温度日变化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季湿球温度,是以个日为周期波动的时变量。目前采用固定湿球温度计算新风冷负荷的方法,是与现代建筑物空调冷负荷计算法不匹配的,因此应及早解决夏季湿球温度“计算日”模型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空调工程全部采用吊顶暗装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室内风机盘管承担全部的室内冷负荷和湿负荷,新风机组把引入的室外新风处理到室内焓值,再按需求分配到各个房间。按舒适性空调设计,采用露点送风。系统冷热源选用风冷式空气源热泵,安置于天台上。空调水系统采用一次泵定水量系统,双管制,闭式循环。系统主机采用远程控制,各房间的风机盘管可单独控制调节。  相似文献   

12.
建筑物空调逐时负荷计算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预测建筑物空调冷负荷的计算方法,根据建筑物夏季某天(几天)的逐时冷负荷的测量结果,可以确定与建筑热工特性有关的参数,结合上海地区标准气象年数据可预测建筑整个空调季的逐时冷负荷。该方法是一种便于工程技术人员使用的逐时负荷简易算法。利用该方法对上海地区某建筑物的空调负荷进行具体的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13.
长江中下游地区高层住宅建筑空调负荷特点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上海市某高层住宅建筑夏季设计日下的逐时空调负荷计算,分析了该地区典型高层高档商住楼空调负荷特点;对设想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几个代表城市的同一建筑的空调设计负荷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不同室外计算气象参数对空调负荷的影响,给出了该地区新建住宅建筑的冷负荷建议指标。  相似文献   

14.
以北京某小区辐射吊顶与独立新风复合空调系统为例,对室内外极端条件下的冷负荷特性进行分析,结合新风处理机组出风温度与冷冻水入口温度所能达到的实际最大差值,讨论极端条件下新风的处理方案。认为在单位面积湿负荷小于8.4g/(h·m~2)时,可采用单独冷水盘管除湿;单位面积湿负荷在8.4~17.6g/(h·m~2)之间时,可采用冷水盘管与直膨式蒸发盘管串联除湿;单位面积湿负荷大于17.6g/(h·m~2)时,可采用加大除湿风量的方法除湿。  相似文献   

15.
夏季湿球温度,是个以日为周期波动的时变量。目前采用固定湿球温度计算新风冷负荷的方法,是与现代建筑物空调冷负荷计算法不匹配的,因此应及早解决夏季湿球温度“计算日”模型问题。 作者根据前人对夏季室外空气湿球温度日变化规律提出的图形和近年来一些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现行规范中有关气象参数的法定数据,综合整理出了“计算日”室外空气湿球温度逐时值的简化计算公式,按此公式计算出了全国九个城市的有关数据,并且根据气象台站的实测资料整理的数据,对部分城市作了验证和对比。  相似文献   

16.
针对地源热泵系统使用运行中产生的问题,首先要对系统的概况进行了解,并对实际运行的工况做详细调查,根据产生的问题做详细的分解,用最小投资额满足功能需求。该案例原设计综合楼空调冷负荷470 kW,采暖热负荷300 kW,热水耗热量122.6 kW;浴池热水耗热量552 kW,采暖热负荷30 kW。后期由于新增公寓部分夏季空调计算冷负荷480 kW(逐时冷负荷综合最大值),冬季空调计算热负荷390 kW。新增公寓与老楼共用一个系统,该文主要对运行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逐一解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常年存在稳定冷负荷的空调内区房间,因新风系统不分区会存在温湿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或"冷热抵消"的现象。本文以潍坊地区某医院空调内区房间(诊室)为例,该房间采用相对独立的新风系统(多联机+新风系统),为确保全年室内温度维持在22~26℃,相对湿度维持在40%~60%的范围内,以室外新风含湿量为标准划分"冬季""夏季"和"过渡季节",通过对全年不同季节室外新风处理过程的分析,制定不同季节新风系统的运行策略。  相似文献   

18.
介绍节能耐高温空调冷负荷和制冷系统匹配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新风负荷和空气中CO2含量,详细分析制冷系统的设计和对新风量的控制方法,实现地铁A型车空调的节能运行,并解决在室外温度高于48℃时空调不能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诸多冰蓄冷空调系统设计实例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典型设计日最佳负荷的简易计算方法;并指出准确制定蓄冰周期逐时负荷分布图是做好冰蓄空调设计的重要途径;同时阐明选择好蓄冰设备与最佳运行系统是创造最好经济效益的根本保证;还着重提出制冷机在部分负荷下运行会带来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20.
针对我国长江流域的气候特点以及辐射空调存在的弊端,研发了一种新风控温除湿机组,该机组主要承担室内新风负荷和潜热负荷,与辐射空调系统结合实现温湿度独立控制,从而实现室内舒适度并降低能耗。为满足不同季节新风温湿度变化时的控温除湿需求,提出了三种运行控制模式。在焓差实验室对该机组在夏季与过渡季节的运行性能与控温除湿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了压缩机吸排气压力与温度、室内侧出风干湿球温度与含湿量及机组除湿量随室外环境干球温度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新风控温除湿机组夏季除湿量为1.34~2.23 kg/h,过渡季节A除湿量为2.19~10.2 kg/h,过渡季节B除湿量为0.37~0.9kg/h,满足一般居住建筑辐射空调房间全年除湿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