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李哲 《建筑知识》2013,(10):40-40,46
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对城市建筑的合理规划和设计、保护与利用是实现城市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前提。本文在分析当前城市建筑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从新建筑的规划与设计、旧建筑的资源化再利用以及古建筑的保护等几个方面对城市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做了具体阐述。  相似文献   

2.
文中针对城市建筑规划理念陈旧、缺乏个性、缺乏系统性以及过度重视新城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城市建筑规划要以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指导、城市建筑规划要突出城市的"个性"、提高城市建筑规划的系统性、新城开发与"古城"保护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优化城市建筑规划的具体对策,以期对提升城市建筑规划的水平有所参考。  相似文献   

3.
制定合理的保护规划方案是实现文化传承与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本文以城市规划中历史建筑街区保护为切入点,对市建筑规划的相关内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城市建筑遗产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对其进行保护和再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它作为一种城市发展的见证物,凝聚着市民对过往时光的回忆。结合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这种建筑遗产特别的利用模式是建筑遗产再利用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建筑遗产与创意文化产业的融合有利于城市建筑遗产的集中保护和管理,有利于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形成发展。通过对罍街文创小镇规划的剖析,探讨建筑遗产再利用背景下创意文化产业的发展策略与规划方法等问题,并提出创意文化产业发展相关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市的快速发展,使生存其间的众多较为一般的文物建筑被挤压至城市的缝隙中,保护的特殊性表现在城市建设对文物建筑环境的破坏及其改造治理的困难。本文基于策略层面探讨以"展示利用"要求为切入点的城市中"一般性"文物建筑的保护规划策略,通过实例揭示"展示利用"给文物建筑保护提供的反馈信息和对保护工作的约束和引导。  相似文献   

6.
建筑遗产作为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利用逐渐被人所关注,同时,由于大规模的旅游开发已经干扰到遗产周边居民的正常休闲生活,城市建筑遗产周边规划服务于城市居民的需求日益强烈,因而保护城市建筑遗产并将其与新的城市生活相融合是我们面临的新问题。笔者尝试结合我国现行相关城市规划规范及环境行为学理论,提炼出建筑遗产周边保护规划的设计要素将其量化并最终转变为面积指标,以流程图的形式呈现,应用于建筑遗产周边规划中,为规划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刘丛 《中外建筑》2008,(1):82-89
城市建筑遗产一直被诸多学术论文所提及,如何保护标志性建筑使其成为一座城市文化和历史的标志,也成为讨论焦点。到底是依从历史观点的规划还是考虑城市旅游业的发展策略,在这些保护计划中是范  相似文献   

8.
法国重现城市文化遗产价值的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介绍了法国保护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实践过程,论述了“保护区”和“建筑、城市和自然风景遗产保护区”的产生背景,以及保护规划掣是目标和内容,阐明了法国国家建筑与城市规划师在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9.
胡燕 《华中建筑》2014,(2):183-186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其传统城市色彩彰显了城市个性。建筑色彩是城市色彩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传统建筑色彩由于受到地域、气候、等级制度等的影响,形成了整体和谐统一,局部丰富多彩的城市色彩。文章对皇家建筑和民居建筑色彩文化进行了深刻解析,皇家建筑色彩艳丽,形成以黄色和红色为主的基调,民居建筑色彩则采用朴实的青灰色基调。最后提出了北京历史街区的传统色彩保护策略:加强保护法规的制定,建立点线面的色彩保护体系,加强政府规划管理的控制。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规划是对城市不同空间的功能主体进行的总体安排和部署。城市中的历史街区、历史建筑,以及当今的城市生活,共同构成独特的城市历史文脉。历史文脉的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更好地进行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和更新,是城市空间规划的重要课题。福州"三坊七巷"始建于唐朝,保存了大量明清时期建筑,对"三坊七巷"的保护和更新规划进行研究,是对历史文脉保护与更新的具体实施,并以此实现城市空间规划和历史文脉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1.
传统居住区的景观特质与保存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紫雯  林晨 《城市规划》2001,25(5):56-60
通过杭州市南山路街区北端的传统居住区的环境调查与传统居区中独具个性的景观特质的分析评价 ,论述了城市景观特质保存的历史见证价值 ,地区的标志与行为识别价值 ,平民生存权利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象征价值 ,城市风貌表现价值与民俗旅游价值。因而在旧城改造中应予以关注和保存。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的特点及保护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赵中枢 《城市规划》2002,26(7):35-38
分析了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数量多、类型复杂的特点 ,对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若干认识问题进行探讨。指出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城市 ,它具有一般城市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不能采用“博物馆”式的保护方式。应该在保护现存遗产的基础上 ,分不同阶段 ,不同方式来促进名城的保护与现代化。  相似文献   

13.
从租金、业态结构、开发模式等方面对旧厂房改造成的创意产业集聚区进行分析,指出上海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面临的一些问题,并与西方国家工业建筑遗产保护更新作比较,以期得到借鉴。  相似文献   

14.
陈波  包志毅 《城市规划》2003,27(2):72-76
介绍了新西兰学者克莱尔·弗里曼 (ClaireFreeman)构建的对城市中自然场所调查和评价的简易方法。该方法运用到英国城市利兹的生境评价中 ,通过对城市自然场所的生态价值、宜人价值和开发价值进行量化评定 ,从而确定了 3种类型的自然场所 :(1)具有重大的生态价值、需要予以严格保护的场所 ;(2 )生态价值较低 ,适于开发的场所 ;(3)介于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场所。这就为城市规划师提供了判断城市自然场所是否适于开发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历史名城资源的合理利用与旅游发展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名城遗存与发展旅游在学术界争议颇多。本文从挖掘名城文化信息入手 ,从实效保护与有效利用两个层面 ,分析了遗存保护与利用之间的辩证关系 ,提出了名城遗存利用的几种模式 :恢复原初功能、名城价值的重现与提升、文化沿革利用以及发展演绎利用。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名城旅游发展规划体系 ,指出名城旅游发展规划体系主要由资源调查系统、目标定位系统、功能区划系统、专项规划系统及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发展保障系统五个子系统构成  相似文献   

16.
苏夏 《工业建筑》2012,(9):46-50,14
从人文生态角度出发,探索比较建筑单体和单一街区更广的空间范围内,中国城市历史区域保护及更新设计的方法。面对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区域现存状态的种种问题,就人文生态的多样性、我国历史区域保护及更新现状、现阶段保护及更新方法、保护及更新的原则以及公众参与建筑师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7.
《工业建筑》2012,42(9)
从人文生态角度出发,探索比较建筑单体和单一街区更广的空间范围内,中国城市历史区域保护及更新设计的方法。面对我国城市发展进程中历史区域现存状态的种种问题,就人文生态的多样性、我国历史区域保护及更新现状、现阶段保护及更新方法、保护及更新的原则以及公众参与建筑师合作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方建邦  贾伟  王峰 《工业建筑》2003,33(10):14-16,28
为解决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能耗较大问题 ,对本地区气候特征、现有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和研究 ,提供了夏热冬冷地区既有住宅建筑节能技术措施。研究结果表明 ,围护结构改造节能率及采暖系统改造节能率均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为解决本地区住宅节能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北方严寒地区高潮湿、腐蚀性环境中的轻钢结构建筑物所产生的冷凝水问题及其对结构安全的不良影响应引起足够重视。研究并阐述了这一地区某游泳馆整改与修复工程中诸多难题的解决方法,提出并实施了轻钢游泳馆保温隔汽、通风及防腐防火工程的具体解决方案。经过使用观察,冷凝水已明显减少,防腐与防火涂层状态良好,消除了结构不安全的隐患,完全达到了工程整改与修复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工业遗产特别是针对现代工业历史建筑及景观的再利用研究已经成为城市历史保护和文化旅游的重要内容之一。以澳门代表性工业遗产益隆炮竹厂作为案例,介绍其历史背景、现状问题以及未来发展,在调研和分析基础上,从文化旅游发展方向,提出工厂旧址以及景观环境保护性改造的综合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