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彭家春 《兵工自动化》2021,40(1):1-2,21
为解决弹头涂色标现行工艺方法存在的问题,根据弹头涂色标的整体工艺流程,设计一种弹头涂色标和色标烘干的工艺方法和结构布局,并通过实验验证,得出色标烘干的最佳温度和时间趋势图.应用结果表明:该工艺和结构布局能够实现弹头的自动排序、外观检测、自动涂色标并以热风浴形式快速烘干的功能,色标受热均匀,质量稳定可靠,固化时间短,安全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一种偏转弹头控制系统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偏转弹头控制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响应控制技术,与传统的舵控制不同,它具有高机动性、控制响应时间短、良好的气动特性等优点.根据一种弹头偏转机构方案,对偏转弹头控制系统进行了研究,建立了一种简单、合理的偏转弹头控制系统方案,通过坐标转换推导出弹头偏转控制规律;初步研究了偏转弹头控制导弹的气动特性,并与传统的舵控制导弹进行了比较,计算结果表明,偏转弹头导弹具有更高的控制效率,且在高超声速条件下,仍然维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弹头壳内药剂药量的在线快速检测,粟用反射型光。纤传感器来检测弹头壳内药剂的药面高度,根据药面高度与药量具有的比例关系,间接地检测出药量的大小。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一套检测系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成功实现了弹头壳内药量的在线快速检测,测量精度达到0.1g。  相似文献   

4.
袁艺  路宏年 《兵工学报》1994,15(4):80-84
介绍了金属与非金属筒形件搭接粘接的一种超声在线检测技术,它能在微机光实时地显示被检测构件沿圆周方向上粘合面积的彩色图象,并对构件整体粘接强度合格与否作出预报。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在保证不将粘接强度不合格的构件误极为合格的前提下,在粘接强度不合格构件为5%左右时,给出的粘接强度合格与否的误报率不大于0.5%。  相似文献   

5.
针对底火装配的特点、技术要求以及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设计一种新的转子式底火装配方式.创新使用药筒立式自动排队供料来避免供料过程中药筒外观的划伤,采用转盘式底火自动排队供料机构,对物流进行优化分析,提高了底火装配的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实践结果表明:该新型底火装配装置设计先进、上下料方便,提高了底火装配过程中的安全等级、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针对大中型工业控制系统直接通过人工检测难以及时准确检测出故障点的情况,设计一种在线故障检测系统,采用西门子系列PLC和触摸屏,结合现场传感器实现自动在线故障检测。系统的主要运动元件为气缸,气缸在两个位置间作往复运动,PLC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缸运动,对气缸位置的检测则通过气缸上面的行程开关实现。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对潜通信中部分带宽相移键控信号(phase shift keying,PSK)无法被检测的问题,从混沌振子检测 PSK 信号的原理出发,提出一种短码元长度PSK 信号的混沌检测方法。利用PSK 信号载波间相关系数的特点提取 先验相位信息,结合固有载波信息生成待测序列,构造新的判别依据进行相位判别,并以8PSK 信号为例进行仿真 实验。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检测该类信号且保持较传统的相干检测、非相干检测更优良的检测性能,并降低 了传统的混沌检测方法的运算量。  相似文献   

8.
无损检测技术在弹药装药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B-01型工业CT机对炮弹装药密度进行了无损检测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使炮弹装药密度的检测精度可从原来的2%左右提高到0.2%左右。  相似文献   

9.
发射机的功率和频谱质量直接关系着主动雷达导引头的性能,而微波源(主振源)和电子真空放大器(速调管)是发射机的核心器件,简称发射模块,其研究开发和装配调试均有相当的难度。本文描述了能在线全面检测的检测系统,对比分析发射模块的所有参数,该系统不仅能优化产品的装调方法,而且对深入研究发射模块技术有更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一种新的雷达信号分离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传统分选方法无法适应密集、复杂、多变的现代雷达对抗信号环境,提出将雷达信号分选工作搬移到中频段进行、基于快速独立分量分析的雷达信号分选算法,讨论了采样时间的选取对迭代次数、相似系数的影响,验证了算法分离微弱信号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同时,强调了基于该法的信号分选可以与信号识别的硬件模块在中频段实现合并化.仿真实验表明,该技术可以很好地分离各种不同调制方式下的脉冲雷达信号以及连续波雷达信号,对传统分选方法难以应付的PRI随机的雷达信号也十分有效.  相似文献   

11.
根据目前水中兵器战斗部在使用中存在的较多问题、战斗力需进一步提高且有较大挖掘潜力和提升空间的现状,针对影响战斗力形成的因素,探讨了形成战斗力的3个基本要求,分别从人员培养、战斗部研制、配套保障和日常训练等方面提出了快速形成和提高战斗力的方法和途径.对院校教育、部队培训的模式和内容提出了建议;对研制中发挥顶层决策作用、明确和优化使用信息、进一步推进“三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配套保障建设、部队训练等应注重和加强的方面.考虑了战斗部形成战斗力涉及的规划、实现和使用全过程,针对薄弱环节和潜力空间提出了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对相控阵雷达(爱国者系统)进行了毁伤特性分析, 根据分析结合目前实用技术, 定性分析了对雷达系统毁伤有效的战斗部组成, 提出了匹配战斗部的基本配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导弹战斗部装药质量监督的实际需求,分析目前战斗部典型装药工艺方法(熔铸装药、压装药、PBX 浇注装药)的特点。经过对比分析,结合导弹战斗部的发展需求,提出装药质量监督要点,为战斗部装药质量监督拟 定较详细的控制措施。结果表明:该质量监督要点及控制措施,可有效指导相关人员把控战斗部装药质量,提高监 管效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同时保证枪弹装药过程中的高效和高精度,对转子式装药方法的药量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介绍转子式装药机构原理,采用弹簧压紧的方式提高计量板寿命和装药精度;通过螺钉旋转调节计量定位块前后位移实现对药量的高精度快速响应控制。介绍了转子式药深检测机构原理,通过检测块的高度反映出药面深度,并对检测不合格品进行剔废处理。实际生产结果表明:生产效率达到240发/min时,装药量的精度均能控制在±0.02 g以内,在枪弹装药装配领域是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侵彻威力,设计了一种杆式周向多爆炸成型弹丸战斗部方案.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外衬结构参数不同的战斗部进行模拟仿真,分析外衬对药型罩初速分布及弹丸成型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优化外衬的结构参数,可以控制药型罩速度梯度,进而控制弹丸成型形状,最终所设计战斗部可成型长径比为4:1的密实杆式弹丸,弹丸可穿透30 mm厚45钢.研究结果表明,在线形药型罩外侧布置贴片,可以控制弹丸成型后的形状.  相似文献   

16.
针对普通枪弹弹头成型工序多,生产自动化程度低,设备、人员繁多等问题,对普通弹头进行自动装配 一体化研究。在分析和研究弹头的组成结构、现有的弹头装配工艺及其技术的各种问题后,设计弹头自动装配机的 结构单元及相应的控制系统,将6 道加工、检验工序整合到一台弹头自动装配机上,大幅提高了弹头的装配生产效 率和自动一体化程度。结果表明:运用该技术能提高弹头的制造效率,减少生产成本,提升产品质量,产生更大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胡波  刘荣忠 《四川兵工学报》2011,32(5):28-29,42
针对近程防空反导任务要求对来袭空中目标予以有效毁伤,提出了一种新式的破片布局的方案,设计了多层锥台式破片战斗部,对爆炸成型过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得到的成型弹丸符合空中目标杀伤指标,且分布较好。  相似文献   

18.
基于射击线技术的杀爆战斗部杀伤面积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杀伤面积进行计算时,通常借助统计学原理建立破片的空间分布规律,并向目标方向投影,从而得到破片密度和杀伤面积,提出了采用射击线技术描述全部破片的飞行轨迹参数和威力参数,完成杀伤面积的计算;基于杀爆战斗部破片飞散参数,建立了破片弹道射击线模型;对杀爆战斗部的杀伤面积进行了计算,得到了杀伤面积与导弹落速、落角、炸高之间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落角和炸高时,随着导弹落速的增加,破片杀伤面积增大;一定的落速和炸高时,随着落角的增加,破片杀伤面积也增大;在设定落速为500 m/s 时,计算落角分别为20°、40°、60°、80°、90°均存在一个使杀伤面积最大的炸高,由此可确定杀爆战斗部的最佳炸高。  相似文献   

19.
许俊峰  姜春兰  李明 《兵工学报》2014,35(2):176-181
为了实现可瞄准战斗部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引制一体化技术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的交会模型,分别给出了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公式。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可瞄准战斗部前向拦截目标的破片最佳扩散半径,分别研究了弹目相对速度和导弹脱靶量对杀伤概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或前向拦截目标的优先选用条件:在弹目相对速度vr≥1 700 m/s、导弹脱靶量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前向拦截;在vr<1 700 m/s、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侧向攻击。为了实现可瞄准战斗部对目标的高效毁伤,根据引制一体化技术与可瞄准战斗部配合的交会模型,分别给出了侧向攻击和前向拦截目标的导弹单发杀伤概率计算公式。基于蒙特卡洛法,通过数值仿真确定了可瞄准战斗部前向拦截目标的破片最佳扩散半径,分别研究了弹目相对速度和导弹脱靶量对杀伤概率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可瞄准战斗部侧向攻击或前向拦截目标的优先选用条件:在弹目相对速度vr≥1 700 m/s、导弹脱靶量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前向拦截;在vr<1 700 m/s、ρ>2.5 m或vr<3 000 m/s、ρ>4 m时,优先选用侧向攻击。为引制一体化技术和可瞄准战斗部的工程设计与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固体云爆剂驱动破片的方法,设计了一种反辐射战斗部,通过对目标的易损性分析,给出了冲击波及破片对目标毁伤的理论计算公式,分析对比了FAE与RDX装药对目标的高温毁伤情况。地面静爆试验结果表明战斗部在破片、冲击波及高温等多元毁伤方面具有理想的毁伤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