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交互假说(Interaction Hypothesis)(Long 1983)认为,与本族语者交流互动可以促进二语习得,因为交互过程将语言输入、学习者的内在能力、语言输出连接了起来.交互假说自诞生以来,一直受到二语习得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首先论述交互假说的认知心理学基础和社会文化认知基础,然后分别从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这两个核心概念入手,对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所开展的交互研究进行细述和评价.  相似文献   

2.
词汇习得过程分析表明母语介入是二语词汇习得石化的主要原因,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指导二语词汇习得石化消解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典型理论、隐喻、转喻与意象图式结合起来可较好地解释多义词义项之间的理据及不同词汇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角度的二语词汇习得有助于学习者构建较为系统的词汇网络,习得语言事实背后的认知机制,加强二语词汇的语义与二语概念直接紧密的相通,理解和生成词汇,提高词汇能力,防止词汇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习得的文化构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承载文化信息的语言现象和文化规则的单纯引介,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拓宽学生词汇文化和话语文化视野并灵活运用为目的.提出二语习得这种特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运用拓展了的词汇及话语文化知识去理解新的文化信息的同时,其内化的母语文化系统正在二语文化因素输入的同时重新构建,在重构过程中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孕育形成.其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文化意识、文化对比能力都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文化负迁移.因此,了解本族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探讨英汉文化迁移有助于消除学习者交际障碍、拓宽视野、提高第二语言习得能力.  相似文献   

5.
二语习得者在习得过程中通过一定的语言输入学习目的语言,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语言系统,如独立于母语和目的语的中介语系统以及涉及不同语言以及语言变体的动态和功能整合使用的超语系统.二者包含独特的二语习得内涵,但尚未有研究将其进行对比,探究存在的异同点.鉴于此,本研究利用对比分析法,探讨两个不同语言系统下二语习得观的差异.研究结果发现二者均强调母语对学习者新语言系统形成的重要影响;都认为新的语言系统并非是统一、固化的,而是具有个人独特性的;同时也发现二者在母语知识影响、资源整合和语言输出三个方面区别较大,为教师合理利用两个语言系统的异同点设计教学任务,开展二语课堂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语言习得离不开文化背景,委婉语是构成文化的要素,它既是语言的表象也是文化的外像,由于中、西方在传统文化、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有诸多不同,致使汉英委婉语在所指和能指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这些差异进行认知分析,对促进英语教学和培养英语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混沌理论,为二语的习得研究提供了理论方法。在混沌理论视阈下,语言系统是一个动态性、复杂性的非线性系统。探索混沌理论有助于建立更加系统科学的二语习得研究整体观,为二语习得研究与实践提供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8.
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中介语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介语是二语习得理论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中介语指的是出现在二语习得过程中的介于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语言系统,具有系统性、可渗透性、阶段性和僵化性等特点,对二语习得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9.
预制语块是固定或半固定、模式化了的块状结构,它是语言的基本单位。二语习得就是对这些预制语块进行选择,然后串联起来的过程。模因论用进化论的观点解释文化进化规律,对研究预制语块习得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强语境文化环境里,针对职业院校英语学习的"平原效应",本文提出了模拟文化习得培训模式。文中详细论述了该模式的相关原理、组织和环境要求、实施过程和实施要点,探讨如何变外语学习为狭义的二语习得甚至类似于一语习得,以切实有效地提高职业院校英语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全球经济发展战略的推行驱动二语习得等语言规划理论的深入研究,推动外语教学改革和创新成为重要议题。"一带一路"下的"语言铺路"国家战略、"政民共举"对外机制和"二语学习"理论研究等具体举措进一步决定了二语习得理论指导下的外语教学创新势在必行。而现阶段的外语教学环境、手段、内容、过程等都与二语习得理论的具体方面有所偏差,使得外语教学创新陷入困境。应该立足于数字化时代,围绕二语习得理论,将信息教育技术、新型教学策略、顶层教学设计融入教学中,切实考虑学生学习动机等因素,提升二语习得理论对外语教学的正向指导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跨越了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处在一个多语言、多文化的环境中,经历着身份的重新建构。近二十年来"身份"问题成了社会科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热点。"身份"的建构与人们所学习和所使用的语言分不开,因此在二语习得的研究中应该融入对二语习得者身份的研究。《第二语言身份》一书让广大的语言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进行身份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范例。在此旨在将本书推荐给国内的学者,促使他们对第二语言习得展开社会情景化的和文化情景化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透过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现象,说明语言之间的不可通约性,从而证明文化的不可通约性.  相似文献   

14.
尽管二语习得的理论研究发展迅猛,新观点层出不穷,但如何真正将理论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目前仍未完全解决的实际问题,对各种二语习得理论及规律的一些分析与探讨将更加有助于了解和提高语言教学的质量,让学习者真正地融入整个课堂环境中,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国内语言教学与国外二语习得研究所取得的成果之间还存在着差距,这些足以让我们认识到如何提高教学质量以及如何将二语习得研究成果运用于课堂教学这个现实问题进行一番思考。  相似文献   

15.
文化因素在二语习得(SLA)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认知角度来说不同的概念化过程会导致表达差异。通过课堂进行的词义调查,了解认知过程中语言差别,并结合中介语中母语迁移理论,试图解决课堂英语教学设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6.
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母语会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或干扰作用。但这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母语能够帮助学习者完成语言交际的任务。母语既是外语学习不可或缺的背景和基础,又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资源。重点探讨了母语文化对外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影响二语习得的因素有很多,如学习者外部因素包括社会因素、第二语言习得的输入及其与习得之间相互关系;内部因素包括语言的转移、对第二语言的认知和语言共性等一系列影响学习者的第二语言的心理因素;学习者的个人差异包括生理、情感、认知及学习策略的差异。本文主要是从学习者个人差异(情感、年龄、语言天赋、性格、学习策略)的角度来探讨其在二语习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强调学习性格差异对第二语言教与学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的性格类型与语言学习之间关系进行分析,揭示了学习性格与二语习得之间的相互联系,建议二语教育应对不同性格学习进行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19.
二语习得中,学习者在认知、情感、动机和行为上表现出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被称为二语习得无助感.以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对二语习得无助感的生成机制进行了解析,阐述了二语习得无助感的具体表现以及造成二语习得无助感的原因.针对二语习得无助感的产生机制,研究从教学的角度提出了消除无助感的具体措施,从而帮助学习者实现从习得无助到习得乐观的转变,达到成功习得二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英语教学过分强调目的语文化的习得,忽视了母语文化的重要性,致使文化教学严重失衡,不能适应全球化的时代需求。多元文化大背景下的大学英语教学必须加强语言与文化的融合,帮助学生培养本族文化的输出能力和处理文化差异的能力,更好地促进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