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余平 《珠宝科技》1999,11(2):30-33
龙与凤在中国是众所皆知的神物。中国人对龙与凤,寄托了无限的美好情怀,如龙凤呈祥,龙凤配等。中国的玉石文化中,龙和凤是玉雕的重要创作题材,龙牌凤佩也是今天中国的老百姓的宠爱之物。收集和整理龙凤题材玉雕的图案,探索龙和凤在玉雕作品中表现手法的演变,弘扬“...  相似文献   

2.
余平 《珠宝科技》1999,11(3):18-20
二、玉雕中凤的表现特征  凤是我国先民心中的神鸟,最初为中国古代东方部族崇拜的图腾,历代也把凤鸟作为象征天下太平,如意吉祥的瑞物。《山海经·南山经》:丹穴之山,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凰,首文曰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鹰文曰仁,腹文曰信,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人们把一切美德加绪凤凰身上,凤是美好和和平的象征。  凤的形象最初见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彩陶中(见图1)。象商是凤鸟氏的后裔,大量凤的纹饰出现在铜器上,比彩陶上的凤鸟纹更生动具体,长冠修尾,勾喙利爪,凤眼圆睁而巨大,翎羽饰有华茂…  相似文献   

3.
玉石雕刻可上溯到新石器时期,据本人所见资料,那时的玉雕就已有了人物头面形象。当时玉器上刻的兽面纹,开貌与人面纹差别不大。红山文化中也有玉雕人物。牛河梁遗址出土的裸体女神像,那双眼睛也是用玉片嵌成,商朝的玉雕人物较多。  相似文献   

4.
2002年9月份的深圳国际珠宝展,由于时间原因,杨曦先生的作品未能赶上参展.索要与应酬、特约收藏以及各类讨论已使他应接不暇.他的作品早已多年惜售,杨先生正在筹措,把个人的作品尽可能多的收集起来,把个人多年创作的成果尽可能多的保留下来.对于玉石研究及玉雕技艺的创造,杨曦可谓是投入了极大的精力,但若从经济学观点看,他并不是一个十分理解投入产出成本利润之奥秘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5.
岫岩玉石雕刻自50年代逐渐兴起,60年代到70年代已蜚声海内外,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岫岩玉雕作品形形色色,五花八门,花样繁多,但始终没有脱离老俗套。人物作品多是观音、笑口弥勒、老寿星捧桃、嫦娥奔月等。杂件中安居乐业,马上封侯、代代成龙、喜上眉梢告等举不胜举。而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诗词、歌赋多不胜数。历史精典、神话故事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6.
三、绘画篇素描单色来表现,勾线找明暗。黑白灰三面,物象立体感。高光亮部点,反光暗部边。五大色调间,最暗交界线。初学基本功,绘描常训练。透视西画用焦点,真实又自然。国画有散点,画面更壮观。  相似文献   

7.
范同生,1971年生于中国玉雕之乡——河南镇平。1994年学习玉雕,20。8年玉雕作品《庄周梦蝶》、《玉镂桥型笔架X《瑕不掩瑜》分获“陆子冈杯”最佳创意奖、“中艺杯”金奖、优秀奖;2009年玉雕作品《鹅如意》获第四届中国海峡工艺品博览会银奖;2009年玉雕作品《步步生财》获“百花奖”铜奖:2009年玉雕作品《老鼠爱大米粼神棚妙算》分获“中国玉器百花奖”金奖、“天工奖”铜奖;2。10年玉雕作品《桃花源》《富贵门爵》《鱼化龙》分获“天工奖”银奖、“百花奖”金奖、“百花奖”银奖;同年获得中国工美学会授予“中国青年玉石雕刻艺术家”称号;2011年玉雕作品《终必辉煌》、《学业有成》获“神工奖”金奖;  相似文献   

8.
艺术的特点,在于它能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风格迥异的艺术作品,会令人产生各种不同的感受和遐想. 在中国的玉雕史上,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贯穿了"玉"的文化艺术.在玉器雕刻艺术品中,良渚玉器,战国玉器,以不可思议的原始劳动和高超的技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9.
杨雅文 《中国宝石》2005,14(3):79-82
夏风徐徐,艳阳高照,由中国宝石协会主办,中国宝石协会玉石专业委员会承办,让上海城隍珠宝总汇协办的“第四届中国玉石雕刻作品天工奖”的评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展开……  相似文献   

10.
孔悦 《中国宝石》2004,13(4):152-153
近年来.中国玉雕行业谈论最多的就是创新的问题.怎样才能创作出具有当代特点的玉雕艺术精品。在刚刚揭晓的第三届玉石雕刻天工奖评选中一大批具有当代鲜明艺术特点的作品已初现端倪。记者在“天工奖”作品展示现场就此问题采访了多位玉雕艺术家。  相似文献   

11.
9月13日~17日在深圳国际珠宝展期间.国内著名玉石品牌“翠佛堂”在其位于深圳水贝国际交易中心2F的展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国玉龙魂”的收藏级玉石作品发布会。同时.该公司历时三年组建的“龙工作室”创作团队也在万众瞩目下揭开神秘面纱。  相似文献   

12.
"苏帮玉雕",在众多玉雕地域流派之中被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帮玉雕"的材质对象指的是和田玉。我们国家对和田玉及和田玉雕刻品的重视,已经到了"非物质遗产"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玉石雕琢技艺,是先人在漫长的生活与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成的。在数千年的玉石雕琢史中,中国玉石雕琢经历了从新石器时期的古拙,到秦汉时代的粗犷豪放,至明清的精巧玲珑的演变历史。玉石的雕琢技艺,体现了中华民族玉文化传统思想精髓。在科学技术进步的今天,尽管玉的雕琢设备、工具、手段、设计理念等与古代都有所不同,但就玉雕的根本形式、内容、构图、章法、布局仍同出一辙。现代玉雕是对传统玉文化的继承、延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镇 《中国皮革》2022,(11):138-142+146
皮雕作品的观赏性和艺术性使其成为实用价值与审美价值的完美结合,运用皮雕艺术的独特创作形式,能够将以“龙”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艺术创作中,实现文化和艺术的多重发展。通过分析皮雕艺术与龙文化二者的价值及关系,探讨皮雕艺术发展存在的问题,对皮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以及皮雕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精神的融合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郭涛 《中国宝石》2004,13(3):158-162
中国玉雕作品的鉴赏和评价除涉及玉石本身的特性研究外,还广泛涉及中国的儒道哲学,华夏美学、宗教习俗等众多社会人文科学领域,因此其鉴赏和评价很难从单一角度诠释。  相似文献   

16.
郭海军 《中国宝石》2006,15(3):118-119
和田玉以它独特的温润品质,独树一帜雕刻工艺享誉海内外,用和田玉雕琢的精美玉器具有独特的中国气魄,艺术风格和浓郁的东方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7.
编者按:齐国华先生十几年来在深圳从事翡翠玉饰的设计与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保留有几百幅翡翠玉雕图稿.本刊特邀请齐国华老师开辟专栏,以希望能供业内人士切磋及初学者参考.同时,也希望能通过齐国华先生手绘图稿作品的发表为业内设计人员及制作者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能够借签某些图稿为原型,在每位设计、制作者手中依据特定的料型及色彩的多寡、位置高低、薄厚、深浅等引发联想,借题发挥,进而创作出风格各异的图案、造型,以丰富美化人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刘蓓 《中国宝石》2009,(3):100-101
中国古人认为,美玉在于雕琢,美玉出自后天.美玉来自人为,美玉在于生生不息的创造。玉器雕琢工艺在中国历史上有8000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制玉工具。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  相似文献   

19.
柳涵 《中国宝石》2004,13(4):154-155
第三届中国玉石雕刻“天工奖”评选于2004年中国国际珠宝展期间揭晓,玉雕组评出《大千佛国图》,《合和二仙》,《百宝罐》,《荷叶观音》,《坐观音》,《玉龙鼎》,《观音》,《花童》,《仙螺王》,《云龙瓶》,《悟道》,《三清-品牌》,《天官耳圆炉》共13件金奖作品,《夜归》等21件银奖作品和18件铜奖作品。  相似文献   

20.
《中国黄金珠宝》2010,(3):66-6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当今社会,复兴中国传统工艺的呼声越来越强烈,特别是在玉石雕刻方面,已经出现很多利用传统纹样和现代创意结合的雕刻设计作品,这些作品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认可和喜爱。玉石雕刻与现代首饰结合的创新设计,是当今潮流的一种趋势。我们想通过在首饰领域的尝试来表达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