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以二正丁胺代替传统无机碱性前驱物作为沉淀剂的方法制备氢氧化镁.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法,得到了最佳的实验条件,对氢氧化镁产品进行了形貌表征和粒径分析,并对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进行了探索.研究表明,通过该方法制备氢氧化镁的最佳实验条件为:反应温度70℃左右,反应时间50 min左右,搅拌速率400 r/min;制得的氢氧化镁为片状结晶,尺寸在1.8μm左右,产品各项性能符合当前工业要求,且沉淀剂可回收二次利用,有望改善氢氧化镁的传统制备工艺.通过热重分析与模拟燃烧实验,推测氢氧化镁的阻燃机理为:一方面提高了材料的热分解温度,另一方面氢氧化镁分解产生的氧化镁同碳形成隔热隔氧层,共同达到阻燃效果.  相似文献   

2.
白云石经煅烧、消化后与卤水沉淀反应,得到阻燃剂型氢氧化镁,采用X射线衍射(XRD)、热重差热分析(TG-DTA)、扫描电镜(SEM)等对产物进行表征.研究反应温度、卤水浓度、加料速率等因素对氢氧化镁纯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60℃、卤水浓度1.0 mol/L,加料速率3 mL/min,得到纯度98%以上的片状氢氧化镁产品,可用作添加型阻燃剂.  相似文献   

3.
正技术开发单位北京理工大学技术简介该灭火剂的主体成分和灭火机理均与现有碳酸氢钠和磷酸铵盐灭火剂不同。其平均粒径约为40μm,产品主要性能指标可以达到GB2046-2004、GA578-2005等国家和公安部标准,以及ISO7202、en615等国际标准。其中,BC干粉灭火剂用于扑灭可燃液体、气体火灾;ABC干粉灭火剂可用于扑灭可燃固体、液体、气  相似文献   

4.
以六水氯化镁、有机胺为原料,通过有机胺共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镁,分别研究了氯化镁溶液的浓度、反应温度、添加有机胺的方式、搅拌速率对氢氧化镁晶粒分散性的影响。通过制备的氢氧化镁的沉降时间来对氢氧化镁晶粒的分散性进行初步判断,并利用X衍射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其形貌和物相组成进行表征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搅拌速率为500 r/min下,有机胺急加入80 ℃的3.0 mol/L的氯化镁溶液中,可制备出粒径均一、晶形完整单片状结构且具有良好分散性的氢氧化镁。  相似文献   

5.
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植物油在KOH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甲醇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原料油、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对转化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找出精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 ℃,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用量1.1%,反应时间60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原料油转化率可达98.33%,粗产品得率可达99.83%.实验放大所得的生物柴油主要质量指标已达到ASTM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含油污泥焦化处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焦化方法对含油污泥进行处理.经过筛选选取活性白土作为焦化处理催化剂,分别研究了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氮气吹扫量、加热速率等因素对处理效果的影响.4个影响因素对液相油品收率的影响顺序为:氮气吹扫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加热速率;对反应转化率的影响顺序为: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氮气吹扫量>加热速率.较为理想的反应参数:反应温度490 ℃;反应时间60 min;氮气吹扫量90 mL/min;加热速率4 ℃/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含油污泥液相油品收率>80%,反应转化率>99.9%,经焦化处理后的废渣含油率<3‰,达到农用污泥排放标准,实现了达标排放和回收资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以顺酐和氢气为原料,以活性炭负载金属为催化剂,在加氢溶剂存在下,催化加氢制备丁二酸酐。考察了顺酐质量分数、氢分压、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搅拌速度等对加氢反应效果的影响。在加氢溶剂存在下,顺酐质量分数30%,氢分压3.0MPa、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5%、反应温度80℃、反应时间为3h,搅拌速率200~250r/min的反应条件下,顺酐转化率在99%以上,丁二酸酐选择性大于90%,丁二酸酐收率大于80%。  相似文献   

8.
植物油制备生物柴油   总被引:54,自引:0,他引:54  
报道了植物油在KOH为催化剂的作用下通过甲醇酯交换反应生成脂肪酸甲酯即生物柴油的试验研究。考察了反应条件如原粒油、醇油比、催化剂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的变化对转化率和产品纯度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反应体系中脂肪酸甲酯的含量。应用正交实验的方法找出精棉籽油酯交换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45℃,醇油物质的量比6:1,催化剂用量1.1%,反应时间60min。在此反应条件下原粒油转化率可达98.33%,粗产品得率可达99.83%。实验放大所得的生物柴油主要质量指标已达到ASTM生物柴油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
以工业甲醛和异丁醛为原料,通过羟醛缩合、负载型MgO/SiO2催化歧化反应两步合成了羟基特戊酸新戊二醇单酯。对歧化反应中的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进行了探讨,得到的歧化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90℃,反应时间90min,催化剂用量为2,2-二甲基-3-羟基丙醛(HPA)质量的3%。歧化反应中HPA转化率达90%以上,产品选择性达97%以上。粗产品经减压精馏,纯度达到99%,产品过程总收率达到80%以上。反应后催化剂经过滤即可分离回收利用,重复利用4次后,负载催化剂活性变化不明显,采用比表面积检测法(BET)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其催化性能稳定,可多次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10.
均匀沉淀法制备纳米Mg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酸镁和尿素为原料,聚乙二醇为分散剂,用均匀沉淀法合成了氢氧化镁,并将其煅烧制得纳米MgO.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反应物配比对氢氧化镁产率的影响.确定了合成氢氧化镁工艺;用视比容分析方法确定了制备纳米MgO煅烧工艺;并通过SEM对纳米MgO的形貌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平均粒径为50 nm分散较好的纳米MgO.实验合成氢氧化镁的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125℃;反应时间5h;反应物配比(尿素/Mg(NO3)2.6H2O)为6:1;最佳煅烧工艺为:温度500℃,时间2h.  相似文献   

11.
为低成本制备无水氯化镁,实验采用半固相法,分别向Mg(OH)2-H2O体系和Mg(OH)2-无水乙醇体系中通入无水氯化氢进行氯化反应制备氯化镁。研究了反应温度与溶剂质量对不同体系下Mg(OH)2氯化效率的影响。对产物进行了氯化效率的检测和形貌分析。结果表明:Mg(OH)2-H2O体系具有更好的氯化效率:水加入质量为60 g,反应温度为200 ℃时,氯化效率为90%。扫描电子显微镜照片表明样品表面形成了疏松的氯化镁晶须且晶须生长完整,提高了氯化效率,对无水氯化镁的工业化生产具备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镁合金铸造及镁合金产品的广泛应用造成了大量的镁合金废料.本文讨论了镁合金废料的来源、分类、回收和再生技术,指出回收镁合金的质量和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四元体系MgB_4O_7-MgSO_4-MgCl_2-H_2O 25℃时相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次研究了四元体系 Mg B4O7Mg SO4Mg Cl2 H2 O2 5℃时相关系 .并对三元体系 Mg SO4Mg Cl2H2 O 2 5℃时相关系进行了研究与部分溶液物化性质的测定 .  相似文献   

14.
以氢氧化钙和磷酸二氢钙等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制备羟基磷灰石粉体,与适当含量的镁粉烧结制备Mg-HA粉体.以聚甲基丙烯酸酯为有机粘结剂控制合适的比例调和制备Mg-HA牙体充填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方法,研究了镁粉含量对其固化试样结构与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镁含量的试样均可获得较高的抗压强度(大于90MPa),实验条件下,随镁含量增大,试样的抗压强度有略微上升的趋势;Mg-HA基体与高聚物粘结剂能达到良好的结合,并具备较高的性能.  相似文献   

15.
在ZM5镁合金的基础上,添加部分Zn元素和少量Ag元素,研究了新合金与ZM5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差异,探讨固溶和时效处理对Mg-Al-Zn合金中组织演变的影响以及组织与性能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ZM5合金中添加Zn能较为明显地增加合金中的γ(Mg17Al12)相的数量,且使之变得较为粗大,片层的取向也显得比较复杂多样,而且合金在T4(固溶)和T6(固溶 时效)状态下的屈强比也有较为明显的提高,而延伸率降低;热处理状态对Mg-Al-Zn合金的显微组织有明显的影响;固溶处理后的时效处理能明显提高Mg-Al-Zn合金屈强比;分布在基体晶界处的γ相的数量、大小和形态与合金的拉伸性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粉煤灰在氯氧镁制品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煤灰在氯氧镁水泥制品中应用进行了研究,发现掺加适量粉煤灰可明显改善此胶凝材料的耐水性和泛霜现象,对强度也有一定提高。其原因是粉煤灰中的活性SiO2和氨氧镁水泥作用生成MgSiO3,活性氧化铝形成Al(OH)3絮状凝胶,改变了相组成和孔结构.  相似文献   

17.
分别以氢氧化镁和氯化镁作为晶型控制剂,采用碳酸化法制备碳酸钙晶须,利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对产物的形貌、结构及矿物组成进行表征,从而得出晶型控制剂对合成碳酸钙晶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镁钙比小于1,反应温度为80℃,搅拌速度在100~130 r/min和二氧化碳通气量为70~100 mL/min时,氢氧化镁较之氯化镁更容易促进碳酸钙晶须的生成,所得的碳酸钙晶须多呈树枝状分布。  相似文献   

18.
人造滑石的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报道了硅酸铝镁和碱式碳酸铝镁两类人造滑石的制备方法、性质及显微结构。硅酸盐滑石的滑度优于碳酸盐滑石,且前者的滑度已接近于日本产人造滑石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双滴加法制备纳米氢氧化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氯化镁为原料,氢氧化钠为沉淀剂,采用沉淀法制备了纳米氢氧化镁,研究了原料滴加方式、滴加时间、底料类型等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双滴加法,使用去离子水或少量氨水为底料,物料滴加时间为15 min时,制得的纳米氢氧化镁分散性好,且易过滤,氢氧化镁收率和纯度可分别达94.48%和93.33%。  相似文献   

20.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casting fluidity of ZA84 alloy containing TiC were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adding 0.5wt%TiC to ZA84 alloy can refine the as-cast microstructure, and do not cause the formation of any new phase. After 0.5wt%TiC was added to the ZA84 alloy, the morphology of ternary phases on the grain boundaries changed from coarse quasi-continuous net to fine disconnected net, and the distribution of ternary phases became dispersive and homogeneous. At the same time, the tensile properties of ZA84+0.5TiC alloy at room temperature were comparable to those of AZ91D alloy, and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ZA84 alloy. At 150 ℃, the tensile and creep properties of ZA84+0.5TiC alloy were also higher than those of ZA84 and AZ91D alloys. In addition, compared with the AZ91D alloy, the casting fluidity of ZA84+0.5TiC alloy was slightly poor, but better than that of ZA84 alloy. The reason could be related to the effect of TiC on the solidification temperature range of ZA84 allo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