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辊模与辊模拉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辊模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及国外研制的双重两辊孔型辊模PB2/2.180、PB2/2.125、四辊孔型辊模PB4的结构及技术特性。  相似文献   

2.
SG18辊冷轧机是国内建造的高精度薄板带轧机,自建成以来,中间辊断辊和辊系散落一直是制约轧机正常生产的主要问题。本文通过现场试验分析并结合ADAMS虚拟仿真技术,研究了中间辊的受力特性,并以稳定性理论为基础,运用能量法分析了这种新型轧机结构的稳定性,并对中间辊断辊和辊系散落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型轧机在中间辊自由或约束不严的状态下,处于一种不稳定的平衡状态,中间辊的安装精度和约束状态是保证辊系稳定的关键,为轧机的改进和后续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八辊轧机开发时间较短,板形控制方面的研究较少,不能满足生产需求的问题,充分考虑到八辊冷连轧机组的设备组成,同时结合现场工艺设定,定量分析了八辊轧机弯辊与窜辊对板形的影响并形成了一套弯辊与窜辊对板形影响的模型。在此基础上,从窜辊量的综合设定、弯辊力的综合设定、左右弯辊力的在线调整设定这3个方面入手,提出了一套完整的八辊冷连轧机组弯辊与窜辊综合优化设定模型,并开发出了相应的弯辊与窜辊综合设定软件,将其应用到某1450八辊冷连轧机组的生产实践后,现场生产效率显著提高,给现场生产带来较大改善。  相似文献   

4.
魏志毅  魏维刚  尤磊  宋春阳 《轧钢》2007,37(2):77-78
介绍了六辊冷轧机工作辊弯辊的工作原理,在正负弯辊切换过程中,弯辊缸蘑菇头与工作辊轴承座处于非接触状态,蘑菇头需要走一段空行程才能与工作辊轴承座接触上,在此过程中工作辊弯辊处于失控状态,不能实现正弯与负弯的平滑过渡,导致此过程中带材的板形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为此,在原系统及结构的基础上,在镶块上增加了2个辅助弯辊油缸,在正负弯切换过程中,油缸蘑菇头始终与轴承座接触,其作用力作用在轴承座上,故弯辊力可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使正弯、负弯切换过程中带材的板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5.
魏志毅  魏维刚  尤磊  宋春阳 《轧钢》2020,37(2):77-78
介绍了六辊冷轧机工作辊弯辊的工作原理,在正负弯辊切换过程中,弯辊缸蘑菇头与工作辊轴承座处于非接触状态,蘑菇头需要走一段空行程才能与工作辊轴承座接触上,在此过程中工作辊弯辊处于失控状态,不能实现正弯与负弯的平滑过渡,导致此过程中带材的板形不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为此,在原系统及结构的基础上,在镶块上增加了2个辅助弯辊油缸,在正负弯切换过程中,油缸蘑菇头始终与轴承座接触,其作用力作用在轴承座上,故弯辊力可以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从而使正弯、负弯切换过程中带材的板形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6.
辊压机挤压辊堆焊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云峰  李文庆 《焊接》2000,(10):38-39
辊压机是20世纪90年代初从国外引进的一种高效节能,用途广泛的粉磨设备,适用于水泥生料、熟料的粉磨,其主要特点就是高压,物料通过50-300 MPa的高压对辊后呈粉状或碎裂状态。故辊压机挤压辊要承受高压力下的磨粒磨损和应力疲劳破坏,要求辊面堆焊层有很高的硬度,一般要求硬度≥55HRC,而且限制裂纹的发生,以免裂纹在高应力反复作用下扩展。同时,在辊压机运行中,辊面不允许出现局部或大面积剥落以及掉块现象,因此,对挤压辊辊面堆焊有很高的要求,即高硬度、高韧性、无裂纹。 我厂是国内生产制造辊压机的厂家之一…  相似文献   

7.
《铸造技术》2019,(2):210-212
介绍一种辊压机挤压辊埋弧堆焊装置的结构、使用方法。结果表明,该装置可以实现加热、堆焊、保温、连续清除焊渣等多种工艺,已成功应用于矿山、冶金行业的辊压机挤压辊的表面连续埋弧堆焊。  相似文献   

8.
朱光明  常征 《轧钢》2010,27(6):11-14
结合双辊薄带连铸中结晶辊装配、修磨和浇注等环节的整体要求,采用弹塑性大变形接触非线性有限元方法,建立了计算结晶辊热辊型的有限元模型,并分析了结晶辊的受力和变形,得出了浇注过程中结晶辊的辊面形状曲线,利用实测的铸带断面形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用于计算结晶辊变形非常有效,可以利用该方法进行结晶辊结构改进和初始辊型设计。  相似文献   

9.
根据二辊矫直滚光机的工作原理,针对矫直机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二辊矫直滚光机的几种辊形结构,提出了凹凸辊形的设计方法———速度平衡法,即凹辊与工件接触的两点A、B和工件与凸辊中间的接触点C速度平衡。用该方法设计的辊形,已矫出合格的产品。实践证明该方法好用。  相似文献   

10.
小型四辊冷轧机工作辊窜动及其消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伯成 《轧钢》1990,(3):28-29
小型四辊冷轧机因工作辊轴向窜动而导致设备故障的现象时有发生。我厂使用的φ400/φ165×350、φ300/φ100×350、φ240/φ90×300三种型号的四辊轧机,都因经常窜辊而导致轴端螺栓拉断、压盖变形、轴承烧损等现象产生,严重影响带钢的板形质量,并常迫使中途停机换辊。窜辊现象产生的原因,与辊形,坯料偏差,轴承座与辊子、牌坊窗口的加工精度及安装间隙,四辊轴线平行度及工人操作中带  相似文献   

11.
张一中 《轧钢》1994,(5):53-54
1 前盲 有方孔,允许方销在孔内自由升降;副吊板 四辊板带轧机辊系平衡装置一般由5个 上部设有方孔,方销可在其中自由穿过,其液压缸及附属构件组成。其中设置于轧机顶 下部设有2个小方孔,挂钩挂在其中,挂钩部的1个液压缸,用于平衡上支承辊,并能在 置于牌坊立柱的凹槽中,其上分别装有上下换辊时将上支承辊吊起来j 装在牌坊窗口中 工作辊换辊滑道I 原有工作辊平衡液压缸改部的4个液压缸用来平衡上下工作辊。由于 为4个实心钢制凸块及衬板I 在副吊板上设轧机工作的特点至使平衡缸经常处于事故状 有手动圆销,其伸缩控制吊板与副吊板是否态,而检…  相似文献   

12.
中厚板辊底式热处理炉辊面结瘤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晖 《轧钢》2005,22(4):57-59
分析了中厚板辊底式热处理炉辊面结瘤产生的原因,是由钢板表面的氧化铁皮经累积、叠加、碾压后粘附在辊面上而造成的。通过采取改进抛丸质量和装炉制度、实施分段拖炉操作以及控制炉内气氛等措施后,基本上解决了辊面结瘤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四辊平整机轧制过程辊系变形有限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1800mm四辊平整机板形控制的弯辊力预设定问题,采用非线性弹塑性有限元法,建立四辊平整机轧制过程三维计算模型。模型将辊系弹性变形与轧件弹塑性变形耦合在一起,进行统一建模与分析,研究了不同轧制工艺下轧辊压扁、辊系弯曲变形及辊缝形状的分布规律,得出了工作辊弯辊力对辊系变形和辊缝变化的影响关系。计算结果可为建立平整机板形控制的弯辊力精确预设定模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二辊滚光机只有滚光作用,且矫直作用不明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二辊矫直滚光机矫直辊的设计方法,通过改进矫直辊变形区域的组成,使二辊滚光机同时具有良好的矫直和滚光作用.  相似文献   

15.
辊底式热处理炉辊面结瘤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研究了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的辊底式热处理炉辊面结瘤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辊底式热处理炉辊面结瘤是由于钢板表面的热轧氧化铁皮、钢板边部火焰切割后的留渣在高温下粘附在辊面上经碾压、累积、叠加而造成。通过更换炉辊、加强原料钢板检验、改善抛丸、控制炉内气氛、合理编排作业计划以及实施合理的通炉制度,使辊面结瘤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6.
莫军晓  袁辉  王菊  姬明刚  李晓辉 《轧钢》2016,33(3):39-41
作为热平整机的核心零件,工作辊弯辊块的结构设计和制造代表着设备的技术水平。过去因长期没有引起重视,缺乏深入研究,国内的设计和制造与国外先进技术尚有较大差距。在热平整机工作辊弯辊块结构设计和制造方面,经过不断改进设计和完善加工制造工艺后,我国逐渐掌握了这项核心技术。介绍了弯辊E型块的布置及设计改进、设计难点。  相似文献   

17.
采用解析法和有限元法进行了分析,对比2种计算结果看出解析法所得结果可对辊系变形定性分析。另外,利用辊系弹性曲线对十八辊轧机和四辊轧机辊系的刚度进行了比较,得出前者的刚度大于后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新型的十二辊交叉轧机机架采用组合式牌坊,厚度控制采用AGC液压缸直接压下,辊形调整采用了一套新颖的辊形调整机构,调整原理是将上下两个中支承辊进行水平交叉后,使中间辊和工作辊产生不同程度的交叉和弯曲,达到整个辊形调整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吴有生  严裕宁 《轧钢》2017,34(2):14-18
为了快速计算六辊冷轧机辊系的弹性变形,提出了一种新的辊系弹性变形算法。该算法直接采用数值法计算轧辊挠曲,避免了复杂的公式推导,简化了计算过程;在辊系协调变形的迭代计算过程中,内层迭代首次引入辊间中心点处压扁和辊间压扁区倾斜两个迭代调节量,建立了与辊间接触合力和接触区的总力矩的联系,外层迭代通过不断修正辊间相对压扁量增量循环迭代辊间接触力与轧辊挠曲,实现了整个辊系变形的快速协调。通过与国外计算结果比较和算例的验证,证明其有好的计算精度、收敛性和快速性,能离线指导新轧机工艺方案设计,具备板形在线设定计算应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为比较四辊冷轧条件下热装组合式支承辊与整体式支承辊的工作性能,将辊套和辊芯进行分段离散,根据工作辊、辊套及辊芯之间的变形协调以及力平衡条件,采用影响函数法基于C语言编程求解组合式支承辊弹性压扁、辊间压力及出口前张力横向分布,研究弯辊力以及窜辊量对组合式支承辊性能的影响,并将其与相同轧制工艺参数条件下的整体式支承辊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组合式支承辊的辊间压扁量比整体式支承辊的辊间压扁量减少6%以上,组合式支承辊辊身边部与中部的辊间压力差值比整体式支承辊边部和中部辊间压力差值大0.2kN/mm左右;但当弯辊力及窜辊量较大时,组合式支承辊出口前张力边部与中部差值明显大于整体式支承辊出口前张力边部与中部差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