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清朝盐政沿袭明朝旧制,实行官商垄断的“纲盐制”,由于当时烦锁的产销制度,造成运道远、盐价责、私盐猖獗的严重恶果。作为密切关心时局与民疾的魏源,提出在两淮地区实行“票盐制”,打破了盐业的官商垄断,倡导自由竞争,促进了盐业领域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减轻了老百姓的生活负担,为推动清朝政府盐业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运动对以扬州为代表的传统工商业城市在近代以来的衰落有着重要影响.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扬州彻底丧失了运河的交通优势,阻断了长江航运,从而打击了两淮盐业和其它商业部门,战乱严重破坏了城市本身,对扬州城中资本最为雄厚的徽商打击巨大,还成为上海崛起的契机,造就了扬州衰落的外部原因.太平天国运动成为扬州走向衰落的重要转折点.  相似文献   

3.
以详实的史料,论述了恶劣的生存环境下清代两淮盐政中的社会救济,而稳定淮盐生产、保证盐课收入是清代两淮盐政中实行社会救济的客观与主观原因,朝廷政策性救济和民间互助性救济是清代两淮盐政中社会救济的形式,两淮大大小小盐官们是实际操作者。  相似文献   

4.
清代后期,国事蜩螗,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下降,民间社会救助的力量日益上升,所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缓解两淮地区严峻灾情的同时,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推动救灾抗灾工作的顺利开展,其中“盐义仓”多次发挥赈济功能。从目前掌握的史料看,清代两淮地区的赈济制度比较完备,本文基于两淮盐义仓的功能,探究清代该地区民间社会救助的主体、救助的方式、效果以及救助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两淮盐商是清代最大的商业资本集团之一,拥有巨额商业利润的两淮盐商,其资本流向是多方面的,捐助社会公益事业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在获取巨额利润后,积极回馈社会,将大量财富投资于修路造桥、救灾济荒、抚孤恤贫及捐资助学等,为清代民间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6.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盐的历史.盐业的起源、生产和开发而产生的盐文化,不仅见证了盐业文明之古老,而且见证了盐业文明之真实.中西文化在各个方面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但基于盐这种人类必需的基础物质所建立起来的盐文化是没有地域、种族之分的,中西盐文化具有同一性.盐的力量可以创造文明也可以毁灭文明,盐不仅给人类带来了难以计数的物质财富,还留给人类不可估量的精神财富.盐成为民间习俗中常用的素材,盐文化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人类文明的精髓中.  相似文献   

7.
海盐文化论     
海盐文化是传统行业文化与特定地域历史文化相融合形成的特色文化。海盐业贯穿了盐城历史发展的全过程,盐城地方历史文化的基本特色表现为海盐文化,而盐城是了解、研究海盐文化的重要代表。深入研究海盐文化的特征与以盐城为代表的地方历史文化形成的关系,将能够有效地建立起海盐文化的体系。  相似文献   

8.
我国首个大型煤电基地——两淮亿吨级大型煤电基地在安徽竣工投产。两淮煤炭基地包括淮南、淮北两个矿区,邻近经济发达、能源消费量大的华东地区。基地内保有煤炭资源储量252亿吨.占华东地区煤炭资源储量的45%。  相似文献   

9.
盐城有着两千多年的产盐历史,聪慧勤奋的盐城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海盐文化。底蕴丰厚的海盐文化遗存是中国海盐业发展的历史缩影,璀灿的海盐文化是盐城沟通世界的桥梁,多元的海盐文化符号融入城市建设是重塑名实相符的现代化“盐”城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明清时期淮安的山阳河下镇因盐业兴旺,相继兴起了百余座私家园林。这些园林集中分布在河下西北一隅及运河沿岸,主人多为文人、官绅和盐商,建筑风格融汇南北、兼收并蓄。园林不仅是主人日常生活之地,而且是文人雅士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或文酒诗会,或读书著述,或讲学授徒,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图景。河下私家园林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淮安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两江总督的辖区是清代全国的财赋重心,社会经济出现了各种新气象,但到晚清时期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日甚一日、两淮盐政废驰、金融市场混乱、矿业弊病丛生等等。周馥于1904年11月至1906年9月担任两江总督。在近2年的任期内,周馥整饬盐政;勘查三江矿藏,发展民族矿业;整顿海关,发展对外贸易;学习西方,发展新式渔业;竭力稳定金融市场秩序等,这些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对江苏、安徽、江西3省社会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由于所处的历史境遇不同,晚清小说与鲁迅小说中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国民”叙事,形成了一道独特的国民景象.鲁迅一反晚清小说对“国民”的赞美,不遗余力地进行揭露和批判,从而对“国民”内涵重新审视.鲁迅小说人物大多徘徊在新旧之间,前路迷惘,“未来”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时间框架.鲁迅小说多呈现如“铁屋子”般封闭的空间意象,在过去与现在的时间节点上,其“国民”身陷进退两难的窘境.  相似文献   

13.
从世界文明史来说,法治思想起源、发展于西方,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不断得到完善.文章从西方法治思想的起源及其不同历史时期法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等几个方面来研究西方法治思想的历史演进.  相似文献   

14.
贾谊是汉初著名的政论家、辞赋家,其作品《过秦论》开中国散文"史论"体之先河,写法上采用"以赋为论"法,唐人称之为"破体"。就《过秦论》中的"以赋为论"之"破体"法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南朝刘宋时期,郑玄易学被官方舍弃,影响力衰微。而到南齐时,郑玄易学却出现复苏的迹象,这有赖于南齐官方的扶植,同时也与刘碱对郑玄易学的传播有关。刘撇易学体现了比较明显的宗郑的风格,所谓的“刘瓛承马、郑”的真实含义在于其易学中注重对郑玄易学中注重义理的解经体例的传承。这体现南朝时期学者对待郑玄易学的态度。刘瓛的出现对于郑玄易学在南朝的传承极有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东方杂志》是晚清最后十年较有影响力的综合性期刊,其对晚清民变的报道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史料。《东方杂志》对晚清民变的报道经历了两度起伏。这种情况和立宪派与清廷的关系变化有关。由于受自身的限制,《东方杂志》对民变的报道也存在着若干盲点。这些盲点限制了社会精英对民变的进一步理解,使之无法有效传达下层民众的利益诉求。  相似文献   

17.
新唐宴构想     
唐宴是唐代饮食文化水平的印证,凝结着我国盛唐饮食文化的菁华。随着历史的变迁,唐宴逐渐衰落,但它所体现的物质文明与文化内涵,却对中国餐饮有着基石作用。西安是盛唐之都,据此地回复唐宴,尽现唐代饮食文明,具有历史与市场的双重意义。  相似文献   

18.
佛教自汉末传入中国,经过两千多年的历史演变,以原始佛教的戒律为基础,逐步创制了以禅宗《百丈清规》为核心的寺院僧团管理制度。后来,这种制度逐渐成为佛教各宗派遵守的规范,从而逐渐演变为佛教丛林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