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提出考虑节点转动的串并联模型,对多层框架结构进行了竖向地震下的弹性内力分析,并与其它竖向地震内力分析法作出比较,通过算例说明,本文方法具有较好的严密性,且在某些情况下竖向地震内力对结构抗震设计起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姿琦 《土木与环境工程学报》2012,34(Z2):161-164
地震给人们带来的生命安全以及财产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想要减少这种损失,需要发展抗震结构的建筑,减地震发生时带来的损失。而层间隔震框架结构就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一种隔震结构。它和普通的抗震结构比起来减震性能比较好,有着较大的优越性。本文通过建立模型,利用ANSYS建立起普通的抗震结构以及层间隔离结构然后进行动力特性以及地震相应的分析,通过比较了解层间隔震框架结构相对于普通隔震体系的优异性。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现代高层建筑的多功能和多用途需要,巨型结构体系在国内外高层层和超高层建筑中已 逐渐得到应用。本文建立了巨型框架结构体系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分析模型及相应的分析方法,其中包括反应谱分析及时程分析,通过具体算例和分析表明竖向地震对此类结构的作用是十分显著的,在巨型结构体系的分析和设计中,竖向地震力是不可忽视,本文进一步地指出:在分析此类结构的地震作用时,“层模型”是不适用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院关于结构竖向地震反应的研究进行了概括的总结。这些研究工作主要是关于高耸结构、高层建筑的竖向地震反应和竖向地震反应谱以及关于竖向地震作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李鸿晶 《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2001,34(3):5-9
地震地面加速度被模拟为均值为零的两次过滤高斯白噪声平稳过程,利用静力凝聚技术把结构简化为一维链状模型,在时域内推导出凝聚后的结构的协方差反应矩阵方程,采用一种简化的极限分析方法,通过纽马克能量等效准则把结构的非线性抗力值等效为线性抗力,给出结构极限状态概率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6.
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梁单元和Takeda恢复力模型模拟梁、柱,采用转动弹簧一阻尼单元和非线性弹性恢复力模型模拟装配式节点,对一个装配式预制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了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并与拟动力试验进行了对比.采用多工况地震波串联进行一次“长加载”的计算方法研究了结构损伤累积对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数值仿真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最大位移相差在15.5%以内;在加载幅值逐级增大情况下,损伤累积仅对各工况开始阶段有较大影响,对结构反应峰值影响在5%以内. 相似文献
7.
8.
王涛 《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10,19(2)
地震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目前的工程抗震研究中,水平地震的研究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计算方法.然而大量研究和震害表明竖向地震对结构的影响不容忽视.详细总结并分析近几十年来各种类型结构在竖向地震作用下的震害和原因,阐述竖向地震作用的计算方法、结构竖向动力特性和竖向与水平向加速度峰值比(V/H)的关系.简要介绍竖向减震隔震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竖向地震的计算方法亟待完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对竖向加速度反应谱的取值过于简化,应用竖向隔震减震装置可以显著降低结构在竖向地震下的反应. 相似文献
9.
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4,自引:6,他引:4
利用结构动力分析和非线性有限元理论,采用杆系模型和折算弹性模量,研制了非线性时程分析程序,对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进行动力分析,研究了不同地震波作用下的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顶层位移反应,说明钢骨高强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底层仍然是薄弱层.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楼梯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大型结构软件ETABS设计了1个不包含楼梯的钢筋混凝土纯框架模型和2个包含不同宽度梯段板楼梯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并分别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和底部剪力法对几种模型进行了弹性地震反应对比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楼梯对结构的抗侧刚度大小及分布、振动模态、梯间框架柱内力分配等有明显改变,顺梯段板布置方向起到类似K形支撑作用,垂直梯段板布置方向起到类似剪力墙的作用;梯段板宽度的变化将显著改变结构在垂直于楼梯梯段方向的地震反应,而对顺梯段板方向结构地震反应改变不明显;建议设计时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包含楼梯结构进行抗震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楼梯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利用ETABS设计了2个不含楼梯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和2个包含楼梯的具有不同初始抗侧刚度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采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模型进行了弹性地震反应对比计算分析。结果显示:楼梯参与结构整体计算后,结构的抗侧刚度、振动模态、结构基底剪力及梯间框架柱内力分配比例等均明显变化,且影响程度因原框架抗侧刚度大小不同而异。建议当前框架结构设计可以适当提高结构抗侧刚度,以减小楼梯对结构地震反应的改变程度,降低考虑楼梯参与结构整体抗震分析计算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2.
运用波动方法研究二维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对二维框架结构进行空间离散构造出被研究块体,建立被研究块体的动力学方程,推导空间离散段的段间内力与端部位移关系式;在时间域上交替运用被研究块体动力学平衡方程和段间内力与端部位移关系式进行递推计算,给出结构地震响应分析的波动方法.该方法易于求解考虑行波效应的结构地震响应问题.分别针对水平和竖向地震作用情况,分析了二维框架结构柱的剪力和梁端弯矩的行波效应.结果表明:考虑行波效应时,柱的剪力和梁端弯矩存在增大现象,一些柱的剪力或梁端弯矩甚至出现竖向地震作用比水平地震作用大的现象.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应该考虑竖向和水平地震的行波效应.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主余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特征,量化主余震序列型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反应参数的影响,采用OpenSEES有限元软件建立了一个3层典型RC框架结构模型,并选取594条实际台站记录到的真实主余震地震动记录作为结构反应分析的输入激励,开展了结构地震反应计算,分析了余震与主震相对强度、场地条件和地震动输入强度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定量影响.结果表明:余震地震动对结构地震反应影响显著,最大可达90%,余震地震动对结构响应影响程度与其对主震的相对强度相关性较大,与场地条件相关性较小,规律不明显,余震强度对结构地震损伤影响明显.本文结果可供考虑主余震作用的结构抗震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常见的竖向不均匀高层结构、高耸结构的动力学分析问题,以弯曲振动为例考虑上部结构与地基基础的共同作用以及转动的影响,将非均质连续高耸结构简化为分段均匀的连续体,利用振型的正交性把偏微分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方程,提出分段均匀连续的动力分析模型,建立动力学分析方程,可以很方便的对不均匀结构进行动力分析.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斜交密肋框架结构在小震下的地震反应和大震下的构件屈服顺序及主体安全性能.方法运用ETABS程序对试算结构进行建模计算.通过改变框架内部密肋框格的构造形式,比较结构基本动力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弹性地震反应分析表明,嵌入的密肋框格与外框架共同工作,提高了结构抗侧刚度,改变不利振型出现顺序,降低了平面不规则结构的平扭耦联效应,使结构整体受力更趋合理;Pushover分析表明,倾斜设置的框格杆件传力路径更直接,首先参与结构抗震,通过自身的屈服和破坏发挥耗能减震作用,结构具有先密肋框格后外框架的分步延性破坏机制,符合现代结构分灾抗震设计原则.结论斜交密肋框架结构的提出,对于改善中高地震烈度区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配置不同高强钢筋的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在3个抗震设防烈度区按现行规范分别设计了按等强代换原则配置3种不同高强钢筋的空间框架结构(I组),利用OpenSEES软件对结构进行了多组双向水平地震动输入下的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并以HRB400钢筋为基础,按等面积代换原则将8、9度区结构的柱纵筋分别替换为HRB500及HRB600钢筋(II组),并完成相应非弹性地震反应分析以考察此做法对结构屈服机制的控制效果。I组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在同一烈度区,随配筋强度的增大,结构的整体和局部位移响应呈小幅增大,而杆端出铰率及转角延性需求都有所下降,结构抗震性能有所提高;8、9度区采用HRB400及HRB500钢筋的结构,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形成以柱铰为主或柱铰偏多的梁柱铰混合耗能机制,其地震反应相对不利,而采用HRB600钢筋之后,柱铰数量明显减少,抗震性能明显改善,但其柱端最大转角及其最大延性需求仍大于梁端,未能充分发挥梁端的良好耗能作用。II组结构的分析结果表明:将柱纵筋按等面积代换原则由HRB400钢筋替换为更高强度钢筋后,柱承载力得到实质性加强,柱铰数量显著减少,梁铰数量增加,结构形成了以梁铰为主或梁铰较多的混合耗能机构,其整体抗震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7.
有橡胶减震器的多层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线性模型,给出了采用橡胶垫减震器的有斜撑的高层框架结构的地震响应的计算程序,该程序考虑了结点变形,并分析了减震器参数的变化对地震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多层框架结构计算中梁端弯矩调幅,地震组合与非地震组合的比较,风荷载作用下柱的剪力和梁的最大弯矩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保证结构安全可靠,都要考虑地震荷载.破坏性地震之后,通常把造成建筑物损害的直接原因归因于竖向地震动.文中以国内外多次地震的竖向地震动加速度记录为数据基础,总结竖向加速度反应谱特征,通过对竖向反应谱特征的分析,给出竖向地震动反应谱,为工程结构的抗震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地震损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总结现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后损伤评估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结构抗震控制研究的新成果,提出一种新的结构震后损伤评估方法。该方法引入了框架结构层间屈服强度系数的概念,更适宜于框架结构震后的整体损伤评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