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大量钻孔岩心资料为基础,研究了后峡勘查区西山窑组沉积特征和成煤环境.该区西山窑组岩性主要以粗砂岩、中砂岩及砂砾岩等粗粒为主,夹细砂岩、粉砂岩、炭质泥岩、煤层及菱铁矿;成煤环境以滨湖泥炭沼泽和扇三角洲平原的漫滩沼泽为主,主要可采煤层发育于滨湖泥炭沼泽中,成煤环境较好,煤层厚度较稳定.该研究成果对该区煤炭开采及外围勘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童子岩组一段沉积特征分析,并结合天湖山矿区在闽西南凹陷区的空间位置,进一步了解天湖山矿区童子岩组一段的沉积环境和聚煤规律,划分了童子岩组一段有3个成煤期,这3个成煤期的聚煤作用随着海水进退而改变,煤层的好坏并不随着底板砂岩厚、薄而变化. 相似文献
3.
以永春天湖山煤矿区为例,通过对煤矿区之沉积环境及古生物特征的分析,掌握其岩煤层赋存特性,在指导矿井生产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湖山煤矿区位于福建省永春县境内,区域上属闽西南拗陷的东条带、福建省东部成煤带的中段,区内构造十分复杂,次级褶皱及滑脱构造发育。以F31缓倾角推覆断层为界,矿区西侧大部处于侏罗系火山岩的掩盖之下,童子岩组地层未见出露,但目前已有几个矿区的十几个钻孔穿过火山岩,揭露到煤系地层。通过对该地区的构造特征、沉积环境、聚煤规律等因素进行分析,对该区的煤炭资源前景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5.
论述研究区主要含煤地层的沉积特征,分析区内童子岩组第3段中下亚段沉积环境,从沉积区砂岩体的矿物、结构及构造特征、岩性岩相厦沉积组合、相的空间配置等方面重点分析研究含煤段的沉积特征与聚煤环境,提出了21^#、22^#煤层为海湾型潮坪沉积、28^#煤层为独立障壁岛泻湖沉积,其成果对区内煤岩屡对比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7.
龙永煤田吕凤煤矿区童子岩组地层特征及聚煤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龙永煤田吕凤煤矿区童子岩组各段的地层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吕凤煤矿区童子岩组的聚煤环境,并与整个龙永煤田区域上的该组地层沉积环境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8.
基于青藏高原江河源区内6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Monteith模型计算了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SPEI,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际变化上,长江源区1969年后SSPEI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发生突变,黄河源区不同年代变化趋势不同,但整体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无突变发生;季节变化上,对研究区影响较大的中旱和重旱集中在5~6月,湿润化趋势和干旱化趋势主要出现在长江源区夏季和黄河源区秋季,春季均无明显趋势;区内夏季SSPEI的Hurst指数几乎都大于0.5,有较好的持续性,春秋两季恰好相反,更多体现了反持续性。趋势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发现,整体上长江源降水增多和风速减小是其湿润化的主要原因,黄河源平均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下降是其干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基于青藏高原江河源区内6个气象站点1961~2014年逐日气象资料,采用Penman Monteith模型计算了标准降水蒸散指数SSPEI,研究了不同时间尺度下的干湿演变特征及其干旱频率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年际变化上,长江源区1969年后SSPEI整体呈显著上升趋势,并在2008年发生突变,黄河源区不同年代变化趋势不同,但整体呈不显著的下降趋势,无突变发生;季节变化上,对研究区影响较大的中旱和重旱集中在5~6月,湿润化趋势和干旱化趋势主要出现在长江源区夏季和黄河源区秋季,春季均无明显趋势;区内夏季SSPEI的Hurst指数几乎都大于0.5,有较好的持续性,春秋两季恰好相反,更多体现了反持续性。趋势分析和偏相关性分析发现,整体上长江源降水增多和风速减小是其湿润化的主要原因,黄河源平均气温上升和相对湿度下降是其干旱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