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使用先进的中频逆变式直流焊机,研究了1∶10大厚度比不锈钢电阻缝焊工艺和接头形成特点.研究表明,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焊缝熔核偏移现象可以得到有效的矫正,薄件侧形成满意的焊透率,焊缝成形美观;焊缝熔核呈现环形焊透的特点.中频逆变直流缝焊工艺可以代替传统的电容储能缝焊工艺,用于1∶10大厚度比不锈钢电阻缝焊.  相似文献   

2.
崔怀香  方臣富 《电焊机》2008,38(1):55-57
软开关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是电阻焊电源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设计了FB-ZVZCS-PWM变换器的主电路,通过校正隔直电容,使滞后臂实现ZCS;在相同规范条件下与传统的交流点焊机焊点做对比试验,验证了软开关逆变式点焊电源具有很高的热效率,系统输出电流平稳连续,加热过程平缓稳定,焊接过程中产生飞溅小,焊点压痕尺寸小,接头表面成形优良,能够满足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的精密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3.
徐向前  周好斌 《热加工工艺》2012,41(5):166-168,173
对厚度仅为0.1mm的超薄304不锈钢板进行点焊时,其焊点焊接所需焊接能量要求控制精确,否则很容易造成烧穿或焊不上,很难达到预期的焊接质量要求。鉴此,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的储能焊焊机的研制。通过分析超级电容器原理及其模型,得出了将其应用于储能点焊的理论依据。根据储能电容组的电压与储能能量之间是平方关系,储能电容组的容值与储能能量之间为比例关系,在焊接板材超薄的情况下,提出了调节电容组容量的大小来调节焊接能量的方法。根据电阻点焊过程中动态电阻的变化规律对放电回路的电流进行控制,这样可较好地解决焊接规范较硬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以PIC单片机为控制核心芯片的电容储能点焊机的电路系统设计.充分利用PIC单片机,完成了对储能电容组的恒流充电.将高频脉冲电流点焊理论应用于储能电容组的放电中,成功的解决了焊接强度和飞溅之间的矛盾,使焊接飞溅大大减少.所研制的焊机已成功应用于生产,焊接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中频逆变直流电阻焊电源与工频交流电阻焊电源的原理出发,对它们进行了比较,前者具有更高的焊接控制精度和焊接质量,能降低生产成本,节省基础投资,指出中频逆变直流电阻焊将成为电阻焊行业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描述了逆变电阻焊的特点:焊接电流稳定且控制精度高,从而明显提高焊接质量,延长电极使用寿命;逆变电阻焊频率较高,焊接变压器体积减小;焊接设备简化,功率因数较高,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概述了逆变电阻焊在汽车工业中的使用现状及应用前景,及其与焊接机器人配合应用优势及国内应用情况。介绍了逆变电阻焊机主电源,包括焊接变压器、功率器件和功率器件的保护等的研究发展,微机控制系统和质量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7.
电阻焊焊接电源发展方向之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清  吴林  张相军 《焊接》2000,(11):7-10,17
电阻焊焊接工艺是当今世界上应用最广的焊接方法之一,本文对电阻焊焊接电源今后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新世纪电阻焊焊接电源的主要发展方向,即继续开发高效节能三相均衡的电阻焊焊接电源将仍是21世纪的主题;各种以软开关为特征的逆变式电阻焊机将得到长足的发展;并对电阻焊电源的新技术原理和市场前景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压焊设备     
20084161软开关逆变式点焊电源设计及工艺研究/崔怀香…//电焊机.-2008,38(1):55~57软开关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是电阻焊电源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设计了FB-ZVZCS-PWM变换器的主电路,通过校正隔直电容,使滞后臂实现ZCS;在相同规范条件下与传统的交流点焊机焊点做对比试验,验证了软开关逆变式点焊电源具有很高的热效率,系统输出电流平稳连续,加热过程平缓稳定,焊接过程中产生飞溅小,焊点压痕尺寸小,接头表面成形优良,能够满足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的精密控制要求。图3参320084162电阻焊机自动测厚装置/黄超…//焊接学报.-2008,29(1):97~100为了适应电阻焊技术的发展,提高电阻焊机的自动化程度,针对电阻焊机的结构、应用场合,研究了一套基于光电编码器和PLC高速计数器的自动测厚装置。重点介绍了光电编码器的选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该测厚装置中的实际应用。该装置能将所测数据自动反馈回焊机控制器,然后选择预先设定的与焊件厚度相对应的最佳焊接参数,以便焊机自动分次焊接工件。结果表明,该测厚装置能达到选择焊接参数的精度要求,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图5表1参820084163口径达...  相似文献   

9.
压焊设备     
20084161软开关逆变式点焊电源设计及工艺研究/崔怀香…//电焊机.-2008,38(1):55~57软开关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是电阻焊电源领域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设计了FB-ZVZCS-PWM变换器的主电路,通过校正隔直电容,使滞后臂实现ZCS;在相同规范条件下与传统的交流点焊机焊点做对比试验,验证了软开关逆变式点焊电源具有很高的热效率,系统输出电流平稳连续,加热过程平缓稳定,焊接过程中产生飞溅小,焊点压痕尺寸小,接头表面成形优良,能够满足逆变式电阻点焊电源的精密控制要求。图3参320084162电阻焊机自动测厚装置/黄超…//焊接学报.-2008,29(1):97~100为了适应电阻焊技术的发展,提高电阻焊机的自动化程度,针对电阻焊机的结构、应用场合,研究了一套基于光电编码器和PLC高速计数器的自动测厚装置。重点介绍了光电编码器的选型、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在该测厚装置中的实际应用。该装置能将所测数据自动反馈回焊机控制器,然后选择预先设定的与焊件厚度相对应的最佳焊接参数,以便焊机自动分次焊接工件。结果表明,该测厚装置能达到选择焊接参数的精度要求,能很好地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图5表1参820084163口径达...  相似文献   

10.
徐向前  周好斌 《焊接技术》2012,41(2):32-35,70
针对超薄不锈钢板应用常规的储能焊焊接时焊接工艺参数难以控制,提出了基于超级电容器的储能焊焊机的研制.通过分析超级电容器原理及其模型,得出了将其应用于储能点焊的理论依据.根据点焊过程中所需的能量对电容组贮存能量进行控制,以及电阻点焊过程中动态电阻的变化规律对放电回路的电流进行控制,可较好地解决点焊工艺参数较硬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李铜  刘明宇  王笑川 《电焊机》2005,35(2):35-38
分析了小型及微型零件电阻点焊的工艺特点及其现有的焊接设备和工艺易出现的问题;明确提出了小型及微型零件电阻点焊的能量工艺参数除了峰值电流IM、峰值电流时间tM外,电流波形上升沿不同阶段的di/dt是影响焊点强度及其飞溅的第三个重要工艺参数;阐明了任意波形控制法和任意波形控制法点焊新工艺是解决焊点强度高又无飞溅这一对矛盾的有效途径。研制的波形控制智能型电阻电焊机在提高某航天火工品的焊接质量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罗怡  朱洋  万瑞  谢小健 《焊接学报》2016,37(1):85-89
利用实时监测结构负载声发射信号实现了镀锌钢板电阻点焊过程中的飞溅现象的检测. 以焊接飞溅声发射事件的正峰值和振铃计数为考核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设计法设计焊接试验和方差分析法进行显著性检验,研究了镀锌钢板电阻点焊飞溅的主控因素. 结果表明,焊接飞溅释放出的能量当量可由其声发射事件的正峰值和振铃计数两个特征参数定量评估. 影响焊接飞溅的主要因素为焊接电流和电极力,而焊接电流所起的作用比电极力更为重要. 焊接时间和焊接电流与电极力的交互作用对焊接飞溅的影响相差不大. 焊接电流和焊接时间越大,焊接飞溅当量越大;电极力越大,焊接飞溅当量越小.  相似文献   

13.
苏宪东 《电焊机》2011,41(1):1-6
采用双MCU和CPLD作为控制器件,建立了以单片机为核心的焊接工艺过程控制系统构成的研究开发系统,为数字MIG逆变焊杌提供必要的硬件基础.对基于微电脑控制的数字MIG逆变焊机进行了研究和开发.对数字MIG逆变焊机的焊接过程进行了试验,通过精密控制脉冲焊接过程不同阶段的焊接电流,实现了无飞溅、焊缝成形美观的MIG焊接;通...  相似文献   

14.
热处理工艺对TRIP980钢板点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世同  陆善平 《焊接学报》2017,38(8):111-114
采用不同焊接工艺对TRIP980钢板进行点焊试验,研究了焊接电流、焊前预热及焊后热处理工艺对点焊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焊点的熔核直径和拉剪力均增大,但当电流过大而发生飞溅时,焊点的熔核直径和拉剪力开始减小. 焊前预热工艺可提高点焊飞溅电流,进而可以获得更大的熔核直径及拉剪力. 在对焊点进行焊后热处理的情况下,当焊接电流与焊后热处理电流之间的冷却时间超过900 ms时,可显著改善熔核组织,降低熔核硬度,提高焊点拉剪力.  相似文献   

15.
铝合金直流点焊神经网络建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三相次级整流点焊机和动态参数检测系统,研究了硬铝合金LY12直流点焊焊接性;在大量工艺试验基础上,运用神经网络方法,构造了一种离散型人工神经网络点焊质量预测与评估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对点焊焊接电流、极间电压和焊点剪切力等预测模型的输入、输出参数进行离散化处理,可以实现输入向量空间到输出向量空间的映射,构造的预测模型具有良好的有效性和容错性,适用于铝合金直流点焊质量的预测和评估,为最终实现电阻点焊的智能制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Nonlinear methods are used to analyze current signal of spot welding and the minimum embedding dimension, correlation dimension, the optimal time delay and the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 of current signal time series are calculated in this paper. The chaotic character of current signal time series is discovered. Then a chaotic neural network is built and used to predict the future current signal. Means of residual error out of the network are used us eigenvalue of current signal during spot welding. It is shown that spatter can greatly affect the means of residual error of spot welding after analysis, the mean values of output errors of signal contaminated by spatter noise are more than O.08,but the mean values of output errors of the signal with no spatter noise are less than O.04,so mean of residual errors can be employed as the character of spatter.  相似文献   

17.
双相钢胶焊与电阻点焊接头性能对比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接头的拉剪力、熔核的微观组织、动态电阻曲线和焊接性范围4个方面.对比分析双相钢透胶胶焊和电阻点焊的接头性能.结果表明,胶焊熔核开始形成时间提前于点焊,使得在小电流情况下胶焊的焊点拉剪力要普遍高于点焊;胶焊在中等电流情况下便会产生严重飞溅,使得在大电流情况下点焊焊点拉剪力要更高些.因此,在制定胶焊的焊接工艺参数时应选择比电阻点焊偏低的焊接电流,而适度增加焊接过程的电极力有利于抑制飞溅产生.  相似文献   

18.
Abstract

Although there have been a number of investigations on monitoring and controlling the resistance spot welding (RSW) of low carbon galvanised steels, those of advanced high strength steels (AHSS) are limited. A data acquisition system was designed for monitoring weld expulsion via the measurement of voltage, current, electrode force and displacement and the calculation of resistance. The dynamic resistance, electrode force and tip displacement were characterised and correlated with the phenomenon of expulsion during RSW of dual phase (DP) steel using an ac welder. Two control strategies for DP600 spot welding were proposed on the basis of the rate of change in the dynamic resistance and the electrode force.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自蔓延焊接过程中高温、飞溅、烟尘和爆炸等危害现象产生的杌理和因为,以及时焊接操作人员和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并且结合焊接工艺和个人保护,提出了安全有效的针对性防护措施,形成了切实有效的自蔓延焊接安全生产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