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双星"增强系统近空间伪卫星布站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柴霖  马卫华 《电讯技术》2007,47(1):64-67
布设近空间伪卫星可改善"双星"星座构型,实现无源定位,达到GDOP的最小化.从剖析GDOP的内涵出发,针对"双星"星座和近空间伪卫星特点,运用空间解析几何及矢量代数知识,推导出一种直接判断伪卫星空间位置的布站算法.该算法从几何角度,直观地确定近空间伪卫星的最佳布设点,具有简便、快捷、直观、形象的特点.不仅解决了"双星"增强系统的关键技术,也为近空间平台的应用提供了相关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2.
呼玮  杨建军  田璐 《无线电工程》2009,39(9):25-27,64
基于临近空间的伪卫星具有非常显著的定位优势,提出了基于临近空间飞艇定位的伪卫星方案。通过理论分析,设计了基于4颗伪卫星的最佳布局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伪卫星覆盖区域内各点的几何精度因子;通过对伪卫星的星历误差、星钟误差和对流层延迟误差等主要误差源的分析,计算得到了基于飞艇伪卫星的定位测距误差,并给出了伪卫星覆盖区域内用户的定位误差。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临近空间的伪卫星具有较好的定位精度,可以满足区域导航定位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3.
利用铷钟实现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双星定位系统(RDSS)的局限性,提出了利用高精度时钟,即铷钟作为接收机内部时钟,如接收机能够测量用户至卫星的伪距,在气压高度表的辅助下,双星定位系统可以与捷联惯导进行有效的伪距组合。仿真结果表明,组合后的导航系统具有输出导航参数误差小的特点,为发展双星定位系统提出了一条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基于蜂窝构型的空基伪卫星定位网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伪卫星是基于非星基平台提供附加导航信号的设备,可与现有导航卫星共同工作或独立工作,能有效地改善导航性能。当伪卫星独立工作时,其空间分布对导航定位性能和应用有很大影响。针对基于中高空飞行器平台伪卫星网络的定位特点,提出一种高/低空混合蜂窝构型,并对可见性、远近效应和精度因子(DOP)分布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蜂窝构型具有覆盖范围大、拓展方便和DOP好的优点,能够提高覆盖地域的定位性能。  相似文献   

5.
双星定位导航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双星定位导航系统@高路双星定位导航系统高路双星定位导航系统为我国“九五”列项,其工程代号取名为“北斗一号”,该系统为我国自己独立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定位通信系统。美国的Geostar公司在1983年提出一种卫星导航系统,采用分布在赤道上空,间距为30o~60...  相似文献   

6.
基于临近空间飞艇定位的伪卫星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玮  杨建军  何苹 《无线电工程》2009,39(10):24-27
为满足卫星导航系统由于某种原因暂时不能使用时的导航定位需求,提出了2种基于临近空间飞艇定位的伪卫星方案,重点研究飞艇独立组网定位方案。对飞艇的覆盖区和定位可用区进行了计算,得到在考虑仰角作用下飞艇的实际定位可用区域。通过仿真计算对伪卫星布局与几何精度因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伪卫星布局的基本原则,为实际应用提供了定量依据,并给出了伪卫星布局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7.
柯小静 《电讯技术》2007,47(2):109-111
介绍了一种基于铷钟的双星系统用户终端机--连续导航无源双星定位系统.该系统用高稳定度铷钟作为时间基准信号,实现了无源导航定位功能.  相似文献   

8.
基于陆基增强系统提高双星定位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实如  孙尧 《导航》2002,38(1):15-22
针对我国自行研制的双星定位系统提出了几种提高其导航定位精度的改进方法,着重研究了通过建立陆基增强系统来提高双星定位能力的技术方案,并对该方案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理论分析,讨论了陆基导航台与双星系统的时间同步问题,增强后的双星系统用户端安装导航处理器,工作方式为被动无源工作模式,分析表明,对双星系统增强后,提高了导航的可靠性,减小了定位几何系数GDOP,提高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9.
提出了一种新的直序扩频体制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超长PN码序列的快速直接捕获方法,即通过估计本地与卫星时间偏差来确定延迟时间,从而预置本地伪码的“延迟—等待”捕获法。文章深入分析了该方案实现的主要技术细节和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10.
超长PN码的延迟–等待直接捕获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新的直序扩频体制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超长PN码序列的快速直接捕获方法,即通过估计本地与卫星时间偏差来确定延迟时间,从而预置本地伪码的“延迟一等待”捕获法。文章深入分析了该方案实现的主要技术细节和捕获性能。  相似文献   

11.
北斗无源定位系统及其卡尔曼滤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玲 《电子科技》2010,23(12):49-51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于卫星数目有限,不能实现实时三维无源定位。文中提出利用铷钟作为北斗接收机内部时钟,进行无源定位的工程实现方案,该方案利用接收机测量的伪距信息以及数字高程来解算用户位置。介绍了北斗接收机连续定位原理、解算方法,并根据试飞数据分析了目前能达到的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12.
现代化GNSS导航电文设计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导航电文是导航卫星信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计优劣将直接影响系统的时效性、完整性、灵活性、可靠性、可扩展性等服务性能以及用户使用成本。该文分析比较了各种导航电文的设计以及现代化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导航电文在数据内容、编码性能、编排结构以及播发方式等方面的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这些改进措施使系统服务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且更便于用户使用。借鉴现代化GNSS导航电文在纠错码、校验码以及交织码相结合的多重差错控制方案,帧结构与数据块结构相结合的电文编排方式,星间、频间电文交叉播发方式等方面的设计,提出了我国COMPASS系统导航电文基本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13.
GPS-based navigation and attitude determination of LEO satellites is presently considered as an alternative to the conventional systems which utilize earth sensors and magnetometers. The onboard GPS receiver determines the orbit position of the LEO satellite by the conventional system of linearized navigation equations, requiring the simultaneous reception of ranging signals from four GPS satellites by a single antenna. For attitude determination, pairs of antennae, suitably mounted on the satellite and feeding a common receiver, form several interferometric baselines. The baselines vectors, defined in a given coordinate system, determine the attitude of the satellite. For each baseline and each GPS satellite, the difference in phase of the received signal carriers is measured. The differencing operation eliminates the receiver clock bias. Solutions for the baseline vectors can be obtained with signals received from only three GPS satellites. If the coverage of a receive antenna is restricted to less than the hemisphere it will not have four GPS satellites in view all the time. It is demonstrated that a GPS pseudolite transmitter located on earth supplements the system, which then provides a usable geometric dilution of precision (GDOP) for position determination and an improved position dilution of precision (PDOP) for attitude determination. Pseudolites can be co-located with the gateways which provide access to the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s (PSTNs) for the LEO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相似文献   

14.
北斗双星定位系统(RDSS)采用有源定位体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采用三星无源定位体制可以克服双星导航定位系统用户位置容易暴露和系统用户数量容易饱和两大缺点.同时,提出了无源北斗/惯导组合导航系统方案.仿真结果表明,组合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定位精度,降低对惯导精度的要求,从而降低整个组合导航系统的成本.  相似文献   

15.
地基雷达部署对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不同地基雷达(GBR)部署方式对探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的性能影响问题,该文建立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模型和GBR探测模型,依据目标雷达截面积(RCS)、探测距离和观测角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提出检测概率、跟踪系数和资源冗余率3种雷达探测性能评估指标,仿真分析GBR前沿部署、接力部署和要地部署方式对临近空间高超声速目标探测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沿部署和接力部署相结合的探测效果好,前沿部署首次发现目标距离远,能提供的预警时间长,要地部署跟踪时间短,资源冗余率高。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工程实践性,能为临近空间预警系统中GBR部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刘宁  李斌  路阳 《现代导航》2013,4(3):181-185
多卫星系统导航时,可见星数目大幅度增加,导致导航解算运算量成几十倍增长,加重了用户接收机尤其高动态接收机的负担。针对传统选星算法在卫星数目较多时耗时太长,无法满足导航实时性要求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多卫星导航系统选取多颗次优星的快速选星算法,通过建立多卫星导航系统的几何精度因子(GDOP)分析模型,基于可见星仰角及方位角的分区、筛选,给出了被排除卫星的分布规律。仿真结果表明,在损失较少定位精度的情况下,可大大减少导航定位解算的运算量。  相似文献   

17.
石荣  邓科  阎剑 《现代导航》2014,5(4):239-244
针对导航的多样化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逆向无源定位的辐射源目标地图导航新方法,以已知坐标位置的辐射源目标为参考点,通过无源定位方程的逆向求解实现了运载体的单站独立导航和多站协同导航,并对该方法的基本原理、实现形式、重要特点以及所涉及的主要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从而为抗干扰、反欺骗、多样化导航应用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