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6 毫秒
1.
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为语篇分析提供了新思路,其中及物性分析是系统功能语法的核心部分。同时,及物性理论也对语篇原文及译文的分析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试图运用及物性理论来对比解读李清照的《一剪梅》及其英译文(茅于美译),从而探析语篇原文与译文的异同,进而认识译文的优点与不足。  相似文献   

2.
从韩礼德的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一诗的几种译文进行语篇纯理功能分析: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描述诗歌及其译文,检验功能语言学在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4.
翻译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学科的交际活动。翻译实践的发起者、原文作者、译者和译文读者构建了主 要交际主体和交际时间空间。译者传递跨文化信息过程中能动作用至关重要,关键在于译者负责领会翻译发起者 意图,分析源语语篇,制定策略,满足译文读者群需求。文章概述并解析影响翻译过程的语篇外部和内部要素。 语篇外部要素包括情境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功能;语篇内部要素包括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译者基于此认知,须 于分析源语语篇之际,结合语篇内外部要素综合考量,运用确定之恰切翻译策略,恰当实现翻译意图,创造出合 适译文,藉此促进世界不同文化的发展和融合。  相似文献   

5.
韩礼德建构系统功能语法是为了给语篇分析提供理论。系统功能语法可运用于很多领域。这一理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在实践中得到了不断的证实。在此从语篇功能角度出发,对马克.吐温的《审判》一文的英语原文及其汉语译文做语篇衔接功能分析,作为对优秀文学作品从语篇功能角度分析和欣赏,进而来看一下英汉语篇衔接手段的异同。  相似文献   

6.
在K.Reiss的翻译类型学的框架下,帆船竞赛规则的语篇类型属于信息语篇,语言特征主要是专业术语多、涉及面广,且语篇指令功能突出。通过对比分析原文和译文,帆船竞赛规则语篇的主要功能得以阐明,即传递信息,所以其翻译的目的是达到内容与原文一致,准确、严谨、清晰、流畅地体现帆船竞赛规则语篇的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7.
理想的译文是在各个层次、各个方面都与原文等值。本文探讨了翻译中,无法使译文与原文完全等值而如何处理的问题。文章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应视不同语境、不同语篇、不同类型进行不同取舍。取与舍的目的是为了求得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文交际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试图从语用学视角对公示语翻译中的问题进行整理,并结合语篇类型学和翻译学理论对公示语翻译的问题、翻译策略和评估模式进行探讨。本文认为公示语翻译应综合考虑以下几层关系:译文与公示语设立者的意图、译文与原文、译文与译文受众,同时根据公示语不同类型有所侧重,力图得出最佳翻译。  相似文献   

9.
语篇翻译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语篇连贯的识别与重构的过程,原文语篇中的连贯性能否再现直接关系到译文的交际功能能否实现以及译者所要采取的翻译策略。本文从语篇视点的角度出发,对翻译实践进行重新审视,并从语境、文体、逻辑连贯等方面来探讨语篇连贯在翻译中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语域理论将语场、语式和语旨作为语域的三个变项,分别与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相对应进行理解和解释,兼顾了语言系统内部的纯语言意义与语言的社会意义与功能.将语域理论与广告翻译相结合,通过对广告语篇的语场、语式和语旨进行分析,力争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文的情景语境,实现广告翻译在概念功能、语篇功能和人际功能三个层面上的对等.  相似文献   

11.
从诗歌的语言层面,即格律、意象和语法,以及对诗歌的语言表层产生深刻影响的深层文化传统层面、文化背景、思维方式、美学和批评理论等方面分析了中英古典诗歌的差异.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加之中西不同的文化传统等各方面因素共同形成了中英古典诗歌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古诗英译涉及古代汉语和英语两种差别迥异的语言文化,是各种翻译理论的试金石.汉语古诗音、形、意密切结合,尤其适合诗意的传达,其“意合”特征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元性,而这恰恰是诗歌的区别性特征之一.译者需要力求避免对古诗的单一性解读,用英语的形合特征取代汉语的意合特征,或者一味移植汉语的意合特征;应该采取创造性的翻译策略,适度倾向原文意合特征,激发译文读者对原诗的多重解读.  相似文献   

13.
回顾了英国文学史上的主要诗人及其诗歌代表作,结合中国古代诗论,发现英文诗歌的审美特征;同时,通过对英文诗歌的阅读与研究,探讨一般英文诗歌的常用鉴赏方法,提出有关英文诗歌鉴赏的几则建议。  相似文献   

14.
节奏在诗歌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尤金·奈达博士提出的功能等效为理论依据,用实例来证明诗歌翻译中实现节奏等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而阐明诗歌翻译与鉴赏中“节奏等效”原则。只有在翻译过程中再现原诗中的节奏美—也就是实现“节奏等效”才能更好地再现原作,并实现功能等效。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将中国传统诗歌翻译成英语,与国际友人们一起分享我们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是新时代的目标之一,这样就使格律诗英译成为一大重点与热点。格律诗的产生,是基于一系列基础要求的完善而形成的。因此,在对格律诗进行英译的同时,很难顾全其所有内容、形式,必然存在取舍问题。因而,格律诗的具体英译方法需要探索和尝试。无论是形式上的格律平仄、声韵特点、阅读特点,还是内容上的对仗修辞、典故运用、文化习俗,都要进行一定的比对与研究。可以说,格律诗的翻译方法探讨,既是对中英诗歌的共同点进行考校,也是对对等翻译问题的讨论。  相似文献   

16.
作为结构主义向解构主义转向中一种重要的文本理论,互文性强调文本的相互指涉、渗透、吸收和转化。从互文性理论审视中国古诗中文化意象的翻译,可以成为诗歌翻译实践及其研究的一个新的视角,译者既要充分认识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意象的互文性特点,又要采取适当策略准确传递源语的互文指涉,同时激励读者产生积极联想,了解异域文化,形成有效的互文。  相似文献   

17.
数字习语因为其简明扼要、生动形象等特点,在英语和汉语中均占据一席之地。通过大量实例,分析归纳了英语和汉语数字习语的句法功能。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英汉数字习语互译的几种策略:字面译法、字面加注译法、借用法、归化译法以及释义译法。  相似文献   

18.
英语作为一种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在中国掀起了学习高潮,尤其是英语口语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论述英语口语中的节奏,阐述了英语节奏的特点,特别是英诗的音步特点,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旅游文本具有呼唤功能、信息功能和表达功能。英译中文旅游文本时,应根据文本类型,考虑中外文化差异和读者接受能力,确定目的语译文的文本功能类型,采取合适的翻译策略:重构译文内容和形式、读者接受与阐释法、类比释义法。  相似文献   

20.
语码转换是在同一次谈话中使用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语言变体,它是一种有效的交际策略。汉英语码转换是校园社交中的普遍现象,以此为背景分析了汉英语码转换的形式和社会功能,并对汉英语码转换现象在中国的普及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