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2.
3.
偏压双连拱隧道信息化施工与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湖南一高速公路偏压双连拱隧道进口段埋深浅、地质条件复杂以及隧道结构受力复杂等情况,对隧道典型断面的拱顶下沉量、中墙顶部位移和收敛位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结合隧道开挖情况和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其发展规律和产生原因,给设计和施工反馈围岩变形信息,指导现场施工。同时,对隧道的施工全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把有限元计算结果与现场监测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二者反映围岩位移的变化规律是一致的,能够动态地指导偏压双连拱隧道全过程施工,确保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4.
偏压连拱隧道施工过程的优化研究 总被引:66,自引:17,他引:66
采用ANSYS V5.61版有限元分析程序对云南元磨高速公路桥头隧道采用的施工过程进行了二维有限元分析,其中模拟了3种开挖顺序,获得了偏压连拱隧道在采用不同开挖顺序施工时各阶段围岩的应力、应变状态、地表沉降以及隧道支护结构中的内力变化情况,通过对比、分析,并和现场景测资料相比较,得出一些有益的结论,为云南元磨高速公路连拱隧道采用的施工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连拱隧道中隔墙现场监测及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隧道工程建设中,现场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在修正设计、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隔墙作为连拱隧道的中枢结构和重要承载构件,其受力及位移情况往往对工程成败和安全起着决定性作用。在多座连拱隧道现场监测工作的基础上,文章主要介绍了主筋轴力量测、混凝土表面应变量测、混凝土内部应变量测,以及位移量测等针对连拱隧道中隔墙的现场监测方法,并结合中隔墙主筋轴力量测,给出一现场监测及分析实例。最后,对连拱隧道中隔墙现场监测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室内模型试验是研究连拱隧道围岩变形特性及压力分布模式的一种有效手段。依托某高速公路偏压连拱隧道的1:50室内模型试验,由快速直剪、单轴抗压试验确定隧道围岩、隧道初次衬砌及中墙的材料配比。对于Ⅳ级围岩得到的配比为:重晶石粉:砂:浆糊(水:小麦淀粉=1 000∶50)=12∶2∶2.1;对于隧道初衬及中墙得到的配比为:水:石膏:重晶石粉=0.65:1:0.06。根据该配比配制连拱隧道模型材料并进行连拱隧道开挖及中墙施作。将模型试验与数值模拟的结果进行对比,表明该材料配比能够很好地模拟连拱隧道的力学特性,可以较好地应用于连拱隧道室内模型试验。 相似文献
7.
以福州机场二期工程罗汉山隧道为例,详细介绍了该特大断面连拱隧道施工过程中中隔墙监测技术方案,并结合其他监测项目的监测结果指导施工,从而保证隧道施工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依托工程实例,基于双塌落拱假定,并考虑偏压地形产生的地层推力对连拱隧道衬砌结构造成的影响,建立改进的结构-荷载模型进行偏压连拱隧道衬砌结构荷载计算,并与地层-结构模型以及监测数据比较,得到改进的结构-荷载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隧道周边围岩状态较差,隧道开挖可能引起边坡滑移的情况下,改进的结构-荷载模型可以很好地预测隧道结构的危险位置,适用性较好;对于围岩条件较好或者偏压地形作用不明显时,计算结果相比地层-结构模型以及实测数据更安全。 相似文献
9.
10.
特大断面连拱隧道中墙偏压机制及施工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墙作为连拱隧道的主要承载结构,自身的稳定性直接影响着隧道工程整体的稳定性,是连拱隧道设计和施工的重点。中墙失稳的主要力学原因是中墙受力不均而产生偏压失稳,因此,控制中墙稳定的关键是控制中墙偏压及其偏压程度。中墙偏压的出现源于隧道工程自身的地层偏压和非对称式施工产生的施工偏压,根据中墙受力状态可以确定地层偏压、施工偏压下中墙偏压的条件及偏压发生部位;利用有限元计算方法对地层偏压、施工偏压条件下不同施工工序进行计算,分析不同工序对中墙偏压的影响;根据得到的规律对施工工序进行优化分析;最后,给出双向八车道连拱隧道的工程实例。 相似文献
11.
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对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出现的中隔墙渗漏水问题进行了综合性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对完善双连拱隧道中隔墙防排水设计和提高施工质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张石高速公路二期工程中岔道2号双连拱隧道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对初期支护体系中的锚杆支护进行了监测分析,并对双连拱隧道锚杆支护的设计、施工提出了一些建议,验证了锚杆支护体系在设计和施工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双连拱隧道的施工、设计特点,针对不同的地质条件,论述了相应的施工技术和方法,探讨了围岩支护体系的施工措施,总结了隧道中的施工控制要点,指出双连拱隧道具有的结构施工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以宜巴高速公路青龙隧道为研究对象,利用有限元对浅埋偏压的隧道进口段采用左右两洞不同施工顺序时的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围岩的位移、应力以及初期支护结构中的内力分布,通过对比研究,确定了先施作埋深较深的洞,再施作浅埋洞作为该隧道的最优施工方案,对类似的其他浅埋偏压隧道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设计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施工现场地质条件,介绍了隧道进洞施工方法及工艺,解决了朔州隧道进口浅埋偏压进洞的难题,达到了快速进洞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黄土连拱隧道中墙结构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隧道施工过程的应力变化对隧道的稳定性有重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离石连拱隧道的二维弹塑性数值模拟,分析了隧道在开挖各阶段的应力和变形情况,针对隧道中墙受力情况进行了专题研讨,进而对连拱隧道的结构设计和施工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采用中导洞施工方法,对浅埋偏压连拱隧道的两种不同施工顺序(先挖深侧后挖浅侧或先挖浅侧再挖深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两种不同施工顺序下围岩应力、位移,中墙应力、位移及初期支护内力、位移的变化值,得出“先浅后深”施TII~I序优于“先深后浅”施工顺序。 相似文献
18.
两江连拱隧道所穿区域地形偏压严重,且岩体破碎,连拱隧道施工开挖对围岩扰动大,不同的施工方案及施工工序隧道支挡结构受力影响较大,本文结合穿越严重偏压地层的两江连拱隧道为例,基于数值分析方法,对在不同施工工序方案下隧道结构内力、变形及偏压支挡结构力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对于复杂地质条件下浅埋偏压连拱隧道,先开挖浅埋侧隧道后开挖深埋侧隧道的施工顺序,比先开挖深埋埋侧隧道后开挖浅埋侧隧道的施工顺序更有利,先开挖浅埋埋侧右洞时,隧道初期支护结构内力、变形及偏压支挡结构桩的内力均比先开挖深埋侧左洞时小,但不管是采用哪种开挖顺序,深埋侧隧道拱顶位移均大于浅埋侧隧道,内排桩的所受弯矩也均大于外排桩。 相似文献
19.
依托江西景婺黄(常)高速公路白洋冲一号隧道工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偏压连拱隧道在V级围岩浅埋段初期支护结构进行了优化分析,从理论上证实了偏压连拱隧道初期支护结构不对称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