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者对蒙旦蜡的重要组成烷醇进行了GC/MS和GC分析,得到了正构一元烷醇的碳数分布和含量分布。XDCWA和XDOWA正构一元烷醇的碳数分布主要为C_(20)—C_(32),其中C_(26)的含量最高;而SLCWA和SLOWA碳数分布主要为C_(22)—C_(30),C_(28)的含量最高。XDCWA、XDOWA、SLCWA和SLOWA都是以偶数碳醇占优势。正构一元烷醇的检出量占纯蜡的百分含量为:XDCWA17.57%,XDOWA11.33%,SLCWA8.68%,SLOWA6.71%。众所周知,高级烷醇是各种动物蜡和植物蜡的重要组成,其碳数分布及各组分所占比例的多少,影响着蜡的性质及其应用。如巴西棕榈蜡主要为三十烷醇和二十六酸形成的酯,(即虫蜡酸蜂蜡酯,C_(25)H_(51)COOC_(30)H_(61)约占75%,只有少量的C_(24)~C_(34)偶碳脂肪酸和醇类以及C_(27)的直链烷烃,蜂蜡主要为三十烷醇和十六烷酸(即软脂酸蜂蜡酯,C_(15)H_(31)COOC_(30)H_(61))和二十六酸三十酯,占73%,还有C_(29)和C_(31)烷烃等烃类,占15%,以及少量的游离酸和游离醇;四川虫蜡,则为异二十七烷醇和异二十七烷酸形成的蜡,约占60%,还有二十六酸二十六酯(即虫蜡酸虫蜡酯,C_(25)H_(51)COOC_(26)H_(53)),占15%,二十四酸二十六酯,占10%,三十酸二十六酯,占2%,也有少量离游烯醇和2~8%的烃类。蒙旦蜡更是如此,由于蒙旦蜡原料煤的来源不同,组成有较大的差异。蒙旦蜡中烷醇的组成和化学结构对蜡的物理化学性质(熔点,乳化能力,硬度,酸值,皂化值,粘度等)有着很大的影响,这一点对蜡的深加工及其应用是极其重要的。作者对蒙旦蜡的化学组成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做了“烷烃组成”③工作,本文继续对烷醇部分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将阴离子树脂交换色谱法分离出的蒙旦蜡游离酸通过重氮甲烷(CH_2N_2)酯化,得到蜡酸甲酯。经GC/MS分析,碳数分布为XDCWFAC_(20)~C_(84),XDOWFA C_(20)~C_(34),SLCWFA C_(20)~C_(33),SLOWFA C_(20)~C_(33)。经硝酸氧化后,游离酸的碳数分布未发生变化。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正构一元烷酸在游离蜡酸中的百分含量为:XDCWFA50.52,XDOWFA78.47;SLCWFA83.01,SLOWFA97.63。在纯蜡中相应百分含量为:6.32,32.96,35.69,54.67。最高含量碳分布:SLCWFA和SLOWFA中为C_(28),XDCWFA为C_(28),而XDOWFA为C_(26)。与蒙旦蜡烷醇一样,表现出很好的奇偶规律,即偶数碳烷酸占绝对优势。XDCWFA和XDOWFA有着比SLCWFA和SLOWFA更复杂的化学结构。  相似文献   

3.
蒙旦树脂中结合酸的化学组成与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云南潦浒、寻甸、吉林舒兰蒙旦树脂中结合酸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树脂疆酸均以正你烷酸为主要成份,其分布为C12-C28,高含量的正构烷酸集中存在低碳数一端,C20含量最高,其次为C16,而舒兰结合酸中,正侈烷酸上 对优势,且C16为最高含量的化合物,去氢松香酸在每人个样品中含量较低,其它三环二萜酸,如松脂酸等异构体或立体异构体含量也非常低,具有五环三萜骨架的酸性性质,在潦浒  相似文献   

4.
蒙旦蜡氧化精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潦浒、寻甸、昭通旦蜡进行了脱树脂和氧化精制研究,探索国产蒙旦蜡能经精制漂白后满足合成改性O蜡、E蜡、OP蜡的要求,实验结果表明,潦浒、寻甸两工厂生产的蒙旦蜡经氧化精制不能达到完全脱色,而昭通蒙旦蜡在相同的精制条件下极易脱色,所得浅色蜡质量好,达到和超过国外同类产品的质量,因此昭通蒙旦蜡是生产浅色蜡的理想原料,在精制反应中,加入适量YPSO-1添加剂,对改善反应条件,蜡相与无机相的分离,浅色蜡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海淀区大气PM10中正构烷烃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索氏抽提与层析柱前处理以及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方法检测了2004~2005年北京市海淀区采样点大气PM10中的正构烷烃.实验数据表明,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范围在nC11~nC32之间,相对含量较大的范围为nC16~nC29,且随碳数递增,正构烷烃以等间距顺序出峰,秋季和夏季的色谱图基线比较平稳,UCM鼓包峰较小,冬季有不明显的UCM鼓包峰,春季有明显的UCM鼓包峰,23≤Cmax<27,1<CPI<3,(nC21+nC22)/(nC28+nC29)值除冬季以外,春季、夏季和秋季的平均值均小于1.表明北京市海淀区2004~2005年大气PM10中均检测出丰富的正构烷烃,正构烷烃主要来自高等植物等现代生物和化石燃料(石油、煤等)的不完全燃烧双重来源.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认识板桥斜坡油气成藏特征,明确其原油成因类型和来源,应用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原油碳同位素组成特征等地球化学资料,对板桥斜坡不同部位不同层系的12种原油进行了油油和油源对比研究。分析表明,板桥斜坡原油基本为成熟原油,具有三种成因类型:第一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较重,正构烷烃分布完整,伽马蜡烷含量低,来源于沙三段烃源岩正常成熟的原油,主要分布在板桥低斜坡;第二类原油主要分布在高斜坡,埋藏较浅,发生一定程度生物降解,碳同位素组成相对较轻,正构烷烃不完整,Pr/Ph普遍小于1,伽马蜡烷含量低,成熟度要比第一类原油略低,说明该类原油在沙三段烃源岩供烃成藏之后,由于断层活动,油气向高部位运移,形成次生油气藏;第三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最轻,正构烷烃极不完整,成熟度要也比第一类原油略低,但伽马蜡烷含量高,可能有沙一段烃源岩对其贡献作用。  相似文献   

7.
将炼油厂的催化油浆、重催油浆、催化重焦蜡和加氢尾油进行族组成分离,取其中的饱和烃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油的饱和烃中大部分是正构烷烃;催化油浆、催化重焦蜡和加氢尾油中正构烷烃分布较宽,主要含C16~C34,重催油浆中正构烷烃分布较窄,主要含C17~C30;在实验操作条件下,随着正构烷烃碳原子数增加,以C24为参比的相对校正因子从0 81增至1 30。  相似文献   

8.
将炼油厂的催化油浆、重催油浆、催化重焦蜡和加氢尾油进行族组成分离,取其中的饱和烃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4种油的饱和烃中大部分是正构烷烃;催化油浆、催化重焦蜡和加氢尾油中正构烷烃分布较宽,主要含C16~C34,重催油浆中正构烷烃分布较窄,主要含C17-C30;在实验操作条件下,随着正构烷烃碳原子数增加,以C24为参比的相对校正因子从0.81增至1.30.  相似文献   

9.
石蜡碳分布及正构烷烃含量测定——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碳分布及正构烷烃质量分数是反映石蜡内在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适应石油二厂全炼蜡不断开发新产品,扩大国际市场占有率的需要,利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以环己烷为溶解石蜡样品的溶剂,采用柱上进样技术,以谷-谷的基线结构型式(v-v)和向水平基线垂直划线结构型式(b-b)对检测器信号进行积分的面积归一化并进行数据定量处理,建立了石蜡碳分布及正构烷烃质量分数测定法。并根据此分析方法,系统考察了石油二厂生产的各种牌号的全炼蜡及半炼蜡等石蜡产品的碳分布及正构烷烃质量分数情况,并与日本石油株式会社的中央研究所的数据对比,双方分析结果完全一致,说明我们开发建立的此分析方法是正确的,为开发石蜡新产品、提高生产工艺水平提供了准确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准噶尔盆地车排子东缘主要储油层新近系沙湾组一段(N_1s_1)和二段(N_1s_2)、白垩系清水河组(K_1q)及侏罗系八道湾组(J_1b)油砂抽提物的生物标志物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并结合对应的原油物性、族组成和碳同位素资料,探讨了原油来源,提出今后应加强对侏罗系湖相泥岩的勘探.研究结果表明:N_1s_1油砂抽提物稠化严重,饱和烃总离子流图基线出现"大鼓包",并检出完整的25-降藿烷系列,但中低碳数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丰度仍然较高,说明N_1s_1原油至少经过两期充注,以第1期严重生物降解原油为主;K_1q和J_1b相对于N_1s_2,原油密度较大、黏度较高、含蜡量和芳烃含量较低、碳同位素偏轻,油砂抽提物中孕甾烷和升孕甾烷含量较高,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反L型"分布,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呈"山峰型"分布,而N_1s_2油砂抽提物中C_(27),C_(28),C_(29)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C_(20),C_(21),C_(23)三环萜烷呈"下降型"分布.油源对比结果表明N_1s_1稠油、K_1q和J_1b原油主要来自于沙湾凹陷二叠系鸟尔禾组烃源岩,而N_1s_2油砂抽提物Pr/Ph明显偏低、规则甾烷呈"V字型"分布等特征与典型煤成油特征不符,因此认为N_1s_2原油主要由侏罗系湖相泥岩与煤系烃源岩混源而形成,主要来源于沙湾凹陷.甾烷与甲基菲成熟度指标反映结果存在矛盾,表明侏罗系生成的原油在向上运移的过程中同时受到白垩系烃源岩的浸析作用.  相似文献   

11.
童亭亮煤CS2溶剂分次萃取物的GC/MS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以CS2为溶剂对童亭亮煤进行了按时间段分次取样的索氏溶剂萃取,采用GC/MS对各次萃取物进行了定性分析.结果表明:长链正构烷烃具有十分明显的低碳(约在C12-C22之间,其主峰碳位多变,但多以C16或C17为主峰)、中碳(多以C26或C27为主峰)和高碳(多以C31或C32为主峰)三大系列分布特征;中低碳正构烷烃在溶出特定阶段(约600 h左右)发生奇碳优势分布;长链烯烃的溶出具有后期性和爆发性特点,且与奇碳优势分布的长链烷烃相伴共生,两者可能有着一致的来源物质并在溶出时集中释放;GC/MS可检测小分子主要以三种形态存在于煤结构中,即处于煤表面或大孔隙中的游离态、嵌于微孔之内的微孔嵌入态和囿于大分子网络或交联网络结构之中的网络嵌入态.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高原地区湿润气候-淡水湖环境中植物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应用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和气相色谱-高温热转变-同位素比值质谱议(GC-TC-IRMS),分析了甘南尕海湖泊和周围地区植物中正构烷烃及其氢同位素组成特征.结果表明:植物中正构烷烃主要由中等和长链组分组成(C21~C37),具有较强的奇偶优势;平均碳链长度(ACL值)与主峰碳数呈正相关趋势,与Qw=(C27+C29)/(C27+C29+C31)呈负相关趋势;植物中正构烷烃平均δD值分布在-246.5‰~-130.3‰之间,并且整体上是木本植物较高,草本植物较低,水生植物介于它们之间;植物种类、叶面积、水源和气候环境都影响了植物正构烷烃氢同位素组成;δD值随ACL值增加具有变低的趋势,随着Qw值增加具有变高的趋势;氢同位素分馏效应呈现为草本植物大,木本植物小,水生植物介于它们之间.  相似文献   

13.
通过Bongor盆地潜山原油样品的GC、GC/MS分析,研究原油的生物标志化合物组成和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区潜山原油各样品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原油正构烷烃分布较为完整。根据饱和烃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和芳烃系列成熟度参数,确定Bongor盆地潜山原油已达到成熟阶段。潜山原油形成于弱氧化-弱还原和淡水-微咸水的湖相沉积环境,其生源母质主要为高等陆源植物。  相似文献   

14.
对锡林浩特褐煤进行钌离子催化氧化,氧化产物经重氮甲烷酯化后用GC/MS进行分析,并由此推测原煤的组成结构。结果表明,锡林浩特褐煤钌离子催化氧化产物的主要成份是二元烷酸和苯多酸,由此推测锡林浩特褐煤中含有大量的α,ω-二芳基烷烃和稠环芳烃结构,α,ω-二芳基烷烃的烷基桥链碳原子数分布为C2~C11;苯多酸中苯四甲酸的收率最高,苯五甲酸和苯六甲酸的收率较低,表明锡林浩特褐煤中稠环芳烃结构的缩合程度较低。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轻质油注空气开采过程中低温氧化后原油与气体组成的变化,对Q131井轻质油开展了不同温度下的室内低温氧化实验.对氧化前后的原油进行轻烃、饱和烃以及芳香烃的气相色谱分析,并采集尾气进行气体组成分析.结果 表明,低温氧化后,C4~C7轻烃化合物中异构烷烃较正构烷烃、正构烷烃较环烷烃含量逐渐增加,环烷烃的侧链烷基越多、...  相似文献   

16.
石蜡主要是由正构烷烃组成 ,还有较少的异构烷烃、环烷烃和芳烃 ,以及含微量S、N、O的化合物。这些化合物以及芳烃、烯烃类物质中不稳定的组分 ,在紫外线和热的作用下 ,易被氧化 ,致使石蜡的颜色变深 ,使用价值降低。为了改善石蜡的光安定性能 ,研究了不同光稳定剂和抗氧剂及其配合使用、光稳定剂含量对石蜡光氧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不同种类的石蜡中 ,紫外线吸收剂 (UV -P、UV - 5 31、UV - 9)的应用效果较好 ;增加光稳定剂的含量可提高石蜡的光安定性 ,一般光稳定剂的加入量在 0 .5‰~ 2‰之间 ;基于蜡的性质不同 ,抗氧剂T5 0 1与光稳定剂复配对某些蜡的光安定性有所提高 ;抗氧剂对某些石蜡的光安定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其用量在 0 .5‰~1‰之间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大庆柴油(250~440℃)中蜡对其低温流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投点(或冷滤点)与错的组成和含量有关.提出的经验公式能准确地表达投点(或冷滤点)与代油中蜡含量和正构烷烃平均键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  相似文献   

18.
原油降凝剂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包括晶核作用、吸附作用和共晶作用,其中共晶作用被广泛认同.原油中蜡的含量、蜡的碳数分布以及原油中的胶质、沥青质均会影响降凝剂的效果,此外降凝效果还取决于降凝剂的分子结构.根据共晶机理,好的降凝剂应满足碳数相匹配、结晶温度相匹配要求.在降凝剂的分子中引入极性基团,可以提高降凝效率或(和)对原油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9.
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XRD),比表面积分析(BET),透射电镜分析(TEM),紫外可见光分析(UV-vis)等对神府煤掺杂的二氧化钛(12% SFC-TiO2)光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与自制的二氧化钛(TiO2),氮掺杂二氧化钛(15%N-TiO2),铁氮共掺杂二氧化钛(0.6%Fe-15%N-TiO2)和钴掺杂二氧化钛(1.5% Co-TiO2)催化剂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神府煤掺杂的光催化剂为锐钛型纳米颗粒,其光学活性要高于二氧化钛、氮掺杂二氧化钛和铁氮共掺杂二氧化钛;将其应用于降解大港减渣(DVR),结果表明,在经该催化剂光催化氧化后的DVR产物中,含氧化合物相对含量高达92.43%,正构烷烃含量降为2.30%;在氧化产物中的最长碳链(C26)远小于原样中的最长碳链(C36),说明SFC-TiO2光催化氧化降解大港减渣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对毛乌素沙漠南缘米浪沟湾地层(位于沙漠-黄土过渡带萨拉乌苏河流域)沉积物粒度、总有机碳(TOC)、碳酸盐碳氧同位素组成以及有机分子化合物正构烷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MIS 2阶段(6.0~16.5 m、11~30 ka BP)主要以湖沼相(砂质粉砂)—古土壤(泥质粉砂)—河流相(粉砂质砂)组成;总有机碳在湖沼相和古土壤沉积物中较高,而在河流相沉积物中较低;在23~29 ka BP期间,正构烷烃主要以C27、C29、C31为主,指示了稀疏森林草原特征;在17~19 ka BP期间,沉积物中正构烷烃虽然仍以C27、C29、C31为主,但明显低碳数和中等碳数正构烷烃含量增加,指示了森林草原和较长时间淡水湖泊环境;19~23 ka BP期间为该地区末次盛冰期,干冷状态下风沙活动强烈;全新世中期2.3 ka BP左右至8.0 ka BP左右主要以指示菌藻源的C14~C18为主峰碳,为荒漠草原和分散湖泊或水洼环境;MIS 2阶段主要以西风环流水汽输入为主,全新世期间则由夏季风带来降雨;处于季风边缘的沙漠 黄土过渡带,极端干冷环境下冬季风盛行,风沙活动增强,凉湿气候条件有利于植被的繁盛;较高的温度下,尽管绝对降雨量有所增加,但干燥度增加更明显时,生态环境仍然面临恶化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