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在光传输系统中优化设计,利用放大、前向纠错、色散补偿等技术,可大大增加无中继超长站距传输距离。文章采用最坏计算法,利用不同放大技术组合对无中继超长站距传输距离进行计算。设计与计算结果显示均满足无中继超长站距传输条件。  相似文献   

2.
随着特高压交直流电网的不断建设,电力通信系统对超长站间距离、无中继站光传输技术的需求也日益凸显。针对超长距无中继传输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从线路损耗、色散效应以及光信噪比三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结合宁夏电网第一条省内超长距无中继传输系统即六盘山750 kV变电站至灵州±800 kV换流站通信系统的建设,通过运用光放大器、纠错、色散补偿、拉曼等关键技术,实现2.5 Gbit/s速率、10 Gbit/s速率长传系统通信。应用结果表明:超长距光传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六盘山750 kV变电站至灵州换流站间的超长站距通信,满足了系统运行的各项性能指标,节省了大量建设资金及维护费用。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讨论了单通路2.5Gbit/s数字系统超长传输的实现技术。对于各种影响2.5Gbit/s系统超长传输的因素,如光缆衰耗、色散和非线性等,分别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针对这些限制提出了掺铒光纤放大器、色散补偿技术等常用的手段,结合目前最新的技术进展,从理论和实践上,着重对光纤喇曼放大器这种特殊的放大器技术做了分析。最后,提出了2.5Gbit/s单通道系统在250km光纤中无中继传输的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4.
简要介绍了超长距离无中继光纤通信的主要技术,如光纤放大技术、远泵放大技术、喇曼放大技术、色散技术、调制技术等。文章重点说明了前向误码纠错(FEC)技术的工作原理,及其在超长距离无中继光纤传输系统中的应用,为业内人士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探讨并分析了超长跨距中所涉及的各项关键技术,包括光源谱宽控制技术、前向纠错调制编码技术、高功率增益的EDFA功率放大技术、低噪声指数的分布式喇曼放大技术、通信线路安全及信号监控技术以及传输链路信噪比控制管理技术等。综合这些新技术,有助于大幅度提升无中继光传输距离并有效降低传输系统成本,适于在无中继跨海通信及长距离无中继专用网络等领域中配置应用。此外,还介绍了慧视公司研发的新一代超长跨距无中继光传输系统Anyhaul ULS产品的性能及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6.
电力系统光纤通信超长站距传输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讨论了超长站距传输系统的各种实现技术。深入分析了超长站距传输系统的OSNR受限问题,提出并介绍了解决方案,重点包括光纤喇曼放大器和遥泵放大器。最后提出了2.5 Gbit/sSDH系统单跨距350 km无中继传输方案。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限制2.5 Gbit/s光传输系统超长中继距离传输的4个主要因素:衰减、色散、信噪比、非线性效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掺饵光纤放大器技术、拉曼放大器技术、遥泵放大器技术、色散补偿技术、前向纠错技术等多种克服技术,给出各种克服技术的性能参数,提出了工程中不同站距情况下各种技术的组合方案,总结了2.5 Gbit/s光传输系统工程应用时的最大中继距离。  相似文献   

8.
超长距离输电与超长距离和无中继光纤通信是相伴生的输电和通信技术,结合中天科技多年的电力光纤通信应用和与光纤通信系统设备制造商合作的经验,提出了超长距离和无中继电力光纤通信系统方案,并对色散补偿光纤成缆应用、在OPGW中设置远程供电导线、无源光纤放大器、FSO的电力干线光纤线路终端应用等构成的总体解决方案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在电力系统向智能化发展的趋势下,对无中继超长跨距、大容量传输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介绍了基于双向拉曼系统40×10 Gbit/s超长跨距传输方案的理论研究和实验测试。系统采用超低损光纤作为传输介质,使用增强型前向纠错(Enhanced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EFEC)技术和双向拉曼放大技术,实现了40×10 Gbit/s OTN系统300 km无中继的超长距离传输,系统连续运行稳定。实验成果为衡量大容量超长跨距无中继传输的性能、指标和应用标准等提供了实验依据,为今后电力系统对无中继长跨距传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电力信息化》2014,(11):33-33
2014年11月6—7日,超长距光传输技术专题研讨会在苏州成功召开。研讨会由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电力通信专业委员会主办,骨干传输网学组、国网电科院信息通信技术服务中心承办。会议邀请了来自电力系统、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内外通信厂商的专家学者共同探讨超长距光传输关键技术以及最新的光传输技术成果应用。研讨会主要探讨了超长跨距应用中的光通信技术、下一代长途通信单模光纤、电力通信超长距大容量传输的光纤光缆技术、电力系统遥泵放大超长距传输技术、新型光纤技术在电力通信中的应用等。  相似文献   

11.
SDH光信号在超长中继距离传输中存在信噪比下降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在500kV东明开关站至三堡变光通信工程实施中,采用DWDM波长转换技术克服这一难题的成功经验。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在超长中继距离SDH光通信线路中,锁定SDH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并在接收端采用光过滤器对噪声进行抑制,是解决信噪比下降、保证传输质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2.
SDH光信号在超长中继距离传输中存在信噪比下降的问题.文章介绍了在500 kV东明开关站至三堡变光通信工程实施中,采用DWDM波长转换技术克服这一难题的成功经验.通过案例可以看出,在超长中继距离SDH光通信线路中,锁定SDH输出信号的中心频率并在接收端采用光过滤器对噪声进行抑制,是解决信噪比下降、保证传输质量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3.
电力系统光缆纤芯选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力光纤通信系统关系到电网的安全运行,因此对其进行研究尤为重要。文章从讨论单模光纤的种类及最新标准入手,深入描述了各类光纤的传输特性及应用,并结合电力系统光缆和光纤电路的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着重研究了长距离光纤通信电路的光纤选型。  相似文献   

14.
传送网技术在电力通信网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实现“十一五”规划战略目标,我国电力通信传送网的建设承担着新的艰巨任务。文章结合我国电力通信的实际需求和发展,简述了ASON、MSTP等传送网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演进趋势。国家电网公司在“十一五”期间将要建设特高压工程,认真研究超长站距光纤传输的应用技术和解决方案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结合这一情况,重点介绍了用于改善超长站距光纤传输系统传输距离的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5.
1000kV特高压输电系统输电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1 000 kV输电系统功率传输模型,分析影响1 000 kV输电系统输电能力的各种因素,研究输电系统保持静稳定的远距离输电能力技术,以案例讨论不同输电距离的输电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先进成熟的技术,1 000 kV输电系统,在1 500 km及以上远距离输电条件下,具有输送自然功率及以上功率的输电能力。  相似文献   

16.
电力架空光缆超长距离传输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距离光传输技术受到电力通信基建和运行管理部门及设备制造商的密切关注,成为近年来通信业的热点技术之一。以光纤复合架空地线(OPGW)为代表的长途电力架空光缆光通信传输得到了长足发展。文章分析比较了各类光纤的传输特性,并详细介绍了几种光纤放大方式和色散补偿,提出了7种利用OPGW光缆传输的方案,并做了简单地分析及比较。  相似文献   

17.
吕勇  王凤娟 《广东电力》2005,18(9):51-56
针对2.5 Gbps速率超长距离传输中所出现的光纤衰耗、光接口的色散容限问题和 10 Gbps速率SDH超长距离传输中出现的光纤衰耗、线路非线性效应的影响和光接口的色散容限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这些方案在实际应用中得到验证,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特高压交流线路工频过电压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特高压线路由于输电距离长、输送容量大、充电功率大,其工频过电压比超高压系统更为严重,但具体计算条件有些仍不够明确。在计算分析单、双回特高压线路工频过电压的基础上,从不同角度对各种工频过电压进行了对比研究,确定了单、双回特高压线路过电压研究中应重点考虑的工频过电压种类,并从原理上给出了解释。研究表明,单回线路应重点考虑单相接地甩负荷过电压,同塔双回线路应重点考虑单回运行方式下单相接地甩负荷过电压和双回无故障甩负荷过电压。  相似文献   

19.
针对特高压输电工程未涉及到的一些关键技术,补充论述了特高压输电工程中铁塔基础、输电线路施工、电力金具研究等方面的一些关键技术,并提出一些建议供特高压输电工程研究、设计、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