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多轴转向车辆的转向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多轴转向车辆的三自由度动力学普适方程,对多轴转向车辆的不同转向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了多轴转向性能评价参数与车速的关系以及车辆在时域和频域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多轴转向车辆的转向特性取决于车身质心的位置、轮胎的侧偏刚度、各轴的分布、各轴的质量及控制算法。对于同一多轴转向车辆,前轮转向和全轮机械转向的转向性能较为接近,采用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多轴转向车辆在高速运行时,车辆的横摆角速度、侧偏角和车身的侧倾角都比前轮转向和全轮机械转向要小,系统反应也更快捷,显著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2.
公路运输车辆荷载处理方法与轴载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现有轴载模型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更明确表述车辆荷载力学效应和交通特征的轴载应用系数,以高等级公路实测货车轴载数据为样本,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了正常交通道路和重载交通道路运输车辆的轴载模型,结果表明。无论是正常还是重载交通,车辆轴载都服从正态分布,除单轴单轮之外,其他3种轴型的空载和有载也服从正态分布,笔者所建立的模型,避开车型干扰,降低交通调查的难度,弱化模型应用的制约因素,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3.
多轴驱动车辆在台架试验中进行电惯量模拟时,载荷的平均分配方法使得车辆各个驱动轴的载荷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法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进行动态变化.为此针对载荷平均分配法的不足,提出一种多轴驱动车辆在台架试验时的驱动轴载荷动态分配方法.该方法可使多轴车辆在台架试验时,各个驱动轴的载荷分配更接近于实际行驶中的载荷分配情况.通过对多轴驱动车辆进行动力学建模,及对多轴车辆各种行驶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多轴车辆在静止、启动、加速、空挡滑行及制动情况下载荷分配系数的计算方法.通过对该分配方法进行整个试验系统的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车辆的行驶状态不同,通过分配模型计算出的各驱动轴载荷分配系数也不同;并且各驱动轴的测功电机所施加的负载能较好的跟随载荷分配系数的变化而变化,从而实现了各驱动轴载荷的动态分配.  相似文献   

4.
利用拉格朗日分析力学体系,推导了考虑转向系统刚度、轮胎侧偏刚度和转向助力等因素的线性多轴转向车辆的三自由度普适动力学方程.利用两轴车辆动力学方程验证了多轴转向车辆动力学方程的正确性和普适性.基于上述普适方程,给出了车辆稳态圆周行驶的评价参数.探讨了采用质心零侧偏角控制策略的多轴转向车辆转向特性.分析了影响多轴转向车辆转向性能的因素.通过仿真分析、理论推导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所推结论的正确性.为多轴转向车辆的设计和转向性能评价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智能车辆方向驾驶员模型为研究对象,建立一种两输入单输出的遗传算法优化神经网络的方向驾驶员模型.其中驾驶员模型的输入变量是道路参考线到预瞄点的横向偏差(L_DR_1)和道路参考线与车辆X轴之间面积偏差(A_DRV_1),输出变量是最优方向盘转角.最后,将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驾驶员模型和Carsim车辆模型进行联合仿...  相似文献   

6.
推导了多轴转向车辆三自由度动力学模型,用Matlab软件和H2/H∞优化控制理论,设计了三自由度多轴转向车辆横摆率跟踪控制的H2/H∞混合最优控制器,建立了理想跟踪目标模型.以三轴转向车辆为对象,分析了该控制器对多轴转向车辆转向性能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表明,H2/H∞混合最优控制器使得多轴转向车辆具有很好的系统性能,同时保持了良好的鲁棒性能,提高了车辆的转向性能,保证了多轴转向车辆的安全性和操纵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以三台路(天门大道-马钢大道)道路改造项目为例,阐述了城市道路的设计方法,重点介绍了道路平面、纵断面、横断面、路基路面及交叉口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8.
针对汽车道路试验的特点和需求,设计开发了一种基于DSP和加速度传感器的车辆加速度测试系统.该设计选用高灵敏度三轴加速度传感器MMA7260Q,以DSP芯片TMS320F2812为核心控制器,对加速度信号进行采样.实践证明,测试系统在汽车道路试验中能准确、动态实时地采集车辆三维加速度信号.  相似文献   

9.
阐述品牌构建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重要意义,通过对马钢重机基本情况分析,探讨"马钢重机"品牌构建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交通阻塞问题的日益突出,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快速、准确地获取道路交通信息,成为提升道路管理与交通服务水平的关键。文中提出了基于飞艇为载体,多传感器集成低空遥感平台,实现低成本、动态交通数据的快速获取;针对获取的高清晰交通视频数据,提出了一种在道路特征(道路灰度统计、道路宽度、走向)约束下,基于车辆形状特征模糊分类的动态背景中的车辆检测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能在完全没有其他辅助信息支持的情况下,快速的、高精度的检测道路上的运动和静止的车辆。  相似文献   

11.
江汉油田矿区道路交通,存在着部分道路交通参与者守法意识淡薄、道路交通安全设施不完善、道路交通高危人员逐年增多,保障交通安全难度越来越大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保障矿区交通安全,必须做好针对不同人群的普法宣传教育、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和安全设施建设,改善交通条件,强化车辆的维护保养及加大对无牌无照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的交通行为管理和违法执法力度。  相似文献   

12.
由于现行机动车的交通管理存在严重滞后,报废车、假牌、套牌、未缴罚款、未买交强险、未按期年检等违法车辆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和交通安全,为加强对这些违法车辆的查处,满足现代交通的需要,将先进的RFID技术引入智能化交通管理中,提出了基于RFID的车辆不停车稽查系统,即在车辆上安装防拆卸的RFID电子标签,并同时在高速公路出入口、限速路段等已安装摄像装置的相关路段上安装RFID阅读器,当违法车辆经过此路段时系统即会发出报警声,从而提示执法人员将其缉拿.该系统可以大大提高交通管理部门对违法车辆的查处效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施工区造成高速公路行车环境突变,严重影响行车安全.考虑行车环境的复杂性和车辆运行的特殊性,分析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车辆合流、跟驰及分流行驶状态;根据车辆运动规律,分析这些过程中的强制变换车道风险和跟驰风险;确定高速公路养护施工区避免冲突风险的约束条件,为降低养护施工区行车风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针对城乡结合部交通事故多发,特别是恶性交通事故率较高,交通安全环境恶化的趋势,以哈尔滨市某区为例,根据交通参与者、道路环境、交通流、交通管理与近年来交通事故等特点,利用安全管理理论,结合道路交通安全主要影响因素,建立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熵修正的网络层次分析法,进行非线性综合评价,从而实现对城乡结合部交通安全的科学评价。  相似文献   

15.
为了改变目前我国雾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部门间协调性差、紧急救援效率低的局面,总结了国内外雾天道路交通安全处理策略,提出通过建立雾天公路应急指挥系统的方法协助道路维护部门、紧急事件管理部门、交通管理部门和道路使用者进行科学决策.该方法从雾的监视和评估、雾天行车环境改善、雾的消散、雾天交通疏散、雾天交通管制、雾天交通诱导与信息发布等方面,就道路维护人员、紧急事件管理人员、交通管理人员和交通参与者应采取的措施和能实现的目标及预期成效进行分析.所得到的雾区道路交通安全保障措施,对完善我国雾天环境下的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道路交通事故是现代社会的一大公害,本文从佳木斯市道路交通安全现状出发,分析了佳木斯市道路交通事故的诱发因素,提出了降低和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确保行车安全的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7.
公路线形设计安全性评价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公路设计规范,综合考虑车辆动力学性能、气候等影响因素,通过对吉林省安图至二道白河二级公路不同线形路段的仿真,对道路安全进行了综合评价,为分析研究公路线形对交通安全的影响要素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公路线形设计规范与安全标准相融合的理念,为我国公路设计安全性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路面运营安全性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系统分析了车辆与路面运营安全性的互动关系,得出路面抗滑性能是评价路面运营安全性的关键因素,构建了车辆与路面抗滑性能互动关系的量化评价指标:允许的纵向摩擦系数f_(TA)、允许的横向摩擦系数f_(SA)、期望的纵向摩擦系数f_(TR)和期望的横向摩擦系数(?)_(SR)、纵向和横向路面安全状态临界值Δf_S、Δf_T,并建立了一套安全性评价模型.通过对某国道二级公路路段的案例分析,对建立的模型与交通事故形态进一步校核,验证了建立模型的可行性.同时得出研究路段的安全临界值Δf=13.2,初步说明我国公路养护规范中对贯入式沥青路面摩擦系数的最小允许值偏低是导致车辆滑溜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山区路段追尾事故频发的问题,基于交通冲突技术对弯坡组合路段车辆追尾事故风险进行评估,并对追尾冲突的影响因素进行识别。通过无人机航拍、雷达测速等调查手段对车辆轨迹与交通流数据进行采集。传统碰撞时间(time to collision, TTC)计算方法尚未对弯坡组合路段线形特征充分考虑,根据弯坡组合路段各组成部分(圆曲线、缓和曲线与直线路段)的道路线形与车辆运行特征,对车辆追尾TTC进行修正,根据冲突时间累积分布曲线得出严重、一般、轻微与潜在追尾冲突的划分阈值,分别为1.23、2.59、3.50、4.0 s。分别构建圆曲线、缓和曲线与直线路段追尾冲突影响因素识别树结构,并通过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各因素对追尾冲突严重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量的增加、大型车辆的混入、车辆行驶速度与加速度的提高会促进冲突的产生以及严重程度的增加;交通流特征指标对各路段追尾冲突的影响存在效果差异;圆曲线路段车辆入弯与出弯方向及内侧与外侧弯道之间的追尾冲突无显著差异;而在缓和曲线与直线路段存在差异。研究结果能够帮助追尾事故的主动安全防控、实时预测,并改善弯道路段的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现状及特点 ,分别从人、车、路三方面探讨了诱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并结合我国的交通现状 ,提出了交通事故的预防途径 ,对在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如何减少和预防交通事故的发生 ,将起到一定的警示、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