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英语的陈老师用PowerPoint制作课件,想将一段课文朗读的录音插入幻灯片中,配上课文文字。课文很长,若将课文放在一页,字太小,学生根本看不清:若将课文分放到多页,播放下一页时,声音停止了,总不能把一段录音截成  相似文献   

2.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见大,通过一张画巧妙地夸奖了兰兰从小爱劳动、关心长辈的好品德.整篇课文充满了家庭的温馨隋感,内容和语言贴近儿童生活实际,对学生有很好的启发和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3.
教材分析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这是人教版语文第十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作为略读课文应该是精读课文的有机延伸,应当把握好本课在整个单元中的地位,将精读学习所习得的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在学习中应该突出学生的自读自悟,教师作为课堂的参与者、组织者,引导学生更加自主地学习。2.这是一篇介绍历史的课文课文选自《世界五千年》,以独特的视角,生动描绘了两千多年前中国与安息古国交流的一幕,再现了西部灿烂  相似文献   

4.
关注各省市中高考语文试题,多偏重于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整体素质,直接源自课文的试题越来越少。因而,很大一部分学生漠视课文,花大精力搜集课外材料,搞题海战术。特别是写作方面,基本上脱离了课文。在如今教育改革之际,在此重提此事——课文与学生作文的关系,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强化感性认识,提升教学效率
  多媒体能够对语文教学资源进行综合再处理,将枯燥的课文文字和刻板的课文插图直接与客观事物联系在一起,使语文教学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学生提供直接、形象、生动的感性表象,让学生直接感知课文内容和语文知识,从而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降低语文知识的理解难度,内化课文的主体思想,提升教学效率。例如,在《看云识天气》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大量云朵的图片和不同天气的云彩图片,冲击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了解到看云识天气的基础知识,并通过图片感知到天气和云彩之间的本质联系。相对于传统的黑板板书和一再口头的反复强调,较为轻松地突破了此篇课文教学的重难点。多媒体的运用,充分地刺激了学生的感官,强化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心法 以课文为教学的中心,即课文中心教学法,简称中心法.其结构为三部分:一是大量引入相关内容开头,为课文的学习做充分的铺垫,就像是走向桥头;二是上课文,就像是在过桥;三是写作文,就像到了桥的那头.这样的教学法之下出现了许多优质课和特级教师,例如,特级教师于漪教学<春>,她的步骤是:1.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2.学生朗读全文,学习全文;3.写一篇抓住景物特点的文章.徐金海、金正杨这样评价于漪老师的课文前铺垫:"感情真挚,知识丰富,一下子就把学生的心吸引了过来,使学生张开了求知的眼睛,恨不得马上闯进<春>的景色之中去浏览一番."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小学二年级《语文》中的《松鼠的尾巴》一课,是一篇富有童话色彩和科学味道的文章,课文生动有趣,文本条理清晰,很适合采用动画技术进行形象展现。在教学设计之初,我考虑过将全文以动画片的形式进行推进,可以预想的是学生应该会对此种方式比较感兴趣,但学生究竟是对动画这种技术感兴趣,还是对课文的内容感兴趣呢?如果学生只是抱着看动画片的心态来学习这篇课文,语文课就变成了一堂动画欣赏课,而忽略了对文章的理解与感悟,即使课堂气氛再活跃,  相似文献   

8.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不再是教师一味地将知识灌给学生,更注重的是学生能从朗读中真正感悟课文的真谛,去享受课文的美感.朗读是能培养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训练,也是开拓思维、提高认识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分析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课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10.
《我是什么》是一篇常识性课文。本课以第一人称“我”的叙述方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自然界中水的不同形态和与人的利弊关系。内容生动有趣,语言朴素生动,是一篇寓科学知识于趣味故事的优秀课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合理地利用水资源才能造福于人的道理,从而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相似文献   

11.
上课铃响了,今天我要带领学生们学习《含羞草》这篇课文。这节课主要讲述了自鸣得意的含羞草在春夏秋冬四季分别与月季、荷花、菊花和红梅比美的故事,这篇课文的主旨是告诉学生做人不能骄傲,每个人都各有各的长处。  相似文献   

12.
阐明理念《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体会课文的情感,从而与故事的主人公产生共鸣。分析教材《丑小鸭》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语文》第四册的一篇课文。此篇课文是根据著名童话作家安徒生的名作《丑小鸭》改写的,文中的丑小鸭是一个历经曲折而又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形象。故事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其年龄及心理特点。学情分析低年级学生聪明活泼,对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做事不够认真细致,读书往往注重形式…  相似文献   

13.
李汉峰 《网友世界》2014,(18):190-190
培养阅读能力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  相似文献   

14.
●教材解读《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随着课程改革进入课堂教学,主要指通过教师调动学生,创造各种情境,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让课堂在情景中扩大,幻化成课文中的各种意境的一种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创新点 ◆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和网络,创设各种话题情境,抓住文中关键词句,使学生体验说明文准确的用词和形象的表达方法,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分享学习成果. 教材及学情分析 教材分析:本篇文章选自人教版新课标四年级下册.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介绍了经过航天旅行的植物种子所发生的变化,产生变化的原因,以及经过选育之后果实的食用、药用及他用.文章语言生动活泼,知识性、趣味性很强,题目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吸引读者,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相似文献   

17.
悠扬的音乐,声情并茂的朗读,把学生们的思绪带到了遥远的小山村。这是三年级(A)班的课堂,大家正在认真地学习课文《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整篇文章围绕一个主题——环保问题,展开了饶有兴致的朗读。我让学生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我只抛出了一个问题:“读了课文以后,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此时,有学生问:“老师,什么是滋味?”我微笑着问:“你平常吃东西时,都有过什么滋味?”“哦!明白了!滋味有酸、甜、苦、辣等。”“把你感受到的滋味用心去读,看能体会到什么?”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读起来,一张张小脸儿上的表情可谓丰富…  相似文献   

18.
●教材解读 <秦兵马俑>是四年级上册第五组中的一篇课文.学习这篇课文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秦兵马俑,感受其宏伟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以智谋为题,选编了两篇传统智谋故事作为主体课文。通过学习课文,不仅要使学生了解贺龙和包拯两位历史人物,而且要引导学生从他们处理事情的方法和态度上懂得智慧的重要性,从小养成在学习、生活中认真观察、勤于动脑的习惯。  相似文献   

20.
杜敬伟 《网友世界》2013,(20):169-169
英语书面表达题材多样,但是,老师要教好书面表达,学生要学好书面表达,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无论是要教好,还是要学好英语书面表达,都要讲究一定的策略。具体有以下方面:充分利用每个单元的单词、词语、句型,进行造句和仿句练习;巧用课文中Speaking中的内容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从复述课文开始,对学生进行书写训练;通过仿写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鼓励学生多背诵,应用到日常写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