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异步轧制工艺可降低轧制力,并能突破同步轧制的最小可轧厚度。在工作辊径D=8mm,支承辊传动的四辊实验轧机上实现了异步轧制,进而在二十辊轧机上实现了异步轧制并进行了多辊轧机异步轧制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多辊轧机异步轧制极薄带可降低产品最小可轧厚度,提高带材质量。在二十辊轧机上采用异步轧制可以获得宽75mm,厚度低于0.00mm的极薄带材。工作辊径与带材厚度的比值D/h大于8250,带材宽度与厚度比值B/h大于75000,达到同类轧机的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2.
制造多孔板材时,通常采用金属粉末轧制法.为了生产多孔钛板,采用氢化钙还原钛粉末和电解钛粉末.将这些不分散的粉末在辊径为75~350mm,辊长110~650mm轧机上轧制.在一定的辊径条件下,板材多孔性和厚度用改变辊间距和粉末的咬入角来控制.对于较细的氢化钙还原钛粉末,在低轧制速度(0.7~30m/min)下轧成无分层的多孔板材,板厚度不大于1.0~1.5mm时,所用辊径为75~210mm.对  相似文献   

3.
多辊轧机辊系稳定性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发展,急需0.001~0.005mm厚的精密合金超薄带材。我院69年设计了φ6.5/φ55×130二十辊轧机,已轧出厚0.0026×100mm带材。79年又设计了φ2/φ26×60三十辊轧机,可轧0.001×40mm产品,现已制造。通过这类轧机的设计与实践,认识到研究辊系稳定性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冷轧薄带材和箔材的最小可轧厚度的实际情况出发,提出一个较为精确的确定最小可轧厚度和选择最佳工作辊径的计算公式.该公式考虑了轧件弹性变形和压下率对最小可轧厚度的影响,所以能够满足冷轧工艺和生产率的要求,并符合冷轧最小可轧厚度实际过程的物理变化规律.本文不仅给出确定最小可轧厚度和选择最佳工作辊径的一般公式,而且又给出如薄铁皮和铝箔等特定产品的确定最小可轧厚度和选择最佳工作辊径的简化公式.这样就为冷轧生产和冷轧机设计等工程计算提供了方便的条件,并给出较为符合实际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粉末轧制镍多孔带材纵向性能的均匀性。在粉末轧制过程中,由于辊面粘粉,粉末与辊面间的摩擦系数、咬入角和轧制压力,以及带材厚度和密度都不断增加。为此,在轧制过程中采用一种擦辊设备,以不断清除粘附在辊面上的粉末和控制摩擦系数和咬人角的增加。这样,就获得纵向厚度和密度均匀的多孔带材。  相似文献   

6.
以氢化脱氢钛粉为原料,采用粉末轧制和真空烧结工艺制备出两种不同厚度的多孔钛板。利用孔径及孔径分布分析、扫描电镜观察、拉伸实验、三点弯曲实验、剪切强度测试等手段,对垂直于轧制方向和平行于轧制方向的板材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并从孔径分布和烧结颈发育方面对其进行了解释。结果表明,1.96 mm厚的多孔钛板比1.32 mm厚多孔钛板的最大孔径小,且其孔径分布相对均匀;对于厚度相同的粉末轧制多孔钛板,垂直于轧制方向的板材平均抗拉强度比平行于轧制方向的增大25%、弯曲强度增大45%;随着轧制多孔钛板厚度的增加,其抗拉强度、弯曲强度、剪切强度等均显著增大,粉末轧制多孔钛板力学性能的方向差异与轧制致密板材的方向差异完全相反。  相似文献   

7.
我厂现有四辊可逆式冷轧机(工作辊径φ170~190mm,支承辊径φ50mm),辊身长由380mm 改为650mm 后,冷轧宽带钢时轧辊挠度增加,致使所轧的带钢横断面尺寸明显的不均。当把工作辊改为中凸的梯形辊型后,使所轧带钢横断面厚度的均匀性得到了改善。1.φ180/450×650mm 四辊冷轧机用平辊冷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用不锈钢粉末轧制多孔生带材,经烧结、卷曲和焊接等工艺生产多孔管材的方法。粒度大于5mm的气体雾化不锈钢丸经涡旋研磨机破碎成粒度组成为-100+250目的不锈钢粉末,再用上述工艺获得壁厚为0.8-1.2mm的多孔不锈钢管。其相对渗透性可达(3~7)×10-3L·N/cm2·min·mmH2O,平均孔径为6-15μm。  相似文献   

9.
五辊矫直机辊缝设定实用计算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建春 《钢铁》2006,41(8):52-54,72
根据五辊矫直机的功用,讨论了辊缝设定原则,运用弹塑性弯曲理论建立了力学模型,得出了辊缝设定简明计算式;讨论了当厚度、材质变化时带钢的矫直质量对辊缝误差的敏感性及辊缝设定所需的精度级别;其计算结果与实际值相比较误差很小.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辊缝可在一定区间取值且取小值对矫直更为有利;带材厚度比材质对辊缝误差更加敏感,带材厚则辊缝精度级别高;当带材厚度≥10.5 mm时,辊缝精度级别为0.05 mm.  相似文献   

10.
目前我国极薄带材的研制和生产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美、苏等国已在试验室轧出厚度小于0.001毫米的极薄带材,其中莫斯科中央黑色冶金研究院设计的36辊试验轧机,在试验室的条件下曾轧出厚度为0.0005毫米(即5000埃)的79NiMn合金带。近几年来我国在这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1974年上海有色金属研究所对北京冶金设计院于1968年设计,由上海彭浦机器厂制造的小型14辊轧机进行了改造,生产出了0.001至0.002×10至20毫米的极薄带材。北京钢铁研究总院于1975年用36辊轧机轧制出0.001×10  相似文献   

11.
辊系参数优化准则是:机座刚度最大,带材厚差最小及足够的支承辊轴承和工作辊强度。除此之外,实践表明,对直接影响辊缝大小的带材不平直度进行优化,有着很大的意义。为了得到最小的不平直度,对于横向厚度不均的带材来说,辊缝应该是等距的,使带材均匀延伸,即对称轧制时必须满足下式:  相似文献   

12.
在φ250mm的粉末轧机上研究了轧制铁粉时接触角对带材厚度和密度的影响。阐述了接触角的临界值在不同轧制条件下对带材厚度,密度的作用所表现的一致性和差异性。又提出了当α_1≠α_2时,小接触角α_1主要起控制带材性能作用,大接触角α_2主要起输送粉末作用。并指出:当量接触角α_d与α_1,α_2的关系式:α_d=α_1 K(α_2-α_1),当α_1=10°~20°时,系数K=0.023~0.253。此结果在使用流动性较差的粉末,轧制孔隙度高和较薄的带材时,获得了良好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国外极薄带多辊轧机简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由于各部门对极薄带材的需要增长,促进了极薄带材多辊轧机的发展。 关于最小可轧厚度 人们关心一台特定的极薄带轧机的最小可轧厚度。国外许多学者对此作了大量的研究,已发表的最小可轧厚度公式有:Stone、Tong-Sachs、Hill-Longman、Ford-Alexander、Roberts、等。而通常以M.D.Stone公式为代表:  相似文献   

14.
现在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重视带材的厚度及平直度的均匀性。对精确度的要求,特别是用于计算机工业更为严格。轧制带材不匀,须去掉边部,从而损失了实际产量。在过去,保证厚度和平直度有几种校正方法,包括:平整轧制,以长轧辊轧窄带材及减少压下量而增加轧制道次。 由于所轧带材的形状是由工作辊的辊形和挠度所控制的,所以主要着重于工作辊的辊形控制技术,其最终目的是减少工作辊的挠度。现在这个问题可通过使用支撑辊来解  相似文献   

15.
非稳定轧制段堆料高度对带材尾部厚度和密度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带材尾端反推法”计算出粉末轧制工艺中粉末堆料高度对粉末轧制带材厚度、密度的影响, 并得出保证带材厚度、密度均匀的临界堆料高度; 同时指出了松装密度对临界堆料高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轧件宽展量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论述了研究轧件宽展量的意义,在研究变分法求解辊缝中金属横向流动问题的基础上,给出了根据最小能量原理得出的宽展量计算式,考虑了轧后应力分布和各种轧制工艺参数(压下量、接触表面摩擦力、工作辊径、轧件厚度和宽度等)对宽展量的影响。通过初轧坯和带材宽展量的测定,证明计算值和实测值基本符合,适用于各种宽度的轧件,为箱形孔型轧制和板带轧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  相似文献   

17.
为挖掘轧线潜力,采用950热连轧机生产15.5mm超厚带钢,因厚度超出了轧机设计能力,存在轧件在精轧机组翘头严重及组织不均匀、产品强度偏低的问题。通过采用上辊压配置,增加中间坯厚度,降低开轧温度、终轧温度和卷取温度,轧后快冷的措施,试轧成功,成材率98.56%,综合合格率99.90%,并转入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18.
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第一台18辊冷轧机4月中旬试轧成功。顺利地只经三道次即将宽130mm、厚0.5mm的坯料轧成厚0.05mm的极薄带材,道次压下量达50%。这台轧机是由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所和凌源钢铁公司共同研制成功的。其中18辊辊系是由北京冶金设备研究所设计、上海冶金设备总厂制造的。这台18辊轧机是利用凌钢原有φ100/φ300×300mm 4辊轧机改造而成的。它的优  相似文献   

19.
人工髋关节用复合多孔钛股骨头制备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采用等离子旋转电极制取的Tc4钛合金球形粉末,涂覆在致密芯杆上,制成柄部表面多孔层厚度约2mm的复合多孔钛股头。本文着重研究了原始粉末粒度、烧结制度、基体表面粗糙度对复合多孔层的孔径、孔隙度以及多孔层与基体间结合强度的影响,同时还测定了复合多孔钛股头的机械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最大孔径主要取决于原始粉末粒度,并随粉末粒度的增大而线性增加。影响结合强度的主要因素是烧结制度、原始粉末粒度和基体表面粗糙度。其结合强度随烧结温度的提高、保温时间的延长、原始粉末粒度的下降和基体表面粗糙度的增加而增加。孔隙度仅取决于粉末的堆积状态。所获得的复合多孔钛股头的机械性能为σb=830~880 MPa,σ0.2=810~840 MPa,σ=9.5~12.0%,ψ=26.0~33.0%。  相似文献   

20.
一台能轧制0.001×40mm极薄带材的新型30辊可逆式冷轧机已研制成功。并已轧出了0.0008×40mm钛箔突破了原设计指标。就厚度指标而言,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据查这类30辊可逆式冷轧机机型为我国首创,填补了世界多辊轧机机型空白。介绍了国内外极薄带及其多辊轧机的发展概况;探讨了关于最小可轧厚度;辊系参数选择,受力分析以及介绍了本机的技术性能和力能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