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治理淮河50年防洪效益显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邱沛炯 《治淮》2000,(11):12-13
今年是治淮50周年,回顾50年的光辉历程,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掀起了二次治淮高潮。通过50年的治理,初步建成了防洪体系,不仅有效地控制了一般性洪水,而且还战胜了1954、1991年等多次大洪水,大大减轻了洪涝灾害,为淮河流域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钱敏 《治淮》2006,(11):3-4
经过五年精心建设,千里淮河又矗立起一座治淮丰碑——淮河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建成了!从此改变了淮河中游无防洪控制性工程的历史,昭示着沿淮人民的夙愿和几代治淮人的“世纪梦想”变成现实。这为当前如火如荼的治淮高潮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我们加快治淮建设增添了必胜的信心。  相似文献   

3.
宋继峰 《治淮》2004,(1):13-14
治理淮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国家对治淮工作历来高度重视.近期,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今后五年国家将继续增大对水利的投入,把淮河治理和南水北调作为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进一步解决淮河治理问题.会议的召开为山东省治淮事业的发展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山东省将抓住机遇,全力以赴,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强各项治淮建设,进一步提高山东省淮河流域水利工程防洪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国务院召开治淮工作会议,对新一轮治淮工作作出部署。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确保沿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确保淮河防洪安全和沿淮人民安居乐业的重大举措,是淮河两岸人民的福音,是有力有序推进新一轮治淮建设的动员令,开启了淮河治理的新征程。承前启后,开启淮河治理新征程。近60年来,党中央、国务  相似文献   

5.
国庆思治淮     
蔡敬荀 《治淮》1989,(5):1-4
每逢国庆,我们几乎都要回顾治淮的历程,这不仅是作为治淮工作者要以自己的工作成就向国家献礼,还因为新中国颁布《关于治理淮河的  相似文献   

6.
孟宪玉  焦娇周权 《治淮》2008,(2):F0002-F0002
1月28日上午,淮委2008年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认清当前治淮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准确把握今后一个时期治淮工作的思路和目标,深入推进治淮建设,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除涝体系,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共同谱写新时期治淮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刘玉年 《中国水利》2009,(12):10-11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东中部,人口众多。是我国重要的粮食、能源和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且受黄河长期夺淮影响,淮河流域洪涝灾害频发,水事复杂,治理困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淮河治理工作,1950年政务院发布《关于治理淮河的决定》,制定了“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并多次召开治淮会议,研究部署治淮工作。1991年江淮大水后,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治理淮河和太湖的决定》,确定了以防洪为主要内容的治淮19项骨干工程。  相似文献   

8.
吴存荣 《治淮》2004,(1):9-11
2003年淮河大水后,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了加大水利建设投入、加快淮河治理步伐的重大决策.安徽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对今后5年治淮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确保治淮工程前期工作到位,确保施工环境良好,确保工程质量优良,确保治淮资金使用安全合理,确保治淮任务全面完成"的要求.目前,安徽省治淮工作已全面展开,正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9.
钱敏 《治淮》2003,(12):3-5
2003年10月28日至29日,国务院在京召开了治淮工作会议。会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和回良玉分别作了重要讲话,陈雷副部长代表水利部作了专题报告,淮河流域四省政府及民政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农业部5个部的领导作了发言,国家发改委刘江副主任作会议总结。这次会议是新时期治淮的一次重要会议,非常及时、重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治淮事业的高度关注和对淮河人民的深切关怀。会上曾培炎副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讲话,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了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2003年10月14日国务院常务…  相似文献   

10.
刘玉年 《治淮》2010,(10):37-40
<正>2010年是新中国治淮六十周年,回首过去的六十年,治淮建设取得了世人瞩目的巨大成就,治淮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日益规范,工作成效不断刷新。目前,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一大批质量优良的治淮工程建成和投入使用,为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一个较为完善的淮河流域防洪减灾系统已经基本建成。  相似文献   

11.
新中国淮河流域防洪减灾的巨大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英三 《治淮》2004,(10):10-12
新中国成立55年,也是治淮走过风风雨雨和辉煌历程的54年.50多年来,淮河流域豫、皖、苏、鲁四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指导下,经过不懈的努力,掀起了3次治淮高潮,战胜了1954年、1991年和2003年大洪水,率先实践了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取得了巨大的防洪成就.  相似文献   

12.
“十一五”是淮河治理进入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在水利部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淮委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对治淮工作的总体部署。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治水思路,扎实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治淮19项骨干工程全面建成,淮河流域总体防洪标准得到提高;民生水利建设全面加强,大力实施行蓄洪区及淮干滩区居民迁建和灾后重建: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推进治淮工作。  相似文献   

13.
钱敏 《治淮》2009,(4):4-7
2009年治淮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水利工作会议和全国水利规划计划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8年治淮工作,安排2009年治淮任务,分析在扩大内需、重视民生等大背景下,治淮面临的新形势和要求,进一步抢抓机遇,加快步伐,尽快全面完成治淮19项骨干工程建设任务,加快推进淮河进一步综合治理,不断完善淮河流域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为促进流域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治淮骨干工程效益评价及下一步治淮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建武 《治淮》2008,(3):6-9
1991年我国江淮流域相继发生大洪水后,国务院先后召开四次治淮会议,对治淮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明确提出了“蓄泄兼筹,近期以泄为主”的治淮主导方针,确定了以19项治淮骨干工程为主要内容的防洪除涝建设任务,再次掀起了治淮新高潮,有力地推动了治淮工程建设的进程。河南省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这次治淮机遇,成立了治淮领导小组,提出坚持“蓄泄兼筹,综合治理”的指导方针,通过山区修建水库和加强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以及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增强拦蓄洪水能力;通过河道整治和加强堤防建设以及蓄滞洪水工程建设,巩固和扩大洪水渲泄能力;通过湖洼及重要支流防洪排涝河道的综合治理,全面提高淮河流域防洪排涝的整体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水利》2004,(24):i009-i010
2003年汛后,安徽省抓住国家加大治淮投入机遇,加紧“861”行动计划的防洪保安工程,全力推进灾后重建、淮河移民迁建、临淮岗洪水控制工程等十大治淮工程建设,迅速掀起新一轮治淮高潮。  相似文献   

16.
邹根中  王恒山 《治淮》1998,(12):9-10
50年代以前,沙颍河流域堤防矮小,且残缺不全,上游缺乏控制工程,平均2—3年决口一次,洪水灾害十分频繁,沿河两岸人民饱受了深重灾害。解放后,根据“蓄泄兼筹”的治淮方针,在沙河上游修建了昭平台、白龟山两座大型水库,在澧河上游修建了孤石滩大型水库,并在漯河以西沙澧河之间洼地修建了泥河洼滞洪工程;在堤防建设上,经过50年代的治淮培堤,60年代修防加固,70年代恢复整修,80年代进行“五化”堤防建设,沙颍河流域的防洪工程体系进一步巩固,河道堤防的抗洪能力及防洪标准  相似文献   

17.
钱敏 《治淮》2004,(10):5-7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全国各族人民满怀胜利的喜悦和奋进的豪情,迎来了新中国第55个华诞.翻开共和国光辉史册,半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人民治淮事业留下了光彩夺目的一章.  相似文献   

18.
黄莉新 《治淮》2003,(1):6-7
党的十六大是我党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大会牢固确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既是加快推进现代化事业的行动纲领,也是我们治淮工作的指南。我们要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揽全局,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再创治淮新的辉煌。  相似文献   

19.
前坪水库于1951年被治淮委员会《关于治淮方略的初步报告》确定为待建的16座大型水库之一,60年来历经数次论证,近期可将淮河二级支流北汝河的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远期配合其他工程措施可将淮河一级支流沙颖河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在北汝河乃至沙颖河防洪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不可替代作用,同时还具有十分显著的综合兴利效益。  相似文献   

20.
沂沭泗河洪水东调南下工程是为解决鲁南苏北地区洪涝灾害而实施的具有长远和全局意义的战略性的治淮重点工程,该工程的规划思想与布局和对洪水资源“控、疏、导、调”管理理念,对其他流域防洪减灾体系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