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曲蕾  王京  宗胜悦 《钢铁》2008,43(10):55-0
 针对热轧带钢连轧过程中,张力干扰引起厚度控制精度降低的情况,在综合分析厚控系统与活套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基础上,建立了多变量、强耦合厚度 活套非线性动态模型,提出将逆系统理论应用于该模型的解耦控制策略。在证明AGC LP系统可逆的条件下,建立了该模型的逆系统,将原非线性系统解耦成为AGC LP复合伪线性系统,采用线性控制理论设计解耦控制器,实现了AGC LP非线性系统解耦控制。仿真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合理性和控制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针对带钢冷连轧机厚度控制这一纯滞后系统,常规监控AGC很难取得良好的控制性能,基于Smith预估控制器的监控AGC系统经预估补偿后可以使闭环系统特征方程中不含时滞项,从而获得更好的控制效果。基于调速调厚控制理念,建立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模型,给出了输入量的获取方法和滤波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速度修正量和解耦环节的计算模型...  相似文献   

3.
何智力 《铝加工》2013,(1):18-21
冷轧机的AGC厚度控制是一个纯滞后的控制系统,如果只是采用常规的AGC控制,很难获得良好的控制性能。然而基于Smith预估控制器的监控AGC系统经预估补偿后可以使整个闭环系统的特征方程中不含时滞项,从而获得更好的理论控制效果。于是建立监控AGC系统的控制模型,给出了输入量的获取方法和滤波处理方法,同时给出了速度修正量和解耦环节的计算模型。实际应用表明,该AGC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控制精度高,3000系列成品实际出口厚差稳定段可以控制在正负2~3μm,升减速段正负4~5μm。  相似文献   

4.
针对盾构重载管片拼装旋转运动控制系统的强非线性和工作点的变化,设计了系统模型近似逆的内模控制器。该系统逆控制器能够体现出系统工作点的变化,其影响在控制系统中可以得到补偿,反馈量由原来的输出量反馈成为扰动量,容易设计控制器。对管片拼装旋转运动的控制仿真研究表明,与传统PID控制器相比,系统的近似内模控制器具有更好的动态控制性能,对工作点的变化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5.
针对火电厂主汽温被控对象具有走迟延、大惯性、参数时变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模型加权的内模控制策略,通过在不同工况辨识得到局部模型,根据加权因子计算出全局多模型设计出响应的内模控制器,从而实现全工况运行的自适应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策略比常规的内模控制具有更好的控制品质.  相似文献   

6.
辊缝型监控AGC纯滞后补偿控制器的算法设计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殿华  李旭  张浩  韩继征 《钢铁》2008,43(6):52-55
针对辊缝型监控AGC控制时的滞后特点,采用新型Smith预估策略对监控AGC系统进行纯滞后补偿.根据监控AGC各个主要控制环节的传递函数,推导纯滞后补偿控制器的理论预估模型.采用最优降阶算法对理论模型降阶,给出了基于最优降阶模型下纯滞后补偿控制器的离散化算法及设计步骤.现场实际应用效果表明:带有最优Smith预估算法的辊缝型监控AGC具有稳定性强、动态特性好及稳态精度高的优点.  相似文献   

7.
压力AGC系统分析与仿真实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台劳级数分析的方法,给出了压力AGC系统的影响函数表,应用压力与辊缝的两种关系式,得到了压力AGC系统的动态控制模型通过电子计算机仿真实验,证明该控制模型是可以实用的。分析证明了AGC系统的增益因子用于恒张力控制系统的冷连轧机(或可逆式轧机)应当修正,本文推导出如下关系式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轧辊的弹跳现象和辊缝调节模型,介绍了AGC厚度控制系统中的厚度锁定方法、硬度前馈AGC、X射线测厚仪监控AGC、尾部补偿、活套补偿、自动复位等控制方法。河北敬业集团1250热轧卷板生产线采用AGC厚度控制系统,带钢厚度偏差控制在0.05~0.10 mm,满足了客户需求。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森吉米尔轧机自动厚度控制(AGC)的特点及森吉米尔轧机AGC系统的构成,并进一步分析了冷轧机厚度控制的原理;详细介绍了森吉米尔轧机自动厚度控制系统的各个AGC回路(包括BISRAAGC、前馈AGC、反馈AGC、Smith AGC、秒流量AGC以及张力监控AGC)的计算公式和控制作用.结合森吉米尔轧机AGC系统的实际应用,讨论了各个AGC控制回路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0.
以鞍钢自主研发的1580mm热轧生产线AGC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对产品质量综合协调控制的理念(厚度控制与板形控制的协调,厚度控制与宽度控制的协调,以及厚度AGC与板形ASC解耦),从AGC系统控制方案、硬件系统、控制程序的设计调试三方面进行改进。改进后,AGC控制精度、带钢板形质量和宽度质量都得到了提高,满足了工艺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张进之 《冶金设备》2004,14(1):7-11
武钢、宝钢两套冷连轧机代表了冷连轧技术发展水平 ,用连轧张力理论对这两套冷连轧机的厚控系统作了深入的分析、讨论 ,给出了其中最主要厚控环节 -连轧AGC和张力AGC的数学模型。对宝钢厚控系统提出了改进方案 ,利用DAGC可以简便地实现穿带、正常轧制、抛尾 ,而不用分别采用APC、恒压力、压力AGC三种控制方式 ,并且DAGC实现恒压力控制有更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2.
为分析大型轧机AGC液压缸的信号,建立轧机液压AGC控制系统,以获取AGC液压缸的性能,从而量化AGC缸性能参数,以保证AGC液压缸的工作可靠性。为此分析下列参数对系统的影响伺服阀阀芯开口度、有杆腔无杆腔压力、AGC液压缸位移、和轧制力。采用基于时域数字特征的特征提取方法,并以时域信号的各种定量进行评判。以AGC缸无杆腔压力信号为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泄漏量增大AGC缸无杆腔到达150bar的时间逐渐延长,其结果分别是38.5s、46.7s、52.5s,系统响应变慢。并且AGC缸无杆腔的压力值随内泄漏故障程度增加,离散程度也逐渐增加。本文可供设计和使用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压力AGC模型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君  王国栋 《钢铁研究》2001,1(1):54-57
在轧机厚度控制中,压力AGC应用广泛,形式多样,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比较标准和系统的研究,给系统设计者对压力AGC形式的选择带来困难。提出了压力AGC的两个评价准则:厚度估计精度和系统动态特性,并对几种典型的压力AGC进行了分析和比较,简要证明了Gaugemeter AGC和Dynamic Set AGC是完全统一的,提出了一种新的压力AGC模型,分析表明,该系统具有很好的动静态特性。  相似文献   

14.
单机架可逆式冷轧机AGC系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单机架可逆式轧机厚度自动控制进行了介绍,并依据某钢厂800单机架可逆式冷轧机的实际情况,在自控原理基础上,建立了该轧机的厚度控制系统模型。现场实际应用表明,该厚度控制系统明显提高轧制厚度精度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针对造成热轧带钢产品厚度波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将轧件塑性系数和入口厚度作为输入变量的前馈AGC控制算法。阐述了Q预测前馈AGC控制系统原理,带钢跟踪方案和塑性系数Q线性化预测算法。现场应用表明,Q预测前馈AGC对抑制热轧带钢厚度偏差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李勇  王君  胡贤磊  刘相华  王国栋 《钢铁》2007,42(6):42-46
针对板带轧机液压压下控制这一典型的电液位置伺服系统,分析了传统的PID控制方法和新颖的重复控制方法在AGC补偿和偏心补偿中的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传统PI控制和嵌入式重复控制的新型复合控制方案,详细分析了系统的结构和重要控制参数的整定.研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案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良好的动态和稳态特性,同时实现了板带液压轧机的高效AGC补偿和高精度的偏心补偿.  相似文献   

17.
济钢中厚板厂与DEMAG公司联合研制的液压AGC系统,能够实现液压APC、绝对值AGC、相对AGC及其它各种补偿功能以及操作侧、传动侧同步控制功能、自动保护等功能,并且能够完成较高的动态响应.生产运行以来,液压AGC系统稳定、可靠,实现了AGC系统全过程自动控制,产品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热连轧机板形板厚解耦控制的逆系统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正熙  王立锋  胡敦利  赵仁涛  刘玠 《钢铁》2004,39(11):37-40
提出一种解决热连轧机板形板厚解耦控制的逆系统方法;考虑热连轧机板形板厚的耦合性,在控制系统中加进一个“逆系统”,解耦线性化后,按照系统要求进行控制系统设计;在建立了热连轧机的非线性全量模型和线性增量模型基础上,分别构造了板形板厚解耦控制的非线性逆和线性逆解耦控制器,并用C语言编写了6机架仿真程序。通过仿真结果可以看出非线性逆的控制性能明显优于线性逆控制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厚度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建昌 《钢铁》1999,34(11):33-36
板带材轧制过程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过程,厚度自动控制(AGC)是轧制过程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出一种基于神经网络的自适应厚度自动控制(NNA-AGC)方案,提出适于过程控制的网络激励函数和改进的BP网络训练算法。仿真结果表明:NNA-AGC系统具有良好的自适应跟随和抗扰性能;新的网络激励函数和训练算法切实满足过程控制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