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柴油机整体性能预测的灰色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化的设备状态检测和故障诊断理论已经把设备的寿命预测作为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运行设备状况的复杂化程度越来越明显,传统的数学建模预报方法已不能满足设备的复杂化和现代化要求,对于油用大功率在用柴油机而言,这种信息的复杂性、不确定性程度反映更加明显,为了准确地对在用柴油机性能作出预测,现文将灰色理论和神经网络相结合,建立了灰色神经网络模型来预报柴油机的状态。将原始序列作累加生成处理后,采用BP算法神经网络方法进行预报。实践证明,采用这种方法提高了预报精度,缩短了预测时间,取得了较好的预报效果。  相似文献   

2.
复杂因果关系模型的特征选择方法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难点问题,开发新的特征选择方法对于因果关系模型的发展意义重大。以蜡油加氢工业装置为研究对象,针对模型涉及输入原料性质、操作参数等自变量特征和输出因变量特征精制蜡油硫含量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综合考虑输入变量两两之间的关系和输入变量与输出变量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合适的特征。首先,分别求出自变量特征之间和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其次,设计阈值和判别函数,将自变量、因变量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两类变量之间的关系,最终将蜡油原料馏程中的初馏点筛选出来并剔除。相比传统的相关性特征选择方法,新筛选特征模型预测精制蜡油硫质量分数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减少62.97μg/g,平均相对误差(MRE)减少2.02百分点,决定系数R2增加0.395,充分说明了新特征筛选方法对复杂因果关系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对“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油田产量递减规律”一文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人们逐渐开始采用现代控制理论的一些概念和方法,建立了各种油田产量动态预报的方法。祁宏同志以灰色控制理论中灰色动态预测模型 GM(1,1)为基础,提出了油田产量递减规律的灰色分析预测法。笔者曾使用 GM(1,1)模型对国内外20几个油田实例的产量递减规律进行分析处理,发现在进行油田产量预测时,预测精度很不理想;随着预报步数的增大,预测值一般总是逐渐  相似文献   

4.
采用具有强非线性表达能力的径基函数(RBF)-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相结合的建模方法建立了对苯二甲酸中对羧基苯甲醛含量的软测量模型.该组合方法应用径基函数实现自变量样本数据矩阵的非线性变换,应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消除复共线性对模型预报精度的影响,从而使模型预报性能良好,与直接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模计算相比,预报误差下降了18.4%.  相似文献   

5.
在灰色预测理论的基础上引入支持向量机理论。建立了GM(1,1)与支持向量机组合模型。该组合模型先利用灰色理论模型弱化了原始序列中随机扰动因素的影响。再用支持向量机建模预测产量。该组合模型预测精度优干单个模型及BP神经网络模型。该组合模型兼有灰色预测和支持向量机预测的优点,克服了原始数据少.数据波动性大对预测精度的影响。同时也增强了预测的自适应性。最后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说明了组合模型的有效性及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6.
用灰色系统理论分析油田产量递减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油田投入开发后,其产量一般要经历上升、稳定和下降三个阶段。油田产量的递减规律是用来描述油田进入下降阶段时产量与开采时间之间的关系。本文利用邓聚龙提出的灰色系统理论的 GM(1,1)模型对油田递减规律建模。与以往的研究方法比较,具有精度高、曲线光滑、便于编制计算程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用灰色系统模型预测油井产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灰关联分析方法与灰色建模及预测理论,是灰色理论的 2个重要组成部分。文中首次尝试将灰色理论的灰关联分析方法和灰色建模理论——多变量灰色模型MGM(1,n) (multi-variablegreymodel)结合起来,对油井的产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建模并预测油井的单井产量。通过油井实际数据的验证,此方法预测精度较好,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8.
针对油田产油量预测方法无法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局限性,首次应用时间序列传递函数模型建立了考虑因素动态关系的多因素油田产油量预测模型。应用传递函数模型的原理并按照建模步骤,以胜利油区某油田新井产油量预测为例,说明了传递函数模型数据准备、模型识别、参数估计、诊断校验及预测过程。研究结果表明,该预测模型既能在繁杂因素中剔除无关因素的干扰,识别影响油田产油量预测的主控因素,又能考察变化非同步且具有滞后性的因素动态关系;拟合程度好,预测精度高达98.4%。  相似文献   

9.
应用GM(1,1)模型分析反射波振幅与频率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GM(1,1)模型的变化趋势不同,建模所用参数反映的物理机制也不同.本文应用这种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分析反射波的振幅与输车特征所反映的地质信息.并介绍了GM(1,1)模型的建模过程;给出了合成与实际数据的建模例子.合成数据试算结果表明:当地层厚度变化而岩性不变时,振幅与频率的GM(1,1)模型的变化趋势较接近;当地层厚度不变而岩性变化时,振幅与频率的GM(1,1)模型的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应用这些特征,对SN地区实际反射波振幅和频率所反映的地质信息进行了分析.该方法具有建模简单、所建模型直观、便于分析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油田产量灰色-神经网络混合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提出将灰色预测与神经网络预测结合起来,建立灰色-神经网络混合预测模型,对油田产量进行预测。此方法是指以灰色预测为主,采用神经网络预测对其补偿的预测方法。模型的工作过程是,首先建立既考虑油田产量自身变化规律又考虑其影响因素变化对产量的影响的灰色预测模型,然后利用神经网络识别灰色预测所得的预测值和实际产量值之间的未知关系,去修正灰色预测模型所得的预测值。实例表明,这种方法不仅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灰色模型预测的精度,而且扩展了灰色模型预测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储层构造裂缝定量预测中地质数学模型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储层裂缝的空间分布和裂缝表征参数的定量研究是石油地质学前沿问题,人们常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技术进行构造裂缝的定量预测[1],确定储层裂缝的组系、方位和密度,弄清储层裂缝的三维分布。以辽河欢喜岭地区为实例进行了中生界古构造研究与恢复,反演了古区域应力场,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与相应的应力场计算模型,从构造力学和应力场的角度进行了该区中生界火山岩储层的裂缝预测。  相似文献   

12.
大庆油田开发规划经济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灰色系统控制角度出发,将整个油田看作是一个动态系统。在分析研究系统的产量变化时间序列统计规律基础上,采用多层递阶预报和多变量多步自校正递推预报器,分别建立了水驱砂岩油田产量递减自适应预报模型。并应用该模型预报大庆油田无措施条件下的产量变化。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油田动态规划模型,采用简捷的一步优化方法,求解最优控制试编了满足油田稳产要求和经济上合理的五年规划。  相似文献   

13.
人工智能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针对石油勘探开发的实际需求,阐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应用情况,探讨并展望未来人工智能技术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重点.机器学习在岩性识别、测井曲线重构、储集层参数预测等测井处理解释方面初步应用,并显现出巨大潜力;计算机视觉技术在初至波拾取、断层识别等地震处理解释方面应用已有成效;油藏工...  相似文献   

14.
ESTABLISHMENTOFTHEGEOLOGICALMODELOFFRACTUREDRESERVOIRS¥MuLong-xin(ResearchInstituteofPetroleum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CNPC)...  相似文献   

15.
气藏产量和可采储量的预测,是气藏工程计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油气田开发指标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将影响编制中长期开发规划的效果,对于指导气田方案编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目前,峰值预测模型已广泛应用于油气田产量发展趋势预测,但研究内容大都限于模型的建立,参数选取和求解,对于模型中影响参数的实际物理因素研究不足。本文通过建立油藏数值基理模型,对得到的不同采气速度下的年产量曲线用各个模型预测法进行拟合,建立起模型参数与采气速度之间的联系,更好地指导气田规划方案和开发。  相似文献   

16.
塔河油田三叠系砂岩储层地震正演响应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塔河油田三叠系是主要的产油气层之一,随着勘探的深入,低幅度构造圈闭油气藏是新的勘探研究方向。应用正演模拟技术和实际资料,建立低幅背斜油气藏砂体模型、地层尖灭模型、砂泥互层模型及其组合地质模型,在时间域和频率域对地质模型的反射特征和地震属性进行深入分析;确定了35 Hz作为激发主频,这有利于提高分辨率和预测精度;振幅、频率、波阻抗等地震属性对油气储层敏感,预测效果较好。这可以减少预测的多解性和局限性,为勘探低幅度构造圈闭油气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碎屑岩系的八大沉积作用与其油气储层表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无论是油气田的勘探还是开发都离不开对储层的综合评价、建模及预测.碎屑岩储层的研究,又离不开对沉积(微)相的分析,可以说都是在相控基础上的评价、建模及预测.尤其是在油气田的开发中,对老油田的挖潜和提高采收率,均涉及到影响剩余油的分布或(和)注入剂波及系数的储层非均质性.然而,造成所有这一切结果的根本因素是形成沉积砂体的成因机制——即沉积作用(或方式).在前人的基础上,系统分析并总结了形成碎屑岩储层的八大沉积作用:“垂、前、侧、漫、筛、选、填、浊”与其所形成砂体的沉积特征、储层特征、构形及地球物理响应关系,并对各自形成的地质条件进行了探讨,意在全面更好地表征它们的地质、地球物理及储层特征,为理解和研究碎屑岩储层的非均质性及剩余油的分布等提供成因机制分析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高5块低渗油气田产量预测方法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由于受沉积环境的影响,低渗透油气田储层砂体连通性差,渗透率低,油水流动阻力大,生产规律完全不同于常规油气藏,生产中油气产量变化极其复杂,预测难度大。介绍了双对数模型、威布尔模型、俞启泰模型、灰色系统模型和微分模拟模型等5种目前进行油气产量预测的主要模型,以渤海湾盆地高5块低渗透油气田为研究对象,利用生产动态数据,运用5种模型分别对研究区产量进行了预测和分析,对比了各种方法在油气田不同开发阶段的预测精度,指出灰色系统模型对预测产量的单调上升或单调下降较为准确,而其他模型则可用于对油田开发指标的全程预测。但对渤海湾盆地高5块而言,5种常用模型的预测都存大较大的误差,为此重新拟合出了一种精度较高的线型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9.
基于实际油藏井网加密调整后的动态开展效果预测研究,可为油田开发规划提供调整依据。通过对X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加密调整前后开发动态变化分析,确定了加密增产效果变化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建立的反映实际油藏特点的典型数值模型,应用响应面设计方法和逐步回归方法,综合研究了不同因素变化对井网加密后增产效果的影响,并得到了反映特低渗透油藏特点的、考虑多因素影响的井网加密调整增产效果预测模型。预测模型在X油田特低渗透油藏中的实际应用表明,预测精度较高,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本文建立的以“增产倍数”来表征油藏加密调整后的增产效果的方法,可为特低渗透油藏加密调整效果预测提供参考,并为此类油藏的开发规划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20.
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新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油气藏工程中的产量递减法 ,提出了预测油气田可采储量和剩余可采储量的新方法。只要油气田产量已明显进入递减期 ,就可以利用该方法预测未来某一开发年限时的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和剩余技术可采储量、剩余经济可采储量 ,以便于进行油气田开发规划的应用研究。应用实例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