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一、引 言 近年来在国内外有不少水库在建成蓄水后即发生地震,这种现象人们称为水库诱发地震。业已引起世界各国有关部门的关注。 汉江丹江水库为国内已建成的大型水库之一,自1967年建成蓄水后也陆续发生过这种现象。1973年11月29日在距大坝40余公里的宋湾发生了M_s=4.8级的地震,1977年8月6日在丹江坝址附近又发生了一次M_s=3.8级的地震。对于大坝及高耸的闸墩结构的安全问题,有关部门表示了极大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2012年6月,在2个星期内连续发生3次地震,促使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水务公司对其管理及运营的9座大坝开展了预防性安全检查.简述了连续发生的3次地震的情况;对地震发生后采取的应急预案措施,震后大坝状态的检查结果及应采取的保护措施,以及州水务公司在此期间所做的工作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3.
菲律宾吕宋岛北部的20多个小型水电工程的地震环境和抗震设计标准是根据1990年7月7日发生在岛上的一次7.7级地震的地震数据而重新确定的。本文介绍了在具有与类似坝址条件相一致的地震环境条件下,确定每个水电站坝址区抗震设计标准的方法,此方法包括三个步骤;(1)地震:了解易于发生地震的构造条件和机理,预测相应的震级;(2)地震灾害;在缺乏准确的历史记录资料的条件下,用统计学方法确定每个工程在100年的  相似文献   

4.
日本2004年中越地震堰塞湖的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岛国,比较著名的是江户时期两次大地震和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有感的小震时常发生.但是2004年发生的中越地震却发生在176年来几乎没有显著地震记载的地区.由于地震引起的大规模滑坡形成50余座堰塞湖,加之日本河流流程短坡降大,如不采取适当措施,次生灾害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5.
加拿大每年都要发生多次地震(在西部每年发生1000多次地震),但只有一小部分属于大震级地震(超过里氏3级)。介绍了加拿大地震的概况和历史,对一些大地震作了较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地震对当地地质地貌的塑造具有很大的作用,通过研究阿拉斯加中南部的地震特征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中南阿拉斯加的地质构造。在梳理重要地震及其相关知识的前提下,对阿拉斯加中南部地区的地震特征进行了分析。指出:(1)中南阿拉斯加的地震频繁且常常能量巨大,太平洋板块俯冲及其向形成阿拉斯加南部的地体上施加的压力是促成中南阿拉斯加发生地震的原因;(2)发生在1964年的美好星期五大地震的震中位于威廉王子湾北部的阿奈奎克湾东岸的地下,瓦尔迪兹以西大约40英里的地方,地面大约12英里以下的浅源区,这次地震的震级为里氏9.2级。在这次大地震中,不同的位置发生了不同的沉降和隆升,这种规模的地震在中南阿拉斯加平均大约每600~950a会发生一次;(3)德奈利断层是个平移断层,断层的一盘相对于另一盘做平移移动。发生在2002年的德奈利断层大地震记录到的震级为里氏7.9级,在门塔斯塔湖和帕克森之间的断层附近,地面水平位移达到最大,为29英尺。此次地震只发生在3英里多一点的深度,是北美洲对地面破坏最严重的地震,这种规模的地震再经过600a的扭力积聚后还会发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水利》2008,(10):I0001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像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在一定的时候,它可能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据统计,地球上每年大约发生500万次地震,其中有感地震大约15万次,造成严重破坏的地震近20次,毁灭性的地震约2次。地震产生的原因主要有3种:一是地壳板块运动,二是火山爆发,三是地球运动等。  相似文献   

8.
结雅水电站按7级地震烈度设防,电站周围有2条主发震构造带,曾于1973年和1977年后发生5级和5.4级地震,电站所在地区附近正处于最危险的发震区,估计可能发生9级烈度地震,为防不测,特制定4项监测地震计划,并在大坝,电站不同部位相应设各种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对1995年12月和1997年6月先后发生的两次上地震数据进行了详细研究和分析,推断出相应结论。  相似文献   

9.
水库与地震     
放眼世界各地,一次又一次发生的地震,不断地把世人的目光聚集在这突如其来的毁灭性灾难上。作为一名水利工作者,你是否知道我们为之献身的伟大的水利事业竟然和地震的发生有某种联系?为了重新调节时空分布不均匀的水资源而修建的水库,人们常常看到它兴利除害、为民造福的一面,对它不利影响的认识也多局限于生态、文物和移民方面,至于水库蓄水尚能诱发地震,尽管在地震及地质的研究领域已经是一个  相似文献   

10.
英得尔水库于2005年4月28日凌晨坝上溢洪道垮塌,造成右副坝溃坝事件。溃坝前当地曾发生了两次地震。为分析地震对水库溃坝的影响程度,首先运用加卸载响应比理论研究了坝体的全时程加卸载动力响应规律,结果表明大坝在地震中处于稳定状态;然后考虑地震荷载进行结构抗震稳定分析,结果表明地震是加速溢洪道坝段失稳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三峡建设》2009,(3):12-20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使4625万多人失去家园,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相似文献   

12.
中国是一个地震灾害频发国家,自2008年至今,便发生了四川汶川、青海玉树县两次8级与7.1级强烈地震,文章阐述了考虑建筑物防御设计地震等级具体设计中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里氏8级的特大地震,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使4625万多人失去家园,69227名同胞遇难、17923名同胞失踪。生态环境也遭到严重破坏,地震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灾害举世罕见。  相似文献   

14.
地震后水利工程修复应急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据史料记载,历史上各省几乎都发生过破坏性地震。且多为浅源地震(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震级和频次高,分布也广,造成的地震破坏较大。这次发生在四川汶川县的大地震,震源深度约为29公里,属典型的浅源地震。据统计,在全球10次死亡人数超过万人的大地震中总死亡人数达数百万人,其中发生在中国的4次大地震死亡人数占到了55%。  相似文献   

15.
1979年11月20日09时50分58秒广东省顺德县发生1次地震,仪器记录Ms=3.3级,震中位置定在该县龙江区和沙滘区之间(N22.9°,E113.1°),地震后当天赴现场实地调查,共调查了顺德、南海、佛山2县1市的9个区,73个村镇和居委会;另由地方干部分别在顺德县、中山县、斗门县、高鹤县协助调查78个村镇;总共调查151个村、镇居委会,获得了详细资料,下面对该次地震影响场及主要活动特征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16.
从2006年5月三峡大坝主体工程全面竣工以来,长江流域发生了几次影响范围较广的地震、干旱、洪涝、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特别是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遭遇100年一遇的大旱,引起了公众对三峡工程的热议。水利部高度重视三峡工程综合效益发挥和公众关注的问题,2011年6月21日,根据水利部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三峡建设》2007,(2):25-26
国内外水库诱发地震知多少? 在世界大型水库的建设史上,有水库诱发地震的情况。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米德湖水库蓄水后曾诱发过地震。六十年代的头五年,全球有四个大型水库发生了里氏6级以上的强烈水库地震。但迄今为止,只有两例水库诱发地震对大坝局部地段造成损害。一例是中国广东省新丰江水库发生的里氏6.1级地震,另一例是印度柯依纳水库发生的里氏6.5级地震。经抗震加固处理后,这两座水库到现在仍在安全运行。到目前为止,全世界还没有发生过因水库诱发地震而使大坝垮塌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83年3月7日17时46分在甘肃省东乡族自治县果园公社境内巴谢河(又称那勒寺河)北岸发生了一次大型、高速滑坡.巨大的滑坡体破坏和掩埋了洒勒、新庄、苦顺三个村庄,有237人(不包括过路行人)被掩埋,毁房500余间,毁耕地2000余亩.滑坡土体覆盖了该段整个巴谢河河床,堵塞了水流.在滑坡发生过程,据地震部门资料,在临夏、兰州、永靖等地的地震观测台都有震动记录,相当于震级1.4级的滑坡地震,由于波谱  相似文献   

19.
赤峰市“8· 16”地震是赤峰市历史上 713年以来最大的一次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GBI80 36 - 2 0 0 1) ,赤峰市北部的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等地区设计地震烈度为小于 6度区 ,被划为工程非设防区 ,而“8· 16”地震恰恰发生在区划图的非设防区 ,震级为 5 .9级 ,地震烈度为 7~ 8度 ,由于作为基础设施的水利工程均处于无设防状态 ,因此在此次地震中给地区工程造成了损害 ,其中尤以乌尔吉沐沦河流域水利工程受灾情况最为严重。地震后及时对震区水利工程项目进行了检测 ,对震害影响较大的骨干工程 ,根据发生的地震级别、设计地震烈度进行安全复核 ,对工程抗震不安全建筑物及震后损害建筑物采取应急工程措施 ,防止震害进一步扩大 ,使震害损失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20.
苏联的工程师对发生地震的亚美尼亚斯皮塔克地区12座大坝及水电站的调查工作已于1988年12月份完成。 4座梯级电站全部采用低库容的引水式方案。除一座正在建设中外,其余均在正常运行。震中的烈度达麦氏10度、里氏6.8~7级,主震过后每隔5分钟发生一次强烈余震(麦氏5、8度),从而引起震区大范围的破坏。震源深度10km。12月7~8日震中发生7次里氏7级的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