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经干燥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反应时间、交联剂用量、单体中和度(pH值)、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反应温度和干燥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时间4h、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2:1、单体中和到pH值6.50、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83%和2.50%、反应温度55℃、干燥温度150℃,在该条件下制得吸去离子水高达580倍的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2.
微波辐射淀粉接枝共聚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以丙烯酸为淀粉接枝单体对微波辐射合成淀粉接枝共聚物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研究,并对共聚物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m(淀粉):m(丙烯酸)=1:5,pH 6.8,初始聚合温度35℃~40℃时.合适的接枝共聚反应条件为:引发剂和交联剂用量(与单体质量百分比)分别为O.1%和0.008%.微波功率280 W,时间180 s,此时合成的树脂吸水率为772.9 g/g.通过红外扫描可知共聚物存在着羧基、酰胺基等特征性亲水性基团.  相似文献   

3.
淀粉接枝共聚物是一类新型功能材料,研究了单体与淀粉配比、单体中和度、反应温度、交联剂浓度、引发剂浓度对玉米淀粉与丙烯酸在水溶液中接枝共聚反应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得到最佳工艺条件为单体与淀粉配比8:1,单体中和度70%,反应温度60℃,交联剂浓度0.1%,引发剂浓度2%。聚合物在自来水中最大吸液倍率为378 g/g。  相似文献   

4.
接枝淀粉浆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详细讨论了一种接枝淀粉浆料的制备方法和浆料的各项性能参数。按本方法制备的接枝淀粉,浆膜光滑、柔软、强韧,与织物粘结力强,适合各种原料的经纱上浆。  相似文献   

5.
6.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淀粉乳浓度、单体中和度(pH)、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淀粉乳浓度为11.76%,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1,单体中和到pH为6.50,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83%和2.50%,反应温度为55℃,在该条件下制得吸去离子水高达500倍的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7.
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在氮气保护的情况下,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用过硫酸铵引发玉米淀粉与丙烯酸接枝共聚制备高吸水性树脂,考察了交联剂用量、淀粉乳浓度、单体中和度(pH)、单体用量、引发剂用量和反应温度对吸水性能的影响,得到如下最佳反应条件:淀粉乳浓度为11.76%,单体与淀粉的质量比为2:1,单体中和到pH为6.50,交联剂用量和引发剂用量占淀粉的质量百分数分别为0.83%和2.50%,反应温度为55℃,在该条件下制得吸去离子水高达500倍的吸水性树脂。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淀粉为主要原料,吸水率为指标,利用五因素四水平正交试验对淀粉接枝丙烯酸树脂在反相乳液体系中的接枝反应进行了工艺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工艺条件:单体与淀粉质量配比2.5∶1、交联剂用量1.75%、引发剂用量2%、油水体积比1.2∶1、单体中和度50%。聚合物在自来水中最高吸水率为62 g/g,且产品具有良好的保水性。  相似文献   

9.
10.
辐照引发玉米淀粉接枝丙烯酸制备高吸水性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60Coγ辐射条件下探讨了淀粉与丙烯酸流变相态的接枝共聚反应。采用FTIR和SEM对接枝产物共聚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分析;运用三因素二次通用旋转法考察了原料配比、辐射剂量、淀粉预处理温度、丙烯酸中和度、水分含量等因素对聚合物接枝率及聚合物吸水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淀粉与丙烯酸的接枝共聚反应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原料配比m(AA)∶m(淀粉)为3,辐照剂量为4KGy,单体中和度为80%,剂量率为40Gy,淀粉糊化温度为80℃时能够得到理想的接枝共聚物。   相似文献   

11.
顾千辉  黄赣辉  顾振宇 《食品科学》2011,32(16):152-156
在氮气保护的环境下,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采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物;确定含芭蕉芋淀粉的稳定反相微乳液体系的制备工艺:油水比为1.2:1、复合乳化剂用量为30%、乳化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hydrophile lipophylic balance,HLB)为7.36;利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利用反相微乳液法制备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物的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单体丙烯酸的用量16mL、引发剂用量3.5%、交联剂用量0.8%、单体丙烯酸中和度70%)条件下,制备出芭蕉芋淀粉接枝丙烯酸盐共聚物的吸水倍率可达1340g/g。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芭蕉芋淀粉与丙烯酸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  相似文献   

12.
鉴于淀粉接枝改性在生产生活中日趋重要的地位和相关研究的日新月异,从接枝物的接枝参数,引发方式,物化性能,表征手段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淀粉接枝改性方面的相关研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选用环氧氯丙烷作交联剂,丙烯腈为接枝单体反应合成双变性淀粉离子吸附剂。用接枝率和接枝效率衡量接枝效果。接枝反应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交联淀粉10g,丙烯腈浓度0. 759 5mol/L,硝酸铈铵浓度0. 004mol/L,接枝温度40℃,料液比1. 0∶10. 0,接枝时间120min。接枝淀粉皂化的最佳条件为: NaOH浓度1mol/L,皂化时间1h。  相似文献   

14.
采用硫酸亚铁(FeSO4)+过氧化氢(H2O2)氧化还原体系引发制备壳聚糖(CS)和丙烯酰胺(AM)及甲基丙烯酸二甲基氨基乙酯(DM)三元接枝共聚物,讨论了反应条件对接枝共聚物在纸张上增强效果的影响。其最佳合成条件为:m(FeSO4)=0.05%,m(FeSO4):m(H2O2)=0.05:1.8,m(CS)=1%,m(AM)=5%,m(DM)=0.3%,反应体系pH值为4~6。当接枝共聚物用量为0.4%时,与同等条件下壳聚糖-AM接枝共聚物相比,可使纸张的抗张强度和耐破度分别提高15%和18.68%。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造纸》2015,(4):21-24
综述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展望了淀粉接枝丙烯酰胺聚合物在造纸工业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硅氧烷接枝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用红外光谱(IR)进行结构表征,用电子显微镜(TEM)测定乳液的粒径.结果表明乳液粒径小、分布均匀、涂层薄 , 涂模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7.
聚硅氧烷接枝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皮革涂饰剂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合成了聚硅氧烷接枝聚丙烯酸酯微乳液,用红外光谱(IR)进行结构表征,用电子显微镜(TEM)测定乳液的粒径。结果表明乳液粒径小、分布均匀、涂层薄,涂模性能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8.
壳聚糖-AM-DMDAAC三元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硝酸铈铵(CAN)为引发剂,对壳聚糖(CS)和丙烯酰胺(AM)及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DMDAAC)的三元接枝共聚反应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合成产品增强效果的影响.其最佳合成条件为:反应温度40℃,单体滴加时间0.5 h,总反应时间5 h,CAN浓度为0.4mmol/L,m(CS):m(AM):m(DMDAAC)=1:7.52:0.48,反应体系pH值为1.8,分子质量调节剂浓度3.00mmol/L.当合成产物用量为0.6%时,可使纸张的裂断长增加1460m,撕裂指数提高15.5%.与壳聚糖-AM二元接枝共聚物相比,具有用量小、效果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增强机理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通过测量加入壳聚糖-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后红张的湿强度等物理性能的规律和采用IR、SEM等分析手段对其增强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淀粉接枝共聚物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玉米淀粉为原料,进行了淀粉化学改性,偶联,淀粉接枝共聚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和生物降解塑料的工艺,配方及产品应用研究,并对淀粉接枝共聚物进行SEM观察,显微熔点测定,生物降解试验和ASTM试验。建立了淀粉接枝共聚反应系统,研制成功的淀粉接枝共聚物生物降解塑料综合性能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