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压入式通风在开采群脉型铀矿床中的优越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庆林 《铀矿冶》2000,19(4):228-232
简述了群脉型铀矿床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特点,结合抚州铀矿矿井下通风排氡的实践,详细论述了开采群脉型铀矿床中采用压入式通风的优越性。认为:压入式通风不仅有利于控制入风污染、减少氡气析出,从而达到用较少的风量获得较好的降氡效果的目的,而且由于在采用压入式通风时,在提升井附近增加一个井筒,从而为解决基建期井筒转入平巷施工时的通风问题和缩短建井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压入式通风便于病发区段回风,有利于多工作面同时作业,尤其适合于群脉型铀矿 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简述了群脉型铀矿床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特点,结合本矿井下通风排氡的实践,详细论述了群脉型铀矿床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的优越性。认为:压入式通风方式不仅有利于控制入风污染、减少氡气析出,从而达到用较少的风量获得较好的降氡效果的目的,而且由于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时,在提升井附近增加一个井筒,从而为解决基建期井筒转入平巷施工时的通风问题和缩短建井工期创造了有利条件。此外,压入式通风便于实现分区段回风,有利于多工作面同时作业,尤其适合于群脉型铀矿床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吴钢 《铀矿冶》2008,27(1):27-32
论述了铀矿井采用压人式通风方式的技术合理性,以及压入式通风方式对抑制氡析出和排氡降氡的有效作用.建议铀矿井通风工程设计中应优先采用压人式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4.
周庆林 《铀矿冶》1992,11(1):45-51
简述矿床地质特征和开采技术工艺,详细叙述井下氡的特点,指出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实行分区通风、灵活运用各种探矿手段、坚持探采结合以及密闭氡源、减少污染、改进采矿工艺是提高通风排氡效果的有效途径。提出氡和氡子体浓度合格率指标为80%—85%是较为经济合理的。  相似文献   

5.
留矿法铀矿井通风降氡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留矿法铀矿井通风系统现状的调查,得到多中段留矿法开采矿井通风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采空区的有效密闭差,由此导致入风污染,漏风严重,污风串联,使井下工作场所氡活度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严重超过国家标准。针对存在的问题,开展留矿法降氡通风技术的研究,提出了留矿法采场应实行下行风流结合局扇强制压入的通风方式和多中段留矿法矿井采取间隔式通风网络的通风原则。结合某铀矿井实际,开展通风系统整改,取得了井下工作场所氡活度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下降了50%~80%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某铀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分析该铀矿井氡污染的原因,根据该铀矿井氡污染特征和生产实际提出氡渗流控制技术措施。通过实施一系列控制氡渗流的措施,解决了入风风量不足和污染的问题,矿井通风降氡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云锡矿区井下通风排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云南锡矿井下存在着氡,而氡是产生矿工肺癌的主要因素之一,因此通风排氡成为我矿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严重问题。云锡井下作业场所氡污染的主要来源是:采空区积累的高浓度氡的漏入;自然下行风把上部采空区及矿岩裂隙内的高浓度氡的带入;氡从矿岩介质中的渗出。因而形成高浓度氡对井下矿工的危害。针对上述原因,选用了压入式通风,使井巷内气压高于地表气压,以减少氡的漏入、渗出和改变下行风的方向,取得了降氡的良好的效果。此外,在防氡密闭工艺方面,对井巷壁喷涂混凝土防氡复盖层和密闭墙采用水泥砂浆粉面,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氡子体与矿工的肺癌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铀矿井氡的来源,氡析出规律和氡运移通道,提出了建立合理的通风方式,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隔离和密闭氡源,采用湿式作业,提高空气湿度等措施来降低和控制氡及其子体的析出。  相似文献   

9.
铀矿井氡的危害、析出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泉宇  杨仕教 《现代矿业》2009,25(2):114-116
氡子体与矿工的肺癌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铀矿井氡的来源,氡析出规律和氡运移通道,提出了建立合理的通风方式,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隔离和密闭氡源,采用湿式作业,提高空气湿度等措施来降低和控制氡及其子体的析出。  相似文献   

10.
铀矿井氡析出规律及其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桂华 《采矿技术》2006,6(1):35-37
氡子体与矿工的肺癌有密切的关系,通过分析铀矿井氡的来源,氡析出规律和氡运移通道,提出了建立合理的通风方式,选择合理的采矿方法,隔离和密闭氡源,采用湿式作业,提高空气湿度等措施和方法来降低和控制氡及其子体的析出.  相似文献   

11.
大红山铁矿通风系统优化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金恩 《现代矿业》2009,25(6):105-107
介绍了大红山铁矿Ⅱ1矿体上盘局部存在铀矿化带,为防无底柱采场崩落时析出的氡与氡子体渗入作业面造成危害,原设计采用以压为主、压抽混合四级机站通风系统。分析了此通风方式与人行、运输等相互干扰,管理难度大、电耗高、投资较大,且氡与氡子体析出量有限,为此提出改用三级机站抽出式通风可有效稀释与排出氡与氡子体。  相似文献   

12.
李金恩 《矿业快报》2009,(6):105-107
介绍了大红山铁矿Ⅱ1矿体上盘局部存在铀矿化带,为防无底柱采场崩落时析出的氡与氡子体渗入作业面造成危害,原设计采用以压为主、压抽混合四级机站通风系统。分析了此通风方式与人行、运输等相互干扰,管理难度大、电耗高、投资较大,且氡与氡子体析出量有限,为此提出改用三级机站抽出式通风可有效稀释与排出氡与氡子体。  相似文献   

13.
对无轨采矿铀矿井通风系统现状开展调查后发现,无轨开采铀矿井通风氡污染的主要原因是斜坡道将通风系统变为角联系统,导致通风系统稳定性差、污风串联、入风污染,使井下工作场所氡活度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针对上述问题,结合某铀矿井通风系统整改实例,从通风系统设计、生产管理和通风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无轨采矿法的设计与管理原则。  相似文献   

14.
非铀矿山排氡通风方法在云锡矿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非铀矿山矿井氡析出的规律,介绍了降低井下氡及其氡子体浓度的方式方法和有效措施通过在云锡矿井现场的生产实践,总结及发展了非铀矿山排氡通风方法的理论及其技术管理。  相似文献   

15.
朱民安 《铀矿开采》1995,19(1):15-20
本文通过铀矿开采对公众辐射剂量的贡献和铀矿井通风排氡对环境影响的分析,提出了矿井排氡限值的约束方程,阐述控制矿井氡污染大气环境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中央压入式通风方式最突出的优点是建井工程量少、工期短、出煤快。因此,这种通风方式引起人们的重视。目前,国内平顶山、渡口、鹤岗等不少矿务局的矿井采用了中央压入式通风方式,其中鹤岗矿务局新一矿和兴安台矿2个大型矿井都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投产以来一直采用压入式通风方式。新一矿设计能力为3000吨/日,  相似文献   

17.
煤巷掘进过程中粉尘浓度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掌握粉尘的分布规律,根据气固两相流理论,针对矿井掘进工作面的特点,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离散相模型(DPM)对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粉尘浓度进行了数值模拟.由此总结出压入式通风掘进巷道中全尘和呼吸性粉尘浓度都是在工作面附近区域较大,然后沿程逐渐减小,并比较发现,抽出式通风的除尘效果要好于压入式通风.  相似文献   

18.
五七煤矿开采后期正压通风的生产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五七煤矿开采后期,利用混和提升主井压风,采用压入式通风,促进安全生产的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19.
一、问题的提出国内外通常认为,压入式通风方式只适用于低沼气矿井或高沼气矿井的第一水平,第二水平仍采用压入式通风不合理。理由是压入式通风矿井,井下各点气体的绝对压力均高于当地同标高的大气压力,主扇停风后,井下压力会下降,有害气体会大量涌出,造成事故。根据兴隆局实际情况,局发技字(86)第2号文件下达了《关于在高沼气矿井,水平延深仍采用压人式通风可行性研究》的科研项目,河北省煤炭(?)也把此项目列  相似文献   

20.
铀矿井氡渗流机理与控氡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周星火  李向阳  刘陶安 《铀矿冶》2004,23(2):97-100
介绍了铀矿井氡的扩散-渗流机理,提出了氡渗流预测和控制方法,介绍了几个典型控氡实例,指出了氡渗流控制技术的发展在于氡渗流理论的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