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国的社会发展现状及现行政策导向,为促进新墙材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同时也带来了挑战.淤泥是南通市的优势资源.园地制宜地发展淤泥烧结制品,对保护资源,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起了积极促进作用,但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制砖工艺相比,存在差距.必须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南通市墙改节能办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区域内河网发达、江河淤泥沉积量大面广的现状,提出将江河淤泥作为本地区优势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淤泥作为本地区优势资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节约能源资源和建设节约型社会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全局和战略发展的高度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推进墙体材料革新和建筑节能则是建设领域落实这一重大决策的主要体现,是贯彻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国民经济、有效利用资源、改善人居环境、实现我国宏观发展战略目标的需要,是保护土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新型墙材的生产原料大多是煤矸石、页岩、粉煤灰、水泥、沙子、河道淤泥等,而在一些地方这些资源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4.
《砖瓦世界》2009,(1):1-4
1研究行业问题,制定发展计划 1.1节能减排,挖潜降耗,促产品质量提高 中国砖瓦行业发展到今天,从大量耗费土地资源生产粘土实心砖,到大量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如工业废弃物、江河淤泥、页岩、土丘、土山等生产空心、利废制品,有效地保护了耕地,节约了能源,保护了环境,保障了城乡基本建设对墙体材料的需求。但是整个行业的发展不平衡,仍存在很多问题。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产业政策,促进墙材革新和建筑节能工作的开展,从协会领导层做起,研究深入开展行业节能减排,推动行业健康发展的丁作思路。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梳理了我国传统村落的保护观念,分析不同模式对村落传统资源保护的利弊;在此基础上提出目前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在规划过程中多单纯沿用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体系进行、重点以实体空间保护为主,忽视原住民保护的现状问题,因此希望通过福建晋江塘东村的保护发展规划探索一条以“人本观念”出发的保护发展之路,做一个更关注人的生活的保护规划,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双重需要。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建筑行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为了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就必须对建筑垃圾与淤泥进行必要的处理与再生利用,以降低资源的大量损耗,给人类带来一个绿色的生存发展环境。文章在对我国建筑垃圾和淤泥的处理现状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构建了预测模型来对建筑垃圾和淤泥的未来总产量进行深入研究,并进一步阐明了建筑垃圾和淤泥的综合利用途径,提出建筑垃圾和淤泥综合利用的相关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贺萍 《河南建材》2011,(2):167-168
为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工作,保护有限的耕地资源,近几年,国家要求各地大力推广新型节能墙材,开展禁止生产使用实心黏土砖的“禁实”工作。目前迫切需要低消耗型的承重墙材取代高消耗型黏土砖,但目前市场上仍没有理想的替代产品。本文从黄河淤泥多孔砖的优势、资源情况、推广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长江淤泥制砖朱锡华,崔映谷南通市地处长江下游,土地资源十分宝贵。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砖瓦等墙体材料的需求量逐年增加。但是,由于这个地区原料土紧缺,限制了砖瓦工业的发展。从80年代初开始,南通市建材主管部门帮助市郊几个砖瓦厂,利用长江淤泥和电厂粉煤...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开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逐渐成为我国城乡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传统村落的振兴要综合村落历史文化特色和物质空间环境两方面进行保护。文章选取黑龙江省三家子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研与深入访谈,总结出村落现状发展特征与存在问题,依据村落既有资源条件构建村落建设与发展资源的评估指标体系,深入挖掘村落现状优势资源,进而从文化历史资源传承与保护、村落空间整治与保护两方面提出村落保护和发展策略,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机遇下传统村落的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引黄工程创造了惊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同时大量的黄河淤泥沉积,危害了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分析黄河淤泥的化学成分、颗粒组成、塑性指数,对引黄工程沉淀池堆场的淤泥和黄河河床的淤泥进行了比较和筛选,最后进行成型和煅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使用2号堆场的黄河淤泥替代黏土生产的承重多孔装饰砖、保温空心砖等,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黄河淤泥沙资源的分布,分类及其性能。黄河淤泥沙属于硅酸盐类原料,其物化性能及工艺性能良好,应用领域十分广阔,尤其适宜生产建筑材料等工业产品。  相似文献   

12.
王蕊  陈卓 《山西建筑》2009,35(9):54-55
通过对四川雅安上里古镇风貌景观规划设计的过程与最终设计方案的评析与总结,应用现代小城镇开发的景观规划设计理念,探究了古镇在景观风貌保护与资源开发过程中古镇风貌与社会文化的协调发展,并提出部分引导古镇风貌保护与资源开发和谐设计的原则,以使古镇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中的职能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和平  王耀兴 《规划师》2010,26(1):66-70
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与利用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发展历史街区的职能,发挥历史街区在当代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历史街区的传统职能比较单一,为了适应街区保护与发展的要求,需要结合其资源特点拓展街区职能。延续居住职能、发挥商业职能、发展旅游职能、培育博览职能是历史街区保护与利用过程中职能发展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淤泥固化剂是掺加到淤泥中能够与淤泥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的添加剂,它能改善和提高淤泥的工程性质。本文主要介绍了不同成分固化剂的作用机理,并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于固化剂中各成分比例的试验及最终影响淤泥物理及化学性能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适用于各类不同性质淤泥的特定固化剂。本文亦针对目前国内外对于淤泥固化剂的工程应用,分析其未来发展方向,推广固化剂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5.
聂晓晴  段炼 《新建筑》2007,(5):48-51
西南山地区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已成为新时期区域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以重庆市丰盛古镇保护与发展规划研究为例,在借鉴已有保护规划编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为核心,立足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源特性、空间属性和结构层次等多维特性,将保护与发展的观念贯穿于规划的各个层面,借助不同层次的城市规划对城镇发展和建设的引导和调控作用,实现历史古镇规划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6.
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发展一直都是人们关心的话题,因为其承载着无数人的记忆与梦想.昆明文明街片区自旧城改造项目以来备受昆明市民的关注,作者针对该地区进行调研分析后认为:要想真正保护和发展好昆明老街,必须在保护好老街的同时优化发展其商业,并就如何发展和保护提出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进程,城市的面貌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城市扩张性发展的潮流中,城市的自然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这一问题,开始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就自然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这一问题阐述了现在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针对这些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周敏 《福建建设科技》2010,(5):50-51,33
利用厦门海域的淤泥生产烧结砖,通过配方设计、成型及试验得出海淤泥砖的各项性能,结果表明海淤泥烧结的砖,可用于替代传统的烧结粘土砖,且以海淤泥作为烧结砖的主要原料,解决了原料的来源问题,从而不仅保护了耕地和农业生产,也保护了生态环境,具有极好的环保效益。  相似文献   

19.
针对我国风景区存在较为突出的资源保护与发展问题,以君山景区的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保护景区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和生态系统,分析了在规划中如何挖掘、整理、充实景区历史人文内涵,与景区的发展目标相结合,使保护与发展互相促进.君山景区详细规划以风景资源保护为前提,有机规划景点布局、组织游赏序列、举办主题活动、建构特色植物群落景观,正确处理了景区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目前,浙江河道淤泥总量已达20亿立方米,每年平均淤积量约1亿立方米。虽然近几年来,全省各地开展了河道疏浚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全省年疏浚量仍徘徊在5000万立方米左右,远低于淤积量。  为利用和消化河道淤泥,促进河道整治,保护耕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鼓励砖瓦企业利用河道淤泥制砖,日前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强河道淤泥制砖工作促进河道整治》的通知。《通知》中制定相应政策予以扶持:  1、凡河道疏浚工程与淤泥制砖相结合的,各级财政要酌情对疏浚工程和湖泥制砖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支持。  2、利用河道淤泥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