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通过溶剂浸取法、超临界CO2萃取法、顶空进样法和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辛夷挥发油,利用GC-MS对不同提取方法所得的挥发油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溶剂浸取法只得到7种有效成分,其他3种方法共鉴定出64种有效成分,所得挥发油共有28种成分.对4种辛夷挥发油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和讨论,为辛夷挥发油的提取及提取物的分析提供了参考,为其应用提供了依据和帮助.  相似文献   

2.
不同产地防风中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和浸泡法提取了两种不同产地防风中的挥发油,并用GC-MS对所提取挥发油进行了成分分析.分别鉴定出了35种和43种成分,主要成分为3-苯基-2-丙烯醛、亚油酸乙酯、9,12-十八碳二烯酸、芹菜脑、人参醇、4-甲氧基-6-(2-丙烯基)-1,3-二甲氧基苯等.结果表明,防风因产地不同、提取方法不同,其挥发油的成分有较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曼地亚红豆杉枝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种方法提取了曼地亚红豆杉混合枝叶和单独的枝干或叶中的挥发油,并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对它们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用面积归一法测定了各组分的百分含量。实验表明:采用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微波辅助溶剂提取法、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法和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分别提取曼地亚红豆杉混合枝叶中挥发油,其中分别鉴定出27、26、13及20种成分;运用溶剂加热回流提取法从曼地亚红豆杉单独的枝干和叶中提取的挥发油中可分别鉴定出16和24种成分,挥发油得率分别为4.21%和9.70%。从实验结果可知:不同提取工艺所得曼地亚红豆杉枝叶中挥发油种类差异较大,且叶中挥发油含量明显高于枝干。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白玉兰种子的挥发油成分.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玉兰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成分大多为烯类,间伞花烃含量为34.68%,对伞花烃含量为55.16%,β-丁香烯的含量为9.26%.初步明确了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武汉地区野生薄荷根茎叶挥发油的成分及含量。用水蒸气蒸馏法(SD)分别提取薄荷不同部位的挥发油,然后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薄荷不同部位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叶片挥发油出油率是0.45%,茎挥发油出油率是0.2%,根挥发油出油率是0.02%。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三种不同部位挥发油,共鉴定出43种化合物,叶和茎挥发油主要成分是薄荷醇,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二十四烷。用薄荷不同部位提取的挥发油含量和成分有较大差别。为获得较高产率的薄荷醇成分,以薄荷叶获取挥发油为最佳原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白玉兰种子的挥发油成分.以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白玉兰种子挥发性成分,用气质联用技术分离测定,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并用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成分大多为烯类,间伞花烃含量为34.68%,对伞花烃含量为55.16%,β-丁香烯的含量为9.26%.初步明确了白玉兰种子挥发油的主要成分及含量,为进一步有效地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鉴定了早开堇菜的挥发性成分,确定了早开堇菜挥发油中44种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42.33%,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求出了各种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8.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HD)、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MAHD)和微波无溶剂提取法(SFME)提取樟树落叶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及峰面积归一化法对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鉴定.实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提取率接近,水蒸气蒸馏法为0.98%,微波辅助-水蒸气蒸馏法为1.12%,微波无溶剂提取法则为1.04%.3种方法提取的挥发油共鉴定出29种化合物,单萜类氧化物和倍半萜氧化物为挥发油的主要成分;HD所得挥发油中香樟醇、桉树叶醇、樟脑和α-松油醇的质量分数分别为25.58%、21.26%、16.79%和11.19%,MAHD为26.29%、28.72%、15.64%和10.16%,SFM为17.74%、17.74%、17.74%和12.46%.不同方法提取的樟树落叶挥发油提取率及成分总体相近,但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樟树落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采用GC-MS联用技术结合直观推导式演进特征投影法(HELP)对大茴香和小茴香挥发性化学成分进行比较分析.此外,程序升温保留指数用来辅助定性.共定性出17种挥发性化学成分,其中大茴香13种,小茴香11种,分别占二者挥发油总相对含量的89.43%和99.53%.共有组分7种.大茴香和小茴香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茴香烯,含量分别为70.72%和85.82%.  相似文献   

10.
野生与家种缬草挥发油GC-MS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GC-MS分析对比研究了野生与人工栽培缬草的挥发油,分别鉴定出52个和45个化合物.2种缬草挥发油的主成分基本相同,含量稍有差异,其差异对其在医药工业上的应用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东紫苏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东紫苏(Elsholtiza bodinieri Vaniot)的75%丙酮水提取物中共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Massonianoside B(1)、Icariside E4(2)、1R,2R,4R-三羟基薄荷烷(1R,2R,4R-trihydroxy-menthane,3)、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4)、迷迭香酸甲酯(Rosmarinic acid methyl ester,5)、迷迭香酸乙酯(Rosmarinic acid ethyl ester,6)、Nepetoidin B (7)、咖啡酸(Caffeic acid,8)、咖啡酸甲酯(Methyl caffeate,9)、Oresbinsin A(10)、原儿茶醛(Protocatechualdehyde,11)和3,4-二羟基-5-甲氧基苯甲醛(3,4-dihydroxy-5-methoxy-benzaldehyd,12).其中化合物1-3和5-12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在高职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立体育俱乐部的实施与管理办法.在高职院校高年级中建立体育俱乐部是必要且可行的,俱乐部的建立可培养学生自觉锻炼的行为、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丰富学校体育的内容、树立现代体育意识,为终身体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就体育课新的教学模式与体育教师位置的变革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体育课教学应由旧的、封闭单调的模式向新的、开放灵活的模式转变,体育教师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中枢;体育课教学要求教师完成自身位置的变革,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体育教师要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学模式要由整齐划一转向个性化教学。  相似文献   

14.
从素质教育和提高体育教育水平出发,理论上阐述了隐性体育课程的涵义及特点,通过隐性体育课程的化性提高体育教师的素质。  相似文献   

15.
对高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一是高校中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研究;二是构建高校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体系研究。为探索和寻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高校中的发展规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我国教育领域改革的必然趋势。体育教学为适应这一改革的需要,也必须大胆地作一些改革和探索。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应以终身体育为指导思想,以育人为最高目标,培养学生意识兴趣、能力和习惯,从而提高学生锻炼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现代社会造就一批符合需要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我国大学生缺乏体育意识,主要是由于我国学校体育存在弊端,特别是中、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失误造成的。要增强大学生的体育参与意识,提高体育兴趣,必须改变旧的教育观念,摆正学校体育的位置。体育课程的变革确立以终身体育为目标,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从体育教学内容安排、组织管理、语言的运用、对学生的评价等六个方面对教学艺术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作了探讨。教学艺术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合理运用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能够更好地为大学生的基础教育、素质教育服务。高校体育教师通过不懈的学习和努力,能够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9.
本依据市场经济理论,论述高校体育教学、竞赛工作一定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并提出了改进体育竞赛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前大学生当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厌学体育行为,这就要求从转变学生对体育的态度;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区别对待;结合专业特点和时代要求,改革教材内容;改革教学办法,提高教学质量;以课外活动为突破口,改革教学形式;提高教师素质等几方面着手,调动厌学体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