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自组装单分子膜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论述了单分子膜及其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构成单分子膜组分化学参数的简单、连续可调决定了生物传感器的性质完全可控,取向有序、稳定可靠的单分子膜是生物传感器理想的基底材料。  相似文献   

2.
系统地介绍了离子自组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并简述了此技术在光纤传感应用中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3.
以金电极为基体电极,采用巯基乙醇自组装法制备了巯基乙醇自组装膜修饰电极,再以碳二亚胺为交联剂用控制电位共价键合法将DNA固定在巯基乙醇单分子层上形成了基因修饰电极。以亚甲蓝为电化学杂交指示剂,采用循环伏安法、微分脉冲伏安法等电化学方法对基因电化学传感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将DNA稳定地固定于电极表面,可用于制备自组装修饰基因电化学传感器。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自组装单层及其制备方法,论述了有机硅烷系自组装单层材料可吸附水中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使水质得到净化,并可用于处理果汁、酒中的有害杂质。采用制备的NH2-SAMs/SiO2处理水中残留的杀虫剂simazine(4mg/L)作为探针反应,去除率达到了76.5%。进一步利用固定在基质上的自组装单层诱导生长TiO2和FeOOH纳米膜作为新型光催化水处理材料,讨论了其吸附、光催化降解水中污染物的方法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介绍了离子自组装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特点,并简述了此技术在光纤传感应用中的初步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6.
自组装及其表征技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瑾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09,25(6):561-565,569
综述了近年来自组装及其表征技术在金属腐蚀与防护中的应用.介绍了几种常用的自组装表征技术,概述了几种主要的自组装膜体系,并对自组装技术在金属防护领域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实验原料油用回炼油与劣质催化柴油体积比2∶1配比,用一种新型的纳米自组装催化剂对其进行精制,设计正交试验,考察在不同温度、空速和压力下对加氢脱硫(HDS)、加氢脱氮(HDN)和加氢脱芳烃(HDAr)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出对HDS、HDN、HDAr效果影响最重要的因子。通过BET的表征,证明在该催化剂FA-1204上是均匀多层分散的纳米粒子,它的平均孔径、孔容、比表面积分别为7.7nm、0.26cm3/g、132.7m2/g,从结果来看其性质优于工业催化剂F-2,考察这种催化剂在劣质环境下的活性以及其耐结焦性并与纳米自组装催化剂FA-20-12以及工业催化剂F-2相比较,结果表明FA-1204的脱硫、脱氮和四环、五环芳烃脱除率分别为66%、34%和74%;F-2的脱硫率、脱氮率和四环、五环芳烃脱除率分别为40%、24%和25%,表明FA-1204的抗结焦性能优于工业催化剂F-2,且对于脱芳烃具有一定的深加工能力。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金硫自组装的各种形式及该技术的发展历程,评述了各类金硫自组装的形成特点,探讨了自组装机理,提出了金成矿地球化学的新机制,指出了这一技术在研究金成矿过程中的意义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嵌段共聚物在选择性溶剂中能够自组装形成"核-壳"结构的胶束,由于胶束的尺寸处于纳米量级,因此利用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制备纳米材料已成为当今高分子科学和材料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刚柔嵌段共聚物是指分子链中同时含有刚性嵌段和柔性嵌段的共聚物,它在溶液中通过不同嵌段对溶剂的选择性可以自组装成球形、棒状、囊泡等多种多样的纳米聚集体.本文简单介绍了嵌段共聚物和分子自组装的概念,总结了刚柔嵌段共聚物在刚棒选择性溶剂、柔性链选择性溶剂和非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刚柔嵌段共聚物在溶液中自组装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基底上图案化纳米薄膜的制备在微观结构设计领域有广泛应用,在硅基上制备端基为乙烯基的自组装单层膜,利用铜丝电氧化以及高锰酸钾混合溶液氧化,制备不同端基表面的单、双层自组装膜.采用红外光谱(FTIR)、接触角以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表征.红外检测结果表明:乙烯基表面经氧化后转变为羧基表面,氧化前后接触角从58.1°转变为19.9°,说明薄膜的亲水性有明显的变化,原子力显微镜扫描得到薄膜的表面形貌,可观察到不同薄膜表面之间的相位及高度变化.结果表明:自组装技术与电氧化法相结合能够有效地制备出不同性质的图案化表面,以用于未来微纳米器件等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针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特点,将元数据建模技术与本体相结合建立基于元数据的产品数据本体,提出基于元数据的产品概念模型和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产品数据模型;通过分析元数据建模的元层次,提出了基于元数据的产品数据本体建模体系结构以及通用描述,并给出了某汽轮机产品数据模型实例.实例表明,在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采用基于元数据的产品数据本体,能够有效地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一致性,可方便地进行模型集成和信息共享,满足实际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所有可能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在生物分子互作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可以在天然状态下反映蛋白质—蛋白质、蛋白质—核酸、新药分子—疾病靶蛋白等生物分子互作,如特异结合、解离、分子识别等动力学过程,为实时、动态获取生物分子互作信息,从而阐明生命现象的分子机理提供了有效的研究工具,有助于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本文阐述了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相比于常规技术的优越性及其在蛋白质组学、细胞信号传导、受体\配体垂钓、抗体\抗原识别、基于分子靶点特异性新药筛选等生命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全新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产S-腺苷蛋氨酸的酿酒酵母发酵条件的响应面法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Design Expert软件,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和响应面法(RSM)对产S-腺苷蛋氨酸(SAM)的酵母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PB实验设计及分析结果表明,接种量、L-Met质量浓度、发酵时间是影响SAM胞内产量的3个显著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并采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发酵产SAM的最佳条件为接种量10%,L-Met质量浓度为4.0g/L,发酵时间56h,发酵温度30℃,pH为6.0,在250mL三角瓶中装液量60mL,种龄24h,摇床转速180r/min。最终优化后的SAM胞内产量达到287.615 7mg/g,比初始产量提高1.38倍。  相似文献   

14.
对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种类、在基因和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详细的介绍 ,对近期有关这方面的文献加以分类和评述 ,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脱氧核糖核酸(DNA)生物传感器的研究现状(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阐述了核酸杂交分析的传统方法和原理,由此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DNA压电生物传感器、光学生物传感器和光导纤维生物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研究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汽车工业中激光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汽车工业中激光切割、激光焊接、激光表面改性、激光检测、激光毛化、激光快速成型等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表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组装技术将巯基乙酸固定在金电极表面形成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并利用循环伏安法初步研究了该自组装单分子膜修饰电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巯基乙酸在金电极表面具有特性吸附,形成具有一定致密性的吸附层,使电极的双电层电容降低。以[Fe(CN)6]3-/4-氧化还原电对为探针考察了巯基乙酸自组装膜修饰金电极的电化学性质,巯基乙酸自组装膜的存在对[Fe(CN)6]3-/4-的电子转移起了明显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8.
MapBasic应用软件设计技术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MapInfo是公认的最好的桌面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之一。MapBasic是MapInfo理想的二次开发工具。然而 ,由于MapBasic编程环境的限制 ,单一的MapBasic程序不适合构建大型应用系统。本文基于对MapInfo运行环境以及MapBasic语言特点的分析 ,从面向对象的观点提出了一种新的适于构建大型系统的MapBasic软件结构 ,即先按空间对象的大类分别构造MapBasicApplication ,再用一个控制程序依次加载各个Application ,并通过共享地图窗口实现不同Application间的信息交换 ,通过共享系统事件实现各个Application的同步。用MapBasic开发MapInfo应用系统 ,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MapInfo空间数据处理功能。相信本文的讨论有助于MapBasic用户开发出高质量的应用型地理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19.
A general procedure for surface modification of nano-alumina using N, N'-dicyclohexyl- carbodiimide (DCC) mediated amidation is reported. Aliphatic and aromatic carboxylic acids reacted smoothly with nano-alumina pretreated with 3-aminopropyltriethoxysilane in the presence of DCC, giving modified aluminas having organic surfaces. The grafted aluminas have been characterized qualitatively by FT-IR or ^13C CPMAS NMR spectroscopy, and quantitatively by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 and elemental analysis. The procedure was applied to polyether dendrons bearing carboxyl groups at the focal points, giving successful grafting of dendrimers onto nano-alumina.  相似文献   

20.
以三羟甲基丙烷作为中心核,二羟甲基丙酸作为合成单体,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采用一步法合成了第三代端羟基超支化聚酯(HBP)。苯甲酸对其进行了封端改性。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和SEC/TALL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将改性前后的第三代HBP作为共混组分加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体中,研究了其对PET流变性、吸湿性、染色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超支化聚酯的流变改性功能优于改性前的超支化聚酯,吸湿和染色改性功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