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苏里格气田S区块储层具有低孔、低渗、非均质性强的特点,储层埋深较大,有效砂岩储层薄。且地表为沙漠、半沙漠环境,煤层发育,地震信号屏蔽现象严重,地震资料分辨率低,有效砂岩储层地震响应特征不明显,地震响应隐含于薄互层复合响应中,由此地震资料获取的波阻抗反演结果无法识别有效砂岩储层。为此,针对该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应用HFE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对地震数据进行重新处理,在保真的基础上改善地震数据分辨率,然后在高分辨率地震数据基础上进行AIW波阻抗反演获取波阻抗数据体识别有效砂岩储层。研究结果表明,应用HFE高分辨率技术及AIW波阻抗反演方法后,原始地震数据的品质得到了较大改善,分辨率得到了较大提高,且AIW波阻抗反演结果与井数据吻合较好,为HFE高分辨率处理技术及AIW波阻抗反演方法在其他油气田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针对川东南地区嘉陵江组储层横向变化大、非均质性强、勘探难度较大的特点,以嘉陵江组一段为例,在地层对比、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波阻抗反演工作,并结合储层的地质特征和地球物理响应特征确定波阻抗反演结果解释方案,进行储层解释,预测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特征.依据储层地质特征研究成果,优选相关地震属性,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建立地震属性与储层孔隙度的关系,预测储层孔隙度平面展布.最后综合地质、储层预测、孔隙度预测的结果提出有利勘探目标区.结果表明,该套方法比较适合对研究区的地质解释,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致密碎屑岩储层预测方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陆相致密碎屑岩储层勘探的复杂性,以川东GA构造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四段储层为例,采用地质与物探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储层预测研究。确定了其关键测井特征为伽马和声波时差,采用神经网络为基础的地震多属性分析方法进行伽马反演,基于模型的测井约束反演方法进行波阻抗反演,综合两种数据体进行储层描述,刻画出有利储层的平面展布。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套技术紧密结合了多学科方法,具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综合研究济阳坳陷郑家一王庄地区砂体分布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对约束稀疏脉冲反演、随机模拟、随机波阻抗反演等效果进行对比,分析了随机反演的可靠性,总结了随机反演对于泥岩隔层薄的储层研究较好的指导作用。基于约束稀疏脉冲反演的随机模拟是一套对类似于该区陡坡带砂砾岩扇体类储层研究有效的方法之一,并且为复杂砂砾岩体储层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锦州27区属于复杂断块区,地质建模比较困难,依赖于初始模型的常规反演方法难以获得精确的反演结果.利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提取井旁地震道的子波,形成了合成记录,对层位进行标定以及波阻抗反演,得到了绝对波阻抗剖面;并把绝对波阻抗剖面转换成砂泥岩剖面,其反演结果与井的钻探结果基本吻合;沿目的层顶面(T3u1)向下提取不同时间的平均波阻抗值和最大波阻抗值,并由此圈定出砂体发育带,进行储层预测.结果表明:在复杂断块地区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较之其它储层预测技术可以相对准确地预测储层岩性及展布规律,对油田的进一步勘探开发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采用测井约束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方法对工区的三维地震资料进行储层反演,利用地震和测井联合反演技术对该区沙三段砂体进行追踪解释,从而较准确地预测出沙三段岩性和有利储层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7.
DX5井区梧桐沟组储层具有储层较薄、单砂体厚度小、砂体横向连续性差的特点,运用常规波阻抗反演很难对其完成精确刻画。地震波形指示反演充分利用了地震波形的横向变化,可代替传统变差函数进行高频成分模拟,对井况的要求低,比传统阻抗反演和地质统计学反演方法的确定性更强。高频结构受波形变化控制,更好地体现了沉积特征的约束。在提供储层纵向分辨率的同时,横向连续性得到了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8.
利用拟声波曲线进行高分辨率地震反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地下情况的复杂性和地震原始资料的分辨率的影响,要得到一个令地质家和地球物理学家满意的结果还是相当困难,特别是井约束反演都要用到声波曲线,当声波曲线由于各方面的影响不能反映储层的真实情况时,反演的结果就会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拟声波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介绍了测井约束波阻抗反演技术和拟声波技术的原理及方法.该反演方法是基于初始模型的反演方法,利用拟声波曲线代替声波曲线来建立初始模型,并进行波阻抗反演,可以大大提高反演结果对储层反映的精确度.该方法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得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同一研究区不同研究目标,对地震反演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后,得到相应的波阻抗反演体,再进行储层参数转换。测井曲线重构波阻抗反演及多门槛制法砂体厚度预测相结合,有效提高了歧口地区深层砂体厚度预测的准确性。根据原始波阻抗反演结果,结合Fillippone法计算地层压力系数理论,提出断陷盆地不同埋深地层压实差异影响因素下地层压力系数计算方法,通过歧口地区异常压力预测可能的深层天然气富集区,预测与实际钻井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10.
薄差储层预测技术在葡南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南油田葡一组油层属薄差储层,用普通波阻抗反演方法难以解决薄砂体识别精度低的问题。在忠买于原始地震反射的波阻抗反演数据体基础上,针对本区自然电位曲线对砂泥岩识别明显、深侧向电阻率曲线对含油性判别较好的特点,结合构造建模、小层精细划分和对比,利用地质统计和建模技术,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方法并同位协同波阻抗反演结果进行自然电位和深侧向电阻率体的岩性模拟,建立储层岩性预测模型。模拟结果的地质统计特征与原始数据的统计特征相符,用新完钻的18口井对预测结果进行验证,砂体预测厚度符合率达78%,能够较好地解决油田薄砂体储层横向预测难题。  相似文献   

11.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火成岩岩性反演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岩心分析的基础上,应用地质、测井、地震等多学科资料对枣园火成岩的岩性、电性、波阻抗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岩性、电性与波阻抗、地震属性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针对常规波阻抗反演方法的不足,形成了一套基于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岩性反演技术,采用该技术对枣园火成岩不同岩性进行了反演,给出了火成岩厚度及孔隙度分布.  相似文献   

12.
根据研究区56口井,笔者对岩心、自然伽马、自然电位、声波时差、密度、中子等钻井、测井资料进行多种统计和交会分析,研究速度、密度、波阻抗、孔隙度与深度、岩性,波阻抗与孔隙度等的关系,分析储层物性特征,并作相关交会图,建立规律关系式。经比较得出利用波阻抗进行下一步的反演工作会比较合理。根据砂岩孔隙度与波阻抗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利用砂岩波阻抗估算砂岩孔隙度。为下一步储层预测研究提供良好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3.
Jason反演在塔中顺西地区碳酸盐岩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勘探实践进一步证实,塔中地区裂缝型、溶蚀孔洞型的碳酸盐岩储层具有强非均质性的特点,这给如何评价该区碳酸盐岩岩溶缝洞型储层发育区带来了问题。本文在顺西三维地震工区,针对存在的问题,通过Jason软件平台,基于地质模型的约束稀疏脉冲反演技术,实现了针对该区碳酸盐岩储层集中地震的横向分布、测井的高低频信息、地质经验认识三位一体的储层预测反演。通过分析,与已钻井吻合较好,并结合属性分析等技术手段对该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带进行了预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河流相储层建模中测井和地震资料整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于储层非均质性非常严重的河流相储层来说,如何更好的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一直是一个难点,本文探讨了一种综合地震、测井、地质资料的方法,并以大港油田某区块为例建立了基于地质统计和地震反演的定量储层地质模型.首先通过对测井约束地震反演得到的波阻抗数据体分析,提取三维空间变异函数,利用具外部漂移的泛克里金模拟方法建立出砂体的分布模型;然后以此砂体模型为相控制条件,建立储层物性参数模型.经过验证表明,本方法可以避免常规建模方法中存在的物性分布与岩相分布不匹配的现象,从而获得与地质认识一致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参数对反演效果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是目前最普遍应用的波阻抗反演方法之一.该方法在计算过程中涉及各种类型参数,这些参数选取的正确与否直接控制了反演成果的质量.本文从稀疏脉冲波阻抗反演的基本原理出发,通过模型的正反演探讨了反演子波的频率参数p、q、λ等主要的目标函数控制参数,以及计算过程中的反射系数迭代次数和波阻抗叠代次数等参数对反演的控制作用,系统分析了上述参数对反演效果的影响程度,并结合实际处理经验,指出了在实际地震资料处理过程中反演参数的正确设置方法.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fine structure inversion ability of igneous rock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underlying strata, based on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 we have developed a method for seismic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Through numerical simulation, we tested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algorithm parameters and different model parameterization methods on PSO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and 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SO method. Under th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numerical simulation, we propose the scheme of combining a cross-moving strategy based on a divided block model and high-frequency filtering technology for PSO inversion. By analyzing the inversion results of a wedge model of a pitchout coal seam and a coal coking model with igneous rock intrusion, we discuss the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resolution,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SO inversion. Based on the actual seismic and logging data from an igneous area, by taking a seismic profile through wells as an example, we discu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ree inversion methods, including model-based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multi-attribute seismic inversion based on probabilistic neural network(PNN) and wave impedance inversion based on PSO.And we draw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inversion based on PSO method has a better result for this igneous area.  相似文献   

17.
地震递推反演预测深部灰岩富水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深部灰岩富水性问题转化为灰岩孔隙度问题,通过Willie时间平均方程构建孔隙度与波阻抗关系,利用递推反演得到波阻抗,并转换为孔隙度,孔隙度分布特征与已知裂隙展布特征相符,得到钻孔验证.结果表明:波阻抗值呈近似高斯分布,两端为波阻抗误差,通过滤去高、低值端消除误差;孔隙度公式对于灰岩适用,波阻抗值增大时,孔隙度值单调递减;由于计算面积小,灰分对孔隙度的影响可以不考虑.钻孔验证表明相对孔隙度值在0.162以上为灰岩富水区域,单孔最大出水量达到90 m~3/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