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文章以河南省郑州、洛阳和新乡这3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基于2013—2018年河南省统计数据,运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计量模型量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度,探究劳动投入、资本投入与产业集聚水平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根据郑洛新各自发展情况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及资本投入的相关建议,以促进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  相似文献   

2.
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在多方位、多层次存在着互动作用,两系统互动关系研究有利于促进两者协调发展。构建公路交通与区域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耦合协调模型对河南省各地区公路交通与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全省的交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度地区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很大的空间对应关系,河南省多数地区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协调度处于濒临失调或轻度失调状态。应加大河南省整体经济发展和交通建设投资力度促进河南省公路交通系统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水平得到稳步提升。  相似文献   

3.
随着区域协同战略的实施,区域的产业集聚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集聚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以2012-2017年30个区域的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借助空间计量工具,充分考虑各经济变量的空间相关性,定量研究产业集聚的空间效应、产业集聚对区域创新的作用,并对影响创新产出的变量进行空间效应分解。结果显示,产业集聚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和空间溢出效应,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研发投入、人力资本、对外开放水平等因素均对区域创新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文章基于耦合协调理论构建评价模型及指标体系,分析了河南省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及二者的关系。结果表明,河南省只有郑州市达到了优质协调,其余均未达到,且大部分地市旅游产业的发展滞后于区域经济;利用Arcgis10.0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辅助作图及分析,发现耦合协调度偏低的地区在地理区位分布上无明显规律,但同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等因素有密切关联。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国城镇化区域发展不平衡,借助李振福的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方法,构建了测度城镇化的评价指标,测度了浙江省2003-2012年的城镇化程度。在此基础上,运用两步差分GMM估计方法研究了浙江省产业集聚促进城镇化发展的机制。结果表明:产业集聚通过要素集中、产业结构转变、提高城镇竞争力促进城镇化发展;农业现代化、政府支持和市场开放度对浙江省城镇化进程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外商直接投资(FDI)不稳定制约城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以河南省2007~2016年的农业产业相关数据为样本,利用区位商模型,从动态和静态两个维度对河南农业产业集群的集聚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河南农业产业集群优势明显,其中,农业产业集聚度最高,林果业集聚度较高,渔业主要集聚在信阳市。针对河南省农业集群特点,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龙头企业、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增强政府支持和引导力度等优化措施,以促使河南农业竞争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运用中国31个省(市)2008—2018年间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金融集聚通过集聚的扩散效应可以显著地缩小区域经济差距,消费水平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对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会扩大区域经济差距。根据以上结论,就如何增强金融集聚的扩散效应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根据区域产业竞争力的内涵,设计了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陕西省轻工主要行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分析了这些行业竞争力水平总体上不强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陕西省提升轻工业竞争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需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化,以大批量、标准化为特征的福特制(刚性生产模式)被多样化、即时反应的柔性生产方式取代.这种生产方式内在特点必然导致柔性产业集聚体这种全新产业空间组织形式.通过分析柔性集聚模式相对于传统产业集聚模式的进步,指出以产业柔性集聚提高区域竞争力是重庆发展的最佳路径;结合重庆实际分析如何选择柔性集聚体主导产业,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龙岩市第二产业产业集聚状况进行EG指数测算,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4个门类产业及4大门类下的42个大类产业.测算结果表明,龙岩市第二产业总体上集聚程度较高.在分析产业集聚状况的基础上,从政府、重点产业、企业、行业组织、区域互补性、集聚水平等方面对龙岩市的产业集聚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县域特色产业集群是安徽省县域经济的重要组成形式,对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普遍面临着优化升级的困境。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安徽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所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产业集群升级的路径,以期能对安徽省县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竞争力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河南省城市经济发展情况,以河南省18个地级市为样本,结合2020年《河南统计年鉴》数据,通过选取经济评价指标,并运用因子分析法提取了经济活力和经济潜力为主要因子,对河南省城市经济竞争力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城市经济差异化明显,郑州市断层第一,多数城市的经济综合因子和经济活力因子低于平均值,尤其是经济活力因子,其平均值仅为0.153。为探究城市经济不均衡原因,用聚类分析法将河南省18个地级市划分为6类,发现前四类城市经济潜力因子得分较低,第五类城市经济活力因子得分较低,第六类城市发展较为均衡但综合排名不高。针对不同类型城市存在的问题,建议分别从大力推进强省会战略,分类管理、精准施策,加大宏观调控、刺激金融交易,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4个方面加以改善,以助推河南省经济竞争力快速提升。  相似文献   

13.
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产业集群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现有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的缺陷,在产业集群理论基础上,通过分析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构建了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产业集群需要政府积极引导,完善信息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环境支持;企业抓住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机会,转变观念,共同提升关中-天水经济区信息集群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14.
旅游业综合竞争力评价与提升对合理规划旅游资源、发展区域旅游产业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相关研究成果及河北省区域特征,建立了由公共服务业设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第三产业效益、运输及开放情况等5个子系统构成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定量评价了河北旅游产业综合竞争力及在全国20个省中的排名,给出提升旅游竞争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入境旅游是衡量云南省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的重要指标,体现一个地区的国际旅游竞争力。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等经济计量方法,对云南省1995—2013年入境旅游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云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比较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协整模型显示入境旅游每增长1%,能拉动区域经济增长1.01%;Granger因果检验得出存在经济驱动入境旅游发展的单向因果关系,即经济增长是入境旅游发展的长期原因,而入境旅游并不是经济增长的长期原因。  相似文献   

16.
选取2010 ~2011年的统计数据,依据DEA数据包络评价分析方法,以建筑业从业人员总数、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建筑业从业人员工资总额、建筑业总产值以及竣工房屋面积为评价指标,对河南省下属的17个省辖市、10个省直管市(县)的投入产出整体效率及各投入要素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对各地区建筑业发展的投入、产出不足之处予以了说明,同时对这些地区的竞争力作了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核心增长极理论突出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聚集和扩散效应。顺应大旅游时代要求,依托核心增长极进行旅游联动发展,既可增强区域旅游竞争力,实现旅游综合效益,也能在空间上更好地发挥旅游联动区域的带动和辐射作用。郑州、开封、洛阳、焦作在河南旅游整体发展格局中处于核心增长极地位,伴随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实现郑汴洛焦旅游联动发展,打造核心增长极,壮大产业集聚区,是提升河南旅游发展创新力和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新型工业化在实际产业研究中的难于操作分析的问题,采用二次相对评价分析方法,将新型工业化看作一个区域经济体的能力,建立了对区域的产业结构进行主观评价的DEA模型,构建了专门针对地区产业结构的新型工业化评价体系,并以黑龙江省为例对其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对所建立的评价模型和指标能够区分出区域新型工业化的主观努力程度,可操作性强.能较为准确的评价出区域产业结构的新型工业化能力,可以在政策实践中类比推广.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市公司的规模发展、财务状况及股权结构和公司治理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进而把握浙江省上市公司的竞争力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以福建省九个地市建筑业发展水平为研究对象,综合宏观规模、施工效率、发展环境等方面建立建筑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灰关联度方法和改进的归一化方法对实证数据进行评价分析。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九地市建筑业发展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发展中增长方式有所差异,各地市建筑业的综合发展与发展环境高度相关,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