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纪燕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5):138-139
语篇中的省略形式以衔接为目的,表明意义特征,实现语篇功能,达到交际目的.省略是一种特殊的替代现象,也称"零替代",具有衔接语篇的功能.从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观点出发,着重讨论了英汉语篇衔接中的动词性省略形式、省略的差异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2.
省略作为一种重要的语篇衔接手段是汉英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是不是也有一些规律可寻呢?本文通过具体译例试图探索出一些可供遵循的共同模式。 相似文献
3.
分别选取英语和汉语有关描写秋天的散文原文及其各自的汉、英翻译文本,对其中的语篇指示语(discourse deixis)进行基于平行语料的对比(parallel contrastive corpus)分析,探究英汉语篇指示语的异同,指出英语属形态倾向性语言,重视句子结构的完整,语篇之中多用指示代词和连接词等语篇指示语,在形式上表现出带有更多的显性语篇标记(overt markedness)形式;而汉语则不太看重语言的形态因素,只要语句意义上连贯,并不强求句法构造形式的完整性,语篇之中少用或不用指示代词和连接词等语篇指示语,形式上表现出隐性语篇标记(covert markedness)形式。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篇形连和意连的认知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胜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10):122-124
语篇的形合和意合是语篇语言学和英汉对比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形合意合的形成与民族的文化认知图式、认知环境、思维偏向以及哲学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有其自身的文化属性。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指导下,通过对英汉语篇连贯产生和理解的过程和特征进行系统分析,结合具体的实例,进一步认识到英语语篇和汉语语篇在连贯方面的最大差异就是英语重形式连贯,汉语重语意连贯。 相似文献
5.
李艾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3):155-157
省略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语言现象,它是语篇衔接和连贯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不同角度在不同层面上,对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进行了分析与对比,从中可以看出,英汉语言中的省略现象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6.
刘玉红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3):52-55
英汉语思维模式差异对其语言结构及功能存在很大影响.英语属形合语言,重语言形式,在逻辑顺序上多表现为由具体到一般;而汉语是意合语言,重意义,轻形式,常表现为由一般到具体的逻辑顺序.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有必要了解英汉语思维模式的差异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转换思维模式,走出学习误区,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7.
李明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10):103-107
诗歌翻译是文学翻译中的一个难点,古诗英译涉及古代汉语和英语两种差别迥异的语言文化,是各种翻译理论的试金石.汉语古诗音、形、意密切结合,尤其适合诗意的传达,其“意合”特征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元性,而这恰恰是诗歌的区别性特征之一.译者需要力求避免对古诗的单一性解读,用英语的形合特征取代汉语的意合特征,或者一味移植汉语的意合特征;应该采取创造性的翻译策略,适度倾向原文意合特征,激发译文读者对原诗的多重解读. 相似文献
8.
徐弘博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1,28(2):112-114
思维方式对语言的结构具有深刻影响.英汉两种语言存在形合与意合的差异.本文从形合与意合角度探讨英汉两种语言在结构和表达方式上的不同,并指出在翻译时应该采用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王维贞 《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4,(2)
省略在语篇中的使用是为了突出重点,避免重复,衔接上下文。在日语中,尽量减少语言 表述部分,以达到心有灵犀的境界,这被认为是美德,所以省略在日语语篇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笔者通过分析在日语语篇中省略的多种形式,阐述了省略的衔接作用。同时省略依靠受 话者的理解,复原成通用和完整的表述部分,从而达到相互交流的目的。故省略的使用务必要 避免产生误解和歧义。 相似文献
10.
董梅 《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4(3):42-45
阐述了化对比教学在培养跨化交际人才的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探讨了在英语教学中进行英汉思维方式、遣词造句、行结构等方面的化对比教学的方法及笔在教学中的一些有益尝试和探索。 相似文献
11.
英语中,后缀-er,-or可以加在动词等词语之后,表示与该词语相关事件的施事者;汉语中也有相关后缀,比如家、员、者等。尽管两者形式相似,其文化内涵及文化背景却相差甚远,因而这方面的对比研究具有意义。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英汉语中表示施事者的后缀的文化内涵差异及其成因。 相似文献
12.
汉语注重"意合",即行文意义上的连贯。英语注重"形合"即语句形式上的接应,而介词就是英语中衔接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从意合和形合角度出发,通过对比英汉介词差异,探讨双语转换的过程中双语的特点,从而更好的指导英汉的翻译实践。 相似文献
13.
卢小群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2002,16(2)
省略以其简洁、经济的优势在广告语篇衔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着重论述省略在广告语篇中的各种价值形态 ,是把省略理论运用于广告语篇分析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4.
李健 《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9,12(4):24-27
就英汉句子差异中的五个方面做出对比:主语vs.话题;形合vs.意合;名词优势vs.动词优势;树形结构vs.竹形结构;后置修饰语vs.前置修饰语。对比分析有助于实现荚汉互译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
把握英语重形合、汉语重意合的区别特征是成功构建英语语篇的关键.探讨英语的形合美和汉语意合美,并就英语写作中如何克服汉语重意合的思维模式,顺应英语重形合之特征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广告语篇中省略的语用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省略以其简洁,经济的优势在广告语篇衔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着重论述了省略在广告语篇中的各种价值形态,是把省略理论运用于广告语篇分析的一种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7.
宋燕 《西安工业大学学报》2012,(9):770-774
自1976年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首创以来,语篇的衔接就一直被国内外众多语言学家所研究.文中运用该衔接理论框架对《想北平》及其英译文中体现的部分语篇衔接手段进行了统计和对比,在结合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汉英两种语言在语篇衔接手段的使用上各有所偏重,汉语更常用原词复现和省略,而英语则多用照应和替代. 相似文献
18.
19.
英语形合手段在中国古诗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锐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2(3):149-151
在汉英句法形式对比的基础上,论述在中国古诗英译中应用形合手段的必要性。提出在翻译中国古诗时,译者要在深刻理解、把握原诗本质的基础上,完成翻译过程中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转换与重构。 相似文献
20.
吕明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57-58
英汉语调的表态功能在言语交际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表态功能的实现又是一个复杂的语音过程。本文从语调序列成分和语调韵律成分两大方面对英汉语调的表态功能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发现其内在的规律性,促进英语及对外汉语语音教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