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基于SOPC的模拟音频控制面板主要应用于机载音频管理系统的地面测试设备中,实现了音频控制面板的功能及其与音频管理组件的通信协议。操作界面采用虚拟仪器技术实现,面板功能与通信应用SOPC技术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在一块FPGA芯片中完成,FPGA同时控制USB模块与虚拟界面之间的数据通信。机载电子设备自动测试过程中,模拟音频控制面板快速稳定地为音频管理组件提供控制信息,提高了自动测试系统的可靠性,缩短了内场维修公司的维修时间,降低了维修成本,提高了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2.
机载通信控制系统是机载通信系统的控制核心,文章从工程角度出发,介绍了机载通信控制系统的原理、需求及实现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的机载通信控制系统设计方法。该方法具有小型化、成本低、可靠性高及灵活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是一种灵活、高效的片上系统解决方案,为LED控制系统设计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介绍了基于SOPC的LED脱机显示屏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设计,系统地阐述了采用Altera公司的Cyclone芯片为核心的硬件平台构建,并且给出LED控制系统的设计框图。详细介绍了NiosⅡ系统中USB控制模块、以太网控制模块和LED控制模块等自定义模块的设计。最后分析系统软件的设计流程及部分实现要点。设计结果表明采用SOPC解决方案具有较高灵活性和稳定性,LED显示屏的性能有明显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半导体工业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进入片上系统(SOC)时代,为了使SOC技术得到推广,Altera公司提出了片上可编程系统(SOPC)。介绍了基于Nios Ⅱ的SOPC系统设计流程,并采用EP2C35芯片完成模拟用户单元设计,论述了软、硬件设计方案,分析了采用SOPC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和优势,最后通过系统测试验证了系统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数字式心电监测设备采用先进的SOPC技术,在FPGA中嵌入了32位NiosⅡ软核系统,用以控制心电信号的采集、处理、存储与显示等功能。系统设计时充分利用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可在线编程特点和SOPC的技术优势,灵活、快捷地将所有的功能模块完全集中在一片FPGA上,使其电路硬件结构简单,功能齐全,具有很高的性价比。详细介绍了NiosⅡ系统在监测设备中的设计过程和部分接口程序,并且利用该监测设备进行了实测,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个应用SOPC技术实现的交通事故自动处理设备,该设备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介绍了整个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给出了基于SOPC技术的软硬件设计和实现方法。实际应用和实验结果表明:将SOPC技术引入汽车交通事故自动处理中,不但可以迅速寻求援助,而且提高了交警对交通事故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EPA现场控制器的设计。该控制器应用于EPA工业现场中,实现了EPA通信协议栈,可对EPA系统中其他设备的状态进行检测、控制、实时显示和报警。  相似文献   

8.
SOPC技术在实时红外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可编程片上系统(SOPC)是Altera公司提出的一种灵活、高效的片上系统解决方案,为构建实时、小型化的红外图像处理器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介绍了一种基于SOPC技术的红外图像处理器,可对数字红外图像进行实时处理和显示驱动。处理器主要包括非均匀校正模块、实时图像增强模块和显示驱动模块。处理功能主要由一片Altera公司的SOPC芯片EPXA4完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SOPC技术构建的红外图像处理器集成度高、功耗低、可靠性强、实时性好。  相似文献   

9.
为满足脑电信号采集、处理设备具有便携式,实时性,数据量大的实际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OPC的脑电信号实时处理设计方案。用脑电极采集到的脑电信号经过前期预处理(放大,滤波)、A/D模数转换后,经过SOPC系统对脑电信号进行频谱分析、特征提取,最后存储或传输。整个设计围绕SOPC系统,以NiosⅡCPU为核心,并与其他外围设备集成,实现整个系统的控制与处理能力。利用SOPC系统实现的脑电信号采集系统,具有体积小、运算速度快、方案灵活的特点,为构建脑电信号实时处理系统提供了一个新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0.
作为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的发展核心,电子计算机辅助设计通用软件包(EDA)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的每一次进步.都引起了设计层次上的一个飞跃.先后经历了物理级设计、电路级设计和系统级设计3个层次。其中,作为实现系统级设计方法载体的ASIC按设计方法可分为:全定制ASIC、半定制ASIC和可编程ASIC(也称为可编程逻辑器件PLD)。  相似文献   

11.
基于FPGA技术实现ARINC429通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FPGA技术解决ARINC429通信的实现方案,该方案不仅使国内的ARINC429通信设备摆脱了对国外ASIC电路的依赖,还降低了设备成本,并且克服了国外ASIC电路的不足,实现了任意长度数据帧的群收和群发功能,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利用该方案研制的ARINC429数据通信卡,已成功应用于空空导弹测控设备中。  相似文献   

12.
基于SOPC技术的VGA字符和图像显示系统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姜漫  吴志勇  曹腾 《液晶与显示》2013,28(1):120-126
为解决VGA显示系统因基于计算机或专用芯片而不易携带和更改的局限性,采用可实现用户自定制内核功能的SOPC技术,完成PS/2键盘控制下VGA字符和图像显示系统设计。在FPGA中构建32位NIOSⅡ内核,C语言编写主程序,采用AVALON总线连接外设驱动控制器和基本PIO接口,连同VGA时序模块与缓存器组成的VGA控制器,实现系统软件;基本硬件电路、外部存储芯片、PS/2键盘、VGA接口和串口电路构成硬件平台。系统最终实现SOPC内核移植和在PS/2键盘控制下由CRT显示器显示字符和图片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AFDX总线技术是目前航空机载设备交换式网络的代表,也是近年来大型飞机航空机载设备首选的总线通信网络。为了实现某设备AFDX总线主要功能和性能检测,简要介绍了AFDX总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与通信特点,通过使用VC++6.0软件技术在工控机上集成了AFDX端系统测试功能,并给出了该技术在AFDX端系统上的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航空武器火控系统总体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了航空武器系统组成、任务,分析了航空武器火控系统总体技术在武器系统研究过程中的作用和武器系统作战效能分析概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未来航空武器火控系统研究与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型电子器件越来越多地被机载航电设备所采用,单粒子翻转(Single Event Upset, SEU)故障已经成为影响航空飞行安全的重大隐患。首先,针对由于单粒子翻转故障的随机性,该文对不同时刻发生的单粒子翻转故障引入了多时钟控制,构建了SEU故障注入测试系统。然后模拟真实情况下单粒子效应引发的多时间点故障,研究了单粒子效应对基于FPGA构成的时序电路的影响,并在线统计了被测模块的失效数据和失效率。实验结果表明,对于基于FPGA构建容错电路,采用多时钟沿三模冗余(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 TMR) 加固技术可比传统TMR技术提高约1.86倍的抗SEU性能;该多时钟SEU故障注入测试系统可以快速、准确、低成本地实现单粒子翻转故障测试,从而验证了SEU加固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BOM模板结构及其相互关系,采用BOM开发标准设计光电信息控制系统的层次化仿真框架和模型设计,阐述模型实现的基本方法,建立了基于BOM的HLA光电信息控制仿真系统,说明了光电信息控制仿真系统的开发步骤和实现过程。基于BOM标准构建的光电信息控制仿真系统可有效提高系统效率和模型重用性,为今后光电信息控制仿真系统的高效开发提供有利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王胜  范红旗  高峰  付强 《现代雷达》2006,28(10):93-97
介绍了一种基于(System on Programmable Chip,SOPC)技术并结合虚拟仪器的设计理念的雷达信号回波模拟器。分析了基于虚拟仪器设计理念的模拟器系统的结构特点,并重点论述了与片上系统模拟器研制相关的高速VLSI数模混合系统设计的关键技术。SOPC系统采用VIRTEXII2000,系统主频为200MHz可输出80MHz以下的中频信号。  相似文献   

18.
周慧 《电讯技术》2020,(3):284-288
为满足日益增长的航天测控任务需求,采用基于资源池的测控设备动态集中管理,可以有效降低投入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资源利用率。介绍了我国传统测控系统体系架构,从优化传统测控站的资源利用率角度入手,提出了基于资源池的测控设备动态集中管理,分析了其功能需求,论述了关键技术问题,为实施基于资源池的测控设备动态集中管理提供了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在轨航天器和地面测运控系统运行高可靠长寿命的迫切需求,引入胚胎电子系统仿生自修复技术,为高可靠性航天电子装备设计提供一种新思路。分析了航天电子装备面临的主要问题与现有冗余容错技术存在的不足,介绍了胚胎电子系统仿生自修复技术,从硬件资源消耗、可修复故障类型、修复时间等方面对比了胚胎电子系统仿生自修复技术与典型冗余容错技术的优缺点。结合胚胎电子系统仿生自修复技术的优势,分析了其在航天电子装备中的应用方向与面临的挑战,为高可靠航天电子装备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