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涟钢CSP生产线自投产以来,钢中酸溶铝的控制不稳定,酸溶铝命中率较低。钢中酸溶铝控制过高,会造成铝的浪费;过低,则延长了LF精炼炉调铝的时间。在生产中可以通过调整钢中酸溶铝来控制钢中的夹杂物、组织性能,但不同钢种对酸溶铝的控制要求并不相同。通过现场试验研究,对不同钢种、不同终点氧含量采取不同的调铝工艺,有效提高了酸溶铝的命中率。 相似文献
3.
4.
分析钢中微量元素Al和Als对于仪器分析比较困难,ARL利用PIM法(Peak Integral Method)测定钢中Al、Als,不同状态铝的铝燃烧曲线形状不一样,在不含酸不溶铝的燃烧曲线图中,曲线前期没有高于稳定强度的峰值存在,在含有酸不溶铝的样品的燃烧曲线前期存在一个高于稳定强度峰值,这个峰值的大小与酸不溶铝的含量成正比关系,PIM法利用这一现象,测定峰值强度和稳定状态强度,可得到Al和Als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用光电直读光谱分析法,采取多次曝光和分段累积计算曝光强度技术,对钢中的酸溶铝、酸不溶铝进行直接测定,获得满意结果,含量0.048%的酸溶铝,标准偏差0.0009%,含量0.005%的酸不溶铝,标准偏差0.001%。并对分析条件和试样加工要求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硅钢酸溶铝分析方法中溶样用酸、冒烟程度及所用水质、器皿质量等试验,确定了一套适用于大生产、较简单方便的分析方法。用此方法分析,其结果与用国际规定方法分析相当,能满足硅钢生产需要。 相似文献
7.
钢中酸溶铝和全铝的光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原子发射光谱法定量测定中低合金钢中的酸溶铝和全铝。采用FEALSOL程序,利用峰值积分法,对钢中酸溶铝和全铝进行了分析。选择了合适的分析爷件,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符合国标要求,完全可以满足实际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试样表面经过处理后,在氮气气氛保护下,用确定的分析参数,以铁元素做内标,高能预火花为激发光源,采用二次曝光技术直接分析钢中全铝和酸溶铝。实验证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分析精度完全能够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9.
在参考80炉次SPHD、SPHE和IF钢生产数据的基础上,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用Al脱氧的RH精炼终点钢水酸溶铝含量-[Als]的计算模型,分析了RH脱碳结束时钢水氧活度、脱氧加铝量和钢水净循环时间对终点钢水酸溶铝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RH脱碳结束钢水氧活度、脱氧加铝量是影响终点钢水酸溶铝含量的重要因素;当RH脱碳后钢水温度、氧活度、炉渣中FeO+MnO含量-(FeO+MnO)以及钢水的净循环时间分别在1 600℃、2×10-4、15%和8 min时,要控制终点钢水酸溶铝为0.02%~0.05%须在RH脱氧过程中控制加铝量0.86~1.53 kg/t。 相似文献
10.
钢中酸溶铝的直读光谱快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我国许多钢厂,酸溶铝多采用湿法分析,这类方法制样工序复杂,分析速度慢,不能达到控制生产的目的。为达到快速分析,在冶炼过程中有的厂用系数法来估算钢中酸溶铝,但炼钢时向钢中加入的金属铝很容易被氧化,氧化的程度也不尽相同,所以用系数法估算的酸溶铝与实际的酸溶铝含量往往相差甚多。缺乏可靠的酸溶铝数据是影响许多钢种命中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应用PDA法(PULSE DISTRIBUTION ANALYSE),通过分析条件的择优,使酸溶铝的报告能在2—3分钟之内发出,实现了快速分析,且分析误差小干部颁标准。 相似文献
11.
针对承钢LF炉因钢水可浇性差造成生产中断的问题,分析了水口堵塞物的化学成分、形成原因。通过采取加强转炉出钢操作、测量渣层厚度和定氧、优化精炼渣成分、控制铝钙比等措施,钢水的可浇性明显改善,钢中的夹杂物数量和形态得到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采用电磁搅拌器在冶炼铝合金过程中的工作原理及主要设备参数,实践表明电磁搅拌是解决铝合金化学成分偏析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推导出沸腾钢在浇铸时,为保证模内钢水有良好的沸腾,钢中的硅含量与碳含量必须满足关系式1/2〔%Si〕-lg〔%C〕+14037/T-7.865〈0。因此在冶炼沸腾钢时必须严格控制钢中的硅含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低碳深冲钢的氧量的研究,提出了定氧加铝的最佳工艺路线(转炉吹炼→钢水预吹氩→定氧→加铝→补吹→保护浇注)并制订出根据钢水中的氧量加铝量,取得了酸溶铝的命中率达100%。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介绍了邯钢公司依靠科技创新,加大煤气回收力度,利用富余煤气发电,推广应用干熄焦设备、烧结余热回收设备和高炉TRT发电技术,企业自发电比例由2006年的4%提高到2011年的50%。对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将能源管理体系认证与项目相结合,通过制度化、文件化、高效化、系统化保证能源消耗持续降低,用系统节能的理念将能源的供应、使用、余热余能回收进行统一规划,实现其高效、合理的利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