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围绕某非道路重型柴油机燃油喷射系统的匹配展开研究。简要介绍了高压共轨燃油喷射系统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对匹配的关键零部件设计选取原则进行介绍。最后针对匹配完成的柴油机进行台架性能试验和排放测试;结果表明,匹配完成的燃油喷射系统能够满足发动机动力性和排放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柴油机的性能开发是影响其排放控制技术及发动机耐久性的关键环节,而且我国现阶段提出的非道路三阶段排放标准需要进一步降低柴油机的NO_X+HC排放和PM排放,于是对柴油机整体性能的开发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通过定性定量分析陆用发电柴油机的三阶段排放性能,阐述了非道路三阶段陆用发电用柴油机性能开发过程,通过分析试验结果,做出调整方向,满足排放、动力性、匹配方面更加优化。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我国空气污染严重,东部地区雾霾频发,尤其是秋冬季节,大部分地区都笼罩在穹顶之下。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了越来越严格的尾气排放法规,柴油机的尾气处理已经成为各个非道路机械柴油机及主机生产厂面临的难题。柴油机的尾气处理目前有2个控制方向:一是提高柴油机的燃烧效率,降低尾气中的有害气体成分,目前主要技术有进气管理技术和燃烧技术、电子控制燃烧喷射技术、多气门技术、废气再循环技术等。二是应用后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当今社会地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之中,而作为当今社会中非常重要的非道路移动机械来说同样也是如此.在如今的社会中非道路移动机械已经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以及使用,通过这种设备能够有效地提高人们的劳动效率,并且对于劳动的质量也能够有所提升.但是这类设备的使用往往需要排放出大量的尾气,这种尾气对于...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国内非道路用柴油机出口到欧美等地区,都会受到当地排放法规的严重制约,2007年我国也制定了“非道路柴油机的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标准。国内非道路用柴油机的排放要求将逐步与国际接轨。表I列出了相关排放标准对19~37kW柴油机的限值规定。  相似文献   

6.
康明斯非道路第三、第四、第五阶段动力排放解决方案,为路面施工、市政改造、港口搬运、矿山开采等工况作业的多品类工程机械设备,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选择. 康明斯2.8~15L轻、中、重型电控发动机,功率覆盖46~675马力,通过采用先进的排放后处理技术满足非道路国四排放标准.在本届展会展示的6.7LQSB系列和9LQSL系列,通过加装康明斯选择性催化还原后处理装置(SCR),降低氮氧化物(NOx)排放.  相似文献   

7.
瓦锡兰近期研发标准模式的技术产品来降低船用二冲程及四冲程柴油机的氮氧化物(NOx)排放,以达到满足TierⅢ标准要求。该产品基于瓦锡兰已经研发并使用于四冲程柴油机多年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技术,本文主要浅析该系统出现背景、系统反应原理及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8.
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参考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基于某款非道路国Ⅱ柴油机进行技术升级使它满足国Ⅲ的排放标准。主要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技改:(1)减小活塞环(油环和气环)厚度;(2)升级汽缸的材质;(3)改进进气、燃烧系统;(4)增压器加中冷,并采用外置水冷EGR技术;(5)用电控单体泵代替PM泵,改进高压油管;(6)采用流量更大的机油泵。进行这些技术改造后,通过试验验证,该款柴油机在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放性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后喷助燃的再生方式下,颗粒捕集器(DPF)降怠速(DTI)再生对再生性能和传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基于能量守恒定理,建立热管理模型,得到DPF载体温度与排气流量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借助热量在载体内的累积,研究DTI再生过程中,再生温度、再生时间、碳载量,以及排气流量对DPF再生效率、载体峰值温度的影响,并分析碳烟颗...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据美国通用承包商协会报告称,加州空气资源管理委员会(CARB)对在上一次会议上就已经提出的《非道路柴油机排放法规》进行了修订。根据约定,CARB放松了年度减排要求,并且承包商将会因自愿努力减少其非道路柴油机的碳排放而获得信誉积分。美国通用承包商协会称,据CARB初步估测,与以前的规定相比,  相似文献   

11.
该项目顺应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以满足美国EPAⅣ与欧盟ⅢA阶段排放法规为目标,并配合同Ⅱ排放达标要求,开展清洁燃烧系统、燃油系统、电控废气再循环技术以及关键零部件结构优化与强化等方面的共性技术研究,进行环保与节能方面的关键技术攻关,开发为25~50马力轮式拖拉机及收  相似文献   

12.
<正>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高速发展中,非道路移动机械用柴油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柴油机在使用中的排放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柴油机环境问题的解决是目前内燃机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排放法规日趋严格并逐步与国际接轨的情况下,重点开展满足非道路柴油机国四阶段以上标准的排放净化集成技术与设备的研制开发是今后非道路移动机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GB 28239—2012《非道路用柴油机燃料消耗率和机油消耗率限值及试验方法》标准中限值确定的影响因素,通过功率分档、冷却方式、用途、产量、国外柴油机燃料消耗率水平及提高柴油机燃料经济性措施分析,科学合理地确定燃料消耗率限值,并对非道路用柴油机下一阶段目标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针对非道路IV阶段柴油机,围绕三种活塞的选型,研究了不同压缩比活塞对发动机摩擦功、压缩压力、燃油经济性以及排放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压缩比越大的活塞摩擦功和压缩压力越大。额定转速和扭矩转速下,随着活塞压缩比的升高,燃油经济性存在最优点拐点,在额定转速下较为明显。压缩比越高的活塞NOx排放量越低,但烟度排放随负荷增大上升明显。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以某小型电控非道路柴油机为样机,进行基于排气门二次开启的内部废气再循环(Internal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IEGR)设计,采用一种双峰排气凸轮实现IEGR的方法通过仿真软件计算分析了IEGR排气副凸轮参数对不同负荷IEGR率、功率和燃油消耗率的影响,选择了3种方案进行优化比较,确定了最优排气副凸轮参数。试验结果表明:排气门二次开启始点对IEGR率影响较大,对功率、有效燃油消耗率影响较小,可以通过改变排气门二次开启始点较大改变IEGR率。而排气副凸轮工作段包角和气门升程对IEGR率、功率、有效燃油消耗率影响较小,能够通过改变排气副凸轮工作段包角与气门升程对IEGR率进行微调。  相似文献   

17.
以某小型非道路电控柴油机为样机,采用峰排气凸轮实现内部废气再循环(Internal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IEGR),通过数值模拟计算和试验研究,分析IEGR小型非道路电控柴油机的排放性能。结果表明:设计的双峰排气凸轮方案能有效实现IEGR率。排气副凸轮开启始点推迟,能使IEGR率明显降低,燃油消耗率及功率分别有微弱的下降和上升;排气副凸轮升程的增加,使IEGR率及燃油消耗率都有微弱的上升,功率略微下降;排气副凸轮工作段包角的增加,使IEGR率略微上升,油耗及功率变化甚微。IEGR结合电控喷油正时的协同优化,当IEGR方案的HC+NOx加权排放值由原机的6.722g/h降低至5.161g/h时,碳烟排放及CO排放在满足美国EPAⅣ非道路排放法规的基础上有略微增加;当IEGR方案HC+NOx加权排放值与原机相当时,燃油消耗率降低了4.2%,CO排放降低了30.7%,而碳烟排放仅微弱上升。IEGR结合电控喷油正时的协同优化具有实现整机性能优化的潜力,为IEGR技术在小型非道路柴油机上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柴油机发展为非道路国三排放可以说是取得了在柴油机领域的重要进步。但是伴随我国新能源的开发工作,以及更加趋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这让柴油机的使用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虽然国三柴油机在环境污染上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是仍然需要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因此,如何使国三型柴油机的排放量降低至最小,达到有效的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是我们当今最应该想办法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非道路国三柴油机的排放控制系统的升级研究及其排放控制建议,使国三柴油机能到一个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冷却水套作为柴油机的核心结构,其流动与传热特性直接影响着柴油机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以某两缸高压共轨柴油机为研究对象,为了解该发动机冷却水套流动与传热性能,以水套速度场、温度场、换热系数等空间分布参数为判据,重点对冷却水套关键区域的流动和传热特性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优化方案。仿真结果表明:发动机整体冷却液流动性差,平均流速低于0.5m/s,缸体进气侧冷却水套上部出现了流动死区;通过对冷却系统性能参数和冷却水套结构进行优化,冷却水套进出口压力损失减小,整体冷却液平均流速较原方案提高了173.91%,整体平均换热系数较原方案提高了41.93%,整体冷却水套流动均匀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20.
基于发动机性能仿真软件GT-POWER中的准维模型,以及排放物生成模型,建立了可预测排放的非道路用柴油机整机仿真模型,由所建模型计算出的柴油机主要性能参数值包括功率、空气流量、燃油消耗率及燃烧后生成的NOx,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还重点分析了喷油提前角对NOx及Soot的影响,计算结果可以为优化柴油机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